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博物館首開夜間展覽!約嗎?

2020-12-05 澎湃新聞

遼寧省博物館首開夜間展覽!約嗎?

2020-12-0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2日晚,遼寧省博物館首次開放夜間展覽,除了常規的文物展,還為觀眾準備了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數百名觀眾在遼寧省博物館度過了一個「博物館奇妙夜」。

夜間展覽在「歷史天空詩歌晚會」中拉開帷幕,一首首經典詩詞讓觀眾能夠更好的了解展品,看懂展覽。

小朋友 鄭舜元

剛才看演出我看到了我會背的詩,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 董寶厚

這次夜場詩歌朗誦會,更多的內容、更多的節目是圍繞唐宋八大家詩歌來的,大家通過欣賞一些歌舞表演,欣賞一些詩歌朗誦,再來看我們這個展覽,的確是會對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他們的名篇,包括對唐宋八大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會認識更加深刻了。

這次夜場展覽,共有三百名觀眾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進入到現場參觀。省博物館開放了三樓《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及一樓《文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展》等展廳。其中,《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是大家關注的重頭戲。

瀋陽市民 劉志豔

這個展覽裡邊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它把唐宋八大家很多東西串起來了,就覺得比較有趣,跟普通的展覽的陳列方式什麼的都不一樣,我覺得挺好的,孩子也特別喜歡。

小朋友 尹聖鏞

我感覺挺奇妙的,因為我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所以我就感覺晚上來逛博物館,感覺會有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

