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葬在老家屋後的大黑狗

2020-12-04 愚伯的自留地

文:桃子夭夭

圖:來自網絡

昨天夜裡,我又夢見了家裡的那條大黑狗,它睜著有些迷濛的淚眼,張望著遠方,我使勁地喚它,它卻始終不應,我扔給它一根骨頭,它也不理。

我忍不住大喊了一聲:「大黑,是我呀!」,夢醒了,頃刻間我忍不住淚雨滂沱。

記憶如脫韁的野馬,帶著我飛奔回過去的歲月,回到大黑狗陪伴我的那段時光。

我的老家在東北的一個小村莊,我童年的唯一玩伴就是家裡養的那條黑狗。在我看來,大黑狗就是我不會說話的朋友。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家裡孩子多,我們上學放學都是自己走,父母根本就沒時間送我們,我上學那會兒,我家黑狗送我。

我們村東頭有個大坑,被村裡人叫成東大坑。那時候每天早上黑狗送我到東大坑,然後看著我蹦蹦跳跳往學校走。下午放學,黑狗會準時準點的蹲在東大坑等我,見到我的身影,汪汪叫著往我身上撲,跟我親熱。

冬天,大坑裡結了一層冰,我放學以後先不急著回家,把書包往坑邊一扔,跟著村裡的小夥伴兒開始瘋玩。我們打滑呲溜,坐冰車,轉陀螺,玩得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我家的大黑狗總是一動不動的蹲在我的書包前,一邊給我看書包,一邊支稜著耳朵聽動靜,因為每天五點左右,我媽總是在家門口喊我:「小燕兒,回家吃飯了!」

每當這時,大黑狗汪汪叫著撲過來,咬著我的褲管兒往家裡拽,它是讓我回家吃飯。

那時候我家有一隻狸花貓,不知為什麼,大黑狗特別看不上它,見到它就追著咬。這可能就是貓狗本是天敵的緣故吧!

每次黑狗咬貓,我爸都會冷著臉呵斥道:「大黑,這是咱家養的貓,你以後不許咬它!」

黑狗像聽懂了似的,走過來蹭蹭我爸的腿,再汪汪叫幾聲,那乖巧的樣子就像犯錯誤的孩子跟父母撒嬌。

後來,大黑狗真的不咬狸花貓了,每次見到它就躲遠遠的,要不然就用爪子逗弄貓玩。一貓一狗反倒成了朋友,貓有時還跳到黑狗背上讓它背著。

有一次,我爸喝完酒回來,到家大門口的時候,以為柴垛是家裡的炕,扔了自行車就爬到柴垛上呼呼睡覺了。

當時正是數九隆冬的季節,如果在外面睡一夜,即使不被凍死也會被凍壞的,大黑狗汪汪叫著咬住我爸的褲子往屋裡拖他。

無奈當時我爸喝的太多,都走不了了,狗根本拖不動他。它就汪汪叫著回屋找我媽。

我媽見狗叫的厲害,馬上預料到有事了,就拿著手電筒跟了出去。大黑狗邊叫邊往大門口跑,我媽緊跟過去,這才看見躺在柴垛上,醉得不省人事的我爸,隨即連拉帶拽把他弄進屋。

後來,大黑狗生了好幾個寶寶,我爸把狗崽兒給了我二姨家。八十年代的農村人吃飽飯就不錯了,哪還有多餘的糧食餵幾條狗。

我家距離我二姨家有五六裡路,送去那天,大黑狗跟著走一路,走幾步就往我爸身上撲幾下,用舌頭舔舔狗崽兒的毛,嘴裡發出悲鳴聲,似乎在祈求我爸不要讓它們母子分別。

從那以後,大黑狗白天去我二姨家看它的孩子,晚上回我家看家護院,家裡人餵它玉米面餅子,大黑狗捨不得吃,叼著餅子跑去二姨家,給它的孩子送去。

誰說只有人類才愛自己的孩子,動物也有舐犢之情。

我十四歲那年,上邊下來文件,說是養狗的人家必須辦狗證,要不然就不讓養。辦一個狗證要一百四十元,這對於當時的我家來說是天文數字。我家五口人,只靠我爸一個人微薄的工資艱難度日,狗證自然是辦不起。

