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7日上午7時30分許,伴隨圓通航空機號為B-2853的波音757-200F型飛機在拉薩貢嘎機場平穩降落,由民航浙江安全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圓通航空高高原和RNP AR程序驗證試飛取得了圓滿成功,為圓通航空將來開通拉薩等高高原航線打下堅實的基礎。
按照民航局相關的管理規定,高高原機場,是指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機場。比如拉薩機場,海拔3600米,跑道全長4000米,且機場位於山谷中,周圍揚沙大、亂流多,淨空條件差,氣象條件複雜,飛行程序操作難度大,屬於典型的高高原機場。由於高高原機場的空氣密度小,地形條件惡劣和風向多變,對執行航空公司的飛機性能、機載設備、飛行員訓練和飛行程序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為提高安全裕度、減少飛機返航率,高高原機場的運行還須同時執行RNP AR程序,RNP AR即「需要特殊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Authorization Required,簡稱RNP AR),是利用飛機自身機載導航設備和全球定位系統引導飛機起降的新技術,為目前國際航空界公認的飛行導航未來發展趨勢。與傳統導航技術相比,運用RNP AR導航技術,飛行員不必過多依賴地面導航設施即能沿著精準定位的航跡飛行,能夠大幅減少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返航等問題,增強高原機場的客貨運輸能力、節約燃油和機場建設投資、提高安全飛行品質,這對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的西部高原機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獲得高高原機場的運行資質,航空公司必須按照民航相關規章和文件的要求,完成飛機的高高原改裝、特殊程序的制定、模擬機驗證和航線驗證試飛,並完成相關人員的訓練以及通過官方的運行補充合格審定,方可實施高高原運行。
為申請高高原機場運行資質,圓通航空在今年年初便成立高高原和RNP AR補充運行合格審定項目組,由公司總裁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運行副總裁擔任工作小組組長,項目組成員涵蓋運行標準技術部、飛行部、運行控制中心、維修工程部、安全監察部、保衛部和行政部等7個部門,由運行標準技術部牽頭組織各部門學習、研究民航有關高高原和RNP AR的文件,並修訂了《運行手冊》、《飛行籤派手冊》、《飛行人員訓練大綱》等9本手冊和各類支持性程序,委託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製作和設計此次拉薩機場RNP AR飛行程序並在模擬機上完成驗證。
項目組同時邀請其他具備高高原運行資質的航空公司飛行教員對公司高高原運行和保障人員進行授課,最後選派三名政治覺悟高、技術能力精湛、飛行經驗豐富、身體素質優秀的資深機長和教員擔任公司高高原驗證試飛的機組;另一方面,公司還選擇發動機性能良好的B-2853飛機並委託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高高原改裝,使改裝後的飛機具備更好的通訊能力、飛行導航及監視能力,同時提高了飛機高高原運行適應性,滿足高高原機場苛刻的運行條件。
為高質量完成此次成都-拉薩驗證試飛工作,圓通航空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公司總裁李鴻翔親赴成都坐鎮指揮,運行副總裁湯靜晨周密部署,試飛前多次召開協調會,確保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到位。此次航線驗證試飛工作也得到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民航浙江安全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朱承輝親自帶領驗證審查組,依據高高原運行監察條款進行嚴格檢查。驗證試飛過程中,朱副局長還親自對驗證試飛機組進行指導,確保高高原驗證試飛順利完成。
在驗證試飛首航儀式上,李鴻翔表示,成都-拉薩航線高高原和RNP AR程序驗證試飛的圓滿完成是圓通航空發展過程中的一座裡程碑,代表著圓通航空的安全運行能力有了新的突破,圓通航空的航線觸角將延伸到更高更廣。
「圓通航空將以取得高高原機場運行資質為契機,不斷強化安全運行保障能力、拓展航線網絡,為助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與我國東部地區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貢獻力量。」李鴻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