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薯片裡匯集了文學、數學、物理與自然知識嗎?
你別忙著嗤之以鼻,先想想有些薯片是不是在罐子裡,很難碎成一大塊,更不會碎成對稱的兩瓣,而有些薯片一不小心就會碎掉。這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薯片裡的數學原理。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雙曲拋物面是幾何圖形,它的特徵就是無法形成一條應力線,也就是說小裂縫不會一下子變成一個大裂縫。品客薯片的設計就是運用了這個原理。
雙曲拋物面具有奇怪的力學特徵,不僅能承受拉扯,還能承受推擠。為了讓房屋更加能承載重量,抗擊壓力,建築學家們常常會把屋頂設計成雙曲拋物面,比如雪梨歌劇院、中國國家體育館鳥巢、2012倫敦奧運會的室內自行車館等。
這種構造靈感,當然不是人類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從自然界受到的啟發,比如常見的蜘蛛網、蛋殼,還有自然界的魔法拳擊高手——皮皮蝦。皮皮蝦在瞬間可以爆發出超過自己體重2500倍的力量。
科學家做過研究,此時它的速度和力量可以讓拳頭周圍的水沸騰。皮皮蝦為何如此厲害?杜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希拉·帕特克經過研究發現,皮皮蝦的拳頭裡也有一個雙曲拋物面。
雙曲拋物面是不是很厲害?所以說,品客薯片不僅懂數學、物理,還懂自然。而能讓它如此出色的人,才最厲害,最讓人敬佩。他叫吉恩·沃爾夫,是一位獲得星雲獎的科幻小說家,曾做過機械工程師。或許是因為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他發明了品客薯片的製造機,之後也成了科幻小說家。
那麼,薯片是怎麼做成雙曲拋物面的呢?
首先,用機器按照1份水兌2份土豆粉的配方,調製出配料均勻的麵團,然後運輸到螺旋餵送器裡。這時,麵團會自動掉進壓片區域。據說,這個壓片機有4噸重,能輕輕鬆鬆地把掉進來的麵團壓成一張巨大的土豆片,而且土豆片不論邊緣還是中心地帶都厚薄勻稱、緻密,無可挑剔。
同時,轉動著的模印機會把這張大土豆片切成橢圓形的小薯片。輸送帶繼續往前輸送,經過另一臺呈45度角的裝置。
之後,土豆片上多餘的部分會被分離運往這臺裝置,剩下的橢圓形薯片將繼續在原輸送帶上行走。這個分離的過程很有意思,看起來像是一張巨大的手將多餘的部分揭起來,但絲毫沒有牽扯的痕跡,一切都整整齊齊,井然有序。
這些橢圓形薯片會進入模印機另一端的圓柱形切割面,被製作成拋物柱的形狀,再進入裝有熱油的油炸機炸上11秒。隨著輸送帶的繼續運作,一枚枚炸好的薯片排著整齊的隊伍往前進軍,旁邊的吹風機不停地工作著,把薯片上多餘的油吹走。之後,專門的設備再為它們撒上調味粉。到了輸送帶的末端,薯片都被吹風機再次吹動,翻身掉進下一個輸送帶,整齊地落在同伴身上,也把多餘的調味粉撒在同伴的背面。
接下來就很簡單了,這些薯片們被抖開來,按重量分配好,送到紙筒跟前裝入。整個過程只有20分鐘,是不是很神奇?
這個過程,也只有富有獨特想像力的科幻作家才能構思出來,跟寫科幻小說一樣。現在你明白了嗎?擁有雙曲拋物面的薯片,是凝聚了文學創作、數學、物理和自然知識的食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不同意分享,請聯繫小編刪圖)
知識窗作者: 馬小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