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耳聾基因篩查揭示耳聾背後的秘密

2021-01-16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晚報記者孫茂寅通訊員王藝璇

聽力障礙是人類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我國每年有6-8萬聽力障礙兒出生,聽力障礙者中有60%是遺傳原因導致。普通人中,大約有5~6%的人也會攜帶隱性狀態的耳聾基因突變,也就是20個正常人中至少有一個為耳聾突變基因攜帶者,耳聾基因篩查刻不容緩。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於2020年7月引進當今最先進的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系統,對四個耳聾基因20個位點進行篩查,目前共篩查新生兒706例,發現突變45例(多數遺傳自父母,個別為新發突變),陽性檢出率高達6.4%,其中確診3例藥物性耳聾患者,此類患者則終生禁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否則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導致耳聾。

其餘42例為耳聾基因攜帶者,此類患者可無表型症狀,會遺傳給下一代。如果夫妻雙方都攜帶相同的耳聾基因,就算聽力正常,也有高達25%的機率會生育聾兒。如「一巴掌致聾」基因突變,可導致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這些孩子在出生後有些聽力是正常的,通常在一次輕微的外傷後(特別是頭部外傷)出現聽力下降,經過一段時間後聽力可以部分恢復,但是經過多次發作,聽力逐漸下降,最終需要植入人工耳蝸來幫助這些患兒恢復聽力。對這些孩子進行耳聾基因篩查,可以早期發現,以便提醒家長儘量避免孩子受到頭部撞擊、倒立等,延緩聽力下降的時間,為孩子爭取寶貴的語言發育時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耳聾患者發病率會持續增高,可由新生兒期1.86‰提高至14歲的4.5‰,成年期發病率更高。

耳聾基因篩查群體有:夫婦孕前查體、新生兒、耳聾患者或有耳聾家族史者。篩查樣本為末梢血,對於新生兒可以與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一起採樣。

孕婦及新生兒是耳聾基因篩查的主要人群,可以發現耳聾的原因、遲發性耳聾患者、耳聾基因攜帶者,經專業醫師及時進行幹預、生育指導,最大限度減少聾啞患者。

據了解,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來,歷經2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泰安市一支設備先進、人才齊全、技術精湛、作風優良、集疾病篩查、診斷、治療、諮詢、管理於一體的篩查中心。中心下設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產前篩查與診斷中心和聽力障礙診治中心三大部門,技術水平達到了省內領先、國內先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相關焦點