最後,我爸媽決定把黑狗賣了,這樣還能換點錢。

永遠記得村裡來人收狗那天,大黑狗好像預料到了要賣它,一直躲在狗窩裡不出來,我哭著把它抱出來,它就那麼乖乖的躺在我腿上,哀哀的看著我,伸著舌頭舔我的眼淚。

我餵它最愛吃的冰棍兒它也一口不吃,我跑回屋給它拿餅子,它聞了聞,也不吃,過了好一會兒,黑狗像似想起了什麼,叼著玉米面餅子跑了,它是去我二姨家最後餵它的孩子了。

半個小時以後,大黑狗回來了,一進院就往我身上蹭,可憐巴巴的抬眼看我,連叫都不叫一聲。

收狗的人來我家時,大黑狗一改平時的溫順,瘋了似的撲咬買狗的人,一時間誰也不敢靠近。

後來,那幾個人拿著繩子套在了狗身上,使勁一勒,黑狗疼的嗷嗷叫,大家這才動手把它抓住,怕它咬人,又用粗鐵絲纏住它的嘴,把它扔到了車上。

我哭著求我媽不賣狗了,我媽強忍著眼淚不說話,我又跑去車上看它,黑狗見我過來,可憐巴巴往我身上貼,眼淚成串兒流下來,喉嚨裡發出哀鳴聲。

它是想讓它的小主人救它啊,可我人微言輕,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能保護得了一條狗?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狗流眼淚,今生唯一的一次。那天,我在車外哭,大黑狗在車裡哭,沒有人被我們感動。

那時,我恨透了這個世界的薄涼,更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收狗的車走了,我的大黑狗走了,我哭著跟車跑出好遠,黑狗就那麼站在車上看著我,一路哀鳴。

後來,我把大黑狗睡過的墊子埋在我家屋後,用手壘成一座小小的墳塋,就當給自己留點念想,我經常跑去土堆上哭。

經年累月,黑狗的墳塋早在風雨的侵襲下變成了平地,我也離開故鄉多年,再也沒有回過生我養我的黃土地,也再也沒有去黑狗的墳上添一捧土。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多少次午夜夢回,想起我的大黑狗,想起它曾陪伴我的日日夜夜,喉嚨裡總覺得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心痛的無以復加。

