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功能梯度生物材料的微觀形貌和物相分析

2020-12-19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生物功能梯度材料:通過梯度功能技術將2種或2種以上的生物材料複合成的新型非均質生物材料,整體上材料從一種成分過渡到另一種成分,其內部則是這2種或多種成分多層次、不同比例混合後的單向逐漸梯度過渡,通過連續性、梯度性改變複合材料的組成和結構,能夠弱化材料間不匹配因素,緩和應力分布,從而使各生物材料牢固的結合併充分發揮它們的優勢性能。

X射線衍射:X射線通過晶體時在某些特殊方向上產生強衍射,衍射線在空間分布的強度和方位與晶體結構密切相關,利用此原理可測定分析物相、結晶度,還可對點陣參數進行精密測定。

微觀形貌:利用掃描電鏡觀測到的物體真實、清晰並富有立體感的細微結構,反映物體精細的表面形態和複雜立體結構,在陶瓷材料中可觀察到晶相能分辨晶體大小、取向、分布情況及雜質、氣孔及其分布等。

背景:新型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生物梯度功能陶瓷具備層間結合牢固、抗壓和抗剪切強度高的機械性能,但其生物學性能尚待研究。

目的:應用掃描電鏡和X射線衍射儀檢測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生物梯度功能陶瓷的微觀形貌和物相。

方法:將圓柱狀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生物梯度功能陶瓷用高速手機縱向剖成薄片狀試件,用細砂紙對剖面(各層相交面)進行打磨拋光,噴金後採用掃描電鏡觀察表面微觀形貌及分層結構;將試件在瑪瑙研缽體研磨成粉末狀,紗布過濾後篩取粒度較小的陶瓷粉末,採用X射線衍射儀進行物相分析。

結果與結論:①掃描電鏡顯示,梯度層間結合緊密,晶粒體積基本均一,有少量氧化鋯團聚,越靠近表面層納米羥基磷灰石含量越高,且有均勻的小孔隙;②X射線衍射儀檢測顯示,主要以四方相氧化鋯和納米羥基磷灰石衍射峰為主,另有少量β-磷酸三鈣、α-磷酸三鈣、CaZrO3和單斜相氧化鋯晶體;③結果間接表明,表層納米羥基磷灰石在梯度層過渡下與氧化鋯基體層結合牢固,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梯度功能生物材料是一種力學和生物學性能優良的陶瓷材料。

0000-0001-6969-6542 (王倩)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骨, 材料, 氧化鋯, 納米羥基磷灰石, 梯度功能材料, 生物材料, 生物陶瓷, X射線衍射儀, 掃描電鏡

