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7個熱點問題的解讀來了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

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

昨天,主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王業明在中國呼吸學科垂直新媒體平臺《呼吸界》上發表署名文章,七問七答詳細解讀了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過程及結果。

問題1: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試驗的概況如何?

答:1月31日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自2月6日開始,在湖北省武漢市共計10家醫院啟動瑞德西韋針對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這是針對瑞德西韋的全球第一項按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設計進行並完成分析的臨床試驗。

研究後期,因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3月12日後再未篩選到合格的受試者。3月29日在數據安全和監察委員會(DSMB)建議下,研究者根據試驗方案設計的「試驗終止標準」停止了臨床試驗。

問題2:該臨床試驗主要的結果是什麼?

答:按照研究設計的給藥方式,與安慰劑組相比,瑞德西韋組在臨床改善時間方面平均縮短2天;有創機械通氣時間平均縮短4天,但以上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28天死亡率、氧療時間、住院時間、核酸載量和病毒轉陰率也無統計學差異。

總體來說,研究結果顯示,瑞德西韋未達到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同時因為本臨床試驗沒有完成方案預設的樣本量,無法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陽性結論。在安全性方面,瑞德西韋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沒有明顯差異,表明該藥物安全性良好。

需要澄清的是,論文客觀披露了重症患者中有更多的不良事件,也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可能主要與疾病進程本身相關,並不一定與試驗藥物有關。另外,不良事件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只有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才能稱為藥物的不良反應。

問題3:如何看待該試驗結果?

答:1.雖然本試驗的結果無統計學意義,但不意味瑞德西韋失去了研究價值,只能說明該藥物在我們設定的條件下在目標人群中未達到研究方案設計的臨床效果。

2.本試驗的陰性結果可能有多個原因:一個是研究未達到預設的樣本量,導致統計把握度不足。另一個原因是,本項研究除瑞德西韋和安慰劑外,所有受試者均接受了標準治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國臨床醫生對該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疾病診療方案不斷完善,救治水平也明顯提高,這也可能掩蓋了瑞德西韋發揮的作用。

3.瑞德西韋最佳的起效時間尚未明確。首先,抗病毒藥物需要越早使用越好,瑞德西韋在病程更早期應用時的臨床療效還有待探索。其次,出於安全性考慮,該臨床試驗採取了相對保守的試驗藥物劑量。是否可以嘗試更大劑量的治療(例如200mg/天),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最後,多種安全性良好的抗病毒藥物聯合應用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總而言之,本試驗結果雖未顯示瑞德西韋在新冠肺炎治療中預期的療效,但在早期治療和聯合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中仍可能有其潛在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問題4:該臨床試驗的試驗設計有哪些特點?

答:這是全球第一項嚴格遵循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研究設計科學,試驗過程規範,方案依從性高,質量監查嚴格。

研究針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對病例入組時的發病時間有嚴格要求(第一次用藥在起病之後12天內)。療效評價的主要指標是患者臨床改善時間,次要指標包括28天病死率、隨機後的第7、14、21和28天6等級分布、住院時間和機械通氣時間等。另外,針對抗病毒藥物還著重觀察了兩組病毒載量的變化,首次報導了下呼吸道病毒滴度變化。

問題5:該臨床試驗如何確保受試者的權益?

答:首先,該臨床試驗項目在啟動前獲得了中日友好醫院等各參與醫院的倫理委員會批准,倫理委員會按《赫爾辛基宣言》和GCP要求保障受試者的權益。

其次,受試者充分知情同意,試驗過程中參加本試驗的受試者隨時有退出試驗的權利。

第三,該項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按2:1隨機分配到瑞德西韋組和安慰劑組,為的是讓更多患者用到瑞德西韋這一潛在可能有效藥物。

第四,除臨床試驗用藥外,兩組受試者均由臨床醫生根據最新版診療方案依據受試者病情選擇充分、有效的標準治療措施,也包括可及的抗病毒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幹擾素等),抗菌藥物,呼吸支持治療等。

第五,臨床試驗開始後,研究者組建了由多學科中外專家組成的5人獨立數據安全和監察委員會,定期對累計收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進行獨立評判,確保試驗受試者的安全及臨床試驗的完整性。

問題6:是不是因為臨床試驗設計過於嚴苛,導致患者招募困難?

