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蟲關鍵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項目中期進展交流會在滬召開

2020-11-30 生物谷

4月25日-28日,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重要性狀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子課題「抗病蟲關鍵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項目中期進展交流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在研討、總結過去一年的研究進展與成果的基礎上,對「抗病蟲關鍵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子課題將來的研究重點和研究方向進行展望,同時研討「十二五」的項目組織申報工作。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方榮祥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陳曉亞院士、轉基因重大專項項目專家組的部分成員以及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等近20人應邀到會,對整個子課題各參加單位的研究進展情況進行了評價。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39位任務及子任務負責人就各自研究進展和取得成果進行了認真詳實的匯報。

經過兩天的報告和討論,與會專家們對一些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如武漢大學何光存研究組十多年來致力於水稻抗褐飛蝨基因克隆與功能驗證的工作,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堪稱亮點。對於一些進展較慢、創新性不足的工作,專家們也給予了批評和指導。專家組一致評價本子課題工作基礎較好,系統性強,進展很大;同時也指出承擔單位上下遊聯繫還不夠緊密、尋找基因來源的方式比較單一、有些課題組研究目標不夠明確。專家組建議本子課題要進一步注重創新性、技術性和應用性,同時要注意相關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植物免疫研究與抗病蟲綠色防控:進展、機遇與挑戰
    該文從植物免疫受體及信號轉導研究、病原基因組研究、病原效應蛋白研究、植物與病毒互作機制研究、免疫與生長平衡、抗病蟲基因的分離鑑定和抗病蟲育種、植物病蟲害防控與生物技術7個方面對我國植物免疫領域工作進展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和梳理,並對我國植物免疫領域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討論。
  • 克隆出首個水稻抗條紋葉枯病基因
    原標題:克隆出首個水稻抗條紋葉枯病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萬建民團隊成功克隆了第一個水稻抗條紋葉枯病基因STV11,並闡述了該基因的功能。該研究為通過分子手段培育抗病蟲水稻品種提供了有效的基因資源,為水稻抗稻飛蝨及其傳播病毒病機制的闡明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科技日報】我成功克隆水稻多個功能基因
    我科學家成功的克隆了水稻多個產量、品質、抗逆和生長發育相關的功能基因,成果相繼發表在Nature等頂尖學術刊物上,基因申請了發明專利,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些基因的克隆代表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研究論文產生了重大影響,多個基因已被用於培育多抗、優質、高產、營養高效的新型超級水稻品種。
  •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和美國先進光子源合作交流會召開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和美國先進光子源合作交流會召開 2015-10-0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劉志勇團隊與李洪傑團隊合作連續克隆兩個小麥抗白粉病基因!
    就在這期間我們國家小麥抗病遺傳研究上連續出現幾個重要進展!令人振奮!今天,我們推送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劉志勇課題組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李洪傑課題組等單位合作克隆的兩個小麥抗白粉病基因Pm5e和Pm41。具體內容如下,敬請賞析。1.研究背景小麥白粉病是廣泛流行的真菌性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 中意國際合作項目中期進展研討會召開
    中意國際合作項目中期進展研討會召開 2015-11-30 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中期進展研討會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召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在清華五道口召開
    2020年12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重大項目《基於中國情景的會計審計與公司財務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年度交流會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承辦。
  • 人才強校 | 陳紹江教授課題組成功克隆新的玉米單倍體關鍵誘導基因...
    本網訊 我校陳紹江教授研究團隊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研究中再次取得突破:團隊歷經10餘年不懈努力,在國際上率先克隆了首個非Stock6來源的玉米單倍體誘導關鍵基因ZmDMP,這是該團隊繼克隆關鍵誘導基因ZmPLA1後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這一關鍵基因的克隆為理解單倍體高頻誘導的成因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山東農大科研團隊成功克隆抗紋枯病基因
