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這個模塊,可能是生物課本裡的基礎識記內容,也可能是同學們的易錯點以及容易混淆的點,還有可能是課本知識的擴展,在生活和生物科技上的延伸。寶姐會認真碼字每一篇,也期待大家學有所獲哦。
分類:基礎(實驗)
具體知識點:
果蠅巨大染色體的形成原理
果蠅染色體的組成
果蠅唾液腺染色體實驗操作過程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在果蠅的唾液腺細胞中觀察到十分明顯的染色體。由於唾液腺細胞的DNA經多次複製而細胞不分裂,這些染色體比一般染色體大得多,因此稱其為巨大染色體。
另外在巨大染色體上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橫紋,橫紋的寬窄、濃淡是一定的。 但需注意的是,一個橫紋上可能包含許多個基因。這些橫紋數目和位置是相對恆定的,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定位提供了便於觀察的指標。
(一)觀察果蠅唾液腺細胞的巨大染色體
1. 在低倍鏡下觀察果蠅唾液腺細胞的永久裝片,找到巨大染色體後,轉高倍鏡觀察。
2. 在高倍鏡下,仔細觀察染色體的形態,注意染色體上的橫紋有何特徵。
(二) 製作果蠅唾液腺細胞的臨時裝片(選做)
1. 拉取唾液腺
在潔淨的載玻片上,滴加 1滴 0.75% NaCl溶液,將幼蟲放入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在解剖鏡下觀察,以左手握持的鑷子按住幼蟲體部前端的三分之一處,固定幼蟲。右手所持解剖針按住幼蟲頭部,並輕輕往前拉動,將幼蟲頭部自身體處分離,腺體即隨之而出。
小心剔除腺體周圍的脂肪組織和其他的身體殘餘部分,然後用吸水紙小心地擦去這些組織,將唾液腺留在載玻片上。
2. 染色
對唾液腺滴加 0.4% NaCl 溶液【作用:低滲,使得細胞吸水膨脹,壓片時染色體易於分離】,處理 2 min,吸去 NaCl溶液後滴加 2 滴 1 mol/L HCl 溶液【作用:解離,這樣後續細胞容易壓散,核膜容易壓破】, 2 min 後吸去 HCl 溶液,並用清水清洗唾液腺3次,以洗去HCl溶液。吸乾唾液腺旁的水滴後,用醋酸洋紅染色 15 min。
3. 壓片
在已染色的唾液腺上加蓋玻片,並在蓋玻片上放置2層小塊吸水紙,然後用拇指對之用力壓下,使唾液腺細胞分離並使細胞內的染色體伸展。
4.觀察
先將壓好的玻片標本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清楚的染色體物像後,將觀察目標移到視野中心,再用高倍鏡觀察。 在壓好的裝片中可以看到5條彎曲伸展的染色體臂:X染色體形成一條伸展的臂,第Ⅱ和第Ⅲ染色體各伸展兩條臂,而第Ⅳ染色體,只呈點狀或盤狀,不伸展成臂。 【果蠅是二倍體,共8條染色體】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