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葉鞘出現黑褐色小點,這是鞘腐病,嚴重可減產 36.4%!

2021-01-14 河南金駱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01 什麼是鞘腐病


玉米鞘腐病是2007年以來我國東北玉米產區新發生的一種病害,該病害症狀特點與玉米的褐斑病、紋枯病和圓斑病等有相似之處。該病主要危害玉米葉鞘,在玉米生育中後期發生危害,受害葉鞘呈黑褐色腐爛症狀,故稱之為鞘腐病。


02 發病症狀


該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致病菌為層出鐮孢菌,主要發生在玉米生長後期的籽粒形成至灌漿充實期,病害主要發生於葉鞘部位,而不侵染葉片和莖稈,發病初期形成水漬狀不規則黑褐色小點,後逐漸擴展直徑可達5cm以上,多個病斑匯合形成黑褐色不規則形斑塊,蔓延至整個葉鞘,導致葉鞘幹腐。

田間偶爾可見病斑中心部位產生粉白色黴層。病斑常見部位為葉鞘下部,逐漸往中上部葉鞘蔓延乃至棒三葉部位,造成葉片發黃,乾枯,影響玉米灌漿,一旦蔓延至苞葉部位,有可能引起穗腐,造成很大的產量損失。


03 致病病菌


據遼寧植保研究所徐秀德等人調查研究,病原是層出鐮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Nirenberg],小型分生孢子串生和假頭生,長卵型或橢圓形,無隔膜或具備隔膜,大小7.6-10.7微米x3.6-4.3微米。

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較直,頂胞漸尖,足胞較明顯,1-5個分隔,大小27.1-38.3微米x3.7-4.9微米,產孢細胞為內壁芽生瓶梗式產孢。


04 危害


玉米蚜蟲本身不攜帶或傳播玉米鞘腐病菌,但其取食玉米葉鞘造成的機械傷口及排洩產生的蜜露均會加重玉米鞘腐病的病情。覆蓋葉面上的蜜露不僅影響光合 用 ,還會引起病菌寄生,誘發煤汙病 、病毒病並招來螞蟻為害 ,導 致被害植株長勢衰弱 、發育不良, 產量降低。國內種質中可追溯到塘四平頭和旅大紅骨血緣的自交系對玉米穗腐病發病率較高,大多屬於感病材料,屬於塘四平頭群的黃早四易感莖腐病、絲黑穗病,且在感染玉米鞘腐病後,減產率高達 36.06%,


隨著玉米鞘腐病發病級別的升高,玉米莖稈抗倒伏能力呈降低趨勢。推測其原因可能是病害的侵入導致莖內部結構變化,同時病斑的擴大影響了植株光合作用而造成莖稈抗倒伏能力下降。層出鐮孢是產生伏馬毒素(Fumo⁃ nisins)的關鍵鐮孢菌之一。伏馬毒素是一種鞘脂類化合物,可在動植物細胞中競爭性抑制鞘脂的生物合成,從而造成鞘胺鹼在細胞中的積累,引起細胞死亡及多種人畜共患病。


05 發病規律


病原菌在病殘體、土壤或種子中越冬,來年隨風雨、農具、種子、人畜等傳播。高溫高溼有利於該病的流行。病菌在5-35℃溫度範圍內均能生長,適宜溫度25-30℃,最適28℃時菌絲茂盛密集。在遼寧省田間調查發現,東部山區發病嚴重,中、北部發病偏重,遼西地區較輕,這可能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特別是田間溫、溼度有關。田間初步觀察發現,品種間發病程度存在明顯差異,玉米自交系發病重於雜交種。在美國,White等記載了在玉米上發生有紫葉鞘病,此病在玉米抽絲階段開始發生,只危害葉鞘而不侵染葉片和莖。


06 防治措施


1.輪作調茬,清除田間病殘株燒毀,深翻滅茬,減少菌源。


2.選種抗病品種,用種衣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4%的5%根保種衣劑拌種:先把藥劑加適量水噴在種子上拌勻,再堆悶4—8小時後直接播種。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拌種,堆悶4~ 8小時後直接播種。


3.發病初期在莖稈噴50%咯菌清可溼性粉劑、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等,7-10天一次。


(來源:聚種購)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了解更多資訊,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聯繫電話:0371-63329677