來源:遼寧新聞 、北鬥融媒客戶端

原標題:《遼寧省博物館首開夜間展覽!約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遼寧省博物館新館首開夜場,今晚八點開啟網上預約!
    遼寧省博物館新館首開夜場,今晚八點開啟網上預約!二、夜場地點:遼寧省博物館一樓、三樓。三、夜場活動:1. 開放三樓《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古代遼寧展》及一樓《文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展》《珍品館》《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中國古代碑誌展》展廳,供觀眾參觀。
  • 「丹東一號」出水文物在遼寧省博首展(圖)
    4月3日,「再現致遠艦——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4月6日,記者前往遼寧省博物館,「觸摸」致遠艦。大批參觀者迎著呼嘯的北風,腳步匆匆地趕往遼寧省博物館一樓3號展廳。展廳門口的大屏幕上反覆播放致遠艦撞向敵艦的一幕,觸動了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這段歷史太沉重了。」「這仗打得憋屈。」……伴著聲聲嘆息,人們走進展廳探尋那段歷史。  柔和的燈光下,玻璃櫃中展陳著的一件件鏽跡斑斑的文物,仿佛在低訴那段傷痕累累的歷史。
  •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157件套出土文物,精選自秘魯11家考古類博物館藏品,年代跨度約3000年,多為秘魯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器、紡織品和木乃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消息,世界文明與藝術系列展之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將於6月25日,在三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A免費面向市民開放。
  • 暑假月,博物館看展覽(下)
    2019年7月6日在嘉德藝術中心面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也是故宮器座類館藏藏品首次整體出宮展覽。註:圖文來源自嘉德藝術中心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展出時間:7月9日——9月9日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展廳票價:免費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舉辦的
  • 錢學森圖書館「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專題展覽獲頒國家級...
    2020年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承辦,遼寧省博物館協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遼寧瀋陽召開。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遼博」「新樂」免費開放
    今天(5月18日)是第30個「國際博物館日」,其主題是「博物館與未成年人」。遼寧省文物局、瀋陽市文物局將在市府廣場東南側的「遼博」廣場,聯合舉辦「遼寧省暨瀋陽市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廣場宣傳活動」。  作為人類文明記憶與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博物館是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感知歷史、認識現在、探索未來的文化殿堂。
  •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
    >(記者 華夏 曾江 通訊員 張帆)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江蘇省美術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川省內外文博單位的專家們,分享了針對陳列展覽的理論思考與實踐經驗。
  • 申城126家博物館周末免費開放,同時有夜間開放
    申城126家博物館周末免費開放,同時有夜間開放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19-05-14 12:26 來源:澎湃新聞
  • 【展覽】「恐龍腦科學」展覽在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開展
    歡迎關注「中國博物館協會」!
  • 好展覽都是「同義詞」——博物館「文明展」的當下與未來
    近年,國內博物館特別展覽數量井噴式增長,每年的統計數據均以萬計,這些展覽從類型上看,以歷史序列、精品文物、考古大發現、主題藏品和入境展覽為多,而從文明角度呈現某一區域、某一歷史時期特質的展覽則非常鮮見。從影響程度上看,屈指可數的幾個文明展均引起了受眾的極大興趣,觀者如潮的同時,也呈現出了評價的多元,值得大家思考。
  • 多地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期待咱也能夜遊河南的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2016年舉辦的「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把開幕時間放在了晚上(資料圖片)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今年推出了「奇妙夜」活動(資料圖片)□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夜幕初降,華燈初上,月上柳梢頭,一起和博物館約在黃昏後,咋樣?
  • 昆明動物博物館推出「走近昆蟲」專題展覽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昆明動物博物館於7月1日開始,在館內二樓機動展廳推出「走近昆蟲」專題展覽。昆蟲世界豐富奇妙,地球上從地下到空中,從兩極到赤道,從水域到沙漠,從平原到高山,無所不在,隨處可見。
  • 《再現·情節記憶》——博物館人畫中的大連自然博物館
    繪畫作者簡介王署杭,1957年生於杭州,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專業,高級工藝美術師,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徐悲鴻藝苑特邀畫家。王署杭在大連自然博物館從事陳列設計工作近三十年,主持參與了多項博物館陳列項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城中豪宅首開在即 三大富人區展開終極競賽
    、6號線,交通比較便利;約3公裡範圍分布有新街口、夫子廟、老門東、南京市第一醫院、二十七中等。 近日,置業顧問開始釋放開盤消息:11月下旬首開,主力戶型建築面積約500㎡
  • 地球歷史和生命演化展覽盡在番禺博物館!
    廣州既有歷史的悠久又有現代感的科技實力,想同時領略其魅力,那參觀博物館真是個不錯的選擇!據小編所知,廣州博物館數量也是相當驚人,那就一一去看看可好?由於居住在番禺,那去番禺博物館就是最近的。番禺博物館有幾個展廳有展示番禺古代文明、尹積昌雕塑館、一樓還有冼星海紀念館;也會不定期舉行其他展覽;最近就在舉行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的展覽!有沒有很感興趣,反正小編是非常感興趣。這次展覽也是做足了功夫,不僅有很多圖文資料還有很多實物,各種隕石、不同時期的動植物化石、更有恐龍蛋、從未聽過的遠古動物骨架。
  • 廣州「科學之夜」精彩上演,帶來夜間展覽新體驗
    一電影+兩展廳+多項目「科學之夜」是廣東科學中心當晚舉辦的科普互動性展覽,市民可以通過「廣東科學中心」公眾號提前預約參加。由於疫情期間的常態防控,記者注意到,活動人員限制報名500人。廣東科學中心「科學之夜」點起熱氣球。
  • 深圳博物館「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開幕
    > 原標題:來深博看「穿花點水飛」   10月27日,由深圳博物館主辦的「穿花點水飛——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   本次展覽以昆蟲的繁盛為線索,以「演化」為主題,通過展示108盒標本,清晰地解讀了昆蟲繁盛的秘訣,展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展覽分為「什麼是昆蟲」「繁盛的家族」「繁盛的秘訣」「昆蟲學史」4部分。記者在現場看到種類繁多的珍貴標本,包括阿波羅絹蝶、藍鳥翼鳳蝶、歌利亞鳥翼鳳蝶、金裳鳳蝶、極樂鳥翼鳳蝶、陽彩臂金龜等。
  • 重慶動植物園三峽博物館等「開夜場」 市民帶孩子領略「科學之夜」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城市文明之光」科學之夜特別活動——「母城記憶」,從遠古時代開始,帶領孩子們探索重慶的前世今生。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5月23日22時45分訊(記者 伊永軍)你知道哪些夜間開花的植物嗎?
  • 伴君一程又一程 ——2020年武威市博物館展覽回顧
    伴君一程又一程 ——2020年武威市博物館展覽回顧 2021-01-0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極熊的毛髮是透明的嗎?清明小長假,博物館裡漲知識
    這個小長假,成都驕陽似火,一秒切換到夏天,與天氣十分吻合的還有博物館裡熱火朝天的氛圍。4月7日,記者在成都的各大博物館走訪時獲悉,這個小長假博物館客流量激增,將近30萬市民和遊客選擇走進博物館裡觸摸歷史感受人文,過一個文藝範兒的假日。無論是豐富多彩的展覽,還是形形色色的社教,或者只是春暖花開的小美好,都吸引人們在各大博物館門前排起了百米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