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時許,泉州石獅祥芝水產品批發市場迎來一位「明星」——一條體長4.5米、重約2噸的「大魚」,其龐大的身軀吸引了很多群眾圍觀。漁民欲以1萬到2萬元的價格售賣,漁業部門在看了「大魚」的照片後,疑是鯨鯊。漁業部門表示,如果確是鯨鯊,漁民售賣會觸及刑法。
市場裡出現了「海怪」
昨日下午,記者在網上看到了一組配有文字的照片,說石獅祥芝一漁民捕到了一條大魚。照片顯示,該條大魚用拖拉機運送,有4~5米長,頭部流著血,嘴裡還含著捕到的食物。
隨後記者從祥芝邊防派出所獲悉,昨日下午4時許,該所接到群眾電話反映,有漁民誤捕到一條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海怪」,放置在石獅市祥芝鎮水產品批發市場內。
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他們趕到現場時,只見一隻龐然大物擺在眼前,長度4.5米左右,體重達2噸多。
撒網兩次捕到大魚
蔡成築是捕到該條大魚的船長。「昨日凌晨2點鐘左右,我們在收網的時候發現漁網破了個大洞!」他說。隨後他們就發現漁網裡面有一條大魚,但此時魚已經死了。他告訴記者,前天中午12點,他們的船才從祥芝漁港出發,行駛到北緯24.25°、東經119.5°的海域時開始撒網捕魚。
前天傍晚6點許,他們撒了第一個網,晚上10點多的時候收網,隨即撒了第二個網。「就是第二個漁網網住了那條魚。」蔡成築告訴記者,他們的漁網幾乎被撕成了兩半,幾乎報廢了,最初他們還以為是漁網鉤到海底的雜物,「估計是大魚咬破漁網,然後進去吃裡面的魚」。
蔡成築介紹說,他們原本是去捕撈帶魚的,沒想到才撒第二次網就誤捕了這條大魚。由於魚的體積比較龐大,他們費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它拖到甲板上。考慮到漁網已經破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先返回上岸。對於如何處理大魚,蔡成築稱欲以1萬到2萬的價格售賣。
漁業部門:如果是鯨鯊漁民售賣違法
昨晚,記者將圖片發給石獅市海洋漁業局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的吳教導員。吳教導員表示,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看過「大魚」的圖片後,疑是鯨鯊,但因沒看到實體,最終無法確認。他補充道,鯨鯊在我國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是鯨鯊,漁民不得進行買賣,否則會觸及刑法。他告訴記者,針對這種情況,已按程序走,向上級部門匯報。如果是鯨鯊且有科研價值,將轉送給相關科研機構研究或製成標本,若科研價值不大,將進行無害化處理。昨晚9時30分許,他已與當事漁民蔡先生取得聯繫,對方稱因大魚內臟已經發臭,無人購買,已經丟回海裡。
目前,漁民的這一說法是否屬實,還有待當地邊防派出所核實。截至昨晚10時發稿前,記者尚未收到當地邊防所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