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昂晚年所寫的《千字文》,讓人看得如醉如痴,美不勝收

2020-12-05 三餘書社

很多人想學書法,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其實是無論學楷書、行書、草書,均可從《千字文》入手,裡面包含所有常用漢字,而且還不重複!

說起《千字文》,還要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聽說周興嗣為此還一夜白頭!

趙子昂《千字文》

古人向來把《千字文》作為蒙學入門教程,《千字文》之所以,它並不是單純文字羅列,而是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

建議有孩子的家長,好好讀讀,比害人不淺的《三字經》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趙子昂《千字文》

宋末元初的趙子昂,雖然是趙匡胤的後人,但他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

趙子昂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談起趙子昂,忍不住就吐槽一下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婦科大夫」傅山,他因人廢字,以道德黨的身份大罵「趙子昂」:「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痛惡其書淺俗如無骨。

這個評價對趙子昂實在有點冤,趙子昂雖然是王孫,實際上,歷經300年,到了趙子昂這一代,與遠祖趙匡胤已隔了整整十代人,真是:富貴,與他無關;殉難,強他所難。

對於趙子昂,小編說他是偉大的,他沒有選擇去做愚子愚孫,以後半生的隱忍,換來了元朝文化的高峰。以一己之力,扛起元朝文藝圈的大旗。

等明代滅亡,傅山才明白趙子昂的苦楚,晚年寫下「趙廝真足異,管婢亦非常。」言語依舊有所不敬,但是也從書法成就上,向趙子昂低頭認輸。

何況今天那些高舉傅山的」寧醜毋媚「的醜書代表嗎?真的有底氣批判傳統書法嗎?

趙子昂《千字文》

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我們才能更深刻理解趙子昂的偉大。效忠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思想,比起保護文化脈絡,渺小得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趙子昂非常勤奮,每天要寫三萬字,其中酷愛以《千字文》為習字素材,他曾在一卷千字文中自題云:「僕二十年來,寫千字文以百數」,足見其之勤奮。

本卷是其晚年書寫的一件《千字文》,更是精品中精品,他的行書嫻靜文雅,有王羲之書法餘韻,且更加的嫵媚動人,姿態更加婀娜多姿,書法作品氣韻瀰漫,生動活潑,讓人看的是如痴如醉,被譽為「700多年來傳神之作」,驚人天書,美不勝收,後人很難超越!

趙子昂在結字上有著不一樣的特點,整體上看他的字筆圓架方,起筆,運筆和收筆,筆筆交代清楚,不含糊。每個字都給人帶來方整嚴謹的感覺,內部筆畫呼應緊密,外形看似俊秀實則有著穩健之美,被譽為「傳神之筆」!

今天為大家奉獻一些趙子昂所寫的《千字文》高清圖,讓大家來領略他的神採飛揚的意境!