    該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課題組,成功從玉米中克隆到針對紋枯病的抗病基因,並揭示了該基因產物通過調控細胞壁重要組分木質素合成而增強植物抗病性的新機制,為作物抗病育種提供了重要資源和有效途徑。《自然-遺傳學》屬於遺傳學領域的頂尖雜誌,五年影響因子達到31。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的資助。
  • 研究發現豬克隆胚胎發育關鍵候選基因
    原標題:研究發現豬克隆胚胎發育關鍵候選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與豬體細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時間相關的關鍵候選基因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9年度技術交流會在大族雷射召開
    8月19-2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多領域厚板、中厚板雷射及雷射電弧複合焊接技術應用示範」項目2019年度技術交流會在大族雷射全球生產基地順利召開,來自研究所、企業和高校等13家項目成員單位代表參會。
  • 豬克隆胚胎發育關鍵候選基因被找到—論文—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與豬體細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時間相關的關鍵候選基因,為提高豬克隆胚胎的發育效率、解析體細胞克隆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 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發現豬克隆胚胎發育關鍵候選基因
    近日,牧醫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與豬體細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時間相關的關鍵候選基因,該發現為提高豬體細胞克隆胚胎發育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基因(Genes)》。  據牟玉蓮研究員介紹,豬體細胞克隆技術是目前唯一可以通過體細胞遺傳物質獲得完整動物個體的生物技術,廣泛應用於育種新材料創製、醫學模型構建、動物生物反應器構建、豬基因功能研究、優質種畜繁殖以及瀕危種質保存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應用價值。但該技術還存在著克隆胚胎發育能力低、克隆技術效率低等問題。
  • 京·滬·魯名醫風溼病學術交流會暨泉城巡禮工程在濟南中醫風溼病...
    為給廣大痛風、風溼疾病患者一個溫暖、健康的冬天, 提高痛風、風溼疾病患者的臨床精準診療,早日擺脫致殘風險,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多學科會診中心及名醫工作室」聯合濟南市醫學會風溼免疫專業委員會、山東中醫藥大學風溼病學教授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等多家風溼疾病醫療科研院所,聯合開展「京·滬·魯三地名醫風溼病學學術交流會暨泉城巡禮工程」。
  • 植物所等在玉米抗旱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植物所等在玉米抗旱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來源:植物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08-24   今日/總瀏覽:1/1485
  • 我科學家攻克小麥赤黴病的關鍵基因
    日前,《科學》雜誌在線發表山東農業大學孔令讓教授團隊科研發現,他們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黴病主效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機制;攜帶該基因的種質材料被多家單位用於小麥育種,表現出穩定的赤黴病抗性。
  • 科技部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克隆獼猴等入選
    2019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研製出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創建出可探測細胞內結構相互作用的納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術
  • 「蛋白質結構高效測定與高效製備技術」項目中期總結會召開
    會議現場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蛋白質結構高效測定與高效製備技術」項目中期總結會議於8月7日在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召開。總結會上,項目首席科學家劉買利研究員首先向專家組簡要介紹了項目組的研究目標、總體方案和主要骨幹。四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向專家組匯報了項目啟動以來的研究進展,以及下一階段的研究設想和調整方案。 專家組在聽取項目進展報告之後進行了討論,認為該項目圍繞蛋白質結構高效測定與高效製備的相關技術和方法開展研究,特色明顯。項目整體進展順利,狀態良好,並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抗紋枯病基因
    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抗紋枯病基因 為玉米、水稻抗病育種提供有效途徑近日,山東農業大學儲昭輝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課題組取得重大研究,成功從玉米中克隆得到針對紋枯病的抗病基因,並揭示了該型基因產物增強植物抗病性的新機制。
  • 控制生菜結球的基因首次克隆成功
    該論文首次報導了生菜中控制結球性狀基因LsKN1的克隆,並在分子水平上闡述了LsKN1調控生菜結球的作用機制。萵苣屬於菊科,起源於地中海地區,由野生萵苣Lactuca serriola馴化而來,是非常重要的蔬菜之一。萵苣的主要栽培類型包括葉用的結球生菜和莖用的萵筍。儘管萵苣不同栽培類型之間的形態差異較大,但分化時間較短、不同類型之間雜種可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