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出崑崙——新疆和田玉在中華歷史上的發展故事

2020-11-29 史家之韻

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玉是有著極其特殊地位與文化特色的一種物資,玉自古有著豐富的精神內容與文化內涵,它象徵著高貴、純潔、友誼、吉祥、和平、美麗等諸多的寓意。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

新疆的和田玉,則是我們中華玉石中的佼佼者,在中華原始社會的傳說中,就有了新疆玉器流傳到中原的記載。《竹書紀年》中記載:「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玉環、玉琯。」《尚書大傳》記載:「舜時,西王母來獻白玉琯,堯致舜天下,贈以昭華之玉。」《大戴禮記》稱:「昔帝舜以天德嗣堯,布功散德,制禮朔方......西王母來獻白玉琯。」

甘肅省涇川縣王母宮壁畫

帝堯、帝舜都是我們中華上古傳說中的古帝,而西王母則是西域母系氏族中傳說的首領,他們之間的交往證明了早在6000年前,我們的先人就開拓了新疆與中原關於玉石的交往。

1976年冬,河南安陽的殷墟發掘了一座王室之墓,墓的主人是商王武丁之妻婦好,入葬的年代距今大約3200年左右。在這座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多達700多件,造型優美,色澤鮮潤。這批玉器,經專家檢測,確定大多都是新疆和田玉。考古的收穫,進一步證明了新疆和田玉早在3000多年前已經運到中原的歷史事實。

《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了和田玉的產出情況:「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tián,即西域古于闐國,今新疆和田縣),其山多玉石,採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雲。」明確指出了和田玉來自崑崙山。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繼續以和田玉為寶。他的丞相李斯曾寫道:「今陛下致崑崙之玉,有隋和之寶,此數寶秦不生一焉。」

晉人王子年的《拾遺記》還記載了一個神奇的小故事:據說秦始皇起遊雲臺時,曾「窮四方之珍材,搜天下之巧工,使其雲集長安。」西域的騫霄國獻玉匠列裔給秦始皇。列裔為秦始皇雕琢出兩隻白玉虎,栩栩如生,但他並不琢眼睛,說是怕老虎跑掉。

秦始皇得知後,卻派人在每隻玉虎頭上用漆點了一眼,結果兩隻虎真的跑了。後來有人報告,在山中見到兩隻虎,只有一目,秦始皇派人驗之,果然是列裔所琢之虎。故事雖然誇張,但也說明了玉的靈性,以及秦始皇時期西域與中原關於玉的交往。這時期的和田玉被用來做皇帝的玉璽,白玉成為皇帝的專享,「群臣莫敢用也」。

自《史記·大宛列傳》之後,幾乎每部提到于闐國的著作,都不會忽略提到這裡出產玉石。《漢書》《大唐西域記》等書莫不如此。一些學者甚至認為,建於漢代的玉門關,就是因為將玉石從此向中原輸送而得名,而這些玉石的主要產地就是于闐國。

漢代以後,中原和西域都經歷了長時期的戰亂割據,這對新疆和田玉向中原的運送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直到唐朝重新統一西域後,中原才得以又見和田玉的風採。

元、明、清時期,中原的城市經濟繁榮,手工業高度發達,對外貿易興旺,西域一直處於統一的大家庭中,交通暢通,這一時期和田玉的開發進入鼎盛時期,玉器的工藝也發展至高峰。

元代皇族非常喜愛和田玉,曾派人專到西域要玉,並設立驛站,把玉運到大都。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也記下了關於和田玉的一頁:「忽炭國(指于闐國)城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次西有烏玉河,皆發源於崑崙。」「玉有兩種,一種較貴,產於河中,採玉之法,幾與採珠人沿水求珠之法相同;另一種品質較劣,出於山中。」

元代採和田玉有專業的採玉工人,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免去採玉工人的差役,這樣,民間採玉者增多,使得玉石不斷地運往中原進行交易。元代維吾爾族詩人馬祖常在一首詩中記述了玉石貿易的情景:

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識途祔。

採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

元代的琢玉匠人,以丘處機最為出名,他作為當時道教的七真人之一,成吉思汗曾經在西域召見過他,並封他為國師,賜號「長春真人」。他在北京白雲觀主持道教時,率領徒弟琢玉,成為琢玉鼻祖。過去的北京玉器行業每逢丘處機生日那天(正月十九)都要放假,到白雲觀跪拜鼻祖,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明代的琢玉工藝更加發達,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吳郡。」吳郡即蘇州,蘇州的琢玉大師則首推陸子岡,他「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玉簪價,一枚五六十金。子岡死,技亦不傳」。他的作品神妙之處在於,落款往往在極其難以察覺之處,如一隻玉貓,落款就在貓耳朵裡。