相關焦點

  • 工地門外的黑狗,太感謝那位年輕人了
    也不知道他們呆在哪裡,也許在工地上現在有好多狗狗在工地上,有些工人吃飯倒一些,給狗們,就這樣也維持了許多狗狗的生命,但是等到修建完工時,這些狗狗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路過一個工地旁,看見一隻黑狗竄了出來,我以為它餓了,給它吃一點東西,不一會兒工地的門開了,一個年輕人跑了出來手裡拿著一個棍子來,追著狗子罵著它便上前去,問了年輕人,你打他幹什麼呀?
  • 小區保安大喊:嘿,你是那個大黑狗家的吧?我:?
    特別是小區的保安,有一次公司的職業裝,而被保安認成廣告推銷的,保安大吼:小區裡面禁止廣告推銷!我:???正準備解釋的時候,保安說:哦,你是那個大黑狗家的吧,我記起來了!我:???我是大黑狗家的……對,我是……
  • 聊齋故事:黑狗刨樹救主
    可是已經年近四十的徐良,家中只有一隻黑狗相伴,黑狗是徐良從山上救下來的。有一次徐良在山上砍柴聽到草叢裡傳來悽慘的叫聲,走近一看看到一隻通體黑色的小狗踩中了獵人設置的捕獸夾,徐良一時心軟將黑狗救了出來,自己的手還被捕獸夾夾傷。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真的有道理嗎?
    可能現在城市運用俗語的交流並不常見,但是回到農村老家,鄰裡交談時就會時不時說出一兩句俗語,而有些俗語中蘊含的道理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人的一生。所以,在我們接收到關於一些俗語的信息時,應該仔細斟酌,抱著理智的態度去對待,取其精華正確的部分。古往今來,人們在面對死者時都會抱著尊重,尊敬的態度,死者為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人生感悟:老家隨感
    趁著五一小長假,我回了一趟老家。我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沒有回過老家了,心裡默默的加加減減一番,離開老家去讀書、外出打工、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年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搜索著記憶深處的老家的樣子,路還是那條路,只是原來的泥濘不堪的路已經變成了水泥路,曾經充滿恐怖鬼故事的沙子巷現在經過時總算敢於抬頭看過去了,心理已全然沒了當初的恐懼,反而是滿滿的美好回憶。車子離老家越來越近了,心情也說不出的複雜起來。
  • 第一次去對象家,他家大黑狗咬個不停,婆婆說這姑娘味兒不正啊
    2021-01-05 08:46:54 來源: 貓咪動物 舉報   第一次去對象家,他家大黑狗咬個不停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其實很多人都比較害怕回鄉,因為回老家之後,很多的親戚鄰居都會上門,不是說借錢,就是說給自己找個工作。如果你要幫,那就都得幫,如果你不幫,你的親朋好友,你的鄰裡鄉親就會對你指指點點,說你有錢就忘了本,所以就有很多人都不願意回老家。
  • 膠東鄉村記憶:小時候在棲霞老家,一盤撲克就是一個年
    在傳說中,古人以結繩而記事;而小時候在棲霞老家,一盤撲克就是一個年。上學之前,懂事不多,也沒有寒假的概念。雖然大年三十那天因為好吃好喝又好穿而知道是個特殊的日子,但年關臘月是什麼?一年有多長?曾長期是兒時心中的迷惑。如今回想起來,自己初步有了「過了一年」的感受,大概是在五六歲時。
  • 「屋後大樹莫參天,牆外不栽電線桿 」,到底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 ,屋後大樹莫參天,牆外莫栽電線桿 ,從這句俗語,我們可以看出 ,這是告誡人們在房屋院落布局上一定要注意 ,確保居民安全 。屋後大樹莫參天在農村,很多農民喜歡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栽一些樹木,農村房屋的布局和城裡有所不同 ,城裡的房屋一般都是小區聚居,小區裡的公共面積都是大家的,沒有私人地方 ,農村家庭裡,一般都有一個院落 ,房子的後面也會有一些空閒地 ,一些勤勞的農民,會在自家房後的空地上栽上一些樹木 。
  • 風流未被雨打風吹去:《二流堂紀事》的編輯紀事
    返回重慶時,胞兄唐大杏送給他兩部大卡車和一部小轎車,一部卡車上裝有當時的暢銷物資,另一部卡車上裝有食品,供重慶的朋友們食用。每當大家需要用錢時,唐瑜就拿出一部分物資出售,到最後連車都賣了。    在戰時那段艱難的歲月裡,唐瑜幾乎成了重慶一批文人的主要「生活來源」。當時從上海、北京、南京流亡到重慶的文人,大多窮困潦倒,吃住都是大問題。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去年回到農村老家,村裡老師傅講了房屋選址的一句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意思很簡單:實際生活中,屋後有水塘或者水坑並不是最理想的居住位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屋後有水塘舒適性差,降雨時會出現噪音,高溫的天氣會有蚊蟲滋生;二是安全性差,水塘水會浸到房屋地基,長期浸泡,就會出現房屋地基不穩的情況。除此以外,房屋距離水很近,水汽充足,房屋會很潮溼,長期居住不利身體。
