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的破壞者被找到!可愛的企鵝和憨厚的海豹,竟是一級破壞者

2020-10-21 三體使者

溫室效應是全球性的,這從各地區的氣候、環境和物種變化得以體現。那麼什麼造成了溫室效應的愈演愈烈呢?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人類應該為此負最大的責任,因為人類通過生產和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含量升高。但有科學研究指出,即使人類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自然因素也會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升高,這是為何呢?



根據報導,中科大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實驗室一個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人員通過對南極苔原的抽樣調查,發現其中滷甲烷的產生和消耗機制,並揭開了破壞南極臭氧層的因素,即滷甲烷氣體。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該發現的?滷甲烷氣體又是什麼?



什麼是滷甲烷?

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應該聽過滷族元素,分別是氟、氯、溴、碘、砹,由這些滷族元素參與的化合物一般都帶有「滷」字。科學研究發現,大氣中的氯和溴主要來源於滷甲烷,而滷甲烷氣體能夠通過對流層轉移到平流層,從而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目前大氣中的滷甲烷氣體主要來自人工製造和自然產生,自然因素產生的滷甲烷佔更大的比例。



參與此次研究的科研人員表示,滷甲烷中的氯甲烷和溴甲烷是兩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它們對臭氧層的破壞尤為明顯。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有關注自然滷甲烷的動態,但關注的重點地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區域,兩極地區的研究非常少,因此科學家們長期不知道造成兩極地區上空出現臭氧空洞的因素還有自然滷甲烷。

研究人員在南極土壤中發現了什麼?

溫室效應至少已經出現了15年,這15年裡南極成為了世界上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之一。在溫室效應的大背景下,南極一些地區的冰蓋已經退化成苔原,而苔原是一些南極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比如企鵝、海豹等。這就意味著企鵝和海豹的棲息地得到了擴張,對於這些生物來說確實是好事,但對於自然環境來說卻存在隱患。



實際上在該研究進行之前,中科大的研究人員就注意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遭受破壞的情況,因此他們決定研究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為了找到「罪魁禍首」,研究人員對採集到的南極苔原進行研究分析,研究樣本就包括了無企鵝海豹棲息的苔原和有企鵝海豹棲息的苔原。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針對兩種苔原樣本進行了模擬培養實驗。



最終發現有企鵝和海豹棲息的苔原土壤中消耗了更多的滷甲烷,而被消耗的滷甲烷則以氣體的形式消散在大氣中。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他們發現企鵝的糞便會增加苔原土壤中的滷元素,而企鵝活動的增加會導致滷元素的消耗。

該發現說明了什麼?

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企鵝和海豹的存在使得南極臭氧層受到了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負面的。那麼我們可以就此怪罪這些南極生物嗎?存在即合理,任何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人類無法對此求全責備,即使企鵝沒有出現,也會有另外一個物種替代它的位置繼續對地球氣候環境造成局部影響,問題的關鍵最終還是人類。



如果不是溫室效應導致越來越多的南極冰蓋變成了苔原,企鵝的棲息地也不會擴張得越來越大,它們對臭氧層的影響也不會越來越明顯。話說回來,企鵝等南極生物對南極臭氧層的影響目前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人類活動。因此人類在自然界中發現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時,很多問題都源自人類自身,我們有時候真應該自我反省。

