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月,博物館看展覽(下)

2020-12-05 文博研習社

進入7月,

大、小朋友都放假了,

去哪兒能即放鬆身心又能躲避炎熱,

還能增長自己的文化內涵,

那肯定非博物館莫屬啦~

上期欄目介紹了幾個新的展覽,本期繼續!

每月我們都會網羅全國的博物館新展諮詢,

第一時間發布新展諮詢,注意查看哦!

本市展訊

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

展出時間:7月6日——10月6日

展覽地點:嘉德藝術中心

票價:40元

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將於2019年7月6日在嘉德藝術中心面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也是故宮器座類館藏藏品首次整體出宮展覽。基於故宮博物院的豐富館藏和長期以來的學術研究,此次展覽以清宮眾多陳設物品中的器座為對象,展出極具代表性的132件藏品,涵蓋宮廷器座的各個類別,呈現了其多元化的樣式設計和用法。觀眾可以全面地了解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近距離領略宮廷藝術之美,感受古人妙師造化,格物盡理的妙趣。

註:圖文來源自故宮博物院

見相非相——犍陀羅佛像藝術特展

展出時間:7月6日——8月28日

展覽地點:嘉德藝術中心

票價:30元

本次展覽由佛教文化研究專家於曉非擔任聯合策展人,精選了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等機構珍藏的99件藝術珍品。這些展品反映了犍陀羅佛像藝術的不同形式和題材,能讓觀眾直觀了解犍陀羅佛像藝術及其文化價值。

犍陀羅位於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東部地帶,自公元前5至4世紀起,這裡就由波斯帝國統治。此後,到公元前2世紀,先後有希臘、大夏、釋迦、安息、貴霜等民族角逐其間。犍陀羅繼承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又曾經是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犍陀羅佛像具備了印度與希臘兩種文化交融的獨特氣質。在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印度河中遊,貴霜帝國時期(1世紀中葉至5世紀中葉)創造出跨文化的犍陀羅佛教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古印度文化天衣無縫地融匯在一起,又從這裡傳播至東亞,佛教文化從此成為異彩紛呈的世界性文化。

註:圖文來源自嘉德藝術中心

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出時間:7月9日——9月9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展廳

票價:免費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舉辦的「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從眾多文化瑰寶中遴選了191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時期新疆各地區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屬器、紡織品、木器、紙張、佛造像、玻璃器等,尤其是漢唐時期的官府文書和多種文字的簡牘文書資料,清晰而深刻地向世人闡明:始終紮根於中華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區歷來是各民族共同開發建設和擁有的地方,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組成部分。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輝煌歷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

註:圖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天地精靈 璀璨江漢——武漢博物館館藏玉器展

展出時間:7月13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票價:30元

本次展覽將展出武漢博物館收藏的超過200件玉器,年代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大到作為祭祀天地、定國安邦的禮器,小到作為個人身份、品性象徵的掛飾,從宗教信仰、社會價值和個人情懷三個方面詮釋玉器的功能與角色。

註:圖文來源自iDaily Media

外省展訊

窯火傳薪——福建三明瓷器精品展

展出時間:6月28日——8月6日

展覽地點:廈門博物館(廈門市思明區體育路95號)

票價:免費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境內蘊藏豐富瓷土和水源,為陶瓷生產和運輸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三明窯場眾多,以燒制青瓷,青白瓷為主,兼燒醬釉瓷。窯址分布區域內的各縣鄉中,發現有尤溪縣的半山窯,將樂縣的萬全窯、南口窯,三明市的中村窯,建寧縣的瀾溪窯,寧化縣的碗窯上窯、謝坊窯,大田縣的樓梯嶺窯,泰寧縣的上青窯、顯口窯、橋後山窯、小均坳窯等。

此次以將樂窯為代表的三明考古發掘成果及將樂窯宋元時期典型器物展,為研究三明窯業技術發展脈絡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向世人展現出三眀先民高雅的審美情趣,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及科學研究價值。

註:圖文來源自廈門博物館

雲端·印象——中國民族博物館藏民族版畫藝術展

展出時間:6月28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江蘇無錫鍾書路100號)

票價:免費

本次展覽精選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的雲南版畫110多幅,從俄羅斯徵集的清晚期銅版畫14幅,電影《阿詩瑪》音視頻5分鐘,套色版畫製作視頻4分鐘,《魯迅與木刻》等老版圖書10種,有木版畫、銅版畫、絕版畫和套色版畫精品,以及著名畫家黃永玉木版畫《阿詩瑪》組畫圖片,全面展示雲貴高原的多民族風貌,茶馬古道上的馬蹄聲聲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異域風情,和一帶一路上清晚期滿、漢、蒙、回、藏五族的歷史風貌。