引用本文:王 倩, 李 璐, 舒靜媛, 董志恆, 靳友士, 王青山. 氧化鋯基納米羥基磷灰石功能梯度生物材料的微觀形貌和物相分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10): 1517-1521.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納米羥基磷灰石前體與膠原自組裝成類骨質複合材料的表徵
    目的:探討以納米羥基磷灰石的前體及膠原為材料自組裝成類骨質複合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將膠原材料分別浸泡於0.25%戊二醛溶液中0.5 h(A組),24 h(B組),72 h(C組)進行交聯反應,D組將膠原浸泡於碳化二亞胺中交聯4 h,將交聯後的各組膠原浸泡於納米羥基磷灰石前體溶液中7 d,製備類骨質複合材料。分析各組複合材料與天然骨的礦化物物相分析、組成成分及微觀結構。
  • 【科研進展】大功率固態照明用高效透明羥基磷灰石基複合螢光陶瓷
    【科研進展】大功率固態照明用高效透明羥基磷灰石基複合螢光陶瓷 2020-01-1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土壤-植物體系中添加納米羥基...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楊金燕教授團隊研究了在土壤-植物體系中添加納米羥基磷灰石對氟的固定、形態和積累的影響。納米羥基磷灰石(NHAP)具有高去氟能力,已被廣泛用於去除汙水中的氟(F),但對其如何影響土壤F的生物可利用性和對植物的毒性還知之甚少。
  • 種植材料表面納米級形貌對細胞成骨效應的影響
    採用酸蝕、陽極氧化、鹼熱、水熱、電子束刻蝕等方法可在材料表面獲得具有不同幾何形態的納米級形貌,常見者包括納米管、納米結節、納米球、納米凹坑、納米溝槽等。這些納米級形貌或單獨存在,或與微米級形貌形成複合結構,都會對組織細胞的生物學行為產生一定影響,多數學者認為其對材料表面成骨具有促進作用。本文綜述種植材料表面納米級形貌對細胞成骨效應的影響及其機制,以期為相關實驗研究及後期臨床轉化提供線索。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1 納米材料的表徵納米材料的表徵是對納米材料的性質和特徵進行的客觀表達,主要包括尺寸、形貌、結構和成分等方面的表徵。XRD物相分析可用於未知物的成分鑑定,但分析的不足之處在於靈敏度較低,一般只能測定含量在1%以上的物相;且定量分析的準確度也不高,一般在1%的數量級。同時,所需要的樣品量較大,一般需要幾十至幾百毫克,才能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由於非晶態的納米材料不會對X射線產生衍射,所以一般不能用此法對非晶納米材料進行分析。
  • 「投票」30張精美的材料微觀組織照片,你喜歡哪些?
    △部分入圍作品展示材料之美不僅體現在宏觀,也表現在其微觀組織。為了讓更多材料人欣賞到美輪美奐的材料組織,培養探索微觀世界的興趣,提高儀器使用水平與藝術鑑賞能力,特此舉辦第七屆材料微結構大賽。材料介紹:金枝晶。所用儀器:Zeiss,LEO-1525,FESEM。科學闡釋:材料是用CVD法在Si基底上生長Au所得的枝晶狀材料,在催化和生物醫學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藝術描述:隨著十二月的來臨,聖誕的氣氛籠罩著整座城市。作者將不同形狀的金枝晶彩繪為不同的顏色,化身為聖誕元素--呆萌的麋鹿,結滿漿果的聖誕樹,加之以藍色的小花點綴。
  • 科學網—梯度納米孿晶強化與硬化研究獲新突破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磊課題組和美國布朗大學教授高華健研究組合作,發現增加結構梯度可實現梯度納米孿晶結構材料強度
  • 【投票】30張精美的材料微觀組織照片,你喜歡哪些?
    為了讓更多材料人欣賞到美輪美奐的材料組織,培養探索微觀世界的興趣,提高儀器使用水平與藝術鑑賞能力,特此舉辦第七屆材料微結構大賽。材料介紹:銅鋯非晶態合金。所用儀器:Asylum MFP-3D原子力顯微鏡。科學闡釋:非晶態合金主要通過剪切帶(臺階)的方式進行塑形變形。採用原子力顯微鏡,本圖在納米尺度上捕捉到了非晶態合金經過多重剪切帶變形後的微觀形貌。藝術描述:一級一級的納米臺階,加以色彩修飾,宛如一塊江南的七彩梯田。樣品表面彌散分布的氧化物顆粒,猶如梯田裡茁壯成長的幼苗,象徵著豐收的希望。
  • 整形外科手術材料可用藍色貽貝殼合成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NUST MISIS)科研人員和國際合作團隊,利用藍色貽貝的貝殼合成了安全、抗菌性能高的整形外科手術新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陶瓷》期刊上。
  • ...Stevens組Trends in Biotechnology|梯度組織工程用生物材料的...
    Engineering」Highlights:最近使用梯度生物材料複製關鍵的發育過程或功能角色的組織工程方案的數量激增。(C)(i)使用基於閥的流動聚焦微流體裝置製造孔隙率具有建築梯度的支架,以產生具有可調氣泡大小的明膠和納米羥基磷灰石(nHAP)複合泡沫。使用微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對所得的(ii)多層和(iii)梯度多孔材料進行3D重建。 (D)(i)由兩種不同的可生物降解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尿素)(BPUR)纖維製成的具有組成梯度的電紡支架。(ii)跨隨機和對齊的梯度支架的不同區域的掃描電子顯微照片。
  • Nature子刊|Mikos院士萬字長文詳論:骨組織工程材料設計策略
    磷酸鈣是用於骨組織工程的最常見的生物活性陶瓷,因為它們模擬骨的無機相碳化羥基磷灰石。這些材料目前在臨床上被用作可注射的骨水泥或作為植入物的塗層 。目前已開發出廣泛的以磷酸鈣為特徵的骨再生生物材料,如羥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鈣陶瓷。羥基磷灰石表現出非常緩慢的降解,而β磷酸三鈣被認為是一種可吸收的生物陶瓷。
