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故事:三山兩盆獻寶藏

2021-01-09 中國新疆網

  向問心無愧的歲月致敬

  礦產,是地球歲月沉澱的精華。

  新疆地域遼闊,北有蒼翠秀麗的阿爾泰山,南有巍峨陡峻的崑崙山,中部則橫亙著蜿蜒不斷的天山。阿爾泰山與天山簇擁著面積約20萬平方公裡的準噶爾盆地;天山與崑崙山懷抱著面積約53萬平方公裡的塔裡木盆地,軒昂了一派「三山夾兩盆」的磅礴大氣、浩然大氣!

  風貌奇異的「三山夾兩盆」,幾乎匯集了地球上所有的自然景觀,更埋藏著無以計數的礦產資源。

  60年來,這片土地下的巨大寶藏,在各個歷史時期,持續不斷地為新疆發展、祖國振興貢獻力量。

  新疆大地下無盡的寶藏,從一開始,就和共和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從一開始,就在中國的能源經濟、國家安全、高新技術發展等諸多領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可替代。

  「不論生活多麼困難,天氣多麼寒冷,我們還是戰勝了飢餓,戰勝了嚴冬,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盡到了我們應盡的力量。」這是孫漢章老人回憶起可可託海幾萬職工為國家還債的歲月時,給自己和當時可可託海全體職工的評價。

  這個評價適用於整個新疆奮鬥在各條礦產資源行業戰線上的人們。

  從過去到現在,新疆一直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維護祖國的尊嚴,促進祖國的強大,環境之艱苦,意志之堅定,犧牲之巨大,比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國家的愛,更是如此。韓鳳鳴發現了地球上唯一一塊新種類礦石,按照國際慣例,他有權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但他選擇用他摯愛一生的地方為其命名。如今,這塊目前地球上發現的唯一一塊「額爾齊斯石」,就靜靜陳列在可可託海地質博物館裡。

  就在此刻,新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各類礦產正在被進一步科學開發,開發它們的科技力量更雄厚,利用方式更清潔,管理團隊更強大、惠及新疆2000多萬當地民眾的程度也更深。

  這是過去的延續,這是未來的方向。

  A 地質勘探:在鬥轉星移中探尋大地精華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我們的帳篷。

  60年來,無數地質工作者唱著這首《勘探隊員之歌》,在大漠戈壁,險谷深壑中跋涉。尋礦,成為地質人的使命。「地質勘探」四個字,包含的艱辛永遠都說不盡。

  2008年9月25日,三塘湖豎立起了一位女勘探隊員的雕像:齊耳短髮被風吹起一縷,眼睛凝視著遠方;斜挎黃背包,手握小榔頭,像是正要出發,走向荒原。

  57年前,這位叫楊拯陸的女孩為尋找石油,將生命留在了三塘湖。直到追悼會上,人們才發現,她的父親就是彪炳千古的楊虎城將軍。

  60年來,無數勘探隊員像楊拯陸一樣,用雙腳、智慧和生命,一點點地尋找著這片遼闊疆土下的寶藏。到今天,新疆已經發現礦產138種,佔全國171種的80.7%;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99種(亞種124種),有7種居全國首位、43種居前十位、23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發現礦產地(點)5000餘處。石油、天然氣預測資源量分別佔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0%和34%;煤炭預測資源量佔全國的40%以上,鐵、銅、鎳、鉛、鋅等有色金屬的預測總量居全國前列。具有資源分布廣,礦種配套全,儲量集中大,礦石質量好,預測資源量多等特點。

  這些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性支撐的礦產是如何被找出來的?

  找礦的步驟類似於看病。

  面對一塊從未有人踏足的地質空白區,首先要知道這裡有沒有礦,因此地質工作的第一步是為大地做「全身體檢」,這被稱為區域地質調查,簡稱「區調」,俗稱「掃面」。在醫院,患者體檢往往藉助各類掃描儀器,但要給動輒上千平方公裡的土地做體檢,地質隊員可沒有如此大型的掃描儀器,所以,傳統的辦法是靠雙腳走、靠肉眼看,通過地理、物探、化探、遙感這四種方法進行「檢查」。這項「全身檢查」工作要求的比例尺越小,精度越密,耗時越長,走的路就越多。

  新疆無以計數的礦產資源,就是被無數地質工作者在1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用雙腳丈量出來的。

