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喜添新丁達33隻
9月1日,記者從海南省林業局獲悉,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日前新添一隻幼崽至此,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已恢復到5群共33隻。 海南長臂猿是僅分布於海南島的我國特有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20世紀70年代末海南長臂猿僅剩7隻,其瀕危程度遠超「國寶」大熊貓和朱鹮。 為拯救該物種,1980年海南成立了霸王嶺長臂猿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逐步減少直至停止該區域森林採伐。
-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2015-09-23 19:49:58海南省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3日透露,由國內外保護專家共同制定《海南長臂猿保護行動計劃》(簡稱《計劃》)經過評審,將對未來該物種保護提供科學指導。 作為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海南長臂猿被公認為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是研究人類起源和進化過程的重要對象。該物種曾廣泛分布於海南全島,但隨著人口增長,熱帶雨林面積減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目前海南長臂猿僅有25隻,分為四個家庭群。
-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 (1/2)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2) "← →"翻頁 9月1日,海南省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
-
不足150隻,天行長臂猿成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
在2018年8月22日奈洛比舉行的第二十七屆世界靈長類學會大會上,專家們經過嚴謹的討論確定了2018-2020年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名錄。近日,該報告首次公開發布。天行長臂猿作為2017年才被定義的新種位列其中,這也是中國本次唯一出現的本土物種。
-
海大揭秘極端厄爾尼諾現象 發生頻率為過去兩倍
在全球變暖場景下,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頻率是過去20世紀氣候場景下的兩倍,而未來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將導致災難性天氣事件更加頻繁地發生。 本報訊 日前,國際著名期刊《NatureClimateChange》在線發表了題為《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研究文章。
-
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
霍頓希望經過這次疫情後,更多國家能認識到中國在疫情中所作的貢獻,希望能夠看到更多中國科學家和醫學界的帶頭人活躍在世界舞臺上。同時,理察·霍頓還表示,中國醫務工作者在一線治病救人的同時還不斷總結經驗,他們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驗之談,不應該只被看作是一篇篇期刊上的論文,而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如果沒有中國科學家及醫生從1月開始直到現在還在發表的論文,我們就不會有一個可靠的知識基礎應對這次疫情。」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除了做好防控硬體建設、發熱門診改造、落實應檢盡檢等疫情防控工作,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邢泉生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合作,開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疾病發病特點合作研究,先後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合併其他呼吸道病原體感染
-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為?森林驛站11月20日森林小課堂答案
今天11月20日的問題是: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為?三個選項分別是:西黑冠長臂猿、海南黑冠長臂猿、白頰長臂猿,小編這就來告訴大家11月20日的森林驛站小課堂答案。2020年森林驛站11月20日森林小課堂問題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為?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獲得很少或零引用
Jeffrey Brainard於 2020年1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在「掠奪性」期刊樣本中發表的每10篇文章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獲得一次引用,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會要求作者發表論文, 但掠奪性期刊的被引率大大低於傳統的,經同行評審的期刊。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08年08月06日 0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
袁亮院士團隊最新成果在Google Scholar Metrics全球TOP100期刊發表
近日,由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院士領銜的工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團隊在煤礦氣液兩相細水霧降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Effect of water-fog particle size on dust fall efficiency of mechanized excavation face in coal
-
陝科大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論文
01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張美雲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題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
-
山東大學在Cell期刊發表染色體的評論性文章
有消息報導,9月19號,山東大學生物技術研究院佘群新團隊在Cell期刊發表了題為Crenarchaeal 3D Genome: A Prototypical Chromosome Architecture for Eukaryotes的評論性文章。《細胞》(Cell)為一份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主要發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
-
棲息地喪失導致全球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
中廣網海口10月31日消息(記者許雲)根據最新公布的《2006-2008年瀕危靈長類物種報告: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顯示,由於農業清地、伐木、薪柴利用導致的棲息地喪失是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
東林教師在國際Top期刊發表綜述文章
東林教師在國際Top期刊發表綜述文章 2018-03-2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 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圈都發表了哪些文章?
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其上的文章是各個學科研究前沿的風向標。隨著我國核能研究能力及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內學者逐漸開始在這些頂級期刊上嶄露頭角。 應讀者要求,小編嘗試整理了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能領域發表的研究型論文。鑑於小編水平有限,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
-
將近200本科學期刊已在網上「失聯」!還有900篇文章「瀕危」
數以百計的開放獲取(OA)科學期刊開始在網上消失。大約200項科學研究在網上被刪除,接下來可能會有近900項被刪除。Science Mag首次報導了網絡世界發生的一種現象。據說,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網際網路上採用開放式存取(OA)格式的數百種科學期刊正在消失。去年以來,確切地說,84種在線辦公自動化期刊和近100種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期刊在網上丟失。大約900篇已發表的科學文章也面臨從全球資訊網上被刪除的境地。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
巴西通過拯救瀕危靈長類動物計劃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2月5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據5日發布的巴西聯邦政府公報,該國環境部通過了一項試圖拯救15種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靈長類瀕危動物的行動計劃,即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