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是扁平的還是彎曲的,這是宇宙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的答案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甚至預示著宇宙最終的命運。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宇宙觀指出,宇宙中所有的天體、氣體和塵埃共同影響著整個宇宙的形狀,而宇宙的形狀又反過來決定著所有天體的運動模式。如果宇宙是扁平的,它將會不可逆轉地、永遠地膨脹下去;而假如宇宙是彎曲的、「封閉式」的,它在膨脹到極限的時候,就會發生&34;(BigCrunch),也就是類似於大爆炸的逆轉過程,最終回到最初的「奇點」。
宇宙學家對宇宙的極限曲率十分感興趣:看似沿著平行線前進的光在最大尺度的曲面上會展現怎樣的行為?例如,地球的表面是彎曲的,所以平行線在地球上並不總是平行的,所有的經線在南北兩極交匯;曲面三角形也與平面三角形不同,如果用三條直線把地球上的任意三個城市連接起來,就會發現曲面三角形的內角之和並不是180度。
為了弄清楚宇宙尺度的時間和空間是平面的還是彎曲的,天文學家需要觀測來自極為遙遠的光,研究這些光前進的路線是直的還是彎的。其中一種光攜帶了宇宙誕生之初的信息,堪稱「宇宙最古老的光",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這些光來自大爆炸之後不久,那時宇宙還是個38萬歲的小寶寶。宇宙經歷了138億年仍然保持著年輕與活力,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宇宙微波背景雖然很微弱,但是仍然在宇宙各處穿梭。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主要支持大爆炸理論和「平坦宇宙」模型,把宇宙看作一個平面。然而,2018年普朗克衛星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了科學家們的爭論。
普朗克衛星是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聯合項目,旨在以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測量地球附近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分布和流向。2018年普朗克衛星發布的數據以及普朗克項目組的研究報告都支持」平坦宇宙」模型,表明宇宙完全沒有曲率,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坦的宇宙中。不過,項目組還表示,有一些意外因素「汙染」了數據,使宇宙看起來似乎是彎曲的,這曾經一度影響了科學家的判斷。
然而另一批科學家對普朗克衛星發布的數據有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或許這些數據並沒有受到「汙染」,數據反映的信息表明,宇宙確實是彎曲的。他們將論文發表在了2019年11月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 天文學》上。
結語
宇宙到底是平坦的還是彎曲的,科學家還在爭論。
參考資料:
Di Valentino, E., Melchiorri, A. & Silk, J. Planck evidence for a closed Universe and a possible crisis for cosmology. Nat Astro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