到清帝乾隆時期,經過多次平叛,清朝重新統一了新疆後,使新疆的社會秩序安定,促進了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田玉的開發不論是規模上還是數量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

玉料的來源充足,加上清室的皇帝又愛玉成癖,以及經濟社會條件的發達,使得清代的玉器空前發展,和田玉在中原的影響達到了最高潮。清代的玉器做工之精,器形之眾、使用之廣、數量之多,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玉器所不能比美的。

本文參考文獻:《新疆兩千年》

相關焦點

  • 青海崑崙玉調查
    大美青海 玉出崑崙  數千年來,綿延千裡的崑崙山脈,被尊為萬山之祖,神聖、神奇、神秘,滋養了溫潤的和田玉,也哺育了青海崑崙玉。數千年來,玉始終與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發展水乳交融,沉澱出厚重豐富的文化精神財富,至今,玉文化仍是社會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大量的考察顯示,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玉大多來自遙遠的崑崙山上。
  • 新民晚報數字報-玉出昆崗
    中國古代許多神話傳說如「夸父追日」、「西王母女神」及起死回生的「靈芝仙草」等故事都與崑崙山有關。崑崙山西起於帕米爾高原,橫貫亞洲中部,從新疆、西藏地界入青海,全長二千五百公裡,平均海拔五千六百米。「玉出昆崗」(《千字文》),崑崙山盛產美玉,是中國玉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崑崙山玉礦形成於五億多年前。
  • 被很多人吐槽的廣義和田玉概念,之前它都叫什麼?
    我們常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殊不知中華玉文化更源遠流長,有八千年的傳承史,中國也有著「玉石之國」的美譽。和田玉在歷史長河中,名稱也在朝代更迭,群雄逐鹿中不斷變化發展,演繹獨屬自己的舞曲。相傳周穆王駕八駿馬西巡天下,行九萬裡,至西王母國,會見西王母,然後「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隻。」起初,玉是一個統稱,有許多品種,可並非什麼玉都能被譽為「石之美者」,也並非都有溫潤瑩澤、縝密堅韌的美感,為了區分玉的品種,即把有這種品質的玉稱為「真玉」,就是和田玉。和田玉也從此開始自己名稱的演變,開始自己的前世今生。
  • 什麼是和田羊脂玉?如何鑑別和田玉?和田玉的基礎知識
    之前的文章講過和田玉的知識,但似乎屬於進階版的,現在作者就從多方面來介紹一下我國的國寶和田玉,其中也會講到大家十分關心的羊脂玉,以及和田玉與翡翠之間的關係。首先和田玉不一定是新疆和田生產的玉石,這一點大家必須要記住,和田玉只是一個等級,夠了這個等級標準的都可以在證書上標註上和田玉,如果想要收藏到新疆的和田玉,我們還需要看的就是產地是否是新疆和田。
  • 崑崙玉:金生麗水,玉出崑岡
    崑崙玉,又稱青海玉,產自崑崙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崑崙山以東稱之為崑崙玉,山以北稱之為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千米。崑崙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瑕、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
  • 為什麼和田玉籽料原石才是最好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有收藏價值
    收藏級籽料的價格比一般的籽料高出10倍。一等的籽料有3000個,一種收藏級的籽料有300萬個。如此說來,收藏級為以下幾個上等,材料上等,工作上等,題材上等。將這幾類的每一要素做到最好,價格就是普通籽料的10倍,籽料一般還是依附於成品的價值,屬於投資思路,未來原石籽料才會成為籽料的表現。 和田玉夾生於海拔3500米以上,有綿延的崑崙山脈巖體中。
  • 古絲綢之路的于闐國是和田玉發源地,考古中竟然找不到一塊和田玉
    于闐古國中國有五大名玉,他們是陝西藍田玉,河南南陽玉,甘肅酒泉玉,遼寧岫巖玉,新疆和田玉。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和田玉了,曾經被提名為中國「國石」。和田玉這麼有名和它的價值和古代中國對玉器的推崇是有關的。而新疆和田玉也仰仗於古代的絲綢之路,才能流傳於中西方。
  • 金生麗水,玉出昆崗
    「金生麗水,玉出昆崗」,我國有四大名玉(和田玉、藍田玉、岫玉、獨山玉)。我國玉文化是中華做優秀的物資基石,在中國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史上書寫了為燦爛輝煌的篇章,和田玉用來比喻君子的美好品德還常當作情人間愛慕的信物。不僅作為裝飾之用還用於養生健體。新疆和田玉最為出名。
  • 中國神話學會會長:從「玉出昆崗」到「玉出三危」,隱含了一個什麼...
