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MSL複合物特異性識別雄性X染色體機制

2020-11-23 生物谷

2020年11月22日訊/

生物谷

BIOON/---人類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只有一條。這種染色體的不平衡也延伸到了動物王國的其他分支。有趣的是,不起眼的果蠅設計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平衡」這些差異。人類和小鼠的雌性會關閉其中的一條X染色體,而果蠅則是由雄性來完成這項任務。一種稱為MSL複合物的表觀

遺傳

因子與單條雄性X染色體結合,並利用它的組蛋白乙醯化功能使得這條X染色體過度活化,從而試圖讓雄性果蠅的RNA生產水平與攜帶兩條X染色體的雌性果蠅中的相當。如果這一過程失敗,那麼雄性果蠅就會死亡。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

表觀遺傳學

研究所主任Asifa Akhtar解釋道,「一直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一個方面是,MSL複合物如何知道每個果蠅細胞攜帶的8條染色體中哪一條是X染色體。」這個問題促使她的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穎而精心的策略來剖析MSL複合物如何識別X染色體。這些研究人員決定將這種複合物移植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小鼠細胞中而不是在它的天然環境中研究它。

給小鼠細胞提供重建一條微型雄性果蠅X染色體所需的所有組分

這些研究人員決定回歸基本原理,對一次一個組分地識別X染色體的機制進行逆向工程。他們首先在小鼠體內表達了果蠅MSL複合物中的一種蛋白組分:MSL2。這時,他們觀察不到任何情況發生。根據之前在果蠅中的研究工作,他們推測,MSL複合物的另一種組分,即roX1和roX2長鏈

非編碼RNA

,可能也是必需的。因此,他們決定把這兩種RNA之一導入到小鼠細胞中。在為小鼠細胞提供果蠅MSL2和roX2 RNA後,他們如今觀察到明顯的以roX2為標誌的細胞核聚集點(nuclear foci)。

圖片來自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935-z。

此外,MSL2和roX2在這些細胞核聚集點的凝集似乎能上調基因的表達。這些細胞核聚集點的離散性和激活潛能讓人強烈聯想到MSL複合物在雄性果蠅「天然」環境下標記的X染色體區域。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實驗表明,在小鼠細胞中添加果蠅MSL2和roX2似乎足以在這些細胞中重建一條微型果蠅X染色體(mini fly X chromosome)。因此,這種創新方法闡明了MSL複合物識別和激活果蠅X染色體的第一步所需的最小分子組分。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NA nucleation by MSL2 induces selective X chromosome compartmentalization」。

對X染色體的特異性識別由凝膠樣狀態(gel-like state)的形成所驅動

如今,這些研究人員找出了形成微型果蠅X染色體的確切配方,他們將roX RNA和MSL2這兩種組分在試管中結合在一起。他們注意到,這兩種組分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狀態。論文共同第一作者Claudia Keller-Valsecchi說,「當我們將MSL2和roX RNA混合在一起時,我們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儘管這兩種組分在分離時是液體,但是在混合後開始形成球形顆粒,並過渡到一個不同的階段,看起來像凝膠樣狀態。」有趣的是,roX1和roX2 RNA都是由位於X染色體上的基因編碼的。

這些研究人員推測了一種模型,即從X染色體合成的roX RNAs通過它們的相互作用和組裝成凝膠樣狀態的傾向誘導MSL2附近的「誘捕」。論文共同第一作者Felicia Basilicata補充道,「roX RNAs的水平是預測MSL複合物如何能夠較好地找到X染色體。從X染色體中合成的roX RNAs越多,MSL複合物就越能將X染色體與常染色體區分開來。」另一方面,其他染色體不產生roX RNAs,因此幾乎沒有機會在它們的附近有效地捕獲MSL複合物。

基於這些研究結果,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了雄性果蠅利用一種新機制---根據雙組分roX-MSL2凝膠的組裝---來區分和標記單條X染色體。未能組裝這種凝膠的雄性果蠅會死亡。針對未來的研究問題,Akhtar解釋道,「有可能這種凝膠狀態還有助於吸引和捕獲其他的重要組分進行劑量補償,比如增加RNA產生所需的轉錄複合物。」(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Keller Valsecchi CI et al. RNA nucleation by MSL2 induces selective X chromosome compartmentalization.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935-z.