答:首先,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的快速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導致治療性研究終止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們在研究方案中就規定了若疫情得到控制可以終止本試驗。

其次,在設計之初,就嚴格考慮了研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問題,12天是經過對患者病情規律了解後確定的。我們最早第一篇發表在《柳葉刀》新冠肺炎的論文以及後續的研究均顯示患者從發病到加重為重症或危重症大概在10-12天左右,因此設置12天是合理的,是希望讓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第三,3月12日後本試驗無法招募到合適受試者,曾有建議我們放開發病時間的限制。本著堅持科學性優先,兼具可行性的原則,研究者對當時參加研究醫療機構的患者進行了排查分析。發現當時較多患者已經處於恢復期,即使放開時間限制,也難以擴大入組,還將對藥物臨床試驗的結果評價造成困難。

問題7:對今後的臨床試驗有什麼啟示?

答:1.在疫情的應急情況下,社會各界和研究者對尋找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意願十分迫切,而且探索有效治療措施的時間窗極為狹窄,面對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病,快速確定有效治療藥物十分困難。開展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充滿挑戰,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卻是評價潛在價值藥物的金標準。

2.瑞德西韋作為可能有效的抗病毒新藥,獲得了全球各界的期望。為有效避免來自研究者和受試者因對瑞德西韋期望所產生的各種偏倚,同時也為了更好地控制臨床試驗期間其它治療措施的影響,本項臨床試驗採用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設計,保障了試驗結果科學性和可靠性。

3.設置發病到抗病毒用藥時間作為入選標準是很有必要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抗病毒時間尚不明確,根據我們長期以來在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積累的經驗,抗病毒藥物需要越早用越好。如果研究的目標人群是輕中症患者,需要限定更早的發病時間。

4.通過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我們發現基於疾病嚴重程度等級定義的臨床改善或臨床惡化是比較可靠的研究終點,因為該終點能夠評價患者是否能真正從該藥物中達到臨床獲益。除體現臨床意義外,該終點評價相對客觀,研究者的主觀評價影響較小,可有效減少研究者的測量偏倚。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歡

