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繪圖記憶法
繪圖記憶法是指一切通過圖畫來輔助記憶的方法,它包括框架圖、表格、概念圖、流程圖、插圖等。我們要學習的繪圖記憶法,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型圖表,而是與簡筆畫、藝術字相結合得更直觀易記的圖畫。在正式介紹之前先來分享一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個演講故事。
30年前的馬克·吐溫每晚都有一場脫稿演講,為了記住這些演講稿,他常常要把許多要點寫在滿滿一頁草稿紙上:他把主要句子的第一個字母寫下來,然後一個要點一個要點的講,使自己不至於從這一點串到那一點,避免了遺漏。可是他很快發現,在演講的過程中。他常常會忘記句子的先後順序,從而停下來看看草稿,這樣就影響了整個演講的效果。
經過很多嘗試之後,一個好主意浮現在馬克·吐溫的大腦中:字母、文章要形象化很難,為什麼不用圖畫呢?圖畫不僅能幫助記憶,而且還能讓事物變得清晰並長時間保留,尤其是自己親自動手畫下來的圖,效果更好。有了這個想法後,馬克·吐溫開始用圖畫來概括演講要點,效果十分顯著。
例如,馬克·吐溫要演講關於一場大風在下午兩點襲擊卡爾城的內容,他便畫了一張圖:幾條歪歪斜斜的線(代表風),一個馬馬虎虎稱得上雨傘的圖案(代表一座城市),旁邊有個羅馬數字I(代表兩點鐘)。馬克·吐溫發現根據所畫的這些圖,他可以隨意回想起它們所表達的內容,再也不需要拿著草稿進行演講了。
聽了這個故事,相信你已經大概了解了什麼是繪圖記憶及其對記憶的作用了吧!那麼繪圖記憶有哪些圖示法呢?
二、三種圖示法
1.單一圖示法
有人會說:我不會畫畫怎麼運用繪圖記憶法呢?這裡要強調的是,畫圖是為了輔助記憶,如果你為了一道題畫圖花了整整1小時,那就得不償失了。只要你會基本的「簡單圖」加「藝術字」就行了,下面先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看。
例如,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有:平等待人、誠實守信、寬容謙遜、尊重理解、互助互利。
對於這個例子,要理解記憶這五個原則當然也是很容易的,如何運用繪圖記憶法輔助記憶呢?我們來看這道題,只需要記住這五個詞組,這五個詞組之間是並列關係。我們分別將五個簡單的圖畫在旁邊。
是不是很容易呢?但如果是那些文字,即使反覆看幾遍也不一定能夠記得住,即使記住了也很容易就忘了。這就是圖像的力量,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可以使大腦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圖畫其實非常簡單,幾秒鐘就可以畫出來,而利用這些圖節省的時間可能是十分鐘甚至更多。畫圖的重要原則是簡單,能夠表達是什麼東西即可,哪怕別人不知道是什麼,你自己知道是什麼就好了。
另外一個原則就是變化,如果只有單色的風格相近的圖畫,大腦也非常容易混淆,我們可以用紅、綠、黑三種顏色的中性筆分別來畫,畫圖時大小顏色、粗細等可以適當變化,圖像多的時候就插進去一些文字。
以上的繪圖方法可以稱之為「單一圖示法」,針對一些要點比較少且比較重要的信息可以用這個方法。你可以直接在書本上或者在做筆記時,在旁邊用圖把關鍵內容畫出來,這樣你不僅可以輕鬆地記住這些內容,當需要的時候,還能夠通過這些圖輕鬆地回憶起寫在圖旁邊的知識。
2.分解圖示法
上面的例子,我們還可以這樣畫:「平等」畫成天平,天平上面有一封信,這封信有一定的寬度,代表著「寬容」,還有一定的重量,代表著「尊重,天平另一邊放著一個梨子,代表著「互利」。這種將所有信息放在一張圖裡,需要分解來分別對應不同的知識的方法稱之為「分解圖示法」,也就是說,在繪製時需要一步步繪製,分別將一些知識要點畫上去。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如現代產權制度的四大特徵。
(1)歸屬清晰。
(2)權責明確。
(3)保護嚴格。
(4)流通順暢。
怎樣把這些文字想像成圖畫呢?現在就開動我們的大腦吧! 「產權」我們可以想到「鏟子」;「歸屬清晰」可以畫一個小人在說「這是我的」;「權責明確」的「權」可以想到「拳頭」,我們用手拿著鏟子時要握著拳頭,手拿著鐵鍬的手把部位,我們可以在這裡畫一個握著的拳頭,並註明是「權責明確」。再看看「保護嚴格」,鐵鍬的哪個部位要嚴格受到保護呢?大家想想,鐵鍬要鏟東西,需要很鋒利,所以鐵的部分一定要保護好,不能使它生鏽了;最後還剩下「流通順暢」,我們想到「鐵鍬中間的木桿」。這個木桿是不是很直?是不是有些像水管?所以可以說是「流通順暢」。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想像到最終的圖畫了吧。通過這樣的圖示分解法來記憶是不是很快?下面我們再來介紹另一種圖示法。
3.組合圖示法
上面這些例子都以一個圖為主,有時根據文章的要點要畫很多圖,就需要對這些圖進行隨 機組合排列,使之方便閱讀和記憶。先舉一個只用了藝術字的例子。 如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應當通過合法途徑,依法尋求保護,依次有以下幾種合法途徑:
(1)和解。
(2)調解。
(3)行政申訴。
(4)仲裁。
(5)訴訟。
這幾種合法途徑是遞進的,但都和嘴巴有關係,而且這五個詞都有和嘴巴有關的部分,如 「口」「言」等,所以可將它們簡單處理成「嘴唇」的形狀,來幫助我們記憶。
這裡有一些特殊的處理,如「行政申訴」,「申」字中間的「曰」處理成嘴巴,但下面還有兩隻腳,這代表著「行」;「仲裁」我們將「仲」字寫在兩張嘴上面,像是被剪刀裁開了一樣。運用一些簡單地處理,文字就變得可愛、鮮活了,再和原來那五個詞相比,你願意去記哪個呢?
