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新銳10x Genomics獨創短讀序列技術 兩年收入增漲20倍

2020-11-30 生物谷

 

動脈網據外媒獲悉,近日,基因檢測初創公司10x Genomics又籌集了3500萬美元。本次融資是該公司D輪融資的延續,10x Genomics將用這筆資金繼續推進研發工作和擴大產品營銷。

在2018年4月,10x Genomics就已籌集了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由Meritech Capital領投,Fidelity investment(富達投資集團)、Wells Fargo(富國銀行)、Venrock、Foresite Capital和軟銀(Softbank)共同參與投資。對於此次不創建新輪融資,而是延續D輪,該公司聯合創始人Serge Saxonov表示,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融資效率。

10x Genomics是基因檢測領域的領導者,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在英國、法國、瑞士等十餘個國家都設有辦事處。該公司擁有革命性的DNA測序技術,可以幫助人們識別以往難以接觸到的基因組信息,從而加快生物基因科學的發展。

在2015年至2017年兩年間,該公司收入增長了20倍。10X Genomics正計劃繼續擴張10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檢測公司之一。據第37屆摩根大會公布,10x Genomics在2017年的年收入為7100萬美元,在2018年的收入為1.46億美元,總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目前,10x Genomics市值已達到420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公司市值會增漲到530億美元。

10x Genomics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竟在短短七年間,成為基因檢測領域裡備受矚目的獨角獸?

創新測序技術滿足精準測序需求

10x Genomics主要有兩種技術,一個是可以測試DNA短序列的Linked-Reads,另一個是對單細胞進行RNA測序的scRNA-Seq。

Linked-Reads能夠對DNA進行短讀取以獲取大量基因組信息。它通過對HMW DNA進行分區和編碼,形成新的數據信息,再從這些短讀取的信息中,獲得完整的基因組信息。這種創新技術可以應用到多種檢測過程當中,比如在對遺傳病的病理研究當中,一些遺傳病對應的突變基因序列只能進行短讀取,例如位於NGS死區的區域。這時Linked-Reads就能檢測到這個隱蔽的基因區域,讓研究人員能實驗、分析到以往無法檢測到的基因區域,滿足生物研究對獲取細胞精確信息的迫切需求。

除了在遺傳病領域的應用,Linked-Reads還可以應用在癌症研究、農業環境的基因組學、人類基因組變異的這三個領域。通過Linked-Reads技術,短讀取還原完整基因組信息,精確直觀地從基因上找到產生問題的源頭。

10x Genomics的第二種技術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技術,能夠分析整個細胞群的RNA,並測量出大部分細胞的平均目標數值。scRNA-Seq通過分析單個細胞的轉錄,捕獲樣本中的異質性。無論是免疫T細胞還是病變腫瘤細胞都會出現異質性,這些細胞都可以進行單細胞RNA測序。這種對單細胞轉錄分析的方式保證了試驗的準確性。

目前,scRNA-Seq實現了同一樣本中數十萬細胞的逐個細胞分子的表徵分析,已經可以探索複雜的組織系統,例如免疫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10x Genomics應用專有技術還開發了一個Chromium系統,這個系統是一個試劑輸送系統。它可以對大於100kb長度的DNA分子進行分區測序,然後將同區域產生的所有片段信息共享到一個條形碼上,將分區與條形碼一一對應,幾分鐘內便能產生10萬條以上的條形碼。從這些條形碼的短讀數據可以映射出原始DNA長分子的遺傳信息。

現在,10x Genomics可以將以上幾步過程整合到「短讀序列發生器」中完成,輕鬆集成繁雜的實驗步驟,簡化工作流程。

經驗豐富的領導團隊助力10x蒸蒸日上

10x Genomics的聯合創始人Serge Saxonov博士,在2016年被評為高盛百強年度最具吸引力的企業家。他曾是著名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的研發總監,在創建10x Genomics之前,博士還是QuantaLife的副總裁,負責推進該公司ddPCR核心技術。Quantalife專注開發並商業化液滴PCR平臺,但在2011年已出售給Bio-Rad Laboratories公司。

2012年,Serge Saxonov和Ben Hindson聯合創立了10x Genomics公司。Ben Hindson博士是10x Genomics的首席科學家,也曾是Quantalif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持有多項專利,並發表了大量專業文章。