註:圖文來源自無錫博物院

從遠古走來的漁獵文明——黑龍江魚皮、獸皮、樺樹皮歷史文化展

展出時間:6月28日——8月13日

展覽地點:福建民俗博物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路三坊七巷郎官巷25號)

票價:免費

三皮文化是北方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活動中使用魚皮、獸皮、樺樹皮創造出的與之相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澱。它以赫哲族的魚皮文化,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民族的獸皮文化及其這些民族的樺樹皮文化為典型的代表,是以漁獵經濟為基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鮮明的文化,同時也是北方漁獵文化的核心內容。

展覽共分「三江漁歌 漁鄉天錦」、「林海尋蹤 蘊美興安」、「悠悠白樺 千載神韻」、「民族瑰寶 薪火相傳」四個主題單元,以122件/套代表性文物和自然場景再現相結合的方式,向觀眾立體化多方位展現世居在黑龍江地區的漁獵民族魚皮文化、獸皮文化、樺樹皮文化的滄桑歷史和延續至今的精湛技藝。

註:圖文來源於福建民俗博物館

丹墨抒懷——黃森榮書畫作品展

展出時間:6月29日——8月11日

展覽地點:順德市博物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新城區碧水路北側)

票價:免費

黃森榮老師一直抱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畏之心,努力付諸實踐。繪畫藝術,花鳥是其所愛,而對墨竹尤情有獨鍾——竹子堅韌挺拔、瀟灑秀逸的風神,富於藝術內涵,吸引他投放特別多的精力去觀察,繪寫晴、雨、風、露的不同形態,注入深刻感情,讓墨竹「人格化」。嗜好之深,到了入迷的程度,畫壇同人因而雅稱他為「嶺南一竿竹」。

註:圖文來源自順德博物館

鐵骨遺風——中山艦出水文物展

展出時間:7月1日——8月20日

展覽地點: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永順路1666號)

票價:免費

「鐵骨遺風——中山艦出水文物展」展示中山艦出水文物70件,包含銘牌標誌、艦載設施、生活用品、武器裝備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和中山艦官兵們的精神面貌。

中山艦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歷史見證物。它所經歷的曲折航程和創立的不朽功績,在軍事研究方面的價值彌足珍貴。中山艦的傳奇經歷,見證了孫中山先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百折不撓、奮鬥不息的豐功偉績;中山艦斑駁的傷痕,展現了抗日英烈為國捐軀,鐵血悲歌的革命精神。

註:圖文來源自吉林省博物院

生命之靈——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

展出時間:7月2日——9月15日

展覽地點:山東美術館(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1777號)

票價:免費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生命之靈——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在山東美術館拉開序幕。據了解,展出作品140件,其中包括木質作品107件、陶質作品11件、銅質作品18件、鐵質作品3件以及其它金屬材質作品1件。這些作品出自多哥、奈及利亞、馬裡、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加納、喀麥隆、剛果金、貝寧、塞內加爾、安哥拉、獅子山、幾內亞、加彭、查德等十餘個非洲國家的若干部族藝術家之手。非洲藝術家們用豐沛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表達了對生命和生活的無盡敬畏與讚美。主辦方根據展品內容,特別為展覽策劃了「母與子」系列、「祖先」系列、 「面具與頂飾」系列、「建築構件」系列、「生活用品」系列等多個模塊。

註:圖文來源自山東美術館

自在蘇杭——林海鍾中國畫作品展

展出時間:7月2日——8月18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蘇州市東北街204號)

票價:免費

林海鍾對於蘇、杭的偏愛,儘管曾遍覽名山大川,但定居杭城西湖畔,自號錢塘後來生,亦復寄情吳中,時來問道。忘卻一路的風塵,抻紙落墨,揮灑所及,成了他眼中的吳山、滄浪、西湖、白堤、太湖。一筆一划,出於古人,若董玄宰輩,卻不落窠臼;有其自己的面目,而與古不相違。

林海鍾筆下所描繪的是蘇州、杭州,而不拘泥於蘇杭;偶爾他會徹底出離了蘇杭,不妨去徽州、過太行、訪武當,滌蕩胸臆,然後再返觀蘇杭,經歷了不同的視野,可蘇杭依然,別有滋味,他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留給了蘇杭。這裡有林海鐘的童年記憶與一生摯愛,毋寧說這是他的蘇杭,不如說這是蘇杭借著林海鐘的筆,用滿壁煙水,呈現自我。

註:圖文來源自蘇州博物館

歷代曾候青銅器精品展

展出時間:7月5日——10月7日

展覽地點:南山博物館(深圳市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

票價:免費

曾國,一個在傳世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的神秘國度,在長達700多年的時間裡,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伴隨考古發掘的一步步揭示,以及帶有銘文的曾國青銅器大量出土,彷佛為我們推開一扇通往曾國的歷史大門。當考古工作者準備細細考究時,卻發現前方還有更多學術謎團在等待他們。