監製:陳巖

編輯:徐顥哲、士心

流程編輯:付善元

相關焦點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昨天,主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王業明在中國呼吸學科垂直新媒體平臺《呼吸界》上發表署名文章,七問七答詳細解讀了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過程及結果。問題1: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試驗的概況如何?答:1月31日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
  • 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出來了!
    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發表重磅文章報導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這是瑞德西韋第一個臨床試驗結果:接受治療後(中位18天),36名接受瑞德西韋的患者獲得了臨床改善(36/53,68%),其中包括17名應用呼吸機病人最終拔管(17/30,57%)。25名病人出院(25/53,47%),7人死亡(7/53,13%)。
  • 瑞德西韋有效嗎?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
    曾被寄予厚望,甚至被人們調侃音譯為「人民的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其全球範圍內的多項臨床試驗仍未正式對外公布任何結果。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查詢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顯示,瑞德西韋在中國新冠肺炎成人重症試驗狀態為「終止」,原因顯示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當前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
  • 首個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出來了
    新冠肺炎特效藥「候選人」瑞德西韋(remdesivir),雖然還未獲批上市,但已經在「同情用藥」的原則下,於各國展開臨床治療。4月1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份瑞德西韋在同情用藥情況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68%的患者在用藥後症狀出現改善,13%的患者結束療程後死亡。
  • 瑞德西韋有效嗎?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中國臨床研究入組...
    曾被寄予厚望,甚至被人們調侃音譯為「人民的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其全球範圍內的多項臨床試驗仍未正式對外公布任何結果。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查詢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顯示,瑞德西韋在中國新冠肺炎成人重症試驗狀態為「終止」,原因顯示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當前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4月揭曉 中國三項專利已獲批
    針對吉利德公司倍受關注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的進展以及相關的專利申請授權情況,2月2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進行,4月27日公布初步結果。
  • 中國首個瑞德西韋雙盲試驗結果出爐:無效!和美國結果截然相反
    前不久,因為WHO無意間洩露,中國中斷全球首個瑞德西韋雙盲對照試驗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官方宣稱是樣本量不足,但當時就有許多人就懷疑,應該是試驗效果不顯著所致。因為如果有效,試驗通常還是會繼續推進的。在次要結果中,發病10天內使用瑞德西韋的患者的死亡率較低,為11%(8/71),而使用安慰劑的患者死亡為15%(7/47)。當然,和上面一樣,這一結果也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此外,與注射安慰劑相比,使用瑞德西韋治療並沒有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也沒有減少上、下呼吸道中檢測到的病毒。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 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 大流行危機期間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患者的中國臨床試驗數據監查
    會議,除了公開會議內容可以讓研究者獲悉外,閉門會議內容一直處於保密之中,只有在臨床試驗揭盲後,完成統計分析並在專業雜誌上發表臨床試驗結果後才得以解禁。近期,由本次獨立數據和安全監查委員會的兩位統計學家(美國羅格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施維中教授和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姚晨教授)聯合撰寫的有關「大流行危機期間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患者的中國臨床試驗數據監測」論文在藥物信息學會(DIA)旗下的「Therapeutic Innovation & Regulatory Science」雜誌上全文發表,文章以文獻記錄的方式回顧了關於數據與安全監查委員會
  • 《柳葉刀》:中國隨機雙盲新冠重症試驗提前終止,瑞德西韋結果如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眾多在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的候選藥物中,瑞德西韋(remdesivir)無疑是被人們寄予厚望的一款抗病毒療法。今日有3項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幾乎同時匯報結果。
  • 瑞德西韋中國兩項臨床試驗終止:新冠疫情得到較好控制,招不到合適...
    瑞德西韋中國兩項臨床試驗終止:新冠疫情得到較好控制,招不到合適病人  Emma Chou • 2020-04-16 14:45:15 來源:前瞻網 E7745G0
  • 學術頭條:中美3項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不一,NASA公布雙黑洞共舞...
    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效果待驗證幾天前,WHO意外洩露的關於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無效的臨床試驗結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關於"人民的希望"完全破滅的哀嚎不絕於耳,瑞德西韋生產商吉利德公司隨後發表了聲明,表示另一項臨床實驗的初步數據表明瑞德西韋可以幫助COVID-19患者。
  • WHO意外洩露中國試驗手稿,「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
    可以說,有關瑞德西韋的任何一個消息都時刻牽動著行業的神經。該藥最近的一些消息包括《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的同情用藥治療重症患者的首批數據、吉利德官宣在中國開展的2項臨床試驗因患者入組不足而提前終止等等。
  • 張文宏否定兩種抗病毒藥療效:瑞德西韋對病死率沒有很大改善
    延伸閱讀: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
  • 瑞德西韋治療新冠綜述:伊波拉試驗中死亡率高,但仍值得期待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研究團隊發表的一項針對伊波拉病毒的四種實驗療法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共有175名患者接受了瑞德西韋治療。由於53%的高死亡率(93/175),瑞德西韋療法沒有過關。當然,伊波拉本身是一種極度致命的傳染病。作者們認為,其安全性不受質疑。
  • NEJM:臨床試驗表明巴瑞替尼和瑞德西韋的組合使用有望治療新冠肺炎
    2020年12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抗炎藥巴瑞替尼(baricitinib)和抗病毒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聯合使用,可以減少COVID-19住院患者的康復時間。該臨床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支持。
  • 無法招募到符合要求的病人 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1終止1暫停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臨床試驗註冊網站ClinicalTrials.gov信息顯示,瑞德西韋在中國進行的針對輕型、普通型 COVID-19 患者的臨床研究因「入組率低」被暫停。在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上可查詢到,目前該項研究的招募狀態為「Suspended」。
  • 瑞德西韋在美獲批上市,官方蓋章意味著「效果好」嗎?
    文章指出,對於瑞德西韋的價值,許多科學家持懷疑態度,特別是FDA在批准時並未諮詢外部專家委員會,也未參考所有瑞德西韋的臨床對照試驗。而作為批准依據的三個研究中,瑞德西韋也並非總是有效。其中接受瑞德西韋的患者恢復時間中位數為10天,而對照組為15天。研究的初步結果於4月29日通過新聞發布會發布,最終論文發表於10月8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參考的第二個和第三個臨床試驗,由瑞德西韋的製造商吉利德公司資助。
  • 曹彬談瑞德西韋試驗:堅持對照組設盲
    曹彬表示:「正在對瑞德西韋重症組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他未透露相關試驗的進展以及患者最終的入組情況。  曹彬因負責中國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而備受關注,4月12日晚間,他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一場學術分享中,重申了其對瑞德西韋藥物嚴格臨床試驗設計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