  • 你是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嗎?
    藥物性耳聾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從去年6月至今,南京市秦淮區婦幼保健所為1000多名0-3個月的兒童,進行了新生兒聾病易感基因篩查,目前已檢測出5例陽性患兒,再為患兒母親進行免費篩查,結果同樣為陽性。  藥物性耳聾  和人體線粒體基因上的兩個位點突變有關  「唐氏篩查已經在人群中形成了很高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但是,對於藥物性耳聾基因篩查知道的卻並不多。」 秦淮區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科侯潤馨科長介紹,中國人群藥物性耳聾的基因位點主要是線粒體DNA上的12SrRNA基因的1555A>G和1494C>T這兩種突變。
  •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被列入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為遺傳病基因檢測...
    江門日報訊 (記者/鄧榕 通訊員/劉智) 日前,依託於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廣東省遺傳病基因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列入「2019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江門衛生健康系統
  • @長沙人,這些醫療機構可免費做無創DNA檢測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了!
    、長沙市第一醫院、長沙市第四醫院、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湖南旺旺醫院、望城區婦幼保健院、長沙縣婦幼保健院、瀏陽市人民醫院、瀏陽市婦幼保健院、寧鄉市人民醫院、寧鄉市婦幼保健院。 二、新生兒疾病和耳聾基因篩查參與單位 (截止到10月30日) 芙蓉區: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暫未開展耳聾)、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湖南旺旺醫院、長沙麗人婦產醫院。
  • 科學網—新聞專題-愛要讓你聽見——關注耳聾基因篩查
    詳情>>
  •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新發現12例「中國首報」異常染色體核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通訊員 王藝璇近日,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又發現「中國首報」異常染色體核型12例。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探索預防染色病患兒的出生,檢測技術也在日趨豐富,針對發生率較高的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等可通過產前篩查或胎兒無創DNA產前篩查,篩查高風險者或符合產前診斷條件的可通過遺傳諮詢、細胞遺傳、分子遺傳等技術進一步產前診斷,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此類胎兒;對於婚後有自然流產、胚胎停育等情況的夫婦,可以通過檢測夫婦、流產組織染色體或染色體基因組織結構分析
  • 溫州將遺傳病基因檢測列入孕檢篩查 一口唾液能查三種基因疾病
    溫州網訊 孕媽的一口唾液,就能預知寶寶是否有某些遺傳疾病,孕檢有了大變化。記者昨日從溫州市中心醫院產前診斷中心了解到,中心率全市之先將遺傳病基因檢測列入孕檢篩查項目,只需要一口唾液就能查出父母基因中是否攜帶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地中海貧血以及耳聾等三種缺陷。
  • 智海攜手中華兒慈會 開展藥物性耳聾篩查
    預防少年兒童重大疾病,傳來重大利好消息,智海基因攜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全國範圍開展藥物性耳聾基因篩查。  耳聾是我國常見高發的致殘性疾病,每年有6-8萬人發生耳聾。
  • 重大疾病基因篩查「家門口」可做
    東莞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篩查重大疾病了!日前,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暨博奧晶典東莞研發中心在東莞松山湖揭牌。該示範中心將開展基於高通量測序平臺和基因晶片平臺的基因檢測技術在出生缺陷疾病、遺傳性疾病、腫瘤等重大疾病的防治領域的應用。
  • 免費篩查!濟南市婦幼新生兒溶酶體病篩查項目啟動
    5月31日, 2019兒童健康發展論壇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5G網際網路醫院上線發布會在濟南舉行。同時,新生兒溶酶體病篩查項目啟動。「近年來,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背景下,高齡高危孕產婦數量激增,兒童罕見病的整體發病率也已達1:2000。但醫療資源不均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匱乏,嚴重製約了基層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嚴重危害孕產婦和兒童的身體健康。」
  • 婦幼常識微課堂(五)|重視聽力篩查,早發現、早幹預。
    婦幼常識微課堂(五)|重視聽力篩查,早發現、早幹預。在我國,每年有3萬左右聾兒出生,其中大部分為重度、極重度惑音性神經性耳聾。自20世紀90年代起,世界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均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為先天性耳聾患兒早期診斷與幹預提供保障。聲音是怎樣傳進耳朵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及內耳三部分組成。外耳是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的。
  • 博奧生物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試劑盒獲臺灣地區醫療器械許可證
    自2009年至今的應用實踐中,該產品在婚育指導、產前篩查、新生兒和高危人群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等領域,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推廣到全國包括臺灣在內的30個省市及越南,共成功檢測140餘萬人份,並在國內16個省市納入政府民生工程中,通過提前幹預,極大程度降低了耳聾出生缺陷,為提高我國人口質量起到了突出的支撐作用,共節約衛生資源近700億元,成果轉化的直接經濟效益累計2.4億元。
  • 《基於微陣列晶片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解讀
    蔣迪告訴記者,遺傳性耳聾是一種高度遺傳異質性疾病,「耳聾基因檢測對於聾病病因診斷及健康人的基因篩查具有重要作用。」從2012年開始,作為北京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北京市政府開展了全市新生兒免費耳聾基因篩查。隨後,新疆、鄭州等20多個省(區)、市陸續開展免費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
  • 張冠斌:「中國晶片」助力耳聾進入全面防控時代
    當前,在中國,生物晶片技術的應用已走進醫療領域,尤其是在遺傳性耳聾篩查、檢測和醫療幹預等方面,領先世界許多國家及地區。中國現已擁有體量龐大的耳聾基因檢測資料庫,目前已經入庫的僅以新生兒為主的個人基因數據超過440萬例。下一步,我們將把耳聾基因檢測晶片做成全集成式的生物晶片,在一線的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投入應用,助推耳聾進入全面防控時代。
  • 基因檢測在遺傳性耳聾中的應用
    1.2 線粒體DNA(mtDNA)基因 線敉體基因突變(發生頻率最高的為A1555G突變)與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糖甙類藥物引起的藥物性耳聾有著密切關係。在已完成的2016例非症候群性耳聾線粒體DNA 12S rRNA A1555G突變篩查中,發現陽性病例57例,檢出率為2.83%[13]。
  • 耳聾基因晶片技術 展現強大應用前景
    與會人員親身體驗了耳聾基因篩查等先進生物技術在疾病預防上的成果,感受了精準醫療在耳聾預防上的應用前景。記者在現場看到,耳聾基因檢測晶片外觀看起來並不起眼,但體驗者只需把從血樣中提取的DNA放在上邊,它的神奇便凸顯出來了。耳聾基因檢測晶片內部設計就像一個「微型實驗室」,它可以將相關指標的檢測工作完全交由計算機自動處理,工作人員只需簡單操作,就可以很快取得檢測結果。
  • 愛耳日: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康碼呼籲重視出生缺陷預防
    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導致耳聾的主要因素有兩種:遺傳基因和外界環境。經聽力障礙病因學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約60%的耳聾患者與遺傳基因有關。並且,我國耳聾基因攜帶人群非常龐大,正常人群中耳聾基因的攜帶率約為4%至6%。北京301醫院聾病分子診斷中心曾在全國28個省市做過10880例耳聾基因檢測,發現每100名聽力正常人中,就有6人攜帶了耳聾突變基因。
  • 為什麼聽力正常的孕婦要檢測耳聾基因
    隨著醫學的昌明,現代人對優生優育越來越重視了,很多人在備孕時開始關注基因篩查了。例如,耳聾基因篩查。 什麼是耳聾基因? 耳聾基因檢測就是通過對人的DNA進行檢測,發現是否存在耳聾基因突變位點。
  • 東莞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篩查重大疾病了
    同日,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在位於松山湖的東莞博奧木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該示範中心將開展基於高通量測序平臺和基因晶片平臺的基因檢測技術在出生缺陷疾病、遺傳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領域的應用。
  • 為何一巴掌就會致耳聾?
    為了讓這些悲劇不再上演,北京、成都、大連、長治、鄭州等16個城市紛紛啟動了耳聾基因篩查示範應用項目,三年來已對近百萬名新生兒進行了耳聾基因檢測,從而避免了包括家族親屬在內的23000多名藥物性耳聾敏感人群發生藥物性耳聾。以每名耳聾患者一生要耗費70萬元公共衛生資源計算,我國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僅藥物性耳聾單個檢測指標就已產生162億元的經濟效益。
  • 分子生物學基因檢測技術檢測遺傳性耳聾
    □劉暢 長期以來,耳聾基因篩查一直被人們忽略。去年北京腫瘤醫院的一位專家作過一個腫瘤的調查,發現國內腫瘤患者目前有310萬人;而耳聾患者的人數幾乎是腫瘤病人的10倍。按照我國每年新生兒出生180萬人來計算,我國今後每年將新增聽力障礙的新生兒是2萬~4萬人。因此,防聾工作任務艱巨,刻不容緩。 對於耳聾的篩查,全世界都很重視。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就率先開展了新生兒的聽力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