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挑山工、創作樂天派雕塑……144秒揭秘《泰山挑山工》雕塑誕生記

2020-11-30 騰訊網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潤塏、張得蒂夫婦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雕塑藝術家,創作了眾多名人雕塑。2019年年初,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們,接受約請,準備創作一件有關泰山挑山工的作品。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6日訊為尋找創作靈感,2019年4月初,兩位藝術家來到泰山尋訪挑山工,深入挖掘這群普通勞動者身上的不凡。

回到北京後,老藝術家們立即開始了泰山挑山工雕塑的創作。雕塑藝術家張潤塏對團隊提出要求:「稿子雖然小,但是得有泰山挑山工的那種精神狀態。」

從4月上旬到9月下旬雕塑落成,雕塑創作經歷了小稿、中稿和大稿三個階段,搭架子、上大泥、細節刻畫、石膏和玻璃鋼翻制和鑄銅等環節,兩位藝術家完成了他們的創作心願。

雕塑藝術家張得蒂是山東菏澤人,她表示:「八十八歲了,還能夠老家做一次貢獻,我挺高興的,希望大家能喜歡。」

(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 製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挑山工》寫入語文統編教材,「泰山元素」緣何如此受青睞?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作家馮驥才筆下的泰山挑山工,他們的形象被寫入了校園課本中,刻進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裡。「泰山元素」多次入選語文教材 1983年,馮驥才的《挑山工》就曾經入選全國高中語文課本。「不高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挑著一根扁擔,速度不快但一步也不停地向山頂攀登……」作家馮驥才筆下的泰山「挑山工」形象深入人心。首次攀登泰山,馮驥才不單單用一篇文章來描寫泰山「挑山工」,回到家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的他拿起畫筆,創作了一幅畫作,畫中身穿紅背心的挑山工被重物壓彎了腰,仍堅韌地在陡直而似沒有盡頭的盤道上向上攀登。
  • ...幸福生活靠攀登,殷昭俐、呂遠創作《奮鬥新時代組曲》慶賀建黨...
    肩上千斤重扛起日月奔前程幸福生活靠攀登啊奮進新時代新長徵勇做新時代的挑山工」……這首《泰山挑山工》已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獨家發布,歌詞振奮人心,旋律慷慨激昂。這首歌是《奮鬥新時代組曲》的其中一首,該組曲共有19首,目前已有13首可以在「學習強國」APP上收聽到,其餘歌曲還在創作當中。19首歌曲的創作都圍繞著不同的主題,既有讚揚時代的《奮鬥新時代》,也有歌唱紅船精神的《揚帆紅船再遠航》,亦有歌頌中國速度、中國科技的《中國高鐵之歌》,以及激勵青年學子的《奮鬥的青春最榮光》,還有弘揚「挑山工」精神的《泰山挑山工》等等。
  • 將門之後的雕塑大家,創作了中國在國外首尊雕塑、高州水庫紀念碑
    1912年12月27日,正午在廣東高州蒼地的張府中,鞭炮齊鳴、人聲鼎沸,誕生了一個男孩。嬰兒的腦殼特別大,閃著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睛。其祖父、曾出任高州道尹、廣東省代省長張錦芳,高興地笑得合不攏嘴,給他起名「祖武」,盼望他將來孔武有力、光宗耀祖。
  • 鏡面犀牛不鏽鋼雕塑-浙江牛白鋼雕塑製作廠家
    質量標準·不鏽鋼雕塑加工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這點比傳統的雕塑要方便許多。城市不鏽鋼雕塑的種類非常多,有大型的抽象雕塑,同時也有可愛的小動物雕塑,形態各異充分的表達著雕塑的藝術概念。據了解,不鏽鋼雕塑具有很多優勢,比如以下幾點:、質量輕。鏡面犀牛不鏽鋼雕塑-浙江牛白鋼雕塑製作廠家而鳳凌霄漢仍以她的藝術造型散發無盡的魅力。20世紀90年代初家文樓先生的竹譜更是將中國文人情懷與現代抽象雕塑作出了精闢的詮釋。至此以來,我國有責任感的雕塑家更加注意了抽象雕塑創作中的形式感及內涵的深度.出現了如青島的大型抽象雕塑五月的風這樣優秀的作品。
  • 德國藝術家創作巨型粉紅兔子雕塑在奧地利展出
    德國藝術家創作巨型粉紅兔子雕塑在奧地利展出5) "← →"翻頁 當地時間2014年4月17日,奧地利維也納,德國藝術家創作的為
  • 羅丹雕塑作品賞析--藝術收藏--人民網
    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1917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雕塑家,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幼時家境貧寒,14歲時考入非正規的工藝美術技工學校學習。19歲起靠製作裝飾用的石雕維持生活。後來給一個雕刻家當助手。1875年的義大利之行,擴大了羅丹的藝術視野,以後又在法國北部旅行,研究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和雕刻。
  • 從生命之水到文明之源——良渚主題雕塑《良月流暉》誕生記
    創作涉及廣泛,包括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以及寫作等方面。藝術風格獨到,致力於從中國文化傳統和大眾藝術中汲取精髓,並轉化為體現當代審美理念的藝術作品。美麗洲的「大篷車」當「80後」韓美林老師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雕塑設計時,他曾想,那該是我的封山之作了吧?