  • 科學家實現梯度納米孿晶金屬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同步提高
    梯度納米結構是指材料的結構單元尺寸(如晶粒尺寸或層片厚度)在空間上呈梯度變化,從納米尺度連續增加到宏觀尺度。自然界中這種梯度結構無處不在。近來,微觀結構梯度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工程材料中。鑑於其獨特的變形機制,梯度結構材料普遍表現出較好的強度、硬度、加工硬化及抗疲勞性能等。
  • 綜述:帝國理工Molly Stevens組Trends in Biotechnology|梯度組織...
    Engineering」Highlights:最近使用梯度生物材料複製關鍵的發育過程或功能角色的組織工程方案的數量激增。(C)(i)使用基於閥的流動聚焦微流體裝置製造孔隙率具有建築梯度的支架,以產生具有可調氣泡大小的明膠和納米羥基磷灰石(nHAP)複合泡沫。使用微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對所得的(ii)多層和(iii)梯度多孔材料進行3D重建。 (D)(i)由兩種不同的可生物降解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尿素)(BPUR)纖維製成的具有組成梯度的電紡支架。(ii)跨隨機和對齊的梯度支架的不同區域的掃描電子顯微照片。
  • 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近年來在磁性納米材料領域重要工作概覽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侯仰龍教授簡介侯仰龍,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專項首席科學家,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多功能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納米生物醫學與能源領域的應用探索研究。發展了單分散磁性納米材料的通用製備方法,探索了磁性納米顆粒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的應用;設計製備了若干納米結構雜化材料用於高性能的鋰電池電極等。
  • 納米材料在紡織品功能整理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指尺寸達到納米級且導致了性能變化的材料,納米材料的尺寸變化使其具有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紡織品功能整理是一種可以滿足紡織品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功能,提高其附加值的方法。自清潔整理紡織品自清潔整理原理主要有超疏水和光催化兩種。超疏水自清潔原理可用表面接觸角解釋,接觸角越大拒水性越好,增大接觸角的關鍵是提高織物表面的微觀粗糙度或降低其表面能。
  • 《Scripta Materialia》:成功製備三維功能梯度NiTi合金
    導讀:本文採用了選擇性雷射熔化法(SLM)和重複雷射掃描技術合成三維功能的梯度NiTi合金。微觀結構表現出B19』相體積分數增加的梯度特徵。在該材料中發現了與機械可恢復應變的連續增加相關的異常應變硬化。功能梯度歸因於源自微觀結構梯度的多變形機制的疊加,變形機制主要為變形早期B19』變體的再取向,以及隨之的高應力水平下應力誘發馬氏體相變。
  • 熱分析、XRD、XRF、SEM、紅外、核磁、金相七大材料分析及應用實例
    物質結構分析技術是對樣品的宏觀、微觀結構、物質組成及其變化過程進行分析, 提供其表層和內部構造,保存狀態,構成工藝的信息,目前材料領域是個方興未艾的產業
  • 【材料課堂】陶瓷3D列印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技術,到什麼程度了?
    同時,由於粉末經雷射掃描快速融化、瞬時凝固,微觀組織細密,SLM成形件力學性能優於鑄件,使得其在複雜難加工 件的成形具有突出優勢,適合於加工小結構、高質量的複雜不規則組件及進行零件的修復和表面工程,在航空航天、汽車及生物醫療等領域顯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
  • 細菌纖維素生物材料變身電磁屏蔽材料
    近年來,通過嚮導電或不導電的高分子基體中加入一定量導電填料製成複合型導電聚合物,為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方法。石墨烯(Graphene, GR)是由碳原子以sp 2 雜化軌道構成的六邊形蜂巢晶格結構的二維單層片狀材料,特殊的納米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優異的導電性能掀起了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的熱潮。
  • 金屬所《Science》:梯度納米孿晶金屬中的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自然界中梯度結構無處不在。近來,微觀結構梯度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工程材料中。鑑於其獨特的變形機制,梯度結構材料普遍表現出較好的強度、硬度、加工硬化及抗疲勞性能等。他們發現增加結構梯度可實現梯度納米孿晶結構材料強度—加工硬化的協同提高,甚至可超過梯度微觀結構中最強的部分。梯度納米孿晶強化的概念結合了多尺度結構梯度,進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強度極限,並為發展新一代高強度/延性金屬材料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