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史話,1902年第二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0-03 雲中高2020級271班

洛倫茲(1853年到1928年)塞曼(1865年到1943年)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其成果因此而分享了190年度也既是第二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到底做了什麼貢獻呢?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史。

1896年,塞曼利用一半徑為十英尺的凹型羅蘭光柵觀察處於強磁場中的鈉火焰的光譜發現光譜線在磁場中發生了分裂這就是塞曼效應。洛倫茲用他自己所提出的經典電子理論部分都解釋了這種效應。隨後,塞曼又用實驗證明了洛倫茲的推斷。

塞曼效應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實驗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世紀1845年,法拉第發現法拉第效應和1875年克爾發現克爾效應之後,物理學家發現的磁場對光有影響的第三個實例。實驗的角度為光的電磁理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證據,同時,賽麥效應也證實了電子論在理解光譜和原子結構方面的正確性,大大脫關了,這方面的實驗研究領域。另外,塞曼效應的發現也可以說是1896年到1897年間電子的四次獨立發現之一,因為對塞曼效應中輻射的負電子離子塞曼計算的荷質比與湯姆遜在偏轉實驗中確定的電子的荷質比是一致的。

洛倫茲是塞曼的老師。1885年,當塞曼進入萊頓大學時,他就在洛倫茲和昂尼斯的指導下學習物理學。洛倫茲是近代卓越的理論物理學家,除了慈光方面的貢獻外,他還補充和發展了經典的電磁學理論,創立了經典的電子論;確定了電子在磁場中所受的力及洛倫茲力;提出了洛倫茲變換,為愛因斯坦創建狹義相對論開闢了道路。愛因斯坦稱,洛倫茲維我們時代最偉大,最高尚的人;紀念洛倫茲的卓著貢獻,賀蘭政府決定從1945年起,把他的生世定為洛倫茲節。

相關焦點

  • 第二屆諾貝爾獎得主簡介錄
    因而完全可以有理由說,諾貝爾獎不僅是對科學家的最高獎賞,它巨大的影響力、吸引力,還在於某種程度上是對一個國家的科學、文明程度的認可,是國家地位的一種象徵。 那麼第二屆諾貝爾獎得主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來一起看一看吧:洛倫茲是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他認為一切物質分子都含有電子,陰極射線的粒子就是電子。把以太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歸結為以太與電子的相互作用。這一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塞曼效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物理學獎,截止2019年已頒獎113次(共有6年未頒獎: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共213人次、212位物理學家獲獎,美國著名固體物理學家John Bradeen是物理學領域中唯一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分別為1956年和1972年。
  • 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頒給了但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欠一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正電子趙忠堯1902年生於浙江省1930年,趙忠堯發表《硬γ射線在物質中的吸收係數》和《硬γ射線的散射》等論文,發現了正負電子對湮滅現象,實驗觀測到正電子。該發現是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發展的裡程碑。但是,趙忠堯並沒有因該項成就被授予諾貝爾獎。但是,注意,兩年後,他的同學安德遜做出了相關的研究,發現了正電子的徑跡,從而獲諾貝爾物理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回顧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尹哥帶大家回顧下近五年來(2015-2019年)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 數據解讀: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牌正面109次諾貝爾獎各領域沒有頒發獎項的年份自獎項於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被授予了109次。期間只有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這六個年份沒有頒發,原因是:如果候選人的貢獻成就沒有達到第一段提到的要求,那麼獎金就被保留至第二年。假如第二年仍舊沒有合適的人選,那麼這份獎金將回流至基金會的初始基金裡。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諾貝爾獎鮮少頒發。
  • 科學網—詭異的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一,同一成果獲兩次諾貝爾獎?先說分享1/2獎金的詹姆斯·皮布爾斯,其在學術界地位之高毋庸置疑,在獲諾貝爾獎之前,其他獎也拿到手軟,其中一個獎叫The Crafoord Prize(2005)。為何專提這個獎呢?是因為該獎與諾貝爾獎有很大的淵源。The Crafoord Prize開始頒發於1982年,也是瑞典的獎項,其初衷是彌補諾貝爾獎的不足。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快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18點0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表示:「不僅是關於它們的內部結構的問題,而且還有關於如何在黑洞緊鄰的極端條件下測試我們的引力理論的問題。」記者注意到,今年的諾貝爾獎有兩大變化。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女性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發歷史諾貝爾物理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1901-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授予了 213 位獲獎者。其中,約翰·巴丁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自 1901 年以來,共有 212 人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 1916 年、1931 年、1934 年、1940 年、1941 年和 1942 年有六次暫停頒發。原因是當時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也寫道:「如果沒有一件正在考慮的作品被發現具有第一段所述的重要性,獎金將被保留到下一年。」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在現場連線採訪的最後,皮布爾斯說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並向百餘年來在這一領域的所有研究者致以了敬意。延伸閱讀:一分鐘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
  •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周期性以及對2015年的預測
    請看我整理的本世紀以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個表格。表格第一列是頒獎年,第二列是獲獎成果,第三列是所屬領域,或者說二級學科。我們只看本世紀以來的情況,早些年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我將另文分析。 從2001年到2008年,正好是完美的兩個周期。在每個周期裡,又嚴格按照原子分子與光物理、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這樣的順序。也就是說這4個領域中,各個領域每4年得一次獎。正如這個完美周期性要求的,2009年的獲獎領域依然是原子分子與光物理。但是後面出現了兩個相鄰年的對調。第一,在2010和2011年,天體物理和凝聚態物理順序對調了一下。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曹則賢研究員點評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17點50分,瑞典當地時間11點50分,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物理學家外斯(Rainer Weiss),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和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以表彰他們為LIGO探測器建設以及引力波探測所作出的貢獻(For decis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走過百年曆程,記錄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無數個裡程碑,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已家喻戶曉,但其背後的一些趣事或許並不為人所熟知。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為人們梳理了這些信息。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總共頒發了110次。
  •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揭曉
    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截至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已公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剛剛揭曉,又是天體物理獲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
  • 3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時間6日傍晚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黑洞等領域的貢獻。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科學家!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
  •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史上留名憑實力,獲獎還要些運氣?)當地時間10月8日,國慶黃金周已正式「收官」,而諾貝爾獎「開獎」仍在繼續。「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