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都有這些「特徵」,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你的「窮」

2020-12-04 我們那些事兒DO

財大者氣粗,現如今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但我發現,保養是個難題,有錢人去「4S」店,窮人就得找個在汽修店工作的親戚,不為別的,就為了省錢。窮,表現在細微之處,同樣都有車,價錢是不一樣的,有人開一百萬的豪車,有人只能買一輛四五萬的小破車。

越是窮人,虛榮心越強,怕別人瞧不起,所以越窮越「裝」,我有一位窮親戚,家裡經常揭不開鍋,源於懶惰不務正業,卻還天天裝有錢人,家裡外債幾十萬,逢人就掏出幾十一盒的煙。有錢人才不在乎這些呢,我看有的有錢人,穿著老布鞋,抽著幾塊錢一盒的煙,日子過得樸素,是因為窮過。

越是窮人,越想掩飾自己的窮,遇到一位有錢人,他特別害怕有錢人鄙視,所以攀比,所以嫉妒,可是窮就是窮。有的年輕人,認為穿一雙名牌鞋就代表有錢,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

一般來說,窮人都吃不起泡麵。

確實如此,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戶人家娶了媳婦,媳婦早上懶得起床,也不吃早飯,半晌起來去小賣部買泡麵吃,婆婆特別生氣,說:「好好的早飯不吃,非得花錢買方便麵,真是浪費錢。」後來,就離婚了。

窮在思想落後,如今吃一碗泡麵算什麼,窮也體現在現實中,記得上學時,大家都很窮,眾籌買了一箱泡麵,一晚上就被一宿舍的同學吃光了,沒有熱水,全都「幹嚼」。

有的普通老百姓家,就是這個過法,也可以說生活節儉慣了,根本原因還是不太富裕。我去一位親戚家,閒著無聊就把電視打開了,我上個廁所回來,電視被關了!我明白了,這是為了省電。

再有,窮人都吃不起榨菜。

我們老家一些家庭,誰買榨菜啊,真等於浪費錢財,家家都是自醃鹹菜和酸菜,親戚家有一片地,年年種上大白菜,白菜熟了,嫩葉子煮豆腐湯,老梆子塞進大缸裡,一年都不缺鹹菜、酸菜,實在不捨得買一包榨菜。

雖然如此,那自家種的大白菜就是好吃,涮火鍋時,有一股清香和微甜,大缸醃的酸菜,汆白肉特別香,記得小時候,揭開缸蓋,抓起一片酸菜就吃,舀一勺酸菜湯就喝,雖然廉價,但是美味十足。而今,沒那麼窮了,人懶了,吃不到那麼好吃的酸菜了,只能花錢買袋榨菜。

窮人都吃不起茶葉蛋。

小時候不愛吃雞蛋,雞蛋也是奢侈品,全都孝敬給老人,我奶奶愛吃蛋黃,煮好的雞蛋把蛋黃吃了,把蛋白塞我嘴裡,我偷著吐了。

茶葉蛋更好吃,可是窮人家哪裡捨得用買來的茶葉煮雞蛋,一斤茶葉好幾百塊錢,我送給老人一盒茶葉,到了年底回去,發現還沒喝完,我問怎麼不喝呀,老人說:這麼貴的茶葉,我不捨得喝!我感動了……

其實,這都是傳承,這都是美德,家裡老人不愛說話,只用行動教下一代怎麼活著,窮人確實都有這幾個特徵,但這樣的「窮」是在苦日子裡熬出來的,形成了習慣。

有的家庭,窮是窮了點,但好歹也把孩子養大了,有的家庭通過艱苦奮鬥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把孩子送到大城市讀書,甚至送到國外學習,孩子買了房子買了車子,不窮了,也不能揮霍,好日子過起來了,也應該讓窮了一輩子的父母沾沾光。

相比現實的窮窘,未來還是可以期許的。不怕人窮就怕心窮,沒錢時還肆意揮霍,活該你窮,窮則思變,窮就得努力工作,艱苦奮鬥,富了也別忘本,別忘了你曾經是一個吃不起茶葉蛋的人。

