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矽酸鹽所:增強機械/電氣性能的超輕/高壓縮石墨烯蜂窩材料

2020-12-03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一種新穎的方法製備超低密度,高彈性,出色的機械和導電三維石墨烯蜂窩材料

成果簡介

由化學衍生的氧化石墨烯製成的傳統三維石墨烯蜂窩材料(GCM)的機械強度低,塑性變形嚴重且導電性差。本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畢輝研究員、黃富強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與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萬冬雲教授合作在《CHEMNANOMAT》期刊發表名為「Ultralight, Highly Compressible Graphene Cellular Materials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的論文,研究通過乙醇酸交聯劑產生的廣泛氫鍵使石墨烯納米片自組裝,製備超輕,超彈性,優異的機械和導電GCM

同時,乙醇水溶液被用來顯著限制冷凍過程中轉化為冰晶的水的體積膨脹。最終,GCM表現出約4.3 mg cm -3的超低密度,並且可以大規模製造(體積約350 cm 3)。90%在4.3mg cm -3至25.3mg cm -3的整個密度的範圍內GCM具有約90%的最大可逆應變。楊氏模量()是從13.7kPa(ρ = 4.3mg cm-3)至125.1kPa(ρ = 25.3mg cm-3),標度為ρ 2.1,且指數n低於大氣環流模型先前報告。GCM還具有約98.1 S / m的高電導率(ρ = 25.3 mg cm -3)。此工作為製造超輕,高度可壓縮和導電的GCM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為今後在儲能和轉化,環境吸附劑等方面的潛在應用鋪平了道路。

圖文導讀

圖1、(a)GCM製造程序的示意圖。(b)GO和乙醇酸在GCM製備中的反應機理。

圖2、(a)櫻花上8cm3得GCM塊。

(b)支撐100 g配重的GCM(ρ= 25.3 mg cm -3)沒有明顯的形狀變形。

(c)體積放大GCM約為350 cm 3。

(d,e)GCM內部交聯結構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圖像。

(f,g)GCM組裝的石墨烯納米片的高解析度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圖像。

圖3、(a)XRD,(b)拉曼,(c)傅立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和(d)GO,GA,GCM-1,GCM-3和GCM-5得X射線光發射光譜(XPS)光譜

圖4、(a)不同乙醇濃度的乙醇水溶液的凝固點。(b)乙醇-水溶液冷凍乾燥後,GCM與已形成的水凝膠的相對高度。(c)去離子水冷凍乾燥過程的數字圖像。(d)20%(重量)乙醇水溶液冷凍乾燥過程的數字圖像。

圖5、(a,b)分別是GA和GCM壓縮過程的照片。

(c,d)應變增加到GCM壓縮90%的可逆σ- 迴路,其密度分別為4.3 mg cm -3和25.3 mg cm -3。

(e)不同密度的GCM在50%應變下的應力-應變曲線。

(F)可逆σ- ε環路的500次循環後GCM(ρ = 14.5mg cm-3)。

(g)在500次循環後的最大應變為90%時,GCM的恢復高度(ρ= 6.1mg cm -3)。

(h)楊氏模量E與密度ρ對於GCM(紅色),石墨烯彈性體(藍色),石墨烯海綿(橙色),石墨烯氣凝膠(紫色)。

圖6、(a)ΔR/ R 0與壓縮應變之間的關係。

(b)GCM 的標準化電導率(σ(T)/ σ(300 K))的溫度依賴性。

(c)朝向10 K時,對磁場B的磁阻(R(B)/ R 0)增加。

(d)GCM(紅色),石墨烯彈性體(黑色),石墨烯海綿(橙色)的電導率和石墨烯氣凝膠(橄欖色)。

小結

總之,一種簡單的自組裝方法來製造超輕,高度可壓縮,高度機械和導電的GCM。GCM的優異特性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乙醇酸自縮合產生的廣泛氫鍵與石墨烯納米片之間的強交聯,以及乙醇水溶液冷凍乾燥以防止石墨烯水凝膠的體積膨脹不受結構破壞。此工作為開發創新和可行的GCM自組裝方法以及進一步應用於儲能和轉化,環境修復吸附劑等鋪平道路。

文獻:

