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彎曲的還是平坦的?

2020-09-10 心笑了

宇宙到底是扁平的還是彎曲的,這是宇宙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的答案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甚至預示著宇宙最終的命運。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宇宙觀指出,宇宙中所有的天體、氣體和塵埃共同影響著整個宇宙的形狀,而宇宙的形狀又反過來決定著所有天體的運動模式。如果宇宙是扁平的,它將會不可逆轉地、永遠地膨脹下去;而假如宇宙是彎曲的、「封閉式」的,它在膨脹到極限的時候,就會發生&34;(BigCrunch),也就是類似於大爆炸的逆轉過程,最終回到最初的「奇點」。

宇宙學家對宇宙的極限曲率十分感興趣:看似沿著平行線前進的光在最大尺度的曲面上會展現怎樣的行為?例如,地球的表面是彎曲的,所以平行線在地球上並不總是平行的,所有的經線在南北兩極交匯;曲面三角形也與平面三角形不同,如果用三條直線把地球上的任意三個城市連接起來,就會發現曲面三角形的內角之和並不是180度。

為了弄清楚宇宙尺度的時間和空間是平面的還是彎曲的,天文學家需要觀測來自極為遙遠的光,研究這些光前進的路線是直的還是彎的。其中一種光攜帶了宇宙誕生之初的信息,堪稱「宇宙最古老的光",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這些光來自大爆炸之後不久,那時宇宙還是個38萬歲的小寶寶。宇宙經歷了138億年仍然保持著年輕與活力,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宇宙微波背景雖然很微弱,但是仍然在宇宙各處穿梭。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主要支持大爆炸理論和「平坦宇宙」模型,把宇宙看作一個平面。然而,2018年普朗克衛星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了科學家們的爭論。

普朗克衛星是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聯合項目,旨在以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測量地球附近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分布和流向。2018年普朗克衛星發布的數據以及普朗克項目組的研究報告都支持」平坦宇宙」模型,表明宇宙完全沒有曲率,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坦的宇宙中。不過,項目組還表示,有一些意外因素「汙染」了數據,使宇宙看起來似乎是彎曲的,這曾經一度影響了科學家的判斷。

然而另一批科學家對普朗克衛星發布的數據有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或許這些數據並沒有受到「汙染」,數據反映的信息表明,宇宙確實是彎曲的。他們將論文發表在了2019年11月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 天文學》上。

結語

宇宙到底是平坦的還是彎曲的,科學家還在爭論。

參考資料:

Di Valentino, E., Melchiorri, A. & Silk, J. Planck evidence for a closed Universe and a possible crisis for cosmology. Nat Astron (2019)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宇宙空間是彎曲的,而不是平坦的呢?
    從人們的概念來講一維的線是直線,既沒有任何坡皺的兩點距離為最短的線,而二維直線則構成了平面,既平面是光滑的沒有坡皺和彎曲,三維的體則是沿平面垂直向將平面平移而得出,這就是我們所建立的空間立體坐標形式來反應物質的方位、形態、大小以及相對物質的力系關係及運動的空間變化態。
  • 宇宙平坦理論或要被推翻
    而根據《自然天文學 》雜誌報告顯示,最近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宇宙可能並非我們想的那樣,是一個永久性擴散的空間,也不是所謂的「平坦」的,而是一個在不斷膨脹的「封閉球體」,原來我們是生活在「宇宙球」裡面,按照這個情況來說,我們是不是永遠都無法擺脫宇宙,因為這個空間是「封閉」的。如果科學家這個結論是正確的,那也就是意味著宇宙的一切都可能是錯誤的。
  • 為什麼說宇宙是無限的?這得從光的直線傳播和平坦宇宙開始說起
    就像我和你,雖然相隔千裡,我們之間還是會有引力的,只是我們的質量都太小,產生的引力很小,沒法把我們拉近在一起。但是像地球和月球,它們的質量足夠大,在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就能把月球牢牢拉住,並提供向心力讓月球繞自己旋轉。
  • 研究表明:宇宙或是一個球體!而且比平坦宇宙能容納更多暗物質!
    事實上,我們對宇宙的全部理解都是建立在觀察到的基礎之上。現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新研究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得到證實,可能會引發宇宙學危機。研究表明,宇宙的形狀可能是彎曲的,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那樣是平坦的。
  • 研究表明:宇宙或是一個球體,而且比平坦宇宙能容納更多暗物質
    事實上,我們對宇宙的全部理解都是建立在觀察到的基礎之上。現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新研究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得到證實,可能會引發宇宙學危機。研究表明,宇宙的形狀可能是彎曲的,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那樣是平坦的。
  • 光線會因空間繞道而行,空間彎曲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
    宇宙中常常見到的種彎曲空間叫作黎曼空間。我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空間彎曲是因為,在地球上空間彎曲是可以忽略不得。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空間彎曲成一個密封的球體,我們從中不停地向前走,一定會走回到我們最開始的位置。這種情景就像是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一樣,所以說彎曲空間是存在的。
  • 宇宙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如果是有限的它的邊在哪裡?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宇宙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宇宙有大小,並不是無限大。但無論如何你找不到宇宙的「邊」,因為有限的宇宙沒有「邊」,這就是所謂的「有限無邊」! 第一,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於「奇點」的急劇膨脹(宇宙大爆炸),膨脹速度遠超光速,即使到了今天,宇宙仍然在超光速膨脹! 但不管膨脹速度有多快,它都是有限大的。而且科學家們根據宇宙膨脹速度計算得出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920億光年,為什麼說是「可觀測宇宙」?
  • 宇宙秩序規則: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時空彎曲還是引力子?
    宇宙秩序規則的締造者-引力,這個定義似乎沒錯,因為在我們觀測到的所有天體的運行,無一不遵循引力的規則,那麼真實我們這個宇宙的「上帝」?其實未必,因為物質世界規則締造者有四個,而引力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介紹引力,我們還是得從牛頓經典力學開始!預測中的引力子,我們祝願物理學家早日找到。
  • 光線應該是彎曲的,只不過曲率趨近於零!
    因為,在人類的視野範圍內,看到的大地,都是平坦的。但,如果站在很高處,比如,站在高山上看遠處大海裡的船,就會發現地球是球形的。而宇宙是有質量的。光的傳播。肯定也會收到引力的作用。根據相對論,空間是彎曲的。而光又是在空間裡傳播。也就是,光實際上是在彎曲的空間裡傳播。所以,光不可能是直線傳播,它一定也是彎曲的。也就是,光是有曲率的。不過,光的曲率應該特別小,趨近於直線。所以,人類無法觀測到光的彎曲。
  • 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天文觀測支持前者
