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新發現12例「中國首報」異常染色體核型

2020-12-0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通訊員 王藝璇

近日,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又發現「中國首報」異常染色體核型12例。此次鑑定的12例「中國首報」異常核型,均來自日常工作中發現的異常核型,檢測人員結合工作經驗,認為較為罕見,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夏家輝專家組鑑定、查詢《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資料庫》,為「國內未見相關報導」,並收錄入《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資料庫》,編號:4876-4887。

據了解,此次鑑定的12例病例均為染色體異常攜帶者,此類人群表現正常,常在婚後引起自然流產、死產、胎兒畸形、活產兒智力低下、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死亡等。

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探索預防染色病患兒的出生,檢測技術也在日趨豐富,針對發生率較高的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等可通過產前篩查或胎兒無創DNA產前篩查,篩查高風險者或符合產前診斷條件的可通過遺傳諮詢、細胞遺傳、分子遺傳等技術進一步產前診斷,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此類胎兒;對於婚後有自然流產、胚胎停育等情況的夫婦,可以通過檢測夫婦、流產組織染色體或染色體基因組織結構分析,以找出病因。

截止目前為止,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共發現33例首報異常染色體核型,為人類遺傳病的診斷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相關焦點

  • 哈市發現世界首報8號16號染色體異常核型
    經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確認,哈市一男子8號和16號染色體異常核型為世界首次發現。11日,記者從哈市婦幼保健院得知,鑑定報告已於9日從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寄出,該異常核型將被收入《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目錄資料庫》。
  • 浙發現多種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經檢查,阿勇的2號和7號染色體也有平衡易位。   從事遺傳學研究30年的湖州市婦幼保健院細胞遺傳室副主任技師盧寶庭,將阿蓮和阿勇的染色體異常情況,呈報給了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幾天前,盧主任收到該實驗室的權威鑑定證書:認定他發現的阿蓮和阿勇兩例「染色體異常核型」為全球首次發現,分別列為第10種和第11種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 每次懷孕到50天就流產浙江發現染色體異常核型
    都市快報訊近日,湖州市婦幼保健院在兩例懷孕50天就流產的婦女或其丈夫身上查出了「染色體異常核型」,經中國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確認,為全球首次發現。  該院細胞遺傳室副主任技師盧寶庭說,這兩例加上過去14年來他在湖州發現的9種世界首報異常核型攜帶者的父母,幾乎都是農民,都有頻繁接觸有機磷農藥的歷史。
  • 新疆發現一例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亞心網記者周文 通訊員 薄曉玲攝亞心網訊 (記者 胡靜 文梅 通訊員 薄曉嶺) 近日,記者從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得知,該校新疆地方病與民族高發病重點實驗室醫學細胞遺傳學研究室的高級實驗師李露霞,發現一例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 我市發現一例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本報訊(記者 張亞武)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14日透露,去年11月,該院醫學遺傳學教研室發現了一女性患者兩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性染色體相互易位,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極為罕見。近日,中國遺傳學鑑定權威機構認定這是一例全新的「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 世界首報,株洲發現1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省直中醫院在一例自然流產婦女的丈夫身上,查出了「染色體異常核型」,日前經省級專家確認,為全球首次發現,該核型被《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資料庫》收存。 從事遺傳學研究的省直中醫院產前診斷中心細胞遺傳室副主任檢驗醫師伍仙,將B先生的染色體異常情況,呈報給了湖南省家輝遺傳專科醫院,該醫院創始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夏家輝教授。 9月7日,伍仙收到權威鑑定證書:此異常核型未在現有文獻資料及資料庫中記載,屬於全世界最先報導該染色體異常核型的單位,收錄入《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資料庫》。
  • 誰最先發現染色體異常核型
    N廣州日報  本報訊昨天,廣東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該省首宗「發現權」官司,該起案件爭議的標的,是世界首報核型的「發現權」。發現世界首報核型  2003年6月16日,一名孕婦來到中山市人民醫院基因研究室接受檢查,該孕婦曾在2002年4月和2003年4月兩次懷孕!但都是在60天左右出現死胎並流產。
  • 喜訊:開封市婦產醫院發現的84例染色體異常核型通過評價
    遺傳資源是中華民族具有民族特異性的珍貴資源,世界罕見核型是開展基礎研究的重要遺傳資源。7月28日,開封市婦產醫院發現的84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通過了專家評價。從1984年1月~2019年12月,開封市婦產醫院主任醫師馮杏琳等研究人員對前來就診的8446例患者根據病史、指徵,對復發性流產、不孕不育症、智力障礙、生育畸形、有遺傳病家族史、出生缺陷史等患者進行染色體檢查,發現染色體異常核型969例,其中84例(《世界首報染色體異常核型67例》、《國內首報染色體異常核型17例》)通過業內專業鑑定。
  •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專家:染色體異常是導致早孕期胚胎停育常見原因
    多了一條染色體胚胎停止發育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風林通訊員李紅)近日,孕媽媽肖女士在做超聲檢查時,突然發現胚胎停育,得知此消息後一家人焦躁不已,急忙來到德州市婦幼保健院診斷科諮詢原因。