相關焦點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但實際上,微格氣凝膠的壓縮過程中力學性能衰減嚴重,機械穩定性較差,規模化製備也比較困難,應用遇到一定瓶頸。 現在給予厚望的是採用性能優異的石墨烯材料構築三維結構的石墨烯氣凝膠,使其兼具超輕、超彈、高機械強度、高導電等特性。
  • 超輕石墨烯和陶瓷超材料具有高強度導電性和隔熱性能
    一種新型的輕量級,阻燃和超彈性的「超材料」已被證明具有高強度,導電性和隔熱性能,表明從建築物到航空航天的潛在應用。該複合材料將稱為氧化鋁的陶瓷納米層與石墨烯結合在一起,石墨烯是極薄的碳片。儘管陶瓷和石墨烯都很脆,但是這種新型超材料具有蜂窩狀微觀結構,可提供超彈性和結構堅固性。超材料具有納米級或十億分之一米級的特徵,圖案或元素,可為各種潛在應用提供新的特性。石墨烯在暴露於高溫下通常會降解,但是陶瓷具有很高的耐熱性和阻燃性,這些特性可用作飛機的隔熱罩。
  • 北大:機械性能顯著增強的超平坦石墨烯的生長
    成果簡介 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在Cu上生長的石墨烯是粗糙的,這是由於為了釋放界面熱應力和/或石墨烯彎曲能而使Cu表面粗糙化。粗糙度降低了石墨烯的電導和機械強度。在平坦的Cu(111)薄膜上生長粗糙度低至0.2 nm的原子平坦的石墨烯。當避免了由SB引起的波紋時,生長後的超扁平石墨烯在轉移後仍保持其扁平特徵。超平石墨烯表現出非凡的機械性能,與機械剝離的機械性能相當,楊氏模量約為940 GPa,強度約為117 GPa。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具有波紋結構的石墨烯的彈性響應軟化和強度減弱的機理。
  • 蜂窩結構力學超材料彈性及抗衝擊性能
    特別地,在抗衝擊的力學性能研究方面,通過對這種具有手性蜂窩結構的力學超材料進行有限元仿真和實驗手段,可以觀察衝擊載荷對不同的手性蜂窩結構力學超材料的衝擊形變特點,為優化此類材料的抗衝擊性能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 北大《Nano Lett》:機械性能顯著增強的超平坦石墨烯的生長
    粗糙度降低了石墨烯的電導和機械強度。在平坦的Cu(111)薄膜上生長粗糙度低至0.2 nm的原子平坦的石墨烯。當避免了由SB引起的波紋時,生長後的超扁平石墨烯在轉移後仍保持其扁平特徵。超平石墨烯表現出非凡的機械性能,與機械剝離的機械性能相當,楊氏模量約為940 GPa,強度約為117 GPa。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具有波紋結構的石墨烯的彈性響應軟化和強度減弱的機理。
  • 上海矽酸鹽所:薪火相承一甲子 材料築夢新時代
    她就是我國無機材料領域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矽酸鹽所)。上海矽酸鹽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程所)。1950年,工程所改建為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成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建立的15個研究機構之一,後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專攻陶瓷、玻璃、冶金三大學科領域;1959年獨立建所,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984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2019年,上海矽酸鹽所迎來了獨立建所60周年、工程所建所91周年華誕。一甲子櫛風沐雨,近百年春華秋實。
  •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2019-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東生講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作為主講嘉賓,為上海矽酸鹽所130多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探索」的學術報告。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背景如今,說起最受社會各界追捧的新材料,我們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就是:石墨烯。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的蜂窩狀結構,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輕、最強的材料,具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譽,並將對整個產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科學家研發世界最輕的3D列印結構——石墨烯氣凝膠
    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重量極輕,每立方釐米僅重0.5毫克,放在棉花或花瓣頂都可以,可以製造出就有複雜微觀結構的超輕石墨烯氣凝膠。研究人員們希望這一新技術能夠為此類材料開闢新的用途。所謂的氣凝膠,是一種具有海綿狀結構的低密度材料。它可以用於很多重要的用途,比如作為熱和光的絕緣體等。
  • 研究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電氣特性,瑞士科學家開發出新方法!
