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兇終於被找到!企鵝看起來可愛憨厚,卻是破壞臭氧層的原因

2021-01-19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人類文明的歷史不超過5萬年,但是我們在不斷推進地球變化的速度。原本可能要經歷上萬年的氣候變化,在人類的「幫助」下在短短一百多年內就完成了。原本大氣層完好無損,每一層次都保持著完整性,但人類活動導致了個別層次的破壞,其中最典型的臭氧空洞。那麼導致臭氧空洞出現的罪魁禍首隻有人類嗎?未必如此。

前段時間我國的研究人員與國際氣候變化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對南極洲地區出現的臭氧層破壞現象進行原因分析。最終他們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環境科學與技術》這一期刊上,該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發現南極地區滷甲烷增加的原因以及導致臭氧層破壞的原因,而且有兩類動物需要為此負責,分別是企鵝和海豹。

在了解該研究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滷甲烷。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應該聽過滷元素,它指的是排在化學元素周期表最右邊的那一列元素,從上到下分別是氟、氯、溴、碘、砹。有這5種元素參與的化合物可以被稱為滷化合物,而滷甲烷就是在甲烷的基礎上加入滷族元素,常見的就有氯甲烷和溴甲烷。

關於滷甲烷,科學研究發現這類化合物對大氣層並不友好。它們通過升華進入大氣,從對流層去到平流層,然後與平流層的臭氧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臭氧的減少。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將在中低緯度地區研究滷甲烷對大氣的影響,因為中低緯度地區所生成的滷甲烷水平最為明顯,沒想到南極地區也出現了明顯的滷甲烷影響。

為了研究滷甲烷對南極洲的大氣影響,研究人員對南極大陸的地貌進行分析,最終將目標鎖定在苔原地貌上。然後研究人員收集到15年前南極大陸的苔原分布圖,和今年的苔原分布圖相比,發現苔原的面積在逐年擴大。不僅如此,南極大陸上的企鵝、海豹等依靠苔原地貌生存的動物數量也在增加。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良好現象,說明南極生態開始變得豐富多樣。但如果結合南極洲過去的生態面貌來看,我們會發現南極洲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科學家同樣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苔原面積多的地方臭氧水平較低,而苔原面積小的地方臭氧水平接近正常,這說明苔原是導致臭氧水平降低的原因。

然而科學家認為,單單是苔原自身的反應無法讓大氣臭氧水平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他們開始研究生活在苔原上的動物。結果發現苔原上棲息的動物越多,該地區的臭氧水平越低,而企鵝和海豹是常見的兩種動物。那我們能因此而將臭氧空洞的問題賴在企鵝和海豹身上嗎?顯然是不能的,因為導致苔原增多的是氣候變暖,而人類促進了氣候變暖。