  • 科技史上1月2日世界首報染色體異常核型
    人類第一次進行從彗星核中取樣  2004年1月2日,安徽發現世界首報染色體異常核型。安徽省銅陵市第四人民醫院優生遺傳科近日發現一例染色體異常核型,經鑑定屬世界首報。這一異常核型已被收入「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目錄資料庫」,據介紹,這名28歲的患者因3次自然流產而前來醫院進行遺傳方面的諮詢。醫生對她進行染色體檢查之後發現,該患者有2條染色體發生平衡易位。
  • 我國發現罕見人染色體異常核型 為全球首例報告
    近日,石河子大學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重點實驗室高級實驗師李露霞發現了一例罕見的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
  • 河北邯鄲發現罕見染色體異常核型 為世界首報
    河北邯鄲一位患者日前被發現多條染色體結構改變,其異常核型,經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鑑定為「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多條染色體發生結構改變且能生存者十分罕見。染色體異常發生機率在世界範圍內約0.75%。這些異常核型無法修復,並終身攜帶。
  •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耳聾基因篩查揭示耳聾背後的秘密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於2020年7月引進當今最先進的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系統,對四個耳聾基因20個位點進行篩查,目前共篩查新生兒706例,發現突變45例(多數遺傳自父母,個別為新發突變),陽性檢出率高達6.4%,其中確診3例藥物性耳聾患者,此類患者則終生禁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否則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導致耳聾。
  • 乳腺患者生命的守護神|記岱嶽區婦幼保健院乳腺專病診療團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乳腺專病診療團隊成立於2019年,配備12名醫護人員,其中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4名、醫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2名。醫師隊伍均為本科學歷,從事乳腺保健及乳腺外科工作10餘年,技術力量雄厚,醫術精湛,經驗豐富,每一位醫護人員堅持「珍愛乳房、留住美麗,讓每一例手術成為經典,與每一位患者成為朋友」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為泰城無數女性患者送去福音。
  • 前10個月濟寧確診為染色體異常胎兒100例
    產前篩查與診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措施之一,濟寧市婦幼保健院產前篩查與診斷中心成立5年多來,平均每年確診染色體異常胎兒近200例,染色體異常可導致嚴重的智力低下、心臟畸形、唇顎裂等或合併其他疾病,對確診的病例經遺傳諮詢後大部分選擇終止妊娠,降低出生缺陷率。
  • 妻子多年不孕 原來是丈夫染色體出問題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提醒:夫婦不孕不育,最好到專業生殖醫學中心求助! 趙女士和丈夫張先生婚後4年未孕。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檢查發現,張先生有嚴重少弱精子症,且染色體發生了羅氏易位。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助下,趙女士成功懷孕。今年6月,趙女士順利誕下健康男嬰。
  • 大連發現一男性染色體異常 其妻4次懷孕4次流產
    6日,記者從解放軍210醫院了解到,經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學細胞遺傳學國家培訓中心鑑定,該院近日發現的一例染色體異常核型被確認為是世界首先上報的染色體異常核型。據介紹,此核型將被錄入到《中國人類染色體異常目錄資料庫》中。   李雲(化名)今年32歲,結婚近4年。
  • 首臺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儀落戶徐州婦幼保健院
    淮海經濟區首臺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儀已於日前落戶徐州婦幼保健院張玉奎院士工作站,記者昨日來到徐州婦幼保健院遺傳醫學中心,親眼目睹了這臺檢測儀的神奇。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它用於膽汁酸代謝譜的檢測。今年31歲的張女士懷孕後一直按照正常時間進行產檢,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張女士總感到皮膚奇癢難忍,她誤以為是皮膚過敏,但是孕期又不敢亂吃藥,於是來到徐州婦幼保健院詢問產科醫生。產科醫生懷疑張女士是急性肝內膽汁淤滯,對其進行常規總膽汁酸篩查,其總膽汁酸水平小於10μmol/L,按常規尚未達到ICP診斷標準。
  • 男子結婚20年方知妻子是男性,醫生:染色體是男性但具備女性外形特徵
    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其被診斷為「右側睪丸異位、原發性閉經——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她」原來是一個男人。今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主任廖湘玲提醒,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先天性性發育異常疾病,女孩子若15歲了還沒有來月經,父母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排除疾病。近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病人。
  • 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在無錫誕生
    新華社南京3月16日專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6日從江蘇無錫婦幼保健院獲悉,一例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近日在該院生殖中心健康誕生,標誌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是指在胚胎植入著床前先對胚胎染色體數目和結構進行檢測,篩選出正常的胚胎後再植入母體,以防止因胚胎自身染色體變異而導致的妊娠失敗和流產。無錫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常務副主任蔡立義說,與傳統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相比,此次的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對樣本提取手段進行革新,把從胚胎上提取細胞的活檢形式改革成從培養液中提取DNA的檢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