此次深圳市南山博物館聯合隨州市博物館和棗陽市博物館,共展出湖北隨州等地出土的歷代曾侯青銅器90餘件(套),其中的葉家山出土文物更是發掘後首次面向觀眾展出,研究價值可見一斑。揭示曾國從周初始封南山輔佐周王室,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依附楚國,直至戰國中晚期消亡的700餘年間的歷史脈絡。

註:圖文來源自深圳市南山博物館

南宋小百工青少年教育展

展出時間:7月6日——10月27日

展覽地點: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路334、336、450號)

票價:依據參加項目收費

此次工美館精心挑選了夾纈、燈彩、團扇、南宋官窯、提線木偶、毛筆、繡畫、雕版印刷、泥塑、剪刀等十種工藝,重現這些工藝和文化的發展。每一種工藝均配有動畫視頻,介紹工藝的相關步驟,看完動畫還能馬上學以致用。

除了十種南宋時期高度發展的工藝之外,展覽現場還將引入拉洋片以及古時候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遊戲——投壺和捶丸。其中,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而捶丸被譽為古代的「高爾夫」,如果你頗具運動天賦,就不妨挑戰一下吧。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展覽內容,這次工美館還特別準備了男生版和女生版的導覽手冊,在這裡面填寫好你的個人信息,就可以正式穿越至800多年前的臨安城了。

註:圖文來源自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蟲蟲世界——世界昆蟲精品展

展出時間:7月6日——9月1日

展覽地點:嘉興博物館(嘉興市南湖區海鹽塘路485號)

票價:免費

「蟲蟲世界——世界精品昆蟲展」是嘉興博物館和常州博物館通力協作而推出的以昆蟲為主題的科普特展,共展示各類精品昆蟲標本300餘種800多件。展覽內容分為昆蟲基本知識介紹、精品昆蟲欣賞、昆蟲與人類的關係三大部分,知識面廣博、種類豐富、內容詳實。展品中有伸展長度達60 釐米的巨竹節,世界上最重的昆蟲亞克提恩大兜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拉步甲,閃耀金屬般璀璨光澤的麗金龜、花金龜等一大批世界珍奇種類。

註:圖文來源自嘉興博物館

穿越時空的對話——名人故居的過去與未來

展出時間:7月28日——8月4日

展覽地點:鎮江博物館(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伯先路85號)

票價:免費

展覽中的14位文化名人,都是影響世界的文化巨人。他們的故居、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已經成為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青少年以及成人教育的終身課堂。展覽旨在通過這個學習名人、宣傳名人的好機會,鼓勵大家以14位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為榜樣,獻身於中華民族輝煌發展的偉大事業中。

