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技能競賽|果蠅唾腺染色體製片

2021-01-19 GDPU生科院團委學生會

知道這隻小傢伙是什麼嗎?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沒錯!這就是摩爾根最愛的果蠅!


果蠅

果蠅廣泛地存在於全球溫帶及熱帶氣候區,由於其主食為酵母菌,體型較小,身長3~4mm。近似種鑑定困難,主要特徵是具有碩大的紅色複眼,雄性腹部有黑斑,前肢有性梳,雌性沒有。


紅色複眼吧啦吧啦吧啦。。。





相信你們對果蠅的相關試驗一定很熟悉

例如:摩爾根雜交試驗,各種果蠅雜交試驗等等

但是你們有親手做過果蠅唾腺染色體製片嗎?

你們心目中的果蠅染色體還是這樣嗎?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果蠅唾腺染色體製片這個試驗做出來的是這樣的!

(該圖來源於網絡)




(上圖是我們小夥伴做出的!)



看到照片是不是手痒痒的呢?

果蠅染色體圖片就見得多了,還沒有見過真實的對吧!

那就馬上參加我們的實驗技能競賽吧!


時間初賽為5.18 

            決賽為5.25 

地點生科院三樓306實驗室

報名方式:請直接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發送到郵箱1182909149@qq.com

