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與科學融合學習研究 助思維生根 促語言發芽——2020基於CLIL...

2021-01-08 瀟湘晨報

為了更好的落實學科育人,開展學科融合課程改革,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從而進一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2020年11月26日,基於CLIL理念下英語與科學融合學習研究交流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召開。

參加本次活動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有北京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王建平副主任、市基教研英語教研員王曉東老師、市基教研科學教研員賈欣老師、市基教研科學教研員範穎老師、朝陽區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蘇朝暉老師、朝陽區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李大生老師、朝陽區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張蓓老師、外研社科學工作室周少貞老師、CLIL理念下英語與科學融合學習研究課題組項目負責人郜慧敏老師、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郭立雲校長、白家莊小學本部魏華麗副校長、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方珍副校長、以及學科英語融合研究各學校課題負責人及骨幹教師。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穆寅躍老師代表課題組主持了本次會議。

活動伊始,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郭立雲校長致辭,郭校長對到會的領導、專家、老師們表達了熱烈的歡迎,並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接下來,進入了活動的四個環節:

首先,由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英語邢志菲老師和六年級學生帶來學科融合研究課,授課內容是Light up science 5B Unit1 Lesson 3 Friction。邢老師創設了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探究學習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析摩擦力與物體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應用英語語言描述這一現象,並解釋分析原因。

第二環節是由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學科英語融合學習課題團隊進行課題研究的交流。白小迎曦分校課題負責人穆寅躍老師對學校《基於CLIL理念下學科英語融合課程實施與研究》工作經驗和成果進行交流;科學華棟老師進行《Light Up Science》3A Lesson 3公平實驗課例分享;科學薛壽添老師以《Seasons》一課為例,對學科融合課程中如何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進行了交流。

第三個環節,專家針對研究課以及課例研究進行了精彩的點評。首先是王曉東老師的點評,王曉東老師建議在課堂活動中豐富語篇的類型,在撰寫教學目標時把語言和科學目標相結合。接下來是賈欣老師的點評,賈欣老師建議科學課引導學生多做分析類活動,調動學生在觀察中進行對比、分析,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最後是王建平主任的點評,王主任強調在發展學生思維品質上,教師一定要關注真情境、真問題、真活動,並對參與課題的教師提出要求,所研究的內容、目標、成果要保持一致性。

第四個環節,在專家們的帶領下,老師們分組討論了各課題校方案。老師們紛紛就自己在方案設計中的困惑進行提問,專家針對問題進行了專業細緻的解答。

本次課題交流活動,不僅是對課題團隊實踐經驗的總結,成果的梳理,而且在活動中老師們豐富了理論知識,收穫了好的方法和建議,也明晰了未來研究的方向。期待著課題組的教師們在市、區課題專家的帶領下,在學科英語融合學習研究中不斷探索和交流,經驗日漸成熟,成果不斷輸出;同時,在學科融合課堂上讓學生思維生根,促語言發芽,最終綻放絢麗的智慧之花!