    誰也沒有想到在大名鼎鼎的旅遊勝地敦煌邊上的三危山裡,居然也會有古代玉礦的遺蹟,而且其位置正是在古人運送新疆美玉進入中原的主路線上,也就是今人跟隨德國人李希霍芬的叫法,稱之為「絲路」的重要站點上。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從東面進入河西走廊的人,走到敦煌這塊四面都是黃沙的地方,就已經穿越了整個河西走廊。
  • 和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有什麼不一樣?
    新疆和田玉一直都是玉石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但是近年來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青海玉和俄羅斯玉出現,讓和田玉市場變得難以琢磨。 一些不法商人用價值低廉的青海玉和俄羅斯玉冒充和田玉,很多新手紛紛上當受騙,那麼這三種玉石又該怎麼去鑑別呢?
  • 本煥長老崑崙玉佛等身像從新疆出發
    此次雕塑本煥長老崑崙玉佛等身像從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這座連接亞歐大陸、傳遞東西方物質文明和先進文化成果大道——千古的絲綢之路出發,這是對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延伸和繼承,是在「一帶一路」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佛教絲路。巍巍崑崙,高聳雲天,被尊為萬山之祖,中華龍脈。金生麗水,玉出昆崗,崑崙之玉,吉祥而美麗。
  • 和田玉知識:在崑崙山上「攻玉」是什麼意思?
    崑崙山上開採玉石的原生礦稱為「採玉」,「採玉」古時也稱「攻玉」,「攻玉」又有兩種含義:種是加工琢磨玉。《詩經小雅》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外一種意指開採玉。《穆天子傳》中說:周穆王西徵至崑崙山,攻玉,下河撈玉。「天子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隻」而歸。
  • 新疆最貴的露天擺攤市場,一塊和田玉賣二十萬
    新疆是一個擁有著全國最大的國土面積之一的省份,地大物博,黃沙漫滿天,瓜果香甜,有的人也問上學都是騎駱駝的嗎?答案是走路。有人也會問你們那裡的和田玉真的賣20W嗎?這個是真的,而且是露天的市場,擺攤的。國有四大名玉,新疆的和田玉是其中之一,該玉產於新疆和田區。
  • 崑崙和田玉做的玉杯 翠色如墨、溫潤通透 太美了!|檀生活
    自秦始皇始,天子制璽,必然用玉。中國歷代正統朝廷的國璽,幾乎全是用玉製成,帝王將相無一不尊玉、愛玉、戴玉,其地位可見一斑。玉的種類繁多,能被選中用來製作國璽的,屈指可數。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已有7000年的歷史,自古便是國璽的首選之材。
  • 《玉出崑崙》 關於人性與自然的的隱喻
    ,新疆馱工隊為了運送抗戰物資,翻越險峻的崑崙山徒步馱運。大約半個世紀之後,尚昌平前後十幾次進疆,《玉出崑崙》正是以女性獨有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獨屬崑崙山的那顆心——從遠古神話走來,穿越幾個世紀依然被人珍視如初的玉石,晶瑩剔透、溫潤無暇,不曾沾染一絲塵世的浮華。
  • 「玉出崑岡·德潤源凱 歷代和田玉精品展」盛大開幕!
    6月29日12:00,在社會各界玉器愛好者的矚目期待中,「玉出崑岡·德潤源凱 歷代和田玉精品展」開展儀式在源凱第一城展示中心隆重舉行!本次玉展由新疆收藏家協會玉石收藏專業委員會主辦,新疆王家梁實業有限公司——源凱第一城、烏魯木齊市南湖北路東社區工作委員會具體承辦。
  • 新疆和田玉原石籽料真的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
    和田玉原石的分類;新疆和田玉分布在塔裡木盆地南部的崑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東的安達裡塔吉和阿拉子山,經新疆地區南部的桑珠塔吉、鐵克裡克塔吉和柳石塔吉,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素拉木寧塔吉。新疆雨城礦帶長達1100多公裡,許多河流也出產珍貴的新疆籽玉。1.籽料是崑崙山原生礦風化剝落形成的一種蛋形次生玉石物質,經過幾億年的積雪和山洪侵蝕。
  • 古玉品鑑典型基礎知識
    中國古代玉器文明相當複雜,這些無與倫比的造型、巧奪天工的雕琢使得玉器之美呈現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玉器受到了歷代收藏者的青睞和追捧,也是當今藏家的收藏重點。但是古玉鑑賞入門知識卻繁雜甚多,今天紫色百合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您進入古玉的世界,與您一起品鑑古玉典型基礎知識。
  • 走進新疆昆玉市,人口6萬,一個由崑崙山、和田玉得名的城,一座年輕...
    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新疆昆玉市,它的名字源於《山海經》——崑岡出美玉。崑崙山自古出產美玉,而又以和田玉為最佳,將崑崙山與和田玉相結合,即崑崙山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