  有了全身體檢的報告單,醫生可以看出患者身體哪裡有問題,地質技術人員可以分析出哪裡具備找礦的線索。

  接下來就進入地質工作第二步——找礦。醫生看病需要「望聞問切」,找礦也要經歷四個環節——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其目的是,確定礦的具體位置、形狀以及資源量。「確診」之後,這座礦便可付諸開發,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同自治區一起,新疆地質礦產勘探開發局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歲月。地質勘探是一項群策群力的工作,往往需要幾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有所突破。老地質人坦言:比起那些窮盡一生也與大礦無緣的人,能找到礦已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地質工作既是「良心活」,也需「碰運氣」。

  然而新興的中國對礦業資源的急切需求,容不得人們依仗運氣。60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地質勘探技術和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各類礦產的橫空出世,正與此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縮小版的新疆:哈密也是三山夾兩盆
    縮小版的新疆:哈密也是三山夾兩盆 鄒藍/文,圖 新疆號稱三山夾兩盆:崑崙山,塔裡木盆地,天山,準噶爾盆地,阿爾泰山。
  • 書中「三山夾兩盆」,其中蘊涵了多少寶貝,只有來了新疆才能體會
    回憶今年的新疆自駕之路,一直以來都覺得這片土地神秘莫測。其實,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都學過一個地理概念,叫做「三山夾兩盆」,的確,要是想快速的了解好新疆這個旅遊大省,只要從這個地理特徵入手,就能夠很好的發現新疆,了解新疆。
  • 三山夾兩盆-南疆(旅遊攻略)
    關鍵詞:三山加兩盆 南疆 新疆南疆景點白沙山和流沙河白沙山和流沙河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境內,據說這裡就是《西遊記》裡沙和尚出現那個流沙河。白沙山由大小十餘座山崗組成,蜿蜒數十公裡。而流沙河的奇異就在於沙隨水動,水流沙流。
  • 三山夾兩盆,新疆三山歷史文化對中國有什麼深遠影響?
    新疆的地形勢三山夾兩盆,從北到南,三座山分別是阿爾泰山、天山和崑崙山,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是準噶爾盆地,天山和崑崙山之間是塔裡木盆地。雖然,崑崙山和天山在漢代才進入中國正式歷史,而阿爾泰山則更晚,但是這三座山對中原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我們還是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先講阿爾泰山。
  • 三山夾兩盆
    新疆沙漠的駱駝隊。圖片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網站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崑崙山,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面積53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於塔裡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 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埋藏眾多寶藏,被譽為金子海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境內,一共有四個大盆地,單單就新疆,就佔據了其中的兩個。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新疆,卻不知道新疆的疆字其實擁有著獨特的意義。其實,新疆的疆字擁有著三山夾兩盆的意思,在盆地上,當地的人們才可以在田地上進行耕種。
  • 左宗棠「抬棺出徵、誓死收回」的新疆,是「三山夾兩盆」的寶地
    新疆在地形上是三山夾兩盆,他們分別是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這裡面天山山脈被譽為新疆的象徵,崑崙山脈則被稱為萬山之祖,中間的兩盆分別為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最大的沙漠就是塔裡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了,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性沙漠。
  • 我國地形中常說的「三山夾兩盆」,指的是哪兩個盆地?
    我們知道陸地地形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種基本類型,那麼「三山夾兩盆」所說的應該就是「三列山脈中間夾著兩個盆地」,我國地形區中山脈的數量非常多,而主要盆地有四個,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 曾經· 新疆——在中國,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新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並在新疆建省奏議中明確表述,新疆的收復是「他族逼迫,故土新歸」,意即原是中國領土,被外國入侵者佔領後,現在又被重新收復。故清朝政府正式建省時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西域為新疆。所以,新疆不是「新闢疆域」的縮寫,而是「故土新歸」。
  • 2019年中考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複習
    中考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複習 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地形輪廓特徵:「三山夾兩盆」 三山: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 兩盆: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和領土最西端帕米爾高原所在的省區 2、氣候特徵