來源:白家莊小學迎曦分校

【來源:區教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教學相融合
    此標準面向美國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k-12)的學生,包括「數學」和「英語通識」兩個基礎學科的課程標準體系,旨在讓所有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都能為升學或就業做好準備,從而提升美國的競爭力。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了這一標準體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英語語言藝術標準」(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以下簡稱「標準」)中,批判性思維培養和語言課程的開展就得到了較好的融合。
  • 基於移動學習的英語非直陳詞語習得策略研究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移動學習應運而生,並被廣泛應用於語言習得。移動學習資源體系龐大,覆蓋面廣,涵蓋了已固化的語言知識,還涉及了許多未固化的言語知識。可輔助學生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疫情居家期間,作為大學生,特別是英語專業學生,應充分利用移動學習資源,助力英語學習。
  •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2020年英語演講比賽決賽
    為了在全院範圍內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10月10日下午,生命科學學院在圓形報告廳三樓舉辦2020年英語演講比賽決賽。比賽邀請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特聘教授祝英方,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助理、國際化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辦公室主任李志芳,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河南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副站長苗原,「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孫曉擔任評委,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亞歌等參加活動,學院200餘名本科生在現場觀看了比賽。
  • 句型學習:高效學英語的新路徑
    筆者基於英語教學法研究以及課堂教學實踐發現,通過句型學習英語是比較適合我國中小學生且能夠高效提升英語學習成效的學習方法。首先,基於句型學英語是英語學習方法的重要創新。學生死記硬背詞彙和語法條目的方法,往往「記後即忘」,而且憑藉這樣的方式記住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也難以學以致用;枯燥乏味的機械記憶方法也費時費力,嚴重挫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對英語「學而生畏」。
  • 學習語言促融入 在澳中國留學生熱衷參加教會活動
    學習語言促融入 在澳中國留學生熱衷參加教會活動 >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由於大量中國學生進入桑迪灣(Sandy Bay)的一所聖公會教會學習,教會將建起一座價值3百萬的新教堂以適應這一會眾增長需求。
  • 怎樣用英語教孩子科學知識?兒童英語課堂的CLIL教學活動
    現代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的整合,CLIL已經成為國際幼少兒英語課堂的主流教學模式,其教學優勢簡單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介紹更廣泛的文化背景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多語言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與專項語言技能
  • 「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論壇在京舉行:達摩院...
    2020年11月21日,"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論壇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求是樓綜合報告廳舉行。論壇主題為"聚焦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探討交叉學科視野下的新文科",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語言研究、人工智慧領域的八位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
  •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英語翻譯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金: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基於能力本位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建設研究(2017jyxm0436);安徽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2019mooc274);巢湖學院一流課程建設項目:英漢/漢英筆譯(ch19ylkc015)。
  • 玩轉英語戲劇融合教育!濰坊這所學校開啟英語教育新模式……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10月19日訊(記者 武文惠)10月18日下午,濰坊中新雙語學校首屆英語戲劇節如約而至。英語和戲劇相融合,臺上和臺下玩不停。「英語+戲劇」傳承經典 匯演節目精彩紛呈在首屆英語戲劇嘉年華現場,一個個主旨立意不同、情節引人入勝的英語戲劇節目讓現場觀眾們紛紛大呼真過癮,更對學校以演促學、寓教於樂的教育成效連豎大拇指。一個簡單的「搶板凳」遊戲被改編成《誰的尾巴》後搬上舞臺,讓學生在遊戲中培養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 2020湖北理工學院專項招聘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實驗教師1人公告...
    為進一步學校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實驗教學與管理水平,引導與培育大學生良好語言學習能力,吸納人才,充實工作隊伍,優化隊伍結構,學校展開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實驗教師的專項招聘工作,現將專項招聘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實驗教師的具體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聘對象、崗位和數量根據當前在校生和學校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實驗教師隊伍的數量和結構
  • 2020年全國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說課大賽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英語閱讀教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學習和借鑑國內先進的閱讀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幫助全國英語教師擴大交流與研習機會,拓展英語閱讀教學技能的視野與格局,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成功舉辦了2020年全國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說課大賽。
  • 語言環境是英語學習之魂!
    對於學習英語,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形象生動的比喻:水,就是母語環境;魚,就是母語人士。其中,小魚,是普通的母語人士;大魚,就是研究自己母語的語言專家。只有專門研究過母語,或者學習過外語,有了外語作為對照或參照,然後反觀自己的母語,我們才能真正開始了解它。不過,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母語的語法規則,但我們照樣會說,這就與魚兒不知道水為何物但照樣暢遊其中是一個道理。
  • 2020年北京中考英語試題專家評析發布!
    三、基於《課標》,全面考查1. 直接考查與間接考查結合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以《課程標準》的目標和理念為命題導向和原則,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
  • CNCC 2019 | 劉群: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邊界在哪裡?
    近日,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辦的第四屆語言與智能高峰論壇上,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劉群教授高屋建瓴,細緻分析了深度學習時代NLP的已知與未知。他從自然語言處理基於規則、統計到深度學習的範式遷移出發,探討了深度學習方法解決了自然語言處理的哪些問題以及尚未解決哪些問題。
  • 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外語或者是方言?科學研究:語言影響思維模式
    「英語有什麼用?現在人家外國人都開始學習中文了,再說了普通話走天下,你這不是吃飽了沒事做浪費錢嗎?」「人家袁隆平都還能用英語致辭呢,多學點總是有用的」「還不如學點奧數或者是畫畫之類的來的實在,以後不指望孩子能出國,在當地離得近也好,方言學好了家門前生活也方便」上個星期參加了一個寶媽寶爸的讀書會,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讓 寶寶學習外語或者是方言,一方認為學了以後總會用的到的,一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在就已經有人給出來答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迷走神經如何幫助學習語言?
    文/陳根眾所周知,學習一種語言的最佳時期是幼年,而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比童年時期習得母語要困難的多。大多數成年人都無法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語音部分,正所謂鄉音難改。根據神經影像學的研究結果,在第二語言的習得上,兒童大腦的處理方式與成年大腦不同——前者處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區域完全重疊,而後者則是由兩個相鄰區域分別處理。大腦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例如在學齡初期,大腦的代謝率會逐漸下降,神經元的數量也開始減少;進入青春期後,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大腦的代謝率都會降低到最低點。
  • 鯨小愛英語重新定義語言學習方式
    2018年10月13日,鯨小愛英語產品發布引起了教育領域及AI界的一致關注。這是一款為解決中國青年大學生「啞巴口語」問題而生的產品,它結合了移動和人工智慧技術(Mobile + AI),通過塑造「小鯨」這一虛擬的人工智慧語言學習夥伴,為廣大學子提供一種全新的口語學習互動方式。
  • 聚焦央媒|葡萄籽英語榮獲2020年度家長信賴少兒英語品牌獎
    經過全民網絡投票、行業媒體投票、專業人士投票三個環節的綜合評估,作為全球化教育品牌的葡萄籽英語,憑藉優異的教學質量和專業的師資團隊,榮獲「2020年度家長信賴少兒英語品牌」獎。目前,全球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越南等在內的17個國家的兒童已經通過學習葡萄籽英語獲益。自2010年進駐中國,與各教育機構以「授權使用、諮詢服務」的形式合作,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等30多個重點城市生根發芽,已有十餘萬名孩子通過學習葡萄籽英語受益。
  • 陳根:迷走神經如何幫助學習語言?
    文/陳根眾所周知,學習一種語言的最佳時期是幼年,而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比童年時期習得母語要困難的多。大多數成年人都無法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語音部分,正所謂鄉音難改。根據神經影像學的研究結果,在第二語言的習得上,兒童大腦的處理方式與成年大腦不同——前者處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區域完全重疊,而後者則是由兩個相鄰區域分別處理。
  • 陳根:迷走神經如何幫助學習語言?
    文/陳根眾所周知,學習一種語言的最佳時期是幼年,而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比童年時期習得母語要困難的多。大多數成年人都無法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語音部分,正所謂鄉音難改。根據神經影像學的研究結果,在第二語言的習得上,兒童大腦的處理方式與成年大腦不同——前者處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區域完全重疊,而後者則是由兩個相鄰區域分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