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曉明檢查部署16號颱風「浪卡」防風防汛工作
據海南日報報導|記者況昌勳10月12日,省長沈曉明赴瓊海市檢查部署防風防汛工作,並乘船巡查萬泉河,檢查河段管理保護情況,實地督導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根據氣象預報,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將於13日夜間在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登陸。
-
省生態環境廳一行赴無為市驗收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牛海燕一行赴無為市,對「蕪湖市在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及緩衝區違法審批建設30餘個項目」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現場驗收。市生態環境局總工毛月霞,無為市副市長朱本芳,自然生態科科長嚴奚參加驗收。
-
國際淡水豚日|WWF倡議CA|RDS認證標準,助推全球淡水豚保護
地球上已知約90種鯨類動物,其中只有8種生活在河口與淡水生境中,且僅分布於亞洲和南美洲。作為河流水質好壞和人類健康生活的重要指示劑,它們正在面臨巨大的生命威脅,我們需要保護這些淡水豚,保護脆弱的淡水生態環境,確保河流沿岸社區持續健康發展。
-
公司領導檢查指導產品保護和產品交接工作
8月24日,中國商飛公司在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ARJ21飛機總裝車間召開上飛公司女子行動隊座談會,總結前一階段ARJ21飛機產品保護女子行動隊和飛機維修交付交接機女子行動隊工作經驗,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不足,不斷提升產品保護水平,提高飛機交付質量。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黨委副書記、董事譚萬庚,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魏應彪出席會議並講話。
-
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 長江江豚的幸福家園
2020年11月18日,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工作人員在給水中的江豚餵食,江豚在水中進食嬉戲。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00米,寬220米,與長江相連接,與江豚的生活環境相似,非常適合江豚保護。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因為江豚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在微笑,又被稱為長江裡的「微笑天使」。據了解,目前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共有10隻江豚在此悠然棲息。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迎來「新成員」
長長的吻部,銀白色的背鰭,流線型的身軀仿佛躍出水面……兩座白鱀豚金屬雕像「堅守」在這銅陵淡水豚國家自然保護區,即便從保護區籌建到運營的33年,這裡並未迎來一隻白鱀豚。讓白鱀豚回家的希望,被護豚人們一併傾注在保護區內11頭江豚身上。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合肥9月8日電 題: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中新社記者 吳蘭從安徽銅陵大通古鎮的和悅渡口,乘輪渡過鵲江,來到坐落於長江中間的和悅洲上,穿過曾經盛極一時三街十三巷,來到生活著11頭野生長江江豚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域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 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條件,對中國重點保護動物白鰭豚、長江江豚等進行易地養護的基地,其主要任務是保護長江中下遊(三江口至荻港江段)現存的國家一、二級水生珍稀動物。 張八斤的日常工作是負責11頭江豚的「飲食」和「健康」。「除了餵食,江豚也自己捕魚。」張八斤說。據介紹,為了保護江豚的「野性」,採取半自然餵養方式,每天人工投放食物4次,每次約20餘斤。 「我餵它們都15年了,不管颳風下雨,一年365天我都來,這裡每條江豚我都認識。」
-
市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王文華赴平湖市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督查
督查組聽取了平湖市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情況,以及機構改革、執法檢查、值班值守、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有關示範試點項目推進情況,並赴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實地檢查了艾迪科精細化工(浙江)有限公司安全生產情況,要求企業加強對承包商的作業安全管理
-
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答卷——2018年防汛抗洪防颱風回眸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強總理多次對防汛抗旱提出明確要求,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胡春華赴水利部和河南、安徽、湖北等省考察防汛工作,並與國務委員、國家防總副總指揮王勇多次共同出席國家防總會議,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堅決貫徹,不打折扣。要以「更足的幹勁、更高的要求、更紮實的作風、更過硬的舉措」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
寓教於樂 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元旦正式對外開館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深受廣大遊客朋友期待的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於2021年1月1日上午正式對外開館。在元旦當天,來自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專業人員,為現場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江豚知識科普課,啟蒙了小朋友們保護江豚、保護長江的意識。
-
新年第一天,大通古鎮淡水豚保護區宣教中心開館啦!
新年第一天,大通古鎮淡水豚保護區宣教中心開館啦! 當時光列車駛過不平凡的2020年,2021年已悄然而至。 新的一年 總有新的氣象,1日上午,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正式對外開館啦! 快來跟小編一起感受下現場的氣氛吧!
-
堯斯丹赴成都市調研水利工程和現代種業園區建設等工作
11月26日,副省長堯斯丹赴成都市調研水利工程和現代種業園區建設等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農業、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今年目標任務收好官,推動明年工作開好局。
-
科學家發現全球第五種淡水豚
阿拉瓜亞淡水豚【環球網綜合報導】淡水豚是全球稀缺的物種之一。據香港《東方早報》報導,巴西科學家近百年以來首次發現新品種淡水豚,這也是世界目前所知的第5種淡水豚。由於新種淡水豚在巴西阿拉瓜亞河域(Araguaia)被發現,暫以此將其命名為阿拉瓜亞淡水豚。據報導,目前僅有1000條淡水豚棲息在阿拉瓜亞,由於其基因多樣性低,加上受到當地居民修築水壩、農牧等活動的侵擾,令它們的正面臨著威脅。
-
關於做好2019年教育系統防汛防臺準備工作的通知 - 上海浦東
根據《上海市浦東新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做好2019年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浦汛辦〔2019〕1號)要求,為全面做好今年我局防汛防臺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委、區政府防汛防臺工作要求和指示,確保區教育系統各單位平安度汛,各學校、各單位要抓緊落實好防汛防臺的各項準備工作並落實好汛前安全大檢查。
-
農業種植退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進行大面積農業種植、物流公司擅自佔用長江河道內的江灘溼地……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中,銅陵市、蕪湖市暴露出多項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經過積極整改,目前兩市的部分問題已完成整治並通過省級驗收銷號。
-
臨安區防指辦關於近期防汛工作措施的提示
臨安區防指辦關於近期防汛工作措施的提示 各鎮街、有關單位: 截至目前,我區仍保持防汛Ⅰ級響應,氣象預報今天多云為主,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短時雨量較大。
-
防汛衝在前 救災顯擔當——青島地質院環境黨支部防汛抗災工作側記
在此次防汛保衛戰中,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院環境黨支部衝鋒在前,擔當作為,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積極應對,在青島及周邊區市防汛抗災工作中彰顯了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一、書記帶頭上,配合當地政府防汛抗災顯地質擔當 董傑同志作為青島地質院環境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和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充分運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精準把控青島市可能突發地質災害的隱患點位置,帶領支部成員以實際行動做好防汛抗災工作。一是汛前精準把控,制定應急防治預案。
-
防汛基礎知識
保證水位:防洪工程根據保護對象要求設計的防洪水位或歷史上記載的能安全經受的最高洪水位。江河一旦進入保證水位,需要防汛人員晝夜巡查,並備有各種應急措施。流域:供給河流地面和地下徑流的匯水區域,一般指分水線與出口斷面所包圍的區域。水系:由大小河流構成的脈絡相通的河流系統叫水系或河系。
-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部署2020年防汛防颱風工作
5月6日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總結2019年防汛防颱風工作情況,分析研判防汛形勢,並研究部署2020年防汛防颱風工作。 會議期間,市氣象局局長董熔通報了今年汛期氣候趨勢預測情況,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徐建代表市防汛指揮部簡要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