2.A gel for dosage compensation
https://phys.org/news/2020-11-gel-dosage-compensation.html

相關焦點

  • Nature:揭示基因調節的新型分子機制
    mRNA的一種新型分子機制,這對於揭示雄性和雌性生物機體中不同的基因調節方式非常關鍵。DNA的轉錄會產生信使RNA,隨後信使RNA就可以作為模板來翻譯蛋白質,蛋白質的生成會受信使RNA上的結合的調節蛋白所調節,然而調節蛋白如何識別信使RNA至今仍然是個謎。
  • Nature:科學家鑑別出機體識別X染色體的關鍵分子機制
    ,其X染色體的活性是雌性果蠅X染色體活性的兩倍,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特殊酶類識別染色體的分子機制。在很多物種的機體中,性染色體都會出現不平等的分布,當然在人類和果蠅中亦是如此,雄性果蠅僅僅擁有1個X染色體,雌性果蠅則有兩個X染色體,然而雄性果蠅X染色體的活性卻是雌性果蠅的兩倍,這種關鍵過程則是通過名為劑量補償作用複合體(DCC, dosage compensation complex)的酶類來控制的,目前研究者並不清楚這種調節子如何從其它的染色體中區分出X染色體。
  • 多篇文章揭示染色體的奧秘!
    圖片來源:Olaf Stemmann【1】Nature:揭示MSL複合物特異性識別雄性這種染色體的不平衡也延伸到了動物王國的其他分支。有趣的是,不起眼的果蠅設計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平衡」這些差異。人類和小鼠的雌性會關閉其中的一條X染色體,而果蠅則是由雄性來完成這項任務。一種稱為MSL複合物的表觀遺傳因子與單條雄性X染色體結合,並利用它的組蛋白乙醯化功能使得這條X染色體過度活化,從而試圖讓雄性果蠅的RNA生產水平與攜帶兩條X染色體的雌性果蠅中的相當。
  • ...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DNA底物的分子機制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2018-08-2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SHL通過自身BAH結構域和PHD結構域分別識別抑制性組蛋白修飾H3K27me3和活性組蛋白修飾H3K4me3的分子機制。
  • ...研究院雷鳴團隊揭示哺乳動物減數分裂前期端粒在核膜附著的結構...
    2019年2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it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The meiotic TERB1-TERB2-MAJIN complex tethers telomeres to the nuclear envelope」的研究工作,揭示了端粒通過減數分裂特異性
  • 上海生科院揭示果蠅piRNA通路中Papi蛋白序列特異性識別Piwi蛋白在...
    上海生科院揭示果蠅piRNA通路中Papi蛋白序列特異性識別Piwi蛋白在piRNA 3』端修剪過程中發揮生物學功能的分子機制 2018-03-2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MSL2介導的RNA成核誘導X染色體的選擇性區室化
    MSL2介導的RNA成核誘導X染色體的選擇性區室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19:40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Asifa Akhtar及其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雄性特異性致死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複合物的酶活調控及其分子機制,闡明了組蛋白H2B第120位賴氨酸(H2BK120)的單泛素化修飾對MLL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並發現了MLL複合物關鍵組分WDR5蛋白對MLL家族成員活性調控的迥異的分子機理及底物特異性調控機制。
  • 研究揭示Chz1識別並組裝H2A.Z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研究組綜合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方法對組蛋白變體的特異識別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報導了Anp32e識別H2A.Z並將其移除染色質的結構和分子機制(Cell Research 2014),以及染色質重塑複合物亞基YL1識別H2A.Z並幫助其染色質組裝的結構和分子機制(Nat Struct Mol Biol 2016)。
  • 研究揭示TIN2複合物參與端粒保護的分子機制
    TIN2蛋白質在端粒複合物的組裝和端粒保護中發揮重要功能的結構基礎。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質複合體,構成特殊的「帽子」結構,對維持染色體結構穩定以及基因組的功能穩定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哺乳動物端粒結合蛋白TRF1、TRF2、RAP1、POT1、TPP1和TIN2組成一個叫作Shelterin的複合物。
  • 靳津等人揭示炎症信號通路底物特異性的識別機制
    它的關鍵激酶IKKβ通過選擇性識別其下遊底物(包括p105,p65和IκBα)參與各種病理和生理過程,但這些底物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底物之一p105的過度激活與Nfkb1缺陷小鼠中炎症性腸病(IBD)的發作密切相關。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2017-12-1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 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 7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題為《葡萄糖轉運蛋白識別與轉運底物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 揭示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受體TLR13特異識別單鏈RNA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柴繼傑研究組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發文揭示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受體TLR13特異識別單鏈RNA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9月8日電 8月3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柴繼傑研究組與王宏偉研究組、王佳偉研究組以及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Dekai
  •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機制 高等真核生物細胞通過降解清除不需要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以維持胞內蛋白質分子的正常水平及功能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
    哈工大報訊(王計/文)4月4日,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with sgRNA》)的研究論文。
  •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8 16:18:45 近日,清華大學柴繼傑課題組與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Cyril Zipfel課題組合作報導了植物中
  • 上海生科院揭示胸腺嘧啶水解酶底物特異性的分子基礎和催化機制
    T7H底物特異性的分子基礎和催化機制。雖然TET蛋白與包含5mC修飾鹼基的DNA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已經被報導,但TET蛋白識別和區分胞嘧啶C5位不同修飾基團以及催化5mC發生連續氧化反應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因此,研究T7H的底物特異性識別和催化機制可以增進對TET蛋白結構和功能的理解。
  • 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huma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1R reveals an unusual ligand binding mode」的研究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