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汛:即江河等水域的季節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汛常以出現的季節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桃汛)、伏汛、秋汛、凌汛、潮汛等。長江的湘水、贛江等支流常發生春汛,一般無決溢災害,但會給施工中的工程帶來一些困難。長江流域大多數支流和幹流以伏汛為主,但秋汛年份也不少。
汛期:即江河等水域中汛水自始漲到回落的時間。由於我國河流所處地理位置和降雨季節不同,防汛期長短不一。汛期一般由政府根據江河漲水情況規定,我省規定4月1日至9月30日為汛期。湖北省規定5月1日至10月15日為汛期。
緊急防汛期:當江河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情況緊急時,縣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並報告上級防汛指揮部。緊急防汛期內,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指揮,有關部門依法實行水上和陸地交通管制。
警戒水位:汛期江河堤防臨水到一定深度,防洪工程有可能出現險時情規定的水位,需要防汛人員重點巡查防守。
保證水位:防洪工程根據保護對象要求設計的防洪水位或歷史上記載的能安全經受的最高洪水位。江河一旦進入保證水位,需要防汛人員晝夜巡查,並備有各種應急措施。
流域:供給河流地面和地下徑流的匯水區域,一般指分水線與出口斷面所包圍的區域。
水系:由大小河流構成的脈絡相通的河流系統叫水系或河系。
水位:各種水體自由水面高出基面以上的高程。
流量: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水體某斷面的水體積,以m3/s計,它是水體水資源的重要指標。
汛限水位:為發揮水庫的防洪效益,汛期內預留一定的防洪庫容,以在發生預計防禦的最大洪水時,使水庫水位的上漲不超過允許最高洪水位。這個汛期控制的最高蓄水位稱汛期限制水位。
小雨:降雨量在10毫米以內,雨滴清晰可辯,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濺,雨聲緩和淅瀝;通常需兩分鐘後,始能完全潤溼石板和屋瓦,水窪形成很慢。
中雨:降雨量在10到25毫米之間,可聽見沙沙的雨聲,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到屋瓦和硬地上略有四濺,水窪形成較快。
大雨:降雨量在25到50毫米之間,大雨時,雨落如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濺可達數寸,雨聲如擂鼓動,水潭形成極快。
暴雨:降雨量在50至100毫米之間,馬路積水。降雨量在100毫米至200毫米之間的叫大暴雨;
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地勢低處受淹。
陣雨:指陣性降水,雨點較大,時降時停,強度變化急劇,下雨時天空陰暗,有時忽然開朗,露出晴天,有時還伴有雷聲。
暴雨預警信號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1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2 、學校、幼兒園採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 、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4 、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二)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準: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1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 2 、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3 、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4 、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採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三)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1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2 、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3 、處於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採取專門措施保護已到校學生、幼兒和其他上班人員的安全;4.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範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四)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禦和搶險工作。
二、防汛基礎知識問答題
1、水位和洪峰水位於含義是什麼?
答:水位即水面高程,它是指某處的水面相對於指定的基面(在長江流域一般是吳淞基面)的高差;洪峰水位是指某處在一場洪水過程中,所出現的最高洪水位,水位單位是米。
2、流量和洪峰流量的含義是什麼?
答: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過某一水流斷面的水量;洪峰流量是指某水流斷面在一場洪水過程中所出現的最大流量,流量單位是米3/秒。
3、西太平洋副高壓、熱帶風暴與颱風的定義?
答:西太平洋副高壓(簡稱副高):是影響我國夏季旱澇的最重要的大型天氣系統,通常在副高控制的地區多為睛熱少雨天氣,邊緣則多為多雨帶。
熱帶風暴與颱風:生成於西太平洋熱帶海洋,直徑為100—200公裡的熱帶氣旋,是影響我國的一個重要天氣系統,按國際氣象組織規定:當其中心風力小於8級稱為熱帶低壓,其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稱為熱帶風暴,風力達10—12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風力12級以上時稱為颱風。
4、警戒水位的概念?