  • 黑狼傳說,被棄入深山的黑狗逆襲成為狼王
    在村子東頭,有一個獨居的老漢,他孑然一身,養著一條花狗做伴,有一天,花狗突然失蹤了,老漢四處尋找也沒有找到,以為喪命於狼口,傷心了好久,沒想到的是,幾個月之後,花狗回來了,它渾身是傷,奄奄一息,肚子特別大,當夜,產下了九隻幼崽後便一命嗚呼了,後來,老漢用羊奶、炒豆粉等餵養,由於食物短缺,只有一隻小黑狗活了下來,小黑狗長得很快,體型壯碩,機敏異常,一眼就能看出來是條好狗
  • 寒亭區高裡街道:做活「邊角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村集體經濟實力的強弱,決定著村莊為群眾辦事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也直接影響鄉村振興的步伐。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寒亭區高裡街道因地制宜,做活「邊角經濟」,讓房前屋後有風景,更有「錢」景。
  • 此為珍貴的「千年草」,若長在您家房前屋後,是福報,別不當回事
    摘要:此為珍貴的「千年草」,若長在您家房前屋後,是福報,別不當回事。在浩瀚的大自然界中,包括人類在內,如果要論壽命長短的話,也許大部分的小夥伴們還都是知道的,是的,那必須得是植物界。不過有句老話說得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野草類雖然大部分的壽命都很短暫,但卻有極小部分卻是例外。
  • 安鄉縣大鯨港鎮:巧用村規民約 助力鄉村振興
    乾淨整潔的村道蜿蜒其中,綠樹環繞的庭院錯落有致,滿臉笑容的鄉鄰和善可親,走進大鯨港鎮同慶村,處處都能感受到推行村規民約帶來的清新之感。今年9月開始,大鯨港鎮村支兩委注重《村規民約》挖掘與弘揚,通過召開黨員大會、群眾代表大會和群眾評議等方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並張貼在群眾房前,時刻提醒群眾心懷法制、和諧、友善的思想。村規民約治出美麗鄉村。
  • 圍繞五個主題 助力鄉村振興
    重點建設普濟鎮東李村等16個村,其餘鄉村按農戶戶數的80%完成戶平10株的植樹任務,並對樹種、規格都進行了詳細設計。大部分鄉鎮村組完成了規劃造林任務,重點建設的村取得了顯著的鄉村綠化美化效果。普濟鎮東李村並一躍建成湖北省綠色示範鄉村。該局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已建成23個省級綠色示範鄉村的基礎上,確定重點建設6個美麗鄉村示範村,20個美麗鄉村整治村。
  • 上海知青生活往事:時隔多年,想起那隻大黑狗他就心疼
    飼養員楊大叔家養了一隻黑狗,長得挺健壯,足有三四十斤,楊大叔管那隻黑狗叫大旺。知青們吃剩的食物都給大旺吃,沒幾天功夫,那隻黑狗就和知青們熟悉了,大旺乾脆也不回家了,黑天白天都在牛棚,楊大叔回家吃飯,它也不跟著了。安頓好了吃住等生活等問題,知青們休息了兩天,他們就跟著社員們一起出工勞動了。
  • 柿子紅了,陽光下的鄉村果實掛滿枝頭,記憶中難忘的老家風光
    通常將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按柿果色澤又可分為紅柿、青柿、黃柿、朱柿、白柿和烏柿;而以果實形狀不同,則可分為圓柿、方柿、長柿、葫蘆柿及牛心柿等。在我國較為著名的有陝西涇陽、三原一帶盛產的雞心黃柿,陝西富平的尖柿,浙江杭州古蕩一帶的方柿,華北地區大磨盤柿,河北、山東一帶出產的蓮花柿以及菏澤的鏡面柿。柿子的加工在我國有近千年的歷史,主要是製成柿餅 。
  • 歙縣上豐鄉:紅了柿子 火了鄉村
    深秋時節,歙縣上豐鄉姬川村,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柿子樹上碩果纍纍,金黃奪目,構成了一道點綴山村的獨特風景線,浸潤著濃鬱的秋色秋香,絕倫無比。各地遊客紛紛爭先前往嘗鮮、賞景,打卡拍照。時下,正是柿子成熟採摘的黃金季節,在歙縣上豐鄉姬川村,田壟山間、房前屋後,如霞似火的柿子樹隨處可見,柿子如燈籠般掛滿枝頭。滿樹豐收的柿子景象與田園、馬頭牆勾勒出一派高山淨土的舒適生活圖景。
  • 黑狗護主,奈何陽壽已盡,閻王憐憫,特許五年陽壽,侍奉主人
    一日傍晚,周譚至嬸家探親,來至門外,忽見一厲鬼徘徊左右,周譚大驚,正要請來附近道士,作法驅鬼,一隻黑狗自門內跳出,呲牙狂吠。那厲鬼驚叫一聲,消失不見。黑狗正兀自狂吠,一老嫗提杖而出,在木門上敲了數下,笑罵道:「你這蠢狗,連譚哥也不認得了麼,你小時,譚哥還餵過你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