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全球第五種淡水豚
阿拉瓜亞淡水豚【環球網綜合報導】淡水豚是全球稀缺的物種之一。據香港《東方早報》報導,巴西科學家近百年以來首次發現新品種淡水豚,這也是世界目前所知的第5種淡水豚。由於新種淡水豚在巴西阿拉瓜亞河域(Araguaia)被發現,暫以此將其命名為阿拉瓜亞淡水豚。據報導,目前僅有1000條淡水豚棲息在阿拉瓜亞,由於其基因多樣性低,加上受到當地居民修築水壩、農牧等活動的侵擾,令它們的正面臨著威脅。
-
潘朝暉賀懋燮赴鳩江區黑沙洲檢查防汛和淡水豚保護工作
據蕪湖新聞網報導 6月10日,市委書記潘朝暉,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懋燮赴鳩江區白茆鎮境內江心洲—黑沙洲檢查防汛和淡水豚保護工作。市領導寧波、程剛,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總顧問臧國寅、魏道斌、王滄江參加。 「現在洲上還有多少人?」「一旦發生險情,多長時間能安全轉移?」
-
安徽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 長江江豚的幸福家園
2020年11月18日,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工作人員在給水中的江豚餵食,江豚在水中進食嬉戲。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00米,寬220米,與長江相連接,與江豚的生活環境相似,非常適合江豚保護。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因為江豚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在微笑,又被稱為長江裡的「微笑天使」。據了解,目前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共有10隻江豚在此悠然棲息。
-
寓教於樂 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元旦正式對外開館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深受廣大遊客朋友期待的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於2021年1月1日上午正式對外開館。在元旦當天,來自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專業人員,為現場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江豚知識科普課,啟蒙了小朋友們保護江豚、保護長江的意識。
-
科學家一百年首次在亞馬遜雨林發現新品種淡水豚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種新淡水豚據信目前約有一千條棲息在阿拉瓜亞河域。 科學家建議列瀕危,據科學家說,這種淡水豚的基因多樣性很低,加上人類修築水壩與農牧活動侵擾,建議列入瀕危物種 紅皮書的易危。淡水豚是世界上很罕見的動物。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目前所知有四種淡水豚,其中三種列在《瀕危物種紅皮書》上。
-
新年第一天,大通古鎮淡水豚保護區宣教中心開館啦!
新年第一天,大通古鎮淡水豚保護區宣教中心開館啦! 當時光列車駛過不平凡的2020年,2021年已悄然而至。 新的一年 總有新的氣象,1日上午,大通古鎮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正式對外開館啦! 快來跟小編一起感受下現場的氣氛吧!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合肥9月8日電 題: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中新社記者 吳蘭從安徽銅陵大通古鎮的和悅渡口,乘輪渡過鵲江,來到坐落於長江中間的和悅洲上,穿過曾經盛極一時三街十三巷,來到生活著11頭野生長江江豚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域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 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合肥9月8日電 題: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記者 吳蘭 從安徽銅陵大通古鎮的和悅渡口,乘輪渡過鵲江,來到坐落於長江中間的和悅洲上,穿過曾經盛極一時三街十三巷,來到生活著11頭野生長江江豚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域。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迎來「新成員」
長長的吻部,銀白色的背鰭,流線型的身軀仿佛躍出水面……兩座白鱀豚金屬雕像「堅守」在這銅陵淡水豚國家自然保護區,即便從保護區籌建到運營的33年,這裡並未迎來一隻白鱀豚。讓白鱀豚回家的希望,被護豚人們一併傾注在保護區內11頭江豚身上。
-
男子在淡水豚自然保護區捕魚 被罰2000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16日,安慶市大觀區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並當庭宣判。2017年11月5日,農業部發布通告,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均實施全面禁捕。
-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專家觀點一覽 海洋領域的「三個聚焦」
一年一度的廈門國際海洋周,是一場關於海洋合作、關於藍色經濟、關於海洋生態的相遇與對話,正日益成為引領藍色發展的思想盛宴與行業盛會。 11月20日,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拉開帷幕。
-
農業種植退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進行大面積農業種植、物流公司擅自佔用長江河道內的江灘溼地……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中,銅陵市、蕪湖市暴露出多項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經過積極整改,目前兩市的部分問題已完成整治並通過省級驗收銷號。
-
省生態環境廳一行赴無為市驗收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牛海燕一行赴無為市,對「蕪湖市在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及緩衝區違法審批建設30餘個項目」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現場驗收。市生態環境局總工毛月霞,無為市副市長朱本芳,自然生態科科長嚴奚參加驗收。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豚,至少可用237種叫聲溝通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豚亞馬遜河豚,是世界上已知四種淡水豚裡體型最大的一種,為亞馬遜流域特有動物,通常生活在充滿沉澱物的亞馬遜河昏暗水底。體重85-160千克,體長平均為2.5米。它們的皮膚顏色有暗褐色、灰色、藍灰色至乳白色,甚至粉紅色。因粉色的外表,被當地印第安人中認為是熱帶雨林中的神靈。
-
我國建立協作網絡以保護長江豚類資源和棲息環境
新華社合肥7月9日電(記者 王立武)記者從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長江豚類保護協作網絡日前在武漢成立,以有效保護長江豚類資源和棲息環境。 據悉,長江豚類保護協作網絡由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組織成立,沿江各類豚類保護區、豚類監測站和相關科研單位將參與。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首批成員單位加入該網絡。
-
全球食品安全倡議繼續承認我國HACCP認證
新華社成都10月16日電(記者楊迪、王迪)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16日在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倡議中國主題日上簽署合作備忘錄,GFSI將繼續承認我國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認證。
-
獐子島響應MSC海產品可持續倡議 致力保護海洋資源
世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6月8日,借世界海洋日之際在杭州舉辦了「中國可持續海產品市場發展倡議」活動,並與天貓、獐子島集團、華潤旗下Ole』及華潤萬家、深圳天虹超市、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共同承諾:優選可持續海產品、保護藍色海洋資源,努力在產業和市場端構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水產品市場。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盤點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長江奇獸:白鰭豚——全球淡水豚類僅有5種, 堪稱國鳥:褐馬雞——目前,褐馬雞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孑遺物種:揚子鱷——全球鱷魚共有25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2年11月14日 14:4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全國「搜尋」長江江豚已有三天,目前在湖北段還無收穫,考察隊即將進入安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