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4月3日電 兒童自閉症是社會廣泛關注和關心的問題。4月2日,記者就兒童自閉症的臨床表現、早期治療方面的問題採訪了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醫生李佳樾。
記者: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兒童自閉症?
李佳樾:兒童自閉症又稱兒童孤獨症,是以交流、語言障礙和行為異常為特徵的發育障礙疾病,是兒童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兒童孤獨症由美國兒童精神病學家Leo Kanner1943年首先描述,這類兒童從嬰兒時期開始,「天生的不能與周圍的人們建立正常的情感聯繫」,似乎與環境是隔離的,語言異常或者根本就沒有語言,不尋求擁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觸、行為刻板等。
兒童孤獨症通常在3歲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迄今為止,自閉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已有研究發現,兒童自閉症是與基因遺傳高度相關的有生物學基礎的疾病。
在1980年以前,一直認為孤獨症是一種罕見病,發病率大約為2~3/萬,自1980年之後各國報導孤獨症發病率呈顯著上升的趨勢。孤獨症在世界各國各個種族均有發現,儘管各國發病率報導不一,但是出現了發病率顯著上升的趨勢是相同的。1982年陶國泰在我國首先報導了4例兒童孤獨症,目前,孤獨症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而且確診年齡有提前的趨勢,從3歲左右提前至2歲半左右。其中原因並不明朗,不過有些因素可能起到了作用,比如人們對這種疾病認識水平的提高,年紀較長的爸爸數目也越來越多。
記者:兒童自閉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李佳樾: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是孤獨症的三個主要症狀,同時在智力、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面也有相應的特徵。一般從1歲半左右,家長逐漸發現兒童與其他兒童存在不同。
1、語言障礙
這是大多數孤獨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語言、重複性刻板語言、或是自言自語,語言內容單調,有些語言內容奇怪難以理解,模仿語言和「鸚鵡語言」很常見,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2、社交交流障礙
交流障礙是孤獨症的核心症狀,兒童喜歡獨自玩耍,對父母的多數指令常常充耳不聞,但是父母通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孩子會愉快地執行某些他所感興趣的指令,如丟垃圾、吃餅乾、上街等。兒童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與親人的目光對視,喜歡獨自玩而不願意或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不能參加合作性遊戲。
3、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
孤獨症兒童可能對多數兒童喜愛的活動和東西不感興趣,但是卻會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並因此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重複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如轉圈、玩弄開關、排列玩具和積木、反覆觀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風扇或其他圓形物體。
4、智力異常
過去認為7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落後,20%左右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智力正常和超常的孤獨症稱為高功能孤獨症,這些患兒往往較晚被發現。
5、感覺異常
大多數孤獨症兒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感覺異常,有些兒童對某些聲音特別恐懼或喜好;有些表現為對某些視覺圖像的恐懼,或是喜歡用特殊方式注視某些物品;常見痛覺遲鈍現象;本體感覺方面也顯得特別,如喜歡長時間坐車或搖晃。
記者:怎樣早期識別兒童自閉症,爭取治療時間?
李佳樾:大多數家長對兒童孤獨症的了解較少,對於孩子早期的異常表現不夠重視,認為孩子還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好的,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家長了解兒童孤獨症早期識別的一些主要內容,對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1、不說話
大多數孤獨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是不說話,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有一種偏見,認為「貴人語遲」,並不重視孩子不說話的現象,有時反而認為是好事,因此,很多孩子就診時已在3歲左右。家長在評價孩子不說話是否嚴重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判斷孩子是否能夠聽懂家長的指令並能做出相應的行為,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社交能力是正常的,能夠與家長進行互動與配合,而孤獨症兒童不僅語言發育落後,而且沒有相應的社交行為。
2、叫名字不答應
孤獨症兒童對於自己的名字是沒有應答的,很多家長會懷疑孩子的聽力有問題,其實這種現象是孤獨症兒童的一個特殊表現,聽力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外界聲音刺激,不論聲音大小,即使父母呼喊自己的名字,仍然是沒有任何反應。有時父母會誤認為孩子沉浸在自己專注的事情,而對外界的刺激不理會。
3、沒有眼神交流與對視
孤獨症兒童不能與他人進行眼神交流,包括父母。如果孩子很少注視家長,甚至基本上不看家長,家長就要留意觀察孩子的其他社交行為的表現。對於注視的研究現已提前到嬰兒期,研究結果表明,嬰兒何時注視其他人的眼睛,能持續多久,提供了其是否有可能出現自閉症、迄今為止最早期的行為學信號。
那些在3歲時確診患孤獨症的孩子,相比沒有患上自閉症的孩子,在襁褓中注視人眼睛的次數較少。那些後期被確診為自閉症的嬰兒,在2-6個月時較少注視人們的眼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對別人眼睛的注意力越來越小。相比之下,未出現自閉症的嬰兒注視他人眼睛的時間越來越長,這種上升趨勢直到9個月大時才停止,而且直到幼兒階段,仍然可以專注地凝視別人眼睛。那些隨著年齡增長,注視他人雙眼的時間出現最劇烈衰退的嬰兒,患上的自閉症最為嚴重。因此,家長應該從嬰兒期開始就要關注孩子的注視能力。
記者:兒童自閉症的診斷與治療現狀?
李佳樾:兒童孤獨症的鑑別與診斷需要醫務人員進行專業的檢查與分析,家長不可不重視兒童早期的一些異常表現,但也不能根據生活表現盲目判定孩子患有孤獨症。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對於兒童孤獨症的鑑別與診斷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醫務人員曾赴挪威、北京等地學習兒童孤獨症診斷與治療,能夠對於兒童孤獨症進行專業的診斷與指導。
兒童孤獨症病因尚不明確,目前亦無特效藥物治療,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幹預,通過行為幹預和特殊教育訓練,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兒童孤獨症的預後取決於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智力水平、教育和治療幹預的時機和幹預程度。兒童幹預的年齡越小、訓練強度越高,效果越好。(牟健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星星的孩子」和他們身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