  • 新疆代表團:「三山兩盆」如何留住美麗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 (記者 喬文匯)「請大家看看新疆廳的這兩幅油畫,這就是大美新疆的真實寫照。面對這麼美的環境,面對這麼美的新疆,稍有良知的人都不忍心去破壞。」黃衛代表的一席話,將大家的思緒引向壯美的天山、遼闊的那拉提草原、波光粼粼的塔裡木河……     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環境保護成為代表口中的熱詞。
  • 通過各種地圖來認識新疆的地理環境
    新疆地形圖這是新疆的地形圖,用三山夾兩盆來形容最適合不過了。北疆的準格爾盆地是我國第二大盆地,南疆的塔裡木盆地是我國的第一大盆地新疆地貌圖這是新疆的地貌類型分布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山地,丘陵和沙丘是新疆分布最廣的三種地貌。
  • 江山如畫,走進新疆:「三山夾兩盆」之下的神奇景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北部,地域遼闊,資源富集。天山山脈橫貫新疆中部,「三山夾兩盆的地貌特徵使新疆擁有神奇獨特的自然景觀。圖為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合曼溼地一景。巴音布魯克草原是天山山脈中段的高山間盆地,四周為雪山環抱,海拔約2,500米,面積23,835平方公裡,是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豐泉"豐富的泉水」,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那裡不但有雪山環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彎"的開都河,更有優雅迷人的天鵝湖。圖為巴音布魯克草原夏季牧場景觀。新疆新源縣吐爾根鄉杏花溝美景。
  • 塞外江南新疆塔裡木盆地的春天
    新疆在中國的版圖最西邊,也就是公雞的尾巴,佔中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有47個民族居住在新疆,其中主要人口是維吾爾族和漢族人民。新疆地形特點,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被高山環抱,俗稱『三山夾兩盆』。北為阿爾泰山,南為崑崙山,天山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為了南北兩半,南部就是塔裡木盆地,北部是準格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就好比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疆地區氣候寒冷,不適宜農業,而南疆地區氣候溫暖,水草豐美,適宜農作物生長,而塔裡木盆地就位於新疆的南部是中國最大的盆地,氣候溫暖,無霜期超過200天,適合各種蔬菜水果生長。
  • 為什麼新疆要以天山山脈劃分為南疆和北疆?看完長見識了!
    中國人對於自己的起名和地方地名都有這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簡單易懂,一聽還很文藝浪漫,比如說山南水北,而很多地方因為地方大了以後,就會分成兩個以上的部分,比如說貴州的西南,黔南,黔西,而在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大家知道它們是怎麼分的嗎?
  • 福州非遺LOGO出爐:三山兩塔一條江!
    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2020年,福州將迎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記者今日從「首屆福州市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研討會上獲悉,象徵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識LOGO已經選定——三山兩塔一條江。
  • 「死亡之海」(哈羅公路)的寶藏——大美新疆
    「死亡之海」(哈羅公路)的寶藏-大美新疆在中國最西邊有個地方,它叫羅布泊。那裡沒有青山綠水、大草原,但有著自己獨特的稀美!它貌似火星的美景,吸引了我。它的神秘傳說,勾起我好奇心。它遍地寶藏,讓我心動。撿一顆全世界獨一無二寶石,珍藏它的記憶。大家好!我是大金,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S235哈羅公路的寶藏。(廢話就不多說了,直接上幹活。
  • 福州非遺logo由三山兩塔一條江構成 代表生生不息寓意
    福州非遺logo由三山兩塔一條江構成 代表生生不息寓意  2020年,福州將迎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記者今日從「首屆福州市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研討會上獲悉,象徵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識LOGO已經選定——三山兩塔一條江。
  • 古玉出崑崙——新疆和田玉在中華歷史上的發展故事
    新疆的和田玉,則是我們中華玉石中的佼佼者,在中華原始社會的傳說中,就有了新疆玉器流傳到中原的記載。《竹書紀年》中記載:「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玉環、玉琯。」《尚書大傳》記載:「舜時,西王母來獻白玉琯,堯致舜天下,贈以昭華之玉。」《大戴禮記》稱:「昔帝舜以天德嗣堯,布功散德,制禮朔方......西王母來獻白玉琯。」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當我們打開新疆的地圖,我們會發現,絲綢之路在進入了新疆之後,它的三路走向,與新疆有名的地形分不開:兩盆——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有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絲綢之路的南道和中道一條繞行於塔克拉瑪幹的南緣,一條繞行於塔克拉瑪幹的北緣,兩道絲綢之路將塔克拉瑪幹包在中間。準噶爾盆地的腹地則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