  • 於世宏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環湖景觀帶內,由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實施建設,於2020
  • 日本藝術家用氣球只用瘋狂的方式創作出精美的雕塑
    松本雅志(Masayoshi Matsumoto)是一位來自日本的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他通過扭動普通的氣球並創作令人嘆為觀止的逼真的雕塑,將任何派對變成一個真正的仙境。他不使用任何膠水或粘合劑,這使他的技術更加出色。
  • 鍛造銅牛雕塑-大同紫銅雕塑牛加工廠
    雕塑加工好後,我廠在發貨前,採用有半成品包裝,保證銅雕牛安全運到您的手中。鍛造銅牛雕塑-大同紫銅雕塑牛加工廠價格是1萬左右。根據確定好的圖紙,開始選擇無破損的石料。雕塑加工好後,在發貨前,採用需重新生產包裝,保證雕塑安全運到您的手中。我們推薦您選用安能物流進行運輸。1.2米的銅雕牛必須由專業人員安裝,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需方承擔。安裝費也是甲方負責。銅雕牛是銅雕的一種,人們經常在廣場見到這個雕塑。
  • 欣賞吳慧明的雕塑,其中雕塑最大的特點是簡潔
    大家好,這裡是油油說,今天要帶來是以前的事情,介紹一位傑出的女藝術家,她對雕塑的看法是跟其他人不同的哈!把厚厚的一疊照片一張張翻過去,這照片上的作品都是熟悉的,我從中找不出一致的風格,卻希望能夠理出一條線索。吳慧明的雕塑形式風格多變,從這些作品裡看得出她把中國畫的線條,木刻的刀法和油畫的塊面結構,裝飾畫的誇張變形都吸收入形象。
  • 從給雕塑「穿薄紗」到「大衛」落戶重慶 ,城市雕塑的演變,見證改革...
    從最開始《春》《夏》《秋》《冬》的設計方案引發爭議,到如今《大衛》雕塑受到追捧,重慶的城市雕塑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思想的解放。40年前雕塑「穿上薄紗」最終亮相只要經過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你都能看到南北橋頭的四尊雕塑《春》《夏》《秋》《冬》,現在大多數人習以為常,但這組雕塑在創作之初,卻經歷了很大的爭議。
  • 西方雕塑文化對中國雕塑近代文化發展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建國初期,國內雕塑行業實際就是一片空白時期,屬於雕塑行業文化相對危險的斷代時期,沒有任何一位國內的雕塑家來領航雕塑藝術的行進方向,存在的只是一些民間的謀生的手段。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蘇中各方面的文化交流,雕塑紀念碑浮雕等雕塑的時候,蘇派風格的政治風格雕塑呈現到了人面前。
  • 烤腸賣15元一根遭遊客吐槽 泰山山頂礦泉水5元一瓶登上微博熱搜
    隨後當地日報發文為雪鄉「喊冤」,並拿泰山山頂礦泉水價格作對比:「你可以參考一下泰山山頂的礦泉水貴不貴?」泰山山頂的礦泉水,到底賣多少錢呢?12月1日,山東商報報導,稱實地走訪發現,泰山山頂礦泉水賣5元一瓶,還是人力挑上山的。「泰山山頂礦泉水5元一瓶」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 美育中國 雕塑夢想——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
    美育中國 雕塑夢想——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開幕現場小藝術家與嘉賓合影2020年8月8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開幕。
  • 不鏽鋼雕塑焊接加工工藝
    焊接工藝是現代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一種雕塑藝術產物,藝術家將藝術構思與創作技巧通過快速焊接轉變成一件件優秀的城市不鏽鋼雕塑,也成為城市雕塑中的一朵奇葩。不鏽鋼雕塑,抽象鏡面雕塑焊接工藝在技術上並不複雜,其創作思想佔有很大比重,主要是解決好藝術的創作構思。
  • 「反雕塑」現象批評
    一些雕塑家利用電磁、電光、鐳射等科技手段創作出具有虛象體積和視幻效果的光效應雕塑。隨著藝術觀念化的日益彰顯,地景藝術和裝置藝術也獲得了迅速發展。可以看出,西方雕塑進入20世紀便全面地對傳統雕塑的觀念、標準、技法和材料給予了不同程度的改造甚至顛覆。這種「反雕塑」的思想與行動,使得「雕塑」概念越來越含混,也使得「雕塑」行為越來越寬泛。
  • 親子學堂&藝術成長微課堂|用黏土創作植物精靈雕塑
    藝術成長微課堂|《植物精靈的誕生 6-8歲》(08:32)本期藝術老師將帶兒童用夢幻的視角去觀察植物,使用彩色的黏土完成童話般的植物精靈雕塑創作。在藝術分享環節中,老師介紹了兩位來自紐約的跨媒體藝術家Adam Frezza和Terri Chiao, 以植物為主題來進行的創作作品。
  • 《深圳人的一天》20歲啦,看看當年這組雕塑是怎麼完成的~
    但當記者嘗試著翻開塵封已久的通訊錄,撥通兩位參與創作的雕塑家的電話並報上姓名時,他們的聲音依然那麼熱情親切,一瞬間,我們就一起回到了 20 年前那個冬天的凌晨。1999 年 11 月 28 日晚,深圳園嶺新村原統計局招待所。深圳雕塑院的雕塑家和深圳晚報記者模仿著電影裡的壯士出徵,一起端著碗喝了壯行酒。
  • 寫實雕塑家王文棟|深耕雕塑19年,是熱愛,更是成就自我
    在上海造幣有限公司裡竟然藏著王文棟這位寫實主義的雕塑家。2001年,王文棟先生進入上海師範大學雕塑專業學習,4年時間結束大學學業後,在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工作,一直在這個藝術世界中歷練成長,歷經15年的沉澱與打磨,在雕塑行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