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助男孩母親產下健康二寶
10年前,王女士和丈夫張先生結婚後生下兒子小東(化名)。但小東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PKU),原因是PAH基因出現了複合雜合變異。2016年,王女士再次懷孕,卻發現腹中胎兒的基因型和小東一致,不得已將胎兒引產,兩夫婦痛苦不堪。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成功阻斷了致病PAH基因向後代傳遞,幫助王女士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發現腹中胎兒基因突變 孕婦不得已引產
王女士(化名)今年32歲,丈夫今年35歲。2010年,王女士和丈夫結婚後,足月生下兒子小東。但在新生兒篩查中,小東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PKU)。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黃曉潔主任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黃曉潔主任介紹,苯丙酮尿症是一種胺基酸代謝性疾病。由於苯丙氨酸(PA)代謝途徑中的苯丙氨酸羥化酶(PAH)的缺陷,使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以及酮酸的蓄積,從尿中排出,所以被稱為苯丙酮尿症。
經典型的PKU是由苯丙氨酸羥化酶(PAH)的編碼基因突變造成酶活力顯著降低導致,遺傳方式主要是染色體隱性遺傳,而且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PKU在全國發病概率是16500分之一,但是有地區和種族的差異,在徐州地區發病率相對比較高。
「苯丙酮尿症患兒出生後即患有高苯丙氨酸血症,生長發育遲緩,包括軀體生長發育遲緩和智力發育遲緩。」黃主任表示,如患兒病情不能及時得到控制,智商會低於同齡正常兒,出生後4-9個月後即可出現。患兒肌張力高,反射亢進,常有興奮不安,多動和異常行為。患兒皮膚乾燥,容易患溼疹,由於酪氨酸合成受抑,黑色素減少,患兒毛髮色淡呈棕色,由於苯乳酸和苯乙酸增多,汗液和尿中有黴臭味(鼠尿味)。患兒需終身控制飲食,嚴格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保證低苯丙氨酸飲食,並輔以藥物治療。
王女士和張先生一直對小東堅持嚴格的飲食治療。小東的智力發育正常,但身材矮小。
2016年,王女士再次懷孕,為防止苯丙酮尿症患兒的出生,王女士夫婦帶兒子小東一起到醫院做了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小東的PAH基因出現了複合雜合變異,有2個變異位點,分別遺傳自王女士和她的丈夫張先生。
隨後,醫院為王女士進行胎兒羊水穿刺的基因檢測,發現胎兒的PAH基因出現了和小東基因型一致的複合雜合變異。王女士不得已選擇引產,身心受到重創。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助夫婦獲得健康寶寶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王女士和丈夫一直希望再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2019年,王女士和丈夫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向中心主任、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項目負責人黃曉潔尋求幫助。
黃主任在仔細詢問了病史、家族史、查看了相關的檢查結果、基因診斷報告後,告訴王女士和她的丈夫,如果接著自然受孕,孩子仍存在PKU的高發風險。建議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T技術)對胚胎進行篩選,從源頭上阻斷致病PAH基因向下一代傳遞。
2019年8月,王女士接受了1枚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囊胚移植並成功懷孕。2020年5月10日,王女士順利產下了1名4100g的健康寶寶。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可以成功從源頭上阻斷單基因疾病或染色體病向下一代的傳遞。」黃主任表示,這樣可以有效降低人類負荷,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質。她建議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有過不良孕產史的、女方年齡38歲及以上需要接受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不明原因反覆自然流產2次及以上、不明原因反覆種植失敗或男方患有嚴重畸精子症的夫婦都應該在懷孕之前到醫院進行遺傳諮詢。
來源:徐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