這個例子我們只是簡單地將圖一字排開。如果遇到知識點比較多時怎麼辦?例如商鞅變法,有7條主要的措施,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就要想想如何將它們好好排列,把單調的線性排列變成豐富的網狀排列,讓圖更集中、更清晰地直映到腦海中。
商鞅變法主要措施包括:
(1)「為田開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從而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統一度量衡。
(4)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5)獎勵軍功。
(6)普遍推行縣制。
(7)燔詩書而明法令。
我們先來找一下關鍵詞,想想如何通過繪圖來表現。
「為田開阡陌封疆」,我們可以畫一個「田」;「土地私有」,我們可以畫一個小人代表著主」。
接下來,「重農抑商」怎麼表現?商人可以畫一個商店或者一個美元的符號;「重農就個小人在耕地。「度量衡」可以畫一把尺子。正好我們要量一下田的寬度,在田的下面畫一把尺子。 「戶籍制度」可以想到畫一個戶口本;「連坐法」畫一條鏈子或者畫一排小人坐在戶口本右邊。
接下來「獎勵軍功」可以想到畫一個軍功章。剛才已經從上向下畫了很多,我們把它右邊下一個是「縣制」,這個比較抽象,可以畫一條線!「縣」的諧音是「線」,就畫一條線吧。最後一個,「燔詩書而明法令」,這句話意思是說要焚燒儒家的書籍,推行法家思想來明確法令。「燔詩書」就畫一堆火在燒《詩經》,「明法令」可以畫一個令牌。現在這幅圖完成了,在
中間的空白處可以寫上一個「商」來明確主題。試試看,經過這樣的圖畫組合後,是不是很輕易就把它們印在腦海中了呢?
三、四種畫圖
學了這麼多圖示記憶法,現在是不是該進行實踐了呢例如,在中學課本裡,就有大量的組合圖示來幫助我們理解和記憶,只是這些圖示是別人畫的,老師也沒有系統教過我們。接下來 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嘗試著自己來畫圖。我們以常見的四種圖畫為例。
1.組織結構圖
這種圖在公司、學校的組織人員架構中運用得比較多,在歷史、政治中分析國家的政治結構也可以採用。對於各科學習中一個大題包括幾個大要點,每個大要點包含幾個小要點的題目, 也可以運用組織結構圖來輔助記憶。
如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圖,皇帝下面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個省,尚書省下面又有吏、戶、禮、工、刑、兵六個部。
這張圖非常直觀地顯示出了它們之間的隸屬關係,層次非常清晰。而且原圖不同的格子用的是不同的顏色,如皇帝用了黃色格子,三省用了三種不同的顏色,六部則統一用灰色來表示, 顏色的不同可以輔助記憶。我們也可以運用剛才所學的一些方法,將某些文字圖像化,使圖示看起來更直觀、更易記。
2.循環圖
循環圖用於顯示持續循環的過程。生物、學、地理等學科中有比較多的循環圖,如水循環、大氣循環、碳循環等。
我們以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為例: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 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地表徑流地下水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動態循環。
現在嘗試著來畫一下圖示,如果你不動手,就永遠不知道你的潛能有多大。說不定你在繪畫的過程中有新的元素加入,形成你的獨特體系,就像這道題所說的,通過實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3.射線圖
射線圖用於顯示核心元素的關係。射線圖的應用範圍也非常廣泛,一般問答題的幾個要點都可以用射線圖來表現。
現在嘗試著來畫一張「秦朝加強鞏固統一的措施」的射線圖。
秦朝加強鞏固統一的措施如下:
(1)經濟方面: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修建馳道;開通靈渠。
(2)文化方面:統一文字。
(3)軍事方面:修築抵禦匈奴的長城,進行大規模移民。
(4)法律方面:頒布通行全國的秦律。
4.金字塔圖
金字塔圖用於顯示基於基礎的層次及關係,也可以用於表示行動的步驟。我們可以通過學能量金字塔圖,練習繪製金字塔圖。
下面以馬斯諾提出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為例練習繪製金字塔圖: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上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等)、安全上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和財產的 所有性等)、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友情、愛情、性親密)、尊重的需求(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與成就等)、自我實現的需求(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