相關焦點

  • 窮人定律:越是窮人,越是有四種窮人心態,不克服,可能窮一輩子
    窮人定律:越是窮人,越是有四種窮人心態,不克服,可能窮一輩子;窮人越來越窮,為什麼?這四種窮人心態最致命,有一種,也是壞事。窮人心態一:消極窮人遇事往往容易想到壞的一面,心態很消極,他們不能積極地去爭取,所以,在收穫上自然也是很少的。
  • 窮人為什麼窮是因為窮人思維嗎?2019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為你揭曉
    文/UC資訊 生活財經 作者:白狐財商他們想從窮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弄明白貧窮真正的根源,也就是所謂的窮人現象。貧窮是個道德問題,一個經典的問題是:窮人為什麼窮?有人說因為窮人信用差,懶惰也有人說,因為窮人思維,還有人說社會註定有窮有富很正常,不值得奇怪。富人,是不是更多的堅持運動和體檢,購買一大堆保險,相反窮人總是重視治療輕預防,平時不注重檢查身體,拖成大病之後亂花大錢,往往是當你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你才有時間去思考一些別的事。
  • 李玫瑾教授:「窮孩子」這些特徵明顯,很容易被人一眼就看穿了
    文|啞鈴媽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爸媽辛苦一生,無非是為了孩子將來過得好。可惜,家庭條件特別差的爸媽,他們養育出的孩子卻逃不出窮的「標籤」。在這些窮孩子的身上,有些特點非常明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耗費近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這點我最近關於破產和存錢的文章都有提到,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有浪費錢的體會。現在信貸如此容易,說是普惠金融,但很多都是坑普通人的。關鍵是很多人貸款之後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去購買奢侈品:一部蘋果手機、一個LV的包、或者辦一場豪華的婚禮,一不小心被高利貸壓得喘不過氣,一步步難以脫身。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這樣看,似乎只要給窮人資金去擴大生產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很明顯,現實中各國政府的大規模補助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窮人還是很窮。,這是因為窮人沒有錢做體檢,沒有時間健身,也不覺得鍛鍊身體有什麼用。每年,全球有500萬人在5歲之前就會夭折,絕大多數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人。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耗費近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但是很明顯,現實中各國政府的大規模補助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窮人還是很窮。這點我最近關於破產和存錢的文章都有提到,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有浪費錢的體會。現在信貸如此容易,說是普惠金融,但很多都是坑普通人的。關鍵是很多人貸款之後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去購買奢侈品:一部蘋果手機、一個LV的包、或者辦一場豪華的婚禮,一不小心最後被高利貸壓得喘不過氣,一步步難以脫身。
  • 稻盛和夫: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越愛購物?窮人長嘆:怎麼不早說?
    其實稻盛和夫說出了一種典型的富人思維,當然他自己也是經歷了由窮到富的過程,因此他最有資格說出窮富家庭的區別,為此,稻盛和夫說出了三條解釋。一、真正的富人,不會把精力浪費在購物上大部分人的觀念是人有錢了,一定得大手筆地花,其實這個想法是片面的,富人花錢當然會比窮人闊綽,但是真正的富豪絕對不會像彩票中獎的暴發戶一樣瘋狂,錢對他們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因此這些人往往很低調,甚至讓你看不出是富人。
  • 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
    9月26日,《財經》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陳彥斌和陳小亮指出,雖然我國基尼係數實現了「七連降」,但中國貧富差距依然嚴峻。中國貧富差距的核心特徵快速地由窮人太窮轉變為富人太富,貧富差距呈現出代際固化特徵。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馬太效應給人們的啟示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經濟學中有一則馬太效應的理論充分地解釋了這樣的自然法則,「強者愈強、弱智愈弱;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其反映的就是當前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馬太效應」源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為何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窮人」?只因你有這3個特徵,藏不住
