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雜說——「雞湯」本無錯,「勺子」得自備

2021-01-09 就三七二十一

不知道何時,「雞湯」這個詞在網絡上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從一道單純的客觀的一道菜或者叫一道湯,先是變成了精神食糧的代稱,然後又進化為看似好喝實則無用的精神食糧的代稱。並且這個詞的內在含義好像正在和「彩虹屁」同化起來,似乎又更加不堪了一點。

其實琢磨一番,不禁讓人感慨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以及網友們非凡的理解和命名能力。雞湯,單純就它自己的特性而言,看似寡淡,又有那麼一絲特殊的鮮味,含有營養,但其實內在的營養成分又確實有限,遠沒有意識中的數量多效力大,這些微妙的矛盾交織之下,反而使得這個詞成了對精神食糧的一種絕妙的代名詞。

曾記得我的學生時代,《心靈雞湯》還是一個非常流行且正面的詞,一系列厚厚的、裝幀還算精美的書籍,以及裡面一篇篇大多是譯自國外的小故事、小散文,確實讓那時的我灑落了不少感動的淚花,內心似乎也真的得到了一些滋養。至少在那個內陸小縣城,能夠看到一些自己生活中完全不可能接觸到的、還包含著「正能量」的人生片段,確實已經是一件拓展「味覺」邊界的大事了,真的恰如一個營養不良之人,喝到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十分的受用。

精神食糧和糧食真的有很大差別。糧食對人來說,不管你願不願意,只要你的基本生理功能還存在,就一定能從中汲取能量和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雖然有的人會說某種米或者面,會比其他的品種更加香甜,但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碗飯是餐桌上最容易被忽視的,它的作用誰都知道,但它的味道卻無人在意,要不然我們中國人也不至於創造出八大菜系和數不清的小菜來下飯了不是?

但是對於精神世界的食糧,卻也真的像雞湯一樣,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一碗雞湯裡面有多少熱量,有多少蛋白質、脂肪、胺基酸,現代科學可以告訴你,但它的作用似乎又絕非那一點點的物質,畢竟單看物質,一盆雞湯的那點數量似乎還沒有一個雞蛋來的實在,但毋庸置疑,雞湯和雞蛋的作用還是完全不同的。

並且雞湯的味道似乎對於每個不同的人,都會產生不同的體驗,有的人會覺得「鮮」,有的人會覺得「腥」,有的人覺得趁「熱」喝著舒服,有的人卻覺得「燙嘴」實在難受。當然還有更多人根本分辨不出真正的雞熬製的,還是雞精勾兌的。

那麼「雞湯」是否就真的沒有作用?可能還真不是。中醫裡面有個詞叫「辨症施治」,就是講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即使有相同的病症,採用的治療方法和藥方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心靈雞湯似乎也是這樣,同樣的一篇文字,有的人無感,可能是他已經習以為常,並不需要,也可能是他此處缺失太多,暫時無法理解;有的人卻會感同身受,效如桴鼓,甚至能醍醐灌頂,奮起而為。有沒有用的核心點可能還是人們自己吧。

當然有人會說「雞湯」雖然好,但往往沒有「勺子」,不知道該怎么喝。但是真的很遺憾,對於滋養心靈的「雞湯」來說,「勺子」只能自備,別人真的給不了你。

記得網上看到的一個帖子,裡面是一個高中生的口吻講了一件課堂上發生的事。已經放學了,但是老師還在講臺上講一些「正能量」的東西,似乎是在激勵大家好好學習,但是就有很多同學不耐煩了,認為老師是在灌「雞湯」,而紛紛起鬨要老師給個喝湯的「勺子」。可能是起鬨的太過分,老師忍不住對這些起鬨的同學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你們以為「雞湯」是為你們準備的嗎?「雞湯」是為那些有準備的同學提供的,那些真正努力在超越自身階級和現有資源限制,拼命創造自己未來的同學,自然能夠理解那些「雞湯」的意思,他們自己就有「勺子」。有的同學細膩敏感,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某次考試失利,為了減輕她的心理負擔,所以需要一些細微的引導,讓她放下包袱。有的同學是心高氣傲,有了進步就略微自滿,需要在一些事情上加以點撥,幫助他突破瓶頸。這些同學就是混在鴨群中的「醜小鴨」,鴨子走到哪裡都是鴨子,而「醜小鴨」雖然現在還很醜,但終有一日可能會變成天鵝,這些雞湯是為這些「醜小鴨」提供的,對於鴨子來說,他們喝不喝的出來味道,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小故事似乎是有些「反雞湯」的「雞湯」,似乎還是強調努力才能改變命運,暫且不論。但裡面確實有一點,十分的洞察,就是雞湯不是為每個人準備的。「喝湯」自然需要「勺子」,但「勺子」卻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勺子有的是家長給的,家學家風;有的是老師給的,誨人不倦;但真正能抓得穩用得久的,只能是自己「做」準備。