此外,該公司的首席商務官Brad Crutchfield先生,曾在QIAGEN、Illumina、Bio-Rad Laboratories、NanoString Technologies等國際知名生物公司擔任相關職務,擁有三十多年的商業銷售和營銷領導經驗。

10x Genomics的董事會主席John Stuelpnagel博士,擁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MBA學位。他曾是Illumina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幫助Illumina成為了生物領域的龍頭企業,此外John Stuelpnagel還擔任CW Group風險投資家、Ariosa執行主席、Sequenta董事長。John Stuelpnagel各種職稱加身,是一位行業權威度高、經驗豐富的專家。

特有的測序技術和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成為10x Genomics蒸蒸日上的源源動力。10x Genomics在過去半年就收購了兩家生物公司,分別是專注於表觀遺傳學的Epinomics和二維基因表達技術開發商Spatial Transcriptomics。

10x Genomics在2018年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包括單細胞ATAC-seq。在2019年年初,又推出了第三版單細胞基因表達試劑盒。並且10x Genomics應用Spatial Transcriptomics開發的技術,在2019年研製了一種新產品,將薄組織切片覆蓋在含有核酸探針的載玻片上,將保留空間信息的條形碼附著於mRNA分子,然後將其製備用於測序。(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19先進體外診斷行業峰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19ivd?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4期:「DNA之父」發表種族智商差異言論 被...
    (遺傳因子)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遺傳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 聊一聊10X genomics的技術發展史
    |撰文:周老師對於基礎科研領域來說,如果有高通量單細胞檢測需要,10X genomics技術是比較好的選擇之一。因為該技術的發展線似乎就是圍繞基礎科研的各個組學單細胞研究展開的(如下圖)。2015 Linked Reads測序最早2015年,10X genomics技術實際是開發用構建基因組大片段linked reads文庫,用於輔助基因組組裝拼接的。但基因組組裝畢竟是小眾需求,所以很多人可能對這個應用不一定熟悉。
  • 【快訊】10x Genomics連續兩次收購進軍新興原位分析領域
    10x已經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以3.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ReadCoor,該公司在今年2月的基因組生物學和技術進步會議上發布了基於螢光原位測序技術的RC2空間多組學平臺。10x表示,預計該交易將在本月底完成,尚待ReadCoor股東批准。
  • 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ISO-seq深入了解流感病毒感染細胞間異質性
    而現有的流式細胞和螢光檢測技術只能測定蛋白水平,單細胞轉錄組技術只能測定短片段轉錄本的豐度。這些技術均不能可靠地揭示感染細胞的病毒粒子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突變而不足以確定病毒遺傳多樣性如何在感染期間促進細胞間異質性從而激活先天免疫。
  • 「快訊」10x Genomics連續兩次收購進軍新興原位分析領域
    10x已經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以3.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ReadCoor,該公司在今年2月的基因組生物學和技術進步會議上發布了基於螢光原位測序技術的RC2空間多組學平臺。10x表示,預計該交易將在本月底完成,尚待ReadCoor股東批准。Goldman Sachs擔任ReadCoor的財務顧問。
  • 全新升級|安諾發布新一代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結題報告
    -哎,項目結題才發現,自古分析套路多-此話怎講-做個10x單細胞項目,說好包含標準分析。可最後一算,重要的多樣本合併分析、擬時間序列分析等都是額外的內容,還得收費-我找安諾基因做10x項目就沒這麼麻煩了!他們現在比較分析、序列分析統統納入標準分析,還增加了細胞注釋呢-加了這麼多內容,價格是多少呢?
  • 「博奧晶典」10X Genomics發表的那些基因組高分文章
    該研究利用10XGenomics技術,構建了5個不同人種共17個人的泛基因組(5個非洲人、3個北美人、4個東亞人、3個歐洲人和2個南亞人),每個基因組ScaffoldN50平均為18Mb。一共鑑定到1842個不在參考基因組中且唯一的插入變異(non-referenceuniqueinsertions,NUIs),序列長度總計2.1Mb。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020-02044-w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的正向遺傳篩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表型(phenotype)-基因型(genotype)」的鑑定研究,常見的研究類型包括鑑定與細胞增殖相關essential gene的負選擇實驗、與細胞獲得抗藥抗殺傷能力相關的正選擇實驗等。
  • 10x Genomics空間轉錄組學中文視頻精彩呈現
