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又稱玻璃,蜻蜓眼是古代一種琉璃飾物的俗稱。世界上最早的蜻蜓眼珠應為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鬼眼」或稱「通神靈的眼睛」。當時普遍認為,人能夠通過藍色來 表達自己對神的嚮往,所以人們往往將藍色玻璃運用在飾品上,或是佩戴在身上,從而向天國傳達自己的心願。他們認為人是神創造的,但是人又見不到神,「藍色 精靈」蜻蜓眼珠能夠帶他們的靈魂見到神,從而去往天國。
在極度無奈的時候,會對著藍天訴說自己的困難和願望,所以藍色在人們心中也是通往神靈的最美顏色。到了漢唐時期,人們忽然見到了藍綠眼睛的胡人,如果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會變得富有,因此人們深信胡人的眼睛是通往神靈的眼睛。胡人還常常帶來一些長著眼睛的珠子,如果擁有一顆就能得到神靈庇佑。胡人通過商 業活動和絲綢之路上的遊牧生活將蜻蜓眼珠帶到中國的西部,大致是從巴基斯坦進入中國的新疆,再輾轉從內蒙古傳到中原。另外一條商路是水路,通過南印度洋進入印度,然後進入中國的南部。因此,在昆明和廣西均能發現同時期的蜻蜓眼珠。
當時專家說:其實「蜻蜓眼」這個名字是外國人給起的,因為看起來非常的飽滿,很像是蜻蜓的眼睛,原來是藍色的琉璃,但是在將其他的琉璃填進去之後,由於張力的作用,會使其他的琉璃鼓起來,而在琉璃煉製時鉛含量很多,所以就出現了很多衍生物,而你帶來的這個「蜻蜓眼」,也是戰國時期最為流行的一種樣式,顏色也非常的顯眼,圖案也很清楚,所以非常的少見
,而這兩年「蜻蜓眼」的價格也一直在上漲,所以也會比剛發現的時候高出很多。
信陽文物商店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省心省利高效專業,力爭打造諸多藏家的收藏終點站無需繼續東奔西走找市場,信陽文物商店可實現您長期利益化,買賣交易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