有人說命運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其實雞湯何嘗不是那樣,一碗雞湯裡面的營養,只有需要它的人才能喝出香甜的感覺,一篇「心靈雞湯」,也只有那些能夠把認知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並且準備去接受新的洗禮,需要精神儲備的人,才能吸收的了。

「雞湯」沒有錯,沒有「勺子」喝,也只是自己的錯,怨不得旁人。

相關焦點

  • 煲雞湯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這一點很重要,不然雞湯就不鮮
    今年豬肉可以說是貴得離譜,很多地方都賣到了30元一斤,作為普通工薪族吃頓肉真的是算計了又算計,我這個月薪7000左右的小編也算是最普通的工資了,很久都沒去賣豬肉的檔口了,可肉再貴,炒菜也好,煲湯也好,沒有肉真的又覺得少些什麼似的,於是今天我就巧妙的轉換了肉食目標,買了半隻雞,心想雞肉價格應該還能接受
  • 印度老闆最後的溫柔,吃「抓飯」給勺子
    趕緊抓起勺子舀一勺到嘴裡,幹、疏鬆、有顆粒感,同時羊肉大塊並且細嫩,沒有絲毫羶味,紅色咖喱攪合在米飯和羊肉中間,整體口感就是香氣四溢。忽略這張快吃完才想起來拍的照片丨拍攝 晶晶我這邊正一勺一勺吃得開心,隔壁桌印度客人的米飯也上來了。
  • 北京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被罰款,最高擬罰5千元,自備餐具感覺如何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個人體驗:上班自備餐具 感覺並不麻煩所在公司沒有食堂,上班族許鑫每天中午都要到樓下的便利店買速食,或者叫個外賣。對於每次附送的筷子、勺子、餐巾紙「三件套」,他可謂再熟悉不過。說是三件套,許鑫往往只會用到其中的一件半。要是吃蓋飯,主要用勺子;偶爾吃麵,主要用筷子,很少有一起使用的情況。
  • 可以用勺子給嬰兒刮蘋果嗎?蘋果氧化得快怎麼辦?
    :37 來源: 萱萱寶貝 舉報   寶寶在添加輔食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添加蘋果泥,是可以用勺子給寶寶刮蘋果泥的
  • 己亥木豬辭舊歲,庚子土鼠迎新春,2020庚子鼠年生人命運大揭秘!
    己亥木豬辭舊歲,庚子土鼠迎新春!六十花甲,風水輪流轉,每一年一個太歲,俗語有:「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這話雖不是百分百的靈驗,但也是易理的暢發。犯太歲就是命理中的伏呤,命中伏呤,雙眼淚淋淋。己亥豬年即將過去,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小老鼠了。今天文炳就和大家聊一聊2020庚子鼠年生人命運大揭秘!
  • 《一個勺子》: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勺子!
    在電影圈中,《一個勺子》的命名比較另類,它講的並不是一個勺子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傻子。而這部電影就是對一個傻人做傻事的最好解讀,影片中有一個真傻子一個假傻子,演繹了一種現實的無奈感。作為陳建斌執導的第一部影片,雖然劇情有點荒誕,卻折射了當下的社會現實,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勺子,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了。在劇情方面,男主拉條子是一個農民,他撿到了一個傻子,也張羅著幫傻子尋找家人,傻子被人認領帶走了。拉條子做了好事,本來很高興。可是怪事接踵而至,仍然有人不斷前來認領傻子,還有人說他是壞人,把傻子給賣了。
  • 沮喪蘿蔔壞得快?強扯「雞湯」的教育只是偽科學
    實驗結束,學校給出的答案是:被罵的蘿蔔比被讚美的蘿蔔壞得更快一些。這樣的蘿蔔實驗,其答案恐怕不是源於師生對實驗數據的科學分析和理性判斷,而是來自主觀層面的「自我發揮」。如果沮喪蘿蔔比讚美蘿蔔壞得快,那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反之,則表示被讚美的蘿蔔過於驕傲,不思進取。
  • 用銀勺子給小外孫餵蛋羹 餵著餵著勺子就變黑了
    昨天,臨海白塔小區的老陳打進快報熱線,他說,前兩天在給小外孫餵雞蛋羹時,發現銀勺子變黑了,這可把他嚇了一大跳。  傳說古人分辨一樣東西是否有毒,經常用「銀針探毒」,原理就是純銀碰到某些有毒物質會變色。  他的銀勺變黑了,是不是意味著自己買的雞蛋是有毒的。
  • 「勺子控」女孩要拿勺子當嫁妝 男孩追她也送勺子
    呂爭豔,愛收藏勺子的永康姑娘。  在永康姑娘呂爭豔眼裡,勺子並不是拿來吃飯的。對她來說,手中那把平平無奇的勺子也只是吃飯的工具而已。  直到12年前的一天,學校邊上開了一家雜貨店。她隨意逛了逛,便看中了一款造型別致的勺子。這個勺子形狀像一把芭蕉扇,勺子柄上刻著花,一下子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年,她讀初二。 編輯:王瑋瑋