趙子昂《千字文》

如果您喜歡趙子昂的書法,建議您擁有一副他的《千字文》的全卷複製品,這比書法字帖要實用,可以讓您從整體通覽趙子昂的筆法和章法,這是普通字帖書無比比擬的。

趙子昂《千字文》長373cm,寬26cm,我們採用超高清的宣紙微噴技術,還原出了作品的原貌,達到了跟真跡幾乎無差別的狀態。

如果您喜歡趙子昂《千字文》,也可以點擊下面連結惠購。

相關焦點

  • 元初三大家之一,趙子昂的好基友鮮于樞,一幅草書賣到4000萬
    元代趙子昂的名聲太大了,一個人幾乎覆蓋了整個元代書壇,很多人只知有趙子昂。其實在元初時期,還是有幾位也挺有名的,書法也很不錯的。元代書法家虞集就曾經說:「大德、延祐間,漁陽(鮮于樞)、吳興(趙子昂)、巴西(鄧文原)翰墨擅一代。」所以後來人們把趙子昂、鮮于樞、鄧平元三人合稱「元初三大家」。
  • 《千字文》裡尋「味」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千字文》,在這部中華傳統經典中尋找美味。  前幾年,我臨寫過一陣《千字文》草書字帖,但沒有認真學習文章內容。《千字文》是童蒙讀物,按理早就應該學過的,但我小時候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今天研讀《千字文》純屬補課,對我來說叫「叟蒙」更為恰當。  《千字文》為南朝周興嗣所編,相傳還有一個故事。
  •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上圖是頗好柔翰寫的一幅草書作品,內容是《千字文》的開頭兩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周興嗣應南梁武帝之命,將梁武帝差人選定旳王羲之一千個字排列成文,便於學習,就成了歷代誦讀的《千字文》。周興嗣編定《千字文》,真是利在當代,功在幹秋啊天地玄黃,就是天玄地黃——天是玄的,地是黃的。玄,《說文》:「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黃,《說文》;「地之色也。」宇宙洪荒,宇宙,《尸子》卷下:「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據此,宇是指空間,宙是指時間。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古錢幣上的千字文是什麼意圖呢?
    奏稱:「……今思得一除弊之法, 擬嗣後戶工兩局鼓鑄制錢, 仿照我朝順治、康熙年間舊制而變通之, 於錢之背面空處, 將錢模加一楷字, 按照 「千字文 」字樣一季一換, 該局卯錢即按季盡數批解, 庶驗收時不難立辨。如蒙俞允, 再由臣部詳核, 應自何時更換, 行知該局遵照辦理」。
  •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朵朵精神葉葉柔, 雨晴香拂醉人頭 」意思是,朵朵盛開的薔薇花與那片片溫柔的綠葉互相輝映,鮮豔如錦,嫣然可愛。雨晴之後,濃香四散,飄拂於空中,聞後使人陶醉。這兩句詩出自唐朝杜牧的:《薔薇花》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 蒙學讀物:《千字文》全文拼音及註解
    帝每令興嗣為文,如銅表銘、柵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義之書千字文。每奏,輒稱善。官終給事中。興嗣撰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卷,又作有文集十卷,(《梁書》及《兩唐書志》)傳於世。但流傳最廣、最久遠的,則是《千字文》。
  • 有一種仙境,叫「一生痴絕處」,有一種遺憾,叫「無夢到徽州」
    徽州的柔情,如同吳儂軟語、粉牆黛瓦,這片土地生長的人早就不再在乎什麼羽化成仙,這裡就是人間仙境。任你百鍊成鋼,也逃不過這如煙似夢的嫋嫋一擊。有一種仙境,叫「一生痴絕處」,有一種遺憾,叫「無夢到徽州」。如此多愁善感的湯顯祖一生都想去仙境,但做夢也沒夢到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可見,徽州之美是無法想像的……徽州歷史悠久,歷經多次變遷。
  • 一生愛花成痴——淺析白居易詠花詩所蘊含的情與志
    也不稍減他尋花賞花的雅興云:「今日多情唯我到」(《玉泉寺南三裡澗下多深紅躑躅繁豔殊常感惜題詩以示遊者》,)、「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白居易愛花近痴之情,可見一斑。白居易不僅賞愛世人常見的花,由於他真懂得花、識得花,所以眼中所見常是他人少見、或未及見的花品,如栯李花、紫藤、凌霄、石楠花、木蘭花等。且以《惜栯李花》為例,說明如下:樹小花鮮妍,香繁條軟弱。
  • 唐詩閒讀:「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對酒》五首是白居易在820年大年初一寫的一組詩,這一年,他邁進了五十歲的門檻,因此非常感慨,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五十歲啊,知命之年,他看透了自己命運的走勢,也明白命運的意義,於是乘著酒興,一氣寫了五首,其他幾首也列出來:(其一)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君知天地中寬窄,鵰鶚鸞皇各自飛。
  • 將《千字文》翻譯成德文?這個瑞士學者做到了
    那麼,將《千字文》中「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翻譯成德語,應該怎麼說?外國人能看懂嗎?《千字文》文筆優美翻譯的難點是還原意象《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
  • 翻譯《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用德文該怎麼說?
    那麼,將《千字文》中「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翻譯成德語,應該怎麼說?外國人能看懂嗎?《千字文》文筆優美翻譯的難點是還原意象《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而成的一篇文章。
  • 難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寫大字榜書如「蒸餅」,原來是用抹布寫的
    似乎大字比小字更好寫!其實不然,衛夫人所說的大字,則不過一寸見方,與我們當今所說的大字來說,可是小的多了。那麼說,多大的字叫大字呢?衛恆的《四體書勢》記載:「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兩晉那時,一丈等於十尺,也就是說這字大到三米多!
  • 【華燈初上夜未央】流光溢彩遊人醉!
    【華燈初上夜未央】流光溢彩遊人醉!伴隨著無盡夜色,這裡一片旖旎燈光……夜·震撼正定夜幕降臨,正定古城被萬盞彩燈妝點得金碧輝煌,閃耀的霓虹,像五顏六色的焰火,處處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 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
    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醉美秋色,一覽無餘,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金黃稻田看豐收今日小雪。沒有「瑞雪兆豐年」的激動與期盼,佛山人民對豐收印象都在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裡。
  • 蔡國慶父子《千字文》
    蔡國慶父子《千字文》 蔡國慶父子《千字文》 詞:(南北朝)周興嗣 曲:劉卓 編曲:柒玖 演唱:蔡國慶 蔡軒正
  • 大漫畫《千字文》:吃柰子?百姓日子颯過帝王
    《千字文》是我國優秀的一篇啟蒙教材。它用一千個漢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
  • 《千字文》開篇說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什麼意思?
    《西遊記》講了半天的話,千字文十六個字就說完了。也如聖經第一卷開篇之作《創世紀》: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當年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了1000個不重複的漢字。然後他把這1000個雜亂無章的字丟給周興嗣,命他編纂成文。傳說周興嗣一夕編纂完成,鬢髮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