相關焦點

  • 真兇終於被找到!企鵝看起來可愛憨厚,卻是破壞臭氧層的原因
    原本大氣層完好無損,每一層次都保持著完整性,但人類活動導致了個別層次的破壞,其中最典型的臭氧空洞。那麼導致臭氧空洞出現的罪魁禍首隻有人類嗎?未必如此。前段時間我國的研究人員與國際氣候變化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對南極洲地區出現的臭氧層破壞現象進行原因分析。
  • 破壞臭氧層和氣候變化形成反饋迴路
    破壞臭氧層和氣候變化形成反饋迴路 新的報告發現,臭氧驅動的氣候變化影響了整個生態系統 穿透受損臭氧層的太陽輻射增加,正與氣候變化相互作用,其後果正波及地球的自然系統,影響著從天氣到健康,以及海豹和企鵝等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等方方面面。
  • 最可愛的幾種動物:羊駝、小藍企鵝、豎琴海豹、耳郭狐、龍貓等
    二,豎琴海豹。海豹很萌,雖然有時候偶海豹吃更萌的企鵝的時候,讓人心疼企鵝。曾經有個潛水員,遇上了海豹。海豹看他不吃東西,怕餓死還捉魚餵他,發現給的活魚都不會吃,估計認為這不會是個傻子吧,還教他怎麼咀嚼,充滿溫暖。豎琴海豹,又名格陵蘭海豹。胖嘟嘟的,非常可愛。
  • 《星際爭霸2》破壞者厲害嗎 破壞者介紹
    單位名稱:破壞者... 星際爭霸2這款遊戲中是有很多的角色供玩家們選擇,破壞者在蟲族中是一個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的兵種,很家尤其是新手玩家可能不知道,那麼在遊戲中破壞者有什麼能力,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介紹。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 北極沒有企鵝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有著「海洋之舟」的美稱。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企鵝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十分憨厚可愛。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但是北極為什麼沒企鵝呢?一起來看看吧!
  • 海豹強姦企鵝 ?有圖有真相!
    海狗每次追逐並抓住一隻性別不明的健康企鵝、壓在身下後連續幹上好幾次,每次要幹五分鐘,還有幹完直接吃掉的……周圍企鵝也只能扭頭不看,簡直世態炎涼、鵝情冷暖。據報導,研究人員至少觀察並記錄到4起海狗將企鵝壓倒在地並試圖與其交配的情況。每次都是海狗追逐並捉住企鵝、壓在企鵝身上圖謀不軌,每次「施暴」持續2分半到6分鐘之間,之後海豹會稍事休息再發「淫威」,平均性侵時長為5分鐘。
  • 火烈鳥,金剛鸚鵡,憨厚的洪堡企鵝
    在另一邊的大池子,還有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鱷魚——尼羅鱷,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肯亞馬賽馬拉著名的天國之渡,就是由它們來掌控著食草動物們的生死在自然界中,鱷魚是食肉動物裡戰鬥力最不穩定的一個,在水裡面可以秒殺體型比自己大得多的角馬和野牛
  • 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自從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以後,科學家們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臭氧層的破壞和臭氧空洞的出現,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也就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地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以及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氣造成的。
  • 印度洋現海豹強姦企鵝 受害者雙腿間流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在印度洋一處偏遠島嶼觀察到多起海豹挾持、性侵帝企鵝的事件。據報導,研究人員至少觀察並記錄到4起海豹將企鵝壓倒在地並試圖與其交配的情況。每次都是海豹追逐並捉住企鵝、壓在企鵝身上圖謀不軌,每次「施暴」持續2分半到6分鐘之間,之後海豹會稍事休息再發「淫威」,平均性侵時長為5分鐘。「作案者」都是雄性海豹,受害企鵝的性別不明。其中3起性侵中,海豹最終放走了企鵝,但在剩下的那1起施暴後,海豹獵殺併吞食了企鵝。
  • 海豹強姦企鵝 "受害者"雙腿間流血
    點擊上方「多倫多城市知道」可快捷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在印度洋一處偏遠島嶼觀察到多起海豹挾持、性侵帝企鵝的事件。
  • 我們知道企鵝很可愛,卻不知其實它們也是非常厲害的!
    今天分享一下長冠企鵝。長冠企鵝也叫瑪卡羅利企鵝,在它們的眼睛上方長有金黃色的毛刷狀羽毛。它們每天也都過著忙碌、驚險的生活。再試想一下,在地球最洶湧的海洋裡,必須衝浪才能回家,而且是連續遊了300英裡以後再衝浪回家!這已經很辛苦了,還有回家路上遇到的危險捕獵者。
  • 企鵝、海豹影響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科技日報10月14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朱仁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合作,在南極苔原滷甲烷產生與消耗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在線發表在環境科學著名刊物《環境科學與技術》上。
  • poe破壞者該玩什麼BD 流放之路破壞者厲害嗎
    地雷與陷阱,流放之路中十分有趣的一個流派,卻非常冷門,而破壞者升華,則專為這個流派而生,不管你玩的是什麼流派的地雷、陷阱,你的升華選擇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破... 無需藝術家的存在來讓人留下深遠的映象。
  • 臭氧層破壞者難逃厄運 科學家發現破壞碳—氟鍵新技術
    臭氧層破壞者難逃厄運
  • 企鵝、海豹還影響著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氯甲烷和溴甲烷是重要的痕量溫室氣體,也是大氣中氯和溴的主要攜帶者,可通過對流層進入平流層催化破壞臭氧。自然源滷甲烷對臭氧的破壞作用顯得尤為突出,目前針對滷甲烷自然源匯的量化及其機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而對兩極地區滷甲烷源匯研究較缺乏。
  • 企鵝、海豹還影響著南極上空臭氧洞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朱仁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合作,在南極苔原滷甲烷產生與消耗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在線發表在環境科學著名刊物《環境科學與技術》上。氯甲烷和溴甲烷是重要的痕量溫室氣體,也是大氣中氯和溴的主要攜帶者,可通過對流層進入平流層催化破壞臭氧。自然源滷甲烷對臭氧的破壞作用顯得尤為突出,目前針對滷甲烷自然源匯的量化及其機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而對兩極地區滷甲烷源匯研究較缺乏。
  • 海豹闖入企鵝領地被「爆菊」 網友:企鵝終於報仇了!
    海豹闖入企鵝領地被「爆菊」  還記得2014年11月份,海豹強姦企鵝後將其撕碎吞食的那則「殘暴」新聞嗎?現在,企鵝的「逆襲」來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名攝影師拍攝到企鵝啄海豹屁股的照片。對此,網友調侃稱,菊花殘,滿地傷,企鵝終於報仇了,幹得漂亮!
  • 南極企鵝和海豹那臭臭的屎,讓無數南極生命迎來了春天!
    企鵝是南極大陸最典型的動物,呆頭呆腦的,非常可愛。人們最初以為到了南極會看到的會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實際上,南極大地上不僅白茫茫,還有紅色、粉紅色與綠色等色彩。這些色彩大部分都是企鵝排洩的糞便造成。有不同顏色與它們吃的食物有關,吃了磷蝦會呈現紅橙色、吃了銀魚會呈現藍色等。
  • 美術教案|南極企鵝
    因為南極大陸海拔高,空氣稀薄,冰雪多,同時,由於南極位於地球上緯度最高的地區,受到太陽的照射少,南極的高海拔和相對稀薄的空氣又使得熱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極異常寒冷,常年被冰雪覆蓋。
  • 巨型冰山威脅企鵝和海豹種群
    這對於企鵝、海豹等動物種群是嚴重威脅。 為尋找食物,這些動物不得不繞道而行,這就意味著它們將無法及時回到飢餓的幼崽身邊。海底捕食動物更是直接被判了死刑。 類似的事情2004年就發生過。當時另一座大型冰山靠近南喬治亞島海岸,致使當地海灘上發現大量企鵝和海豹幼崽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