    為何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窮人」?只因你有這3個特徵,藏不住窮人和富人之間,差的僅僅只有金錢嗎?顯然是錯誤的。窮人除了比富人錢少以外,關鍵他們的很多特質也不相同。正是由於諸多特質不同,導致了不一樣的人生。
  • 窮人式思維,真的只能使人越來越窮嗎?其中緣由很多人不懂
    在日本北海道生物研究小組曾經對螞蟻的行為進行觀察,在勤勞的螞蟻身上有一個突破性的發現,螞蟻群體行為思維方式和人極為相似,他們把這個行為套用在了人類身上,總結出了導致你變「窮」的秘密。你可能擁有「思想的惰性」,大部分窮人都會犯一種病,惰性,叫思想的懶惰,病態呈現為:不愛動腦,不愛思考,大部分總想著用體力上的勤快去彌補思想上的懶惰,這個50年代那會兒可能還行,現在呢?你再不思考,連機器人都會嫌棄你的!
  • 窮人定律:越窮的人,越喜歡讓子女從事這3種工作,結果越來越窮
    窮人定律:越窮的人,越喜歡讓子女從事這3種工作,結果越來越窮黑棗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他們把戀人寵到無可救藥。他們都是在劇場裡出生的師兄師妹。出現比較明顯的肝炎症狀。雖說都是農家土菜。進入體內形成溼氣邪滯留。多年的腦梗塞、腦血栓、血管阻塞全部治癒血栓指的是一小塊堵塞血管、阻止血液流動的小塊。不養地。表現為手指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
  • 稻盛和夫: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
    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反而越來越多,而反觀那些富有的家庭卻並沒有很大的購買慾望,他說「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其實稻盛和夫的意思並不只是局限與購買東西上,而是引申出窮富的思維的區別所在,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無法正確地看待金錢。
  • 在飯局酒桌,一看就是「窮人」樣,往往會有3個缺點,別自作聰明
    在飯局酒桌上,是一種變相的公開場合,只要你的表現不好,極容易被人瞧不起,自然你跟他人的合作只能是泡影了,畢竟現在的人談合作,都是粗淺看他人的言行舉止。只要你的言行舉止顯得比較窮酸,自然就會被人瞧不起,談什麼事情都會低人一等。在飯局酒桌上的窮人樣有這4個缺點,只會遭到他人的瞧不起。
  • 窮人為什麼會窮?是因為不努力嗎?真相還真不是這樣
    ,名為《窮富翁大作戰》,就是讓那些這些頂尖精英富豪,走進社會最底層,嘗試用自己的高學歷和高智商生存下去,看看到底成功是靠雙手還是上天註定。最開始這些富豪都認為自己不會生活在最底層,但是真正經歷了才發現他們自己被大臉了,窮人會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一日三餐上面,僅僅為了吃飽飯就得疲於奔命,最後明白一個真相,那些窮人根本不是不努力,而是為了生活就得忙碌一整天,甚至疲憊不堪,根本沒有時間去謀劃未來規劃人生,清潔工不可謂不努力,那些清潔工心中曾經也並非沒有鬥志,但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社會早已為他們關上了機會大門,不管如何努力,可能最終還是在底層掙扎
  • 《寄生蟲》太震撼:窮人活得像蟑螂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毫無尊嚴
    很多網評給這部劇貼上了「貧富差距」「同理心」「窮人的原罪」等標籤,這確實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然而,在我眼中,藏在這些表面現象背後的真相更加殘酷。它發人深省:窮的本質到底來源於什麼?你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富人太富,而是明知貧窮任由自己陷入貧窮的陷阱!在惡性思維的循環之下,貧窮成為你無法擺脫的桎梏!想要真正擺脫貧窮,你需要有三個基本認知。第一個認知便是正視自己的貧窮!
  • 為何窮人會一直窮下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秘3點核心原因
    因為Banerjee夫婦的研究則是從改變人們理解貧窮思維的方式開始的,就好比剛才那個問題,關於貧窮我們往往會覺得是與一個人的品質相關,會被這個問題與"上進心"直接掛鈎,而Banerjee夫婦的工作則是在糾正這些人們常有的看法,並且解釋其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好比人們往往會認為貧窮的人會有更多煩惱一樣,因此他們也往往需要更多減輕煩勞的工具,這些工具有電視,手機,垃圾食品等等。
  • 諾貝爾獎得主:貧窮的本質是信息的不對稱,「窮人思維」很危險
    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就會知道,貧窮是如何影響人的思維和決策的。而導致人們陷入貧窮死循環的,正是建立在信息匱乏基礎上的錯誤決策。當人們的信息匱乏時,其判斷就會出現嚴重偏差。而嚴重的信息不足,將導致人屢屢做出錯誤的決策與行動,從而越來越窮。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窮人思維」,看看典型的窮人思維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徵。
  • 說窮與達:一個物質上富有精神貧窮的人,依然可以定義為一個窮人
    說「窮」做了窮人很多年,依然沒有參透什麼是「窮」?寫了一個大大的「窮」字貼在牆上,面壁思「窮」,我越琢磨越覺著妙趣無窮。所以故宮裡面有一個「養心殿」,皇帝可謂天下最富足的人了,也還要養心的。一個物質上富有精神貧窮的人,依然可以定義為一個窮人。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