    導讀最近,瑞士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表徵石墨烯性能的新方法,這種方法無需進行破壞性電氣接觸,就可以用於研究石墨烯以及其他二維材料的電阻和量子電容。關鍵字石墨烯、二維材料、電氣特性背景石墨烯,是一種典型的二維材料,它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蜂窩狀的二維晶體。
  • 上海矽酸鹽所設計能檢測痕量生物染料分子的新型半導體材料
    3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楊勇、黃政仁、劉建軍等完成的研究論文Niobium pentoxide: a promisin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在研究所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創辦的npj Computational
  • 力學所等在超高比強度及高熱導三維碳蜂窩結構研究中獲進展
    力學所等在超高比強度及高熱導三維碳蜂窩結構研究中獲進展 2016-12-16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院力學所魏宇傑&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楊榮貴Natl. Sci. Rev.:石墨烯中的力學前沿理論
    基於連續介質的經典力學理論通常不適用於這類具有單原子厚度極限的材料;針對這種材料所呈現出的新的力學行為,需要發展石墨烯納米力學的新理論。同時,熱力學引起的固有或人工引入的缺陷,對石墨烯的力學行為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強度只是石墨烯諸多優越的力學性能的一個方面:它的原子級薄層,使得石墨烯與許多包括富勒烯和碳納米管在內的同素異形體一樣,具有獨特的力學性能,比如具有超低的彎曲剛度。
  • 2017中國(上海)國際石墨烯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歡迎國內外的石墨烯...
    2017中國(上海)國際石墨烯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歡迎國內外的石墨烯技術企業及其相關行業人士前來參觀與交流!>時間:2017年6月7日-9日2017中國(上海)石墨烯研討會2017百項石墨烯科技成果展示會 2017中國(上海)石墨烯新品發布會2017上海國際納米技術與應用研討會暨展覽會展會簡介
  • 佛塑科技:公司將與上矽所合作進一步推動石墨烯納米複合抗菌材料的...
    貴公司的鋰電池項目與上海研究所這邊這兩年有什麼專利技術研發出來沒有?公司回答表示,(1)公司瞄準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特高壓重大項目工程建設需求,中標取得了從2018-2020年期間啟動的多個特高壓項目的供膜權,包括一帶一路國家示範工程的巴基斯坦項目和土耳其項目,以及國網和南網的烏東德項目、陝北-武漢項目、青海-河南駐馬店項目、雲貴項目等特高壓項目。
  • 石墨烯材料的應用
    但是,由於帶隙問題,目前石墨烯電晶體還不能替代矽電晶體。2石墨烯傳感器傳感器是一種設備,它可以感知周圍環境中發生的變化(如熱、運動、光、壓力、溼度等),並通過輸出信號(通常是光、機械或電信號)進行反饋。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可耐「冰火考驗」的超輕超彈材料
    新華社合肥12月30日電(記者徐海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研究團隊和梁海偉教授課題組近期研製出一種「超輕盈」的新材料,能經歷200萬次壓縮仍「超彈」不變形,可耐受零下100攝氏度到零上500攝氏度的「冰火考驗」,在全球同類材料中性能領先,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國際材料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先進材料》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上海矽酸鹽所舉辦國際熱電材料及器件研討會
    第一屆上海國際先進材料——熱電材料及器件研討會於11月9日至11日在蘇州召開。國際熱電協會主席、美國密西根大學C. Uher教授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黨委書記王龍根到會並致賀辭。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副所長陳立東研究員主持。    本次會議邀請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B. Sales博士、美國JPL的T.
  • 超越人類認知的石墨烯泡沫,幽靈一樣存在著
    石墨烯與泡沫材料將各自優勢完美聯姻,增強了結構和性能,尤其是特殊功能滿足了一些重要領域的迫切需求,成為中外科學家近幾年重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泡沫,簡直幽靈一樣的存在!以下研究實驗足以超越我們人類的現有認知。
  • 探秘石墨烯的神奇排列密碼,憑藉什麼成為新材料之王?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蜂窩結構的物體。由於人們總習慣於站在人類的高度去俯瞰動物的世界,以為人類的智慧代表著大自然。然而我們卻總被大自然所蘊藏的神奇所嘆服。比如蜂巢,當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六邊形結構的奧妙之處時,才發現蜜蜂們的建築才能仿佛是上帝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