  • 鹿茸菇羊肚菌雞湯——預防感冒助消化,弱不禁風的你得補補自己
    鹿茸菇羊肚菌雞湯——補水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大人小孩都愛喝在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等9種食用菌對癌症的抑制作用裡,鹿茸菇抗腫瘤的效果最高最突出!另外鹿茸菇還可以滋補強壯、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延緩衰老、調節三高!今晚要好好收藏喲,作為你們的靚湯哥,當然會傾盡所能把我懂的都教給大家。今晚的湯特別適合產婦和青春期長身體的孩子,氣補血,可增強免疫力,助產後術後快速恢復。
  • 扎心毒雞湯中英文雙語句子 經典每日一句英語毒雞湯語錄
    相比較被成功人士灌下一碗碗「油膩膩」的心靈雞湯,現在人們更喜歡可以讓自己直面「慘澹人生」的毒雞湯。當今網絡上流行的毒雞湯,不勵志,不給網友蒼白無力的慰藉,不敦敦教導,反而直白的如一根鞭子,以冷幽默的方式使網友清醒,讓網友看清這個世界和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毒雞湯以真實,以理智,以獨特的幽默,深得網友喜歡。
  • 《演員3》再掀愛豆歌手扎堆當演員爭議,跨界本無錯,關鍵在成果
    跨界本無錯,糟糕在於當下很多藝人存在只要有人氣基礎便可以輕鬆跨界的理念,導致糟糕的成果影響了行業水準。 跨界等同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心兩用,如果一心兩用的結果是兩邊都獲得好成果,迎來得便是掌聲,如果一心兩用導致兩邊都做不好,迎來的便是批評。
  • 「庚子」二字,咋寫才好看?
    「庚子」二字,咋寫才好看? 戊戌將成既往 庚子即將起航 寫書法,有些朋友明明正文寫得挺好 但有時就是讓落款給減分了 比如馬上到來的鼠年需要落款"庚子"二字 平時沒有練過,下筆真是點難
  • 琉璃印匯庚子雅集」作品展在晉中利澤海韻美術館開幕
    庚子鼠年,遇見晉商故裡。9月19日,「相約利澤海韻,琉璃印匯庚子雅集」作品展在晉中利澤海韻美術館開幕。現場賓朋雲集,觀者如流,大家或細品或切磋,「琉璃印匯」藝術家以及作品被更多人所熟識。
  • 《一個勺子》:一勺荒誕一勺現實 其實答案就在那裡
    原標題:一勺荒誕一勺現實其實答案就在那裡   在鍋裡燜了一整個春夏與秋冬,《一個勺子》總算得以揭蓋。有些東西燜得久了,過於爛熟,它就容易變味。我說的是評論。表揚稿在去年金馬獎時就出盡了,如今正式上映,似乎除了批評走向就沒了別的視角。不少人拿它的不成熟做文章,還有人評判它立意混沌,不解決問題。這樣的觀點恕難認同。
  • 看3D電影需自備眼鏡?
    入場才知需自備3D眼鏡 9月2日下午,盧先生和家人在手機APP上團購了兩張華強北博納國際影城的《冰川世紀5》(3D電影)電影票。在電影開場前,盧先生及時在換票機器上兌換了入場票。就在驗票進場時發現,進出口位置擺放了一張指示牌,上面清楚地寫著:「從6月1日起,觀看3D電影的觀眾請自備3D眼鏡。」盧先生趕緊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票,發現票上並未備註「自備3D眼鏡」的提示。
  • 2020庚子之災,六十年一輪迴的庚子年,怎樣平安度過?
    尤其當我們即將撞上2020,千世紀的第一個庚子年。 庚子年,在我們常年研究風水和命理的人眼中,是一個需要警鐘長鳴的年份。 中國的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庚子預言、庚子之災、庚子輪迴的故事。
  • 電解鋁運行產能中自備電產能比重呈現下降趨勢
    在這段時期,電解鋁運行產能中自備電產能比重快速提升,由2013年初的55%左右快速提升至2015年底的75%左右,且2015-2016年連續兩年一直在70%之上。  2017年電解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開大幕,大批電解鋁違規項目被要求停產,其中多數為上一產能擴張期建設的項目,且這些產能多數為自備電生產產能,因此受政策限產影響,電解鋁運行產能中自備電產能比重下降,2018年底降至67%左右。
  • 《一個勺子》影評:世界這麼複雜,就當我是個勺子吧!
    這是陳建斌導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的第一幀是「勺子」這個詞的詞義。在西北地區,「勺子」不光指吃飯的工具,還有「傻子」的意思。影片的主演除了陳建斌、蔣勤勤夫妻二人,還有一位重要的演員——扮演「勺子」的金世佳。
  • 庚子年是災難年?沒有一點根據,純屬謠傳!
    導語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逢庚子年便多災多難,庚子年是災難年」,猛一聽感覺挺神秘的,小編抓緊去查了一下近幾個庚子年所發生的大事,那幾年還確實挺困難的。俗話說得好,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中國人民同心,戰勝疫情也不過是遲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