答:是指當河道的自由水面超過該水位時,將有可能出現洪水災害,必須對洪水進行監視做好防汛搶險準備的水位。有堤防的地方,根據堤防質量、滲流現象以及歷年防汛情況,把有可能出現的水位定為警戒水位。到達該水位,要進行防汛動員,調動常備防汛隊伍,進行巡堤查險。
5、保證水位的概念?
答:是指汛期堤防及其附屬工程能保證運行的上限洪水位,又稱防汛保證水位或設計水位。接近或到達該水位,防汛進入全面緊急狀態,堤防臨水時間已長,堤身土體可能達飽和狀態,隨時都有出險的可能。這時要密切巡查,全力以赴,保護堤防安全,並對於可能超過保證水位的搶護公子也要做好積極準備。
6、緊急防汛期的定義?
答: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庫水位接近設計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時,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在緊急防汛期,防汛指揮機構根據防汛需要,有權在其管轄範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決定採取取土佔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礙物和其他必要的緊急措施;必要時,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防汛指揮機構的決定,依法實施陸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7、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對洞庭湖水位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答:一是主汛期對長江洪峰的調蓄作用,能有效降低城陵磯水位。二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預洩,將使城陵磯水位有所抬高。三是三峽工程蓄水期間(9月中旬至10月底),導致長江幹流來水量驟減,洞庭湖水位下降迅速,湖區出流加大,湖泊蓄水量減少,枯水期明顯提前。四是三峽工程在枯水季節(12月至次年4月份)對下遊有明顯補水作用。
8、影響洞庭湖洪水的主要水系「三口」、「四水」是指哪幾條江河?如何簡明判斷洞庭湖水勢漲落變化 ?
答:進入洞庭湖的洪水主要是兩大部分:一是「四水」,即:湘江、資江、沅水、澧水等4條江河,俗稱「南水」;二是「三口」,即:淞滋河(淞滋口)、虎渡河(太平口)、藕池河(藕池口)等3條河流,又稱「北水」,加上我市汨羅江和新牆河,俗稱「九龍鬧洞庭」。
洞庭湖水勢漲落變化主要跟洞庭湖進出湖水量有關,可以採用簡略估算,即淨入湖=進湖流量之和(三口、四水主要控制站流量和區間估算相加)-出湖流量(城陵磯流量),假如入湖流量遠遠大於出湖流量,2-3天內洞庭湖水位肯定會上漲,反之則下降;假如進入基本持平,則漲落平緩,一般情況下洞庭湖底水在27米以上時,淨入湖在10000秒立米左右,則城陵磯水位上漲0.3米左右。
9、大、中、小型水庫的主要劃分依據是什麼?我市的水庫類型、數量情況?
答: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的工程規模一般由水庫的總庫容(V)決定:樞紐工程的總庫容大於(等於)10萬立方米而小於1000萬立方米稱為小型水庫;當總庫容大於(等於)1000萬立方米而小於10000萬立方米稱為中型水庫;當總庫容大於(等於)10000萬立方米稱為大型水庫。目前我市共有大小水庫1201座,其中中型水庫23座,大型水庫1座,小(一)型146座,小(二)型1031座。嶽陽縣有註冊水庫217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32座,小(二)型183座。
十、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含義是什麼?其對我省一般會造成什麼災害?
答: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所出現的明顯增溫(即水溫偏高),從而導致世界氣候出現異常的現象,通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省多為降雨偏少有乾旱發生,在次年,則往往有洪澇甚至特大洪澇發生,如1954年、1998年均屬此類。
拉尼娜現象又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水域水溫偏低,而導致世界氣候異常的現象,在拉尼娜年,我省降雨偏少可能性大,有乾旱發生,但同時拉尼娜年往往登陸我國的颱風比常年增多,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