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200本科學期刊已在網上「失聯」!還有900篇文章「瀕危」

2020-09-12 前瞻網

數以百計的開放獲取(OA)科學期刊開始在網上消失。大約200項科學研究在網上被刪除,接下來可能會有近900項被刪除。

Science Mag首次報導了網絡世界發生的一種現象。據說,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網際網路上採用開放式存取(OA)格式的數百種科學期刊正在消失。

去年以來,確切地說,84種在線辦公自動化期刊和近100種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期刊在網上丟失。

大約900篇已發表的科學文章也面臨從全球資訊網上被刪除的境地。

赫爾辛基漢肯經濟學院的信息科學家Mikael Laakso,也是發表在arXiv預印本伺服器上的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觀察他們最近的數據分析而得出了上述結論。

專家表示,由於多種原因,這些期刊可能會消失或從網際網路上消失。

首先,出版商可能已經停止支付保留出版頁面的費用。

其次,這些期刊可能是在一個原本屬於某個學術機構的在線平臺上託管的,因此可以在沒有更新的情況下被刪除。

「已經為圖書館建立了流程、預算和文化以保存已購買的內容,而那些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的內容卻沒有加入到這樣的流程中,因此如果出版商消失了,就有被遺漏的風險,」他說。

然而,Laakso仍然認為,在線期刊不應該這樣消失。

他解釋說:「科學出版物真的不應該有任何衰減或丟失,特別是那些已經在網上公開的。」

JLIS.it(《義大利圖書館、檔案和信息科學雜誌》)的執行編輯Andrea Marchitelli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也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觀點。

他相信,出版商應該能夠投資,以保持他們的文章張貼。

「分析表明,研究的完整性和學術記錄的保存……所有學科和地理區域都面臨風險,」他解釋道。

科學研究已經成為分析和科學結論的最佳武器。當它們從網際網路上消失時,它們再也不會被閱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發現丟失文章的研究人員並沒有詳細說明哪些科學期刊從網絡上消失了。

但是,由於數量巨大,可能會有其他與COVID-19相關的研究加入名單。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techtimes.com/articles/252439/20200910/nearly-200-journals-suddenly-went-missing-in-the-internet-about-900-more-at-risk.htm