    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是什麼形狀?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先來說說宇宙的起源。主流觀點認為,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包括時間、空間和一切物質都源於那次大爆炸。經科學家的測定,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目前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大約為460億光年。
  • 時空是彎曲的(下)(宇宙系列之三)
    故愛因斯坦認為,引力實質上不是一種力,而是空間彎曲產生的幾何效應,這是引力的本質,所以廣義相對論又被稱為關於引力本質的理論。天體若運動發生變化,周圍空間的彎曲將會變化,從中心開始傳遞出去,好像空間起了波瀾一樣,這種傳播稱為引力波,它的傳播速度也為光速。
  • 遙遠的星系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和宇宙的平坦性
    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可以通過測量恆星或星系的紅移來推斷恆星或星系的三維位置,這不會顯示到物體的實際距離,而是它的發射光在不斷膨脹的宇宙中被我們的衰退拉伸了多少。然後,通過對宇宙曲率和內容的一些假設,他們可以從紅移中重建那些物體的位置。(空間可以具有正曲率,如球體表面,或負曲率,如馬鞍表面。只有在平坦的宇宙中,空間才能遵守所有標準幾何級規則- 三角形的角度恰好相加180度,平行線永遠不會相遇。)
  • 《時間彎曲》
    宇宙中的星系和大質量的物體,都存在了數百億年。在這百億年,發生了什麼,還會發生什麼,發生後的結果是被摧毀還是時間彎曲,然後進行到另一個時間空間。比如,隕石就沒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和寄主星,這樣才使的隕石在空間上有很大的隨機性。
  • 彎曲時空,引力退散
    你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應該還是原來的空間。其實不一定,比如足球是由一塊一塊很小的、比較平的皮子縫起來的,但是縫起來之後,就形成了一個表面彎曲的、球形的足球。我們的空間也是這樣,我們考慮空間中每一點很小的具有不同運動狀態的體積元,把它們粘回來,我們發現最後的空間其實是彎曲空間。不均勻的引力場導致了空間的彎曲。其實彎曲的不只有空間,彎曲的是整個時空。
  • 宇宙飛船一直朝一個方向飛行,它會到達宇宙邊緣,還是回到原點?
    那麼,如果到了宇宙中,宇宙飛船從地球出發,一直朝某個方向不斷前進,最終會到達宇宙邊緣,還是會回到地球上呢?當宇宙飛船離開半徑1光年的太陽系之後,將會進入星際空間。如果宇宙飛船能夠從垂直於銀盤的北面飛行,就能更快飛出銀河系。
  • 宇宙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它到底有沒有邊界呢?
    在對宇宙認識的不斷加深之中,奧伯斯提出了著名的「奧伯斯佯謬」:如果宇宙是無限的,並且恆星的數量也是無限的,而且是均勻分布的,那麼黑夜則不復存在,因為你向任何一個方向望去,總能看到一個恆星。這個問題也引來愛因斯坦的疑惑:宇宙究竟是無限伸展的?還是有限封閉的?
  • 宇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呢?
    物質在宇宙中的分布非常均勻,當宇宙還是一個30萬歲的嬰兒時期,它所發出的微波背景輻射幾乎是各向同性的,所謂的微小起伏只有10的負5次方。  馬鞍形則是另一種不平坦的二維表面,它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向下彎曲,而在與之垂直的方向上向上彎曲,這樣的表面稱為——「負曲率」。  如果在馬鞍形的表面上畫一個三角形,那麼它的內角相加的和將小於180度,如果在馬鞍形上畫兩條平行線,隨著直線的延伸,它們會在兩個方向上分叉,彼此之間越來越遠。
  • 浩瀚的宇宙到底是是不是圓形球體的,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
    宇宙的形狀其實主要是受限於自己所誕生過程中的條件約束,宇宙的每一部分還有每一次的變遷,以及內部相互的作用互動等等才最終讓我們看到了現在的宇宙形態,那麼具體要怎麼看宇宙的形狀呢,讓我們先來拿掉一個維度,就像是宇宙存在於一個二維的表面,會是一個什麼具體的形態,一般來說二維最形象的就是平面紙張這樣的,將這張紙捲起來就成為了一個圓柱體,然後我們從一側離開從另一側進入不過這仍然是一個平坦的表面。
  • 暴漲的宇宙速度膨脹再快也有邊!那麼為何說平坦宇宙是無限大?
    根據暴漲模型來看,宇宙是一個有限大小卻沒有邊界的空間!但根據當前觀測所建立的模型來看,宇宙卻趨向於無限大!兩者為何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當前流行的宇宙起源是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的暴漲,即使經過了暴漲時代,進入了膨脹時代,現在又到了加速膨脹的時代,無論這速度有多快,但只要有膨脹速度,宇宙有限的大小似乎是註定的!而我們根據可觀測天體,加以宇宙膨脹的速度,計算出宇宙是一個大致直徑達到930億光年的空間!
  • 可觀測宇宙究竟是何形狀?人類跨出了可觀測宇宙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封閉的宇宙中,那麼即使我們沿直線行駛也沒有任何麻煩,我們最終還是可以到達起點,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有質量的物體會引起時空彎曲,這就是導致表觀重力的原因,從月球到地球,使月亮繞地球旋轉,從地球到太陽,地球繞太陽旋轉,從太陽洗到銀河系,太陽系繞銀河系旋轉,而銀河系圍繞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旋轉,這似乎只是一種「彎曲」的力量,而實際上,一切都是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