    空間轉錄組學是指從一個完整的組織樣本中產生全部的轉錄組數據,從而能夠定位和區分哪些基因在組織內是活躍的,為研究和診斷提供寶貴的見解
  • 華大智造測序儀適配10X Genomics的Chromium系統
    2018年1月8日,在中國深圳和美國普萊森頓,華大智造(MGI)和10X Genomics公司同時宣布BGISEQ-500RS與10X Genomics設備的linked reads技術和單細胞轉錄組建庫技術兼容。同時,華大表示,在第12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的MGISEQ-2000和MGISEQ-200也將兼容10X Genomics系統。
  • 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長讀測序技術為解決許多複雜的生物醫學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那些短讀測序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們的長讀長度為基因組事件的可靠識別提供了明確的可映射性,也為長程分析提供了信息,如單倍型和基因組組裝。此外,長讀技術、PacBio和牛津納米孔技術對單分子進行測序,並可以檢測規範的核苷酸以及鹼基修飾。
  • 一文讀懂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們對自身基因遺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使得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基因檢測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些年測序技術的發展歷程。測序技術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對基因組研究,疾病醫療研究,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
  • ARK每日追蹤|建倉基因公司10x Genomics!繼續買羅氏
    旗艦基金ARKK建倉基因公司10x Genomics,佔基金比超0.38%; 2. 繼續增持Berkeley Lights、羅氏、OpenDoor Technologies和Raven工業,繼續減持ExOne。
  • 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公司排行榜出爐:華大基因擠進全球前三
    550Dx,旨在將NGS擴展到臨床實驗室;並與中國金域檢驗集團合作,將其NGS技術應用於新的腫瘤學和遺傳病檢測應用。2、ThermoFisherScientific2017年收入:4.18億美元ThermoFisherScientific執行長MarcCasper告訴分析師,「NGS僅佔我們收入的2%」。
  • 10x Genomics已斥巨資壟斷行業
    這項技術當時並沒有造成巨大的轟動,但總有會慧眼識英的企業,比如10x Genomics。2018年底10x Genomics將這項技術收入囊中,並在一年的完善和優化後將其推向市場。如今的空間轉錄組學像極了當年的單細胞測序,雖然還處在科研階段,但是已經可以展望到其未來的發展空間。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2005年首代測序儀Roche454單次產生400MB的基因序列文件,到2010年第二代測序儀IlluminaHiseq2000單次能產生200GB的基因序列文件。技術的高速發展,讓基因測序的速度在5年時間裡提升了500倍,全基因組測序的時間成本也從11年降至幾周。此外,基因測序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 10x單細胞免疫組庫VDJ數據分析就看它
    2015年,10x Genomics發布了基於微流控和油滴包裹技術的Chromium單細胞系統平臺,可實現高通量的單細胞轉錄組和單細胞V(D)J測序。不但可以將TCR/BCR雙鏈完美匹配,而且可以細化到單細胞水平,同時獲得表達譜信息。目前該技術也是研究單細胞免疫組庫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那麼10x 單細胞免疫數據該如何分析?分析結果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聊聊單細胞免疫組庫測序數據分析那些事。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
    隨著測序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政策的逐漸放開,基因測序在疾病早篩、微生物、遺傳學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整個行業開始高速發展。技術的高速發展,讓基因測序的速度在5年時間裡提升了500倍,全基因組測序的時間成本也從11年降至幾周。 此外,基因測序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100美元完成一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是基因測序行業的共同目標,全球基因測序從業者都在為此衝刺。 2006年,全基因組測序費用從最初的上億降至2000萬美元。
  • 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程
    第一代測序技術自發明以來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20世紀9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HGP)的順利完成就得益於第一代測序技術的成功應用。在過去的幾十年,第一代測序技術一直作為基因診斷的標準,在基因病特別是單基因病症病人和各種遺傳性酶病如苯丙酮尿症、自毀容貌綜合症等其他疾病的診斷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最常用的基因測序技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