相關焦點

  • 病蟲害科普丨水稻葉鞘腐敗病的危害與防治
    由於水稻葉鞘腐敗病發生於孕穗期劍葉鞘上常常引起水稻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質變劣,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一般流行年份減產10%~20%,嚴重者可高達50%以上,有的甚至絕收。
  •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其防治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其防治該病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幼苗期染病,葉鞘上生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分櫱期染病,葉鞘上或葉片中脈上初生針頭大小的深褐色小點,向上、下擴展後形成菱形深褐色斑,邊緣淺褐色,葉片與葉脈交界處多現褐色大片病斑。
  • 玉米不結棒今年又出現了,減產嚴重!什麼原因?怎麼辦?
    今年多地玉米植株矮小,產量受到影響,還有一些玉米出現了不結棒的現象,減產明顯,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而雌花就是在玉米的中部,成熟的雌花會伸出很多像鬍鬚一樣的須子,每一根須將來都有可能形成一顆玉米穗。而授粉就是雄花的花粉落在「鬍鬚」上的時候,「鬍鬚」到授粉前還沒有花粉的話,那這顆玉米將來就會缺粒,癟粒是因為授粉不良或授粉過遲。
  • 多半是葉鞘腐爛病引起的
    診斷:香蕉垮葉,多是在高溫高溼季節,老葉葉鞘與蕉杆連接處感染細菌引起水腫,整張葉片垮下來,這是鞘腐病。針對鞘腐病,最好的方式是提早防控,因為一旦感病,就會損失感病的葉片。發病初期,在香蕉葉鞘上產生水漬狀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至整片葉鞘,感病的葉鞘後期變黑,而葉鞘所連的葉片則先由黃化轉至乾枯,感病較重的植株,整個假莖均腐爛,導致植株死亡。
  • 【原創】看清楚,這才是妖蛾子!玉米陸續出苗,嚴防妖蛾子「入境」!
    2019年初,雲南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該害蟲一旦成災可造成玉米減產20%以上,嚴重時可致絕收,堪稱玉米剋星。年初,全國農技中心發布預測,預測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偏重發生態勢。目前,在我省還未發現有草地貪夜蛾的入侵。近期,河南多地加強監測,全力打好草地貪夜蛾阻擊戰。
  • 2020年氣候反常,警惕玉米銹病大爆發
    玉米銹病是近年來的常見的一種玉米多發病,是一種擔子門真菌病害。特別是2015年爆發的南方銹病,更是讓人談「鏽」色變。在我國南方廣西、雲南、貴州等省,銹病孢子可以越冬。在黃淮海各省銹病孢子關于越冬問題一直存在爭議,現在普遍認為黃淮海銹病源是由南方玉米的銹病孢子隨季風和氣流而來。
  •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病菌於整個冬前分櫱期在植株葉鞘上危害,病株率為 20%-30%,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左右,導致小麥分櫱少、苗瘦弱,個別嚴重的田塊還可造成死苗,此時為較明顯的侵染高峰。三、發病症狀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及莖稈上。小麥出苗後,根莖、葉鞘即可受害,根部也可被侵染。
  • 玉米苗後除草劑在這個時間使用,除草最乾淨,玉米也最安全
    玉米田苗後除草劑具有效率高,除草效果好,持效期長等許多優點,因此,在玉米生產上廣泛應用,但是,玉米田苗後除草劑都是一種選擇性除草劑,在使用時期上要求十分嚴格,一般要求在玉米3~5葉期噴施,一旦錯過了最佳施藥期,不但達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還有可能發生藥害,造成嚴重減產,那麼如何確定玉米的葉片數呢
  • 又一個新型害蟲來襲,對玉米的危害更嚴重,快看如何防治
    1、草地貪夜蛾的侵入草地貪夜蛾俗稱偽黏蟲、秋行軍蟲、秋粘蟲、草地夜蛾等,為鱗翅目夜蛾科害蟲,是一種外來物種,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隨後擴散到非洲和亞洲的緬甸、印度等國家,草地貪夜蛾自2018年12月11日從緬甸首次遷飛進入我國雲南西部地區以來,2019年4月份以後形成常態性大規模遷入的態勢。
  • 玉米收穫前「暴死」嚴重減產!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其發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密度等條件的影響,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目前遍及全國玉米產區,分布廣,危害大,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嚴重的40%-50%,特別嚴重的高達80%以上,農民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
  • 玉米高產新品種迪卡667
    迪卡667是2013年7月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玉米品種(編號:魯農審2013002號)。該品種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8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葯綠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6天,株高279釐米,穗位121釐米,倒伏率3.4%、倒折率0.3%。
  • 引起夏玉米果穗缺粒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錢海豔 馬行軍近年來,我縣夏玉米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因生長環境不良、管理等因素經常會出現果穗缺粒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前期長勢良好,穗型大且比較整齊,後期卻發現許多果穗上沒有結實或結實很少 ( 又稱缺齒 ),對玉米產量影響很大,一般造成減產 8-15%, 嚴重時達到 25% 以上。
  • 水稻葉鞘有雲紋斑、白色黴層,穀粒麻殼是什麼原因?葉鞘腐敗病
    葉鞘腐敗病,從圖片看,劍葉葉鞘上有褐色病斑成雲紋斑,並侵染了稻穗,形成包頸半抽穗或枯孕穗,部分稻穀穎殼受病菌侵染出現麻殼、褐粒。溼度大時斑面出現白色至淺紅色黴層。該病主要侵染劍葉葉鞘及包在葉鞘裡的稻穗,一般在水稻破口到灌漿期顯症。發病後可選用春雷黴素、吡唑醚菌酯、咪鮮胺等藥劑,配合其它殺菌劑防效會更穩定。
  • 玉米幼苗葉片發白原因多,認清症狀和原因,才好預防和高產
    發病初期,可選用5%菌毒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復配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控制病害進一步蔓延和發展。二、玉米矮花葉病1、病原及症狀表現玉米矮花葉病由甘蔗花葉病毒侵染引起。玉米幼苗被病毒侵染後,新長出的葉片出現花葉症狀,而已經完成生長的葉片不會表現症狀。
  • 小麥又一個癌症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絕收,太可怕了……這樣...
    近幾年,小麥又一個危害十分嚴重的病害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據2016年調查,發病較重的5塊麥田,平均畝產量281公斤;而未發病或發病較輕的12塊麥田,平均畝產量538公斤。兩者相差257公斤。個別嚴重地塊幾乎絕收。那麼,這是什麼病害呢,經過鑑定,原來是一種新型的莖基部病害--小麥莖基腐病。咱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病害吧。
  • 嚴防這個玉米害蟲,危害非常嚴重!
    二點委夜蛾成蟲(前翅上有黑、白點各一個)二點委夜蛾幼蟲及識別要點相似害蟲小地老虎機識別要點二點委夜蛾與小地老虎形態對比二、二點委夜蛾對玉米有什麼危害?,造成倒伏,嚴重者枯死,如不加以防治會導致玉米大量缺苗,嚴重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