註:圖文來源自鎮江博物館

編輯:辰辰

素材來源:各博物館官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進入文博交流群跟我們一起分享、交流文博相關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放暑假帶娃去哪兒?來嘉興博物館看「蟲蟲世界」吧
    蹲著看螞蟻是多久前的事情?"一個有生命的小不點,一粒能歡能悲的蛋白質,比起龐大的無生命的星球,更能引起我的無窮興趣。"上世紀20年代,法布爾用畢生精力觀察昆蟲的世界,寫下《昆蟲記》,當時人們對昆蟲,所知甚少。而今,除了專業的科學家,越來越多的自然愛好者們,加入到有趣的昆蟲世界。
  •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2002年8月3日23:25  東方網     東方網
  • 遼寧省博物館首開夜間展覽!約嗎?
    遼寧省博物館首開夜間展覽!約嗎?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2
  •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
    >(記者 華夏 曾江 通訊員 張帆)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  成都博物館常設展「花重錦官城?古代篇」展示成都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讓觀眾「從一座館,看一座城」。成都博物館館務委員、總策展人、研究員黃曉楓以這一展覽為例,探討如何在博物館的空間中,構建起文物背後的地方歷史文化發展史。
  • 線上線下結合 業內業外合作 貴州省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1月1日,時隔18年的兵馬俑主題展將再次走進貴州省博物館,「平天下——秦的統一」展覽的展出,是迎新,亦是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收官之作。據了解,該館在12月22日的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和記者一起,看看貴州省博物館這一年!
  • 好展覽都是「同義詞」——博物館「文明展」的當下與未來
    近年,國內博物館特別展覽數量井噴式增長,每年的統計數據均以萬計,這些展覽從類型上看,以歷史序列、精品文物、考古大發現、主題藏品和入境展覽為多,而從文明角度呈現某一區域、某一歷史時期特質的展覽則非常鮮見。從影響程度上看,屈指可數的幾個文明展均引起了受眾的極大興趣,觀者如潮的同時,也呈現出了評價的多元,值得大家思考。
  •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157件套出土文物,精選自秘魯11家考古類博物館藏品,年代跨度約3000年,多為秘魯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器、紡織品和木乃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消息,世界文明與藝術系列展之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將於6月25日,在三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A免費面向市民開放。
  • 「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開展,展覽持續到明年2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通訊員 趙海燕 方詩琪12月20日下午,記錄浙大藝博館的建設歷程的展覽「塵光: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誕生」在展廳四開幕。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致辭。浙江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楊毅、策展人魯明軍、藝術家郎水龍出席。浙大藝博館館長白謙慎教授宣布展覽開幕,浙大藝博館常務副館長樓可程主持儀式。
  • 深圳博物館「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開幕
    原標題:來深博看「穿花點水飛」   10月27日,由深圳博物館主辦的「穿花點水飛——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期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結束。   本次展覽以昆蟲的繁盛為線索,以「演化」為主題,通過展示108盒標本,清晰地解讀了昆蟲繁盛的秘訣,展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展覽分為「什麼是昆蟲」「繁盛的家族」「繁盛的秘訣」「昆蟲學史」4部分。記者在現場看到種類繁多的珍貴標本,包括阿波羅絹蝶、藍鳥翼鳳蝶、歌利亞鳥翼鳳蝶、金裳鳳蝶、極樂鳥翼鳳蝶、陽彩臂金龜等。
  • 【展覽】「恐龍腦科學」展覽在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開展
    歡迎關注「中國博物館協會」!
  • 「眼見不為實」視錯覺科學創意展覽 顛覆你的「眼界」
    6月30日起,嘉興博物館聯合青島海璟科普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眼見不為實——視錯覺科學創意展」,其間還將開展「話說文物」等配套活動,這是嘉興博物館為青少年打造的首個益智類展覽,也是今年繼「古生物展」後為小朋友們送上的又一個暑期科普展。
  • 地球歷史和生命演化展覽盡在番禺博物館!
    廣州既有歷史的悠久又有現代感的科技實力,想同時領略其魅力,那參觀博物館真是個不錯的選擇!據小編所知,廣州博物館數量也是相當驚人,那就一一去看看可好?由於居住在番禺,那去番禺博物館就是最近的。番禺博物館有幾個展廳有展示番禺古代文明、尹積昌雕塑館、一樓還有冼星海紀念館;也會不定期舉行其他展覽;最近就在舉行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的展覽!有沒有很感興趣,反正小編是非常感興趣。這次展覽也是做足了功夫,不僅有很多圖文資料還有很多實物,各種隕石、不同時期的動植物化石、更有恐龍蛋、從未聽過的遠古動物骨架。
  • 昆明動物博物館推出「走近昆蟲」專題展覽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昆明動物博物館於7月1日開始,在館內二樓機動展廳推出「走近昆蟲」專題展覽。昆蟲世界豐富奇妙,地球上從地下到空中,從兩極到赤道,從水域到沙漠,從平原到高山,無所不在,隨處可見。
  • 濟寧市汶上縣:佛教文物啟程赴山東博物館展覽
    原標題:汶上佛教文物啟程赴山東博物館展覽  6月3日上午9時,搭載著寶相寺珍貴佛教文物的車隊,在工作人員和武裝警察的護送下緩緩駛出汶上,正式啟程奔赴山東博物館,開始為期3個月的對外文物交流。來自齊魯電視臺、濟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記者全程進行了拍攝,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新冠病毒影響著全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也包括我們所熱愛的博物館行業。國際博協5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83%的博物館將大幅消減活動項目,30%的博物館將裁員,13%的博物館可能會永久關閉。疫情之下博物館何去何從?開放、財政、人員有哪些困境?展覽、教育、研究會發生哪些轉向?當線上活動成為主流,博物館能否超越線上?
  • 發燒友博物館辦起礦石展覽 寶貝來自全球(圖)
    緣起 意外獲得珍品再也停不下    雖然從小喜歡,但真正開始收藏礦物,彭榮俊還是從20年前開始。激起他收藏欲望的,是一次在國土資源部的授課。「雖然不是學地礦專業,但平時我看了很多專業書籍,對礦物比較了解。 」彭榮俊說,授課的對象包括國土資源部的眾多地礦專家。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5月18日上午,山東省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暨「文物山東·岱海同天」直播聯動活動開幕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簡樸而又莊重。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伴君一程又一程 ——2020年武威市博物館展覽回顧
    伴君一程又一程 ——2020年武威市博物館展覽回顧 2021-01-0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博物館人解讀博物館日主題 新定義下的博物館更加多元包容
    半島記者 黃靖斐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展示青島「博物館城」建設成果的兩個專題展將同時在市博物館開啟,博物館館長線上直播,拉近博物館與普通民眾的距離。青島市博物館8萬平方米改擴建項目浮出水面,在這一新的節點,屬於青島這座城市的博物館,開始被賦予更多新的內容和功能。
  •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2020-02-12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