比賽形式:分初賽和決賽,

初賽是寫一份預實驗報告,我們根據預實驗報告的完整性,

可行性來決定是否進入決賽,

決賽是根據自己的實驗報告來做實驗,最好完善實驗報告,

我們根據完成的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來評比






相關焦點

  • 果蠅唾液腺染色體觀察實驗
    分類:基礎(實驗)具體知識點:果蠅巨大染色體的形成原理果蠅染色體的組成果蠅唾液腺染色體實驗操作過程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在果蠅的唾液腺細胞中觀察到十分明顯的染色體。由於唾液腺細胞的DNA經多次複製而細胞不分裂,這些染色體比一般染色體大得多,因此稱其為巨大染色體。
  • 決定果蠅性別的,與Y染色體的存在或缺失有關嗎?
    黑腹果蠅,是實驗最常見的果蠅類型,也是生物學中使用的最古老和最強大的模型系統之一。果蠅飼養成本低廉,壽命較短,繁殖能力比哺乳動物模型更高,擁有特色的基因工具來研究許多分子和細胞問題,這取決於其遺傳學的特性。
  • 首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舉行(圖)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通訊員薄曉嶺吳曉晨):日前,由天津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與南開大學聯合舉辦的首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在南開大學綜合實驗樓舉行。  來自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師範大學等8所高校以及在津就讀醫學預科班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等3所高校的131名本科生參加了競賽,現場比拼實驗技能。  競賽共設置了5個實驗項目:質粒DNA的提取和電泳檢測,搖蚊幼蟲多線染色體的製備與觀察,細菌革蘭氏染色及鑑定,鯽魚的解剖及內部結構的觀察和植物的徒手切片及顯微結構觀察。
  • 科學史|「一隻振動科學界的果蠅」--摩爾根與染色體遺傳
    白眼基因與染色體當摩爾根再進一步觀察實驗結果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和孟德爾實驗不同的特別現象:子二代表現為白眼性狀的果蠅全都是雄性的,雌性果蠅全都是紅眼性狀的。這種特殊的現象在孟德爾實驗中是沒有發生的,他反覆試驗多次,結果都是如此。也就是說,果蠅的白眼基因是和性別有關係的。
  • 醫學英語: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aneucentric chromosome   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aneucentric chromosome   著絲粒錯分 centromere misdivision   無著絲粒染色體 akinetic chromosome   無著絲粒斷片 akinetic fragment
  • 遺傳學之果蠅實驗室
    不但裝果蠅的容器多是代用品,就是研究用的設備也是臨時湊合。後來為實驗室購置的一些儀器,往往是經歷了這位老闆的一再反對才買成的。經過多久,手柄放大鏡才換成了簡易顯微鏡,而顯微鏡上面的擋光板是臨時用罐頭鐵皮做成的,遇上屋頂漏雨,就在地板上擺幾個水桶。冬天因怕果蠅受凍,才讓卡爾文·布裡奇斯這位能工巧匠做了一個簡易恆溫箱。摩爾根的實驗使果蠅這小東西馳名遠近,四面八方都來索取果蠅原種。
  • 專挑處女果蠅?實驗人員:為了科研
    比如,果蠅有明顯的突變表型,光是眼睛的顏色和形狀就分為了紅眼、白眼、心形眼等等(連眼睛都是愛你的形狀,有什麼理由不研究果蠅呢);而且,果蠅的染色體數目較少,被人類研究得最徹底的黑腹果蠅只有四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還非常小,經常被忽略不計,這就使得基因的定位與雜交都變得簡單許多……
  • 專挑處女果蠅?實驗人員:為了科研
    比如,果蠅有明顯的突變表型,光是眼睛的顏色和形狀就分為了紅眼、白眼、心形眼等等(連眼睛都是愛你的形狀,有什麼理由不研究果蠅呢);而且,果蠅的染色體數目較少,被人類研究得最徹底的黑腹果蠅只有四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還非常小,經常被忽略不計,這就使得基因的定位與雜交都變得簡單許多……從左至右依次為:紅色圓眼雄蠅、紅色棒狀眼雄蠅、紅色棒狀眼雌蠅、紅色心形眼雌蠅、白色棒狀眼雄蠅 | 參考文獻[1
  • 2018「絲路杯」動物實驗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競賽順利召開
    為提高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專業技能,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技術交流,由陝西省動物管理辦公室主辦,陝西省實驗動物學會聯合甘肅省實驗動物聯盟、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 基因在染色體上
    他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根據其驚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假說。應當注意的是,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並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3. 因為果蠅易飼養,繁殖快。
  • 果蠅「返祖」實驗顯示:生物進化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轉
    葡萄牙和美國的科研人員用果蠅作為對象研究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他們在實驗室中模擬重建了果蠅遠祖生活的環境。實驗用果蠅是1975年從野外捕捉的果蠅的後代,已經在各種環境中經歷了500代的進化,許多特性已經隨環境變化而發生了改變。   實驗中,科研人員把這些果蠅放回類似其祖先曾經生活過的環境中,讓它們再經歷50代的進化。
  • 接下來果蠅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基因在染色體上
    在孟德爾的遺傳規律被重新發現之後,科學家便開始尋找基因在細胞中的位置,細胞學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要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過程,精子和卵細胞再經過受精作用結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體數目又恢復為該物種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在此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與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行為具有驚人的一致性,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基因與染色體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嗎?
  • 釋疑|果蠅的性別是由XY決定的嗎?
    果蠅作為遺傳實驗材料中的superstar,第一次出現在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基因在染色體上》
  • 2020年廣州市中學化學和生物學實驗操作與創新技能競賽圓滿結束
    11月7日,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教育基建和裝備中心與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0年廣州市中學化學和生物學實驗操作與創新技能競賽在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圓滿結束。競賽最終評出一等獎19名、二等獎23名、三等獎23名,並選拔19名表現優異的教師參加省級競賽。
  • 【高中生物】 第2節 基因在染色體上
    1.基因在染色體上1.假說演繹法與類比推理法(1)深刻理解假說—演繹法①孟德爾對於分離現象的解釋屬於假說內容。②設計測交實驗並預測實驗結果(將F1植株與矮莖豌豆雜交,F1產生配子時遺傳因子分離預期後代中高莖植株與矮莖植株的比例為1∶1)屬於演繹推理的內容。③進行測交實驗屬於實驗驗證環節,來證明演繹推理的正確與否。(2)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請點擊後面的「閱讀原文」進行測試。
  • 科學分析,為什麼說人的染色體和遺傳特性比果蠅的多得多?
    因為人不像果蠅那樣能又快又多的生活,因為人還不能為實驗目的而作為有實驗室控制的題目。人的染色體和遺傳特性比果蠅的多得多,而且因為我們最感興趣的一些人的特性。如創造才能智力因為人的染色體和遺傳特性比果蠅的多得多,而且因為我們最感興趣的一些人的特性。如創造才能治理精神上的懲處等等都非常複雜,都涉及許多基因和環境影響的互相作用。
  • 雙賽並驅 安徽醫科大學大學生臨床暨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競賽圓滿閉幕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8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七屆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暨第八屆大學生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競賽在梅山路校區舉行。校長曹雲霞出席開幕式並宣布競賽開幕,副校長肖聖龍出席閉幕式,副校長呂雄文全程觀摩比賽並作競賽工作總結。
  • 性染色體介紹
    在二倍體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絕大部分同源染色體是同形的,即形態、結構和大小等基本相似,稱為常染色體;有一對形態、結構、大小和功能不同的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這對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性染色體的發現主要源於對昆蟲的研究。
  • 「老牛吃嫩草」的果蠅實驗
    這個實驗是有同濟大學的研究團隊,以薛雷教授為主,這個實驗"男性"朋友應該會不禁一笑。實驗內容是一對雌性和雄性的果蠅放在試管裡培養感情,有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無論雌性果蠅的年齡多大,雄性果蠅都義無反顧的與雌性交配。
  • 超越視覺 果蠅的兩面
    不過另一方面,果蠅在生物醫學領域方面卻有著巨大的貢獻,現在已經有6個諾貝爾獎都是跟果蠅的研究相關。本期「超越視覺」(Beyond the Eyes)項目的主角是體長不到3mm的果蠅,我們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了果蠅的頭、胸、腹和它的一生,講述關於果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