相關焦點

  • 臭氧層的破壞者被找到!可愛的企鵝和憨厚的海豹,竟是一級破壞者
    科學研究發現,大氣中的氯和溴主要來源於滷甲烷,而滷甲烷氣體能夠通過對流層轉移到平流層,從而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目前大氣中的滷甲烷氣體主要來自人工製造和自然產生,自然因素產生的滷甲烷佔更大的比例。實際上在該研究進行之前,中科大的研究人員就注意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遭受破壞的情況
  • 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什麼原因導致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大量使用氯氟烴、四氯化碳、甲烷等物質,加速了臭氧層的破壞。      臭氧被破壞後,喪失了吸收紫外線的能力。
  • 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自從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以後,科學家們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臭氧層的破壞和臭氧空洞的出現,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也就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地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以及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氣造成的。
  • 臭氧層破壞的真正原因
    臭氧層對我們人類是有巨大貢獻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受短波紫外線照射而引起的傷害。第二,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並將其轉換為熱能加熱大氣。臭氧分子是平流層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有調節氣候的重要功能。臭氧層在平流層的垂直分布對平流層的溫度結構和大氣運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破壞臭氧層的真兇,你以為真的是氟利昂裡的氟?
    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它們叫氟利昂,然後也了解到它們會破壞臭氧層,造成臭氧層空洞,引發溫室效應。不過,你真的了解氟利昂嗎?氟利昂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是人們對於製冷劑的一種統稱,最早由美國杜邦公司註冊,成為製冷劑商標。
  • 可愛的企鵝,你從哪裡來?
    其中,有一塊分離出來的大陸,由於種種原因,以極慢的速度地向南方漂去。1912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對已經存在的大陸漂移學說進行了更加完整的解釋和說明。主要內容:遠古時期的地球只有一塊龐大的陸地,被海水包圍著。大約兩億年前,陸地開始破裂,到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以前,漂移的大陸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 火烈鳥,金剛鸚鵡,憨厚的洪堡企鵝
    在另一邊的大池子,還有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鱷魚——尼羅鱷,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肯亞馬賽馬拉著名的天國之渡,就是由它們來掌控著食草動物們的生死在自然界中,鱷魚是食肉動物裡戰鬥力最不穩定的一個,在水裡面可以秒殺體型比自己大得多的角馬和野牛,但到了陸地上,一隻剛成年的花豹就可以輕鬆把它制服,原因在哪呢
  • 異世界魔術師:召喚男主的真兇出現,妹子超可愛,魔法一生用一次
    為了回到原來的世界,太一和吾妻凜是努力學習魔法,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召喚自己的「真兇」。終於在劇情第8集的時候,這位所謂的「真兇」竟然自己出現了。沒錯,她就是吉爾瑪王國的公主「夏洛特」,原來夏洛特是一位魔術師,她之所以召喚太一過來是有自己的目的,並且當初她只想召喚太一個人過來。在最新的劇情之中,太一已經可以隨意自由召喚自己的精靈艾莉安了。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 北極沒有企鵝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有著「海洋之舟」的美稱。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企鵝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十分憨厚可愛。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但是北極為什麼沒企鵝呢?一起來看看吧!
  • 論臭氧層破壞與保護
    以上情況表明,臭氧層這個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研究其原因和機制並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關於臭氧層變化及破壞的原因,一般認為,太陽活動引起的太陽輻射強度變化,大氣運動引起的大氣溫度場和壓力場的變化以及與臭氧生成有關的化學成分的移動、輸送都將對臭氧的光化學平衡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臭氧的濃度和分布。而化學反應物的引人,則將直接地參與反應而對臭氧濃度產生更大的影響。
  • 究竟是什麼原因破壞了臭氧層呢?
    在大氣中含氯氟烴的量其實並不很大,大約只佔整個大氣的十億分之一,但是它的破壞力卻極強,1 千克氯氟烴竟能在大氣裡捕捉和消滅7 萬千克臭氧!此外氯氟烴異常穩定,可以懸浮在大氣中,存活長達一個世紀之久,不停地對臭氧層做著破壞之事。一個含氯氟烴的分子所增加的溫室效應,要比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強1 萬倍。
  • 臭氧層是怎麼被破壞的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實,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那麼,氟裡昂和哈龍是怎樣進入平流層,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呢?我們知道,就重量而言,人為釋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氣分子重,但這些化合物在對流層是化學惰性的,即使最活潑的大氣組分———自由基對CFC和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
  • 破壞臭氧層和氣候變化形成反饋迴路
    破壞臭氧層和氣候變化形成反饋迴路 新的報告發現,臭氧驅動的氣候變化影響了整個生態系統 穿透受損臭氧層的太陽輻射增加,正與氣候變化相互作用,其後果正波及地球的自然系統,影響著從天氣到健康,以及海豹和企鵝等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等方方面面。
  •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曾經南北極是地球上的淨土,如今受全球變暖的影響,面目全非。無數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直線上升,遠古生物的重現天日,這一切令人猝不及防。許多在南北極生存的生物沒了家園,每天要為溫飽的問題發愁。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一項新研究找到真兇:一場風暴在冰上撕了個洞,啟動了海冰消融連鎖反應。孫紅雷飾演的富豪擲重金拿下了拍品,卻「很壞地」告訴她,北極一時半會兒融化不了,就是融化了企鵝寶寶也會沒事,因為它們住在南極。雖然是個老梗,不過就在2015年之後,《非2》上映不到5年,南極冰迎來了歷史性大消融,短短兩年就失去了12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面積,相當於兩個法國。同樣令人意外的是,企鵝寶寶不僅沒事,還活得更加興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最近,兩項新研究分別揭示了原因。
  • 科學家找到全球變暖的真兇?並非二氧化碳,那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找到全球變暖的真兇?並非二氧化碳,那到底是什麼? 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全球變暖一直是近幾年人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話題,尤其是看到北極熊失去家園後那種無助感,還有海平面不斷上升,人們的家園也面臨著很大的威脅。
  • 圖文:臭氧層破壞與其他全球性環境問題
    目前,引起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有生物多樣性減少、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等,這些通稱為全球環境問題,並且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因為臭氧本身是一種溫室氣體,並且臭氧層損耗物質,如氟利昂、哈龍等,對於氣候變化具有一定的貢獻,因此臭氧層損耗和全球氣候變化被間接的聯繫起來。
  • 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3太陽紫外線破壞氟利昂分子。當氟利昂釋放出來的氯原子遇到臭氧分子的時候,臭氧分子就會分裂開來。其中,一個氧原子與一個氯原子結合,剩下的兩個氧原子組成常見的氧氣分子。新形成的氧氣分子不能像臭氧那樣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
  • 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
    原標題: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信息時報訊(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韓文青)昨日,中國藥用吸入氣霧劑氟利昂淘汰行業計劃公眾宣傳項目啟動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啟動會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院士表示,目前全球大約有7.5億病人在使用吸入氣霧劑,基數龐大,如果能去掉淘汰其中的氟利昂,對減少全球臭氧層的破壞和降低溫室效應將意義深遠。
  • 【二篇】:①黑熊爬樹速度驚人②海膽肥美的生殖腺被剝開吃③海豹撕碎企鵝④狗子感覺被拋棄了⑤鱷魚看起來很硬核
    在猩猩的種群中,我們可以看到猩猩領袖主宰一切,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殘殺其他雄猩猩,甚至連幼崽都不放過,直接屠殺;在企鵝的社會中,為了情人互相殘殺,啄瞎對方的眼珠子比比皆是;海狗甚至會為了享樂XX企鵝,然後再殺掉。發這個主題,是為了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真實而殘酷的動物世界,這些殘酷的動物們,還有一些動物世界有趣的事兒。如果,萬一你能從中得到一些思考,那當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