相關焦點

  • 《科學》期刊發表海大團隊文章《全球最瀕危靈長類恢復希望》
    《科學》期刊發表海大團隊文章《全球最瀕危靈長類恢復希望》海南日報海口7月7日訊 (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李布明)日前,海南大學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恢復創新團隊與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動物研究所、IUCN靈長類小猿專家組(SSA)合作成果《Recovery hopes for the world’s rarest primate(全球最瀕危靈長類恢復希望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縮水60%,還發了篇奇葩文章
    目前的SCI影響因子為1.862分,在177本生物遺傳學SCI專業期刊中,落到了130位,這本期刊想回Q1Q2並不難,繼續看你就會明白。有的同學可能會疑惑,這本期刊的中科院分區怎麼會比JCR分區還高?這是因為中科院分區要到年底才會對應今年6月的JCR報告進行更新,那個時候,大概會落到遺傳學4區。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期刊「經典推薦」系列:我們目前已經邀請到68位各個領域的博後甚至副教授組成了「iJournal期刊委員會」,他們代表了至少100個小的學科領域。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每位老師來為大家撰寫每個小學科的十本經典期刊。
  • 刊文量近1000篇,國人論文佔比高達80%,聽說這個友好的期刊要被踢了?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143天 被SCI剔除是謠言 前段時間,筆者給大家分析了一個值得投稿的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詳見《國人文章佔比高達65%,兩個多月就能發表,這本15分+綜合期刊太值了》)
  • 深陷造假風波,這本SCI期刊試圖挽回口碑,重新獲得信任
    前些日子,大名鼎鼎的華爾街日報揭露大型學術期刊的「論文圖片工廠」醜聞,涉及論文將近200篇。《華爾街日報》上揭露的某些文章的科學問題。根據COPE指南,編輯部正在優先研究這些問題,並與相關文章的作者聯繫,以獲取其他信息,這些信息將為其正在進行的調查提供參考。期刊將提供有關調查的最新信息,並儘快對涉及到的論文採取相應措施。為了打消投稿人的顧慮,由副編輯和兩名獨立審稿人對論文進行同行評審。在文章處理過程中會採取其他有效手段,加大對手稿的審查。
  • 深陷造假風波,這本SCI期刊試圖挽回口碑,重新獲得信任
    前些日子,大名鼎鼎的華爾街日報揭露大型學術期刊的「論文圖片工廠」醜聞,涉及論文將近200篇。被涉及到的期刊都開始加大自身稿件的審查,並處理這些問題論文。最近,在Bioscience reports的官網也掛出了這樣一段通知。Portland Press出版社和Bioscience reports編輯委員會已意識到與《華爾街日報》上揭露的某些文章的科學問題。
  • 162篇文章被撤!這本3分期刊竟讓中國學術界全面淪陷?
    首先,ERMPS雜誌霸佔了上周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26本醫學雜誌中的高危首位。其次,ERMPS雜誌近期又撤稿了162篇國人學者的文章(199篇中重複37篇),這也是繼2017年Tumor Biology雜誌撤稿107篇以來,最大的一次國人文章撤稿。
  • 這本SCI期刊一口氣撤回17篇文章,原因是把關不嚴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一口氣撤回了17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我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Carbone Editore公司經理Mister Carmelo Pennino提出的關注,ACTA MEDICA MEDITERRANEA期刊撤回了該文章。
  • 地球科學領域429本期刊的最新即時影響因子
    2020影響因子的情況,本期對地球科學領域429本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採集時間2021.01.20)。完成度指即時IF達到了上年度正式IF的百分之多少,其實就是即時IF與2019IF的比值,可以判斷每本期刊的IF增速情況。這429本期刊中,完成度超過100%的有246本,佔比為57.34%,要顯著低於之前匯總的材料、化學、環境、工程技術和農林領域,但高於物理學領域的期刊。完成度超過100%意味著這246本期刊明年IF上漲已成定局。
  • 這本國人每年發表900篇論文的4分SCI期刊,你不了解一下?
    下面三篇是2020年已發表的論文,接收速度都是一個多月。刊文量自創刊以來,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年刊文量一直呈現出上漲趨勢,直至在2018年的時候達到了3272篇的頂峰。去年略有下降,為3066篇。至於今年,預估還會有一些下降,2800-2900篇左右。
  • 山東齊魯衛生健康傑出青年5成文章被質疑,3篇已撤稿,3篇已勘誤
    2015年博士畢業,到2020年也才5年,取得這些成績,郭紀偉可以說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學術新星,如果沒有Pubpeer上如此大量的造假質疑和學術期刊的撤稿的話。在Pubmed上可以搜索到郭紀偉的文章共22篇,其中11篇被掛在了Pubpeer上,3篇文章已經撤稿(retracted),3篇文章已經勘誤(erratum),這個比例可以說非常驚人了。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這個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由某個小學科的專家挑選這個研究領域的十本期刊,並對每本期刊進行專家點評,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學科領域以及領略期刊數據背後的秘密!  另外,再配合我們從iJournal平臺的期刊數據(https://ijournal.topeditsci.com),讓大家對該領域內的所有主流期刊(不止十本)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 網購孔雀收到一群雞,商家失聯曝光媒體,林業局:孔雀不能隨便養
    在農村有很多養殖戶,喜歡養一些雞鴨魚之類的,隨著網絡信息工具的普及,很多農村居住的人也學會在網上買東西了,不管是物件,還是活物都通通能在網上買到,但是如果不小心提防可能因此而上當受騙,因為在網上很多東西不一定像他們向外界宣傳的那麼真實,今天要說的這位養殖師傅就是,他在網上看到有人賣孔雀,於是想著買點雞苗
  • 已發表的文章竟再次被別的雜誌社接受!到底是什麼原因
    然而,隨著作者付費模式的開源(Open Acess,OA)期刊的流行,一些雜誌社放棄了嚴謹的科學態度,不管文章質量好壞,也不進行同行評議,給錢就發。他們不再是科學的傳播者,而是精明的商人,通過發表論文大量斂財。這種雜誌被稱為「掠奪性期刊」。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期刊信息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入選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
  • 南醫少年:他95後,專業第1、SCI論文13篇,4本學術期刊審稿人!
    95後的他,目前被4本SCI期刊破格聘任為審稿人,發表SCI論文13篇,曾擔任「罕見一心 青陽不息」社團社長,志願時長近200小時,愛好寫詩……他是同學們口中的大佬,也是隱藏的「斜槓青年」,從本科生到研究生,他一直在不斷成長著,身份的轉變中不變的,是堅守醫路的初心。
  • 這本SCI期刊平均一個月即可接收,IF4分+
    期刊信息:主編信息主編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Mark Johnston審稿周期GENETICS官網表明35天內可以迅速決定接不接收;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收一般為1個月左右,當然也有小部分因為修改等原因需要5-9個月左右;文章接收後,當月便可在網上發行,審稿期還是比較短的!
  • 十幾本SCI雜誌的審稿人,19篇文章被質疑造假?怎麼回事
    印度佩裡亞爾大學(Periyar University)科研中心的Soundarapandian Kannan教授,其署名的上百篇文章中,一個月內有19篇被質疑造假。他還擔任了JACS、Nanomedicine、Breast Cancer等十幾本國際期刊的專業審稿人,累計拿到過14次數額不等的基金或獎勵。
  • 學術期刊的級別、種類、等級,這篇文章全講清楚了!
    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並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內容主要以原創研究、綜述文章、書評等形式的文章為主。▲《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知網截圖。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錄情況、期刊等級劃分、期刊影響因子等信息。
  • 一本植物學,農學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逐年上升的一區國產期刊
    今天我們就來按照我們最新升級的推文形式來給大家介紹一本植物學,農學領域的期刊。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每本期刊的寫作內容:1. 期刊介紹2. 「專家」評論3. 發文量,發文國家單位以及國人佔比4. 自引率5. 往年以及實時的影響因子和分區6. 審稿發表周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