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譁然!國際權威確認有人2次感染已死去!群體免疫自欺欺人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一場叫做「新冠肺炎」的疫情來勢洶洶,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感染了全世界。但是在世衛組織和各國的積極防控中,新冠已經有了一點偃旗息鼓的架勢了。如果要問在防疫過程中做得最好的國家,某大國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從發現疫情到實施隔離,人家很快就完成了全部過程,也是全球為數不多國內恢復常態化的國家。

當然,有的地方控制得好,就有一些地方是控制不好的,當今世界防疫艱難的三個頭號國家,就是美國、印度和巴西。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的疫情非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開始變本加厲。其實這也跟他們的國體有原因,我們是「一聲令下團結力量幹大事」,他們由於對地方管控略微鬆散,所以在管控這方面還是會顯得比較吃力。再加上去年剛剛經歷過經濟危機,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選擇完全隔離,就會給他們剛剛恢復的經濟雪上加霜。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英國政府就曾發表了相關言論,稱將不會對疫情實施苛刻的隔離措施,更寄希望於可以實現「群體免疫」。什麼是群體免疫呢?通俗來說,意思就是讓民眾充分地暴露在新冠肺炎的感染環境中,大家都得一次身體裡就會產生對新冠的抗體。先別提「群體免疫」到底可不可行,首先他們的這一做法就是在罔顧民眾性命。從疫情爆發開始,我們就知道新冠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患病的人有很大的機率會死亡。如果像英國一樣選擇放任,就算群體免疫成功,英國也將面臨著大量民眾死亡的事實。

像英國一樣抱有這樣想法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只不過敢說的只有英國,美國總統川普就也有這樣的打算。對於新冠疫情,其實川普的表現一直就很差勁,面對國內疫情蔓延形勢一問三不知,還多次誤導國內民眾,說什麼新冠就跟普通流感一樣,還說喝消毒水可以治療新冠。而且日前,川普一家已經有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川普本人居然才三天就已經痊癒,又開始活蹦亂跳地向大家「洗腦」新冠不可怕,還說自己藥都沒怎麼吃,靠著「雞尾酒療法」就成功痊癒。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川普的群體免疫構想還是被現實冷冷地拍在了沙灘上。因為全球陸陸續續發回報導稱,已經出現了二次感染新冠肺炎並死亡的病例。最新的一例就是來自荷蘭的一位老太太,據荷蘭醫療專家介紹,這名老太太現在89歲高齡,但卻身患一種非常少見的骨髓癌症,為了儘可能地延長她的生命,專家為她實施了細胞消耗療法,雖然生命被保住了,但是她的免疫系統卻遭到了破壞。今年年初她因為發燒咳嗽送醫被確診新冠,隨後很快康復,但在59天後,她卻出現新冠症狀被再次確診,最後病情惡化身亡。

無獨有偶,在川普管轄內的美國內華達州Washoe縣,一位身強體健的25歲男子,也出現了二次感染。4月確診新冠後康復,但在6月再次感染,雖然他在二次感染後被檢測出了抗體反應,但專家表示,這樣的抗體並不確定可以在他體內存在多久。

國際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傳染病》發布文章,稱目前國際已知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的一共有四個人,而且現在並沒有充足的證據顯示,民眾在新冠中暴露就一定可以獲得完全的終身免疫。

相關焦點

  • 全球爆出多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別慌!權威專家在線解讀
    8月15日,香港某男子被爆成全球首例二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案例,消息一出,全球譁然! 其次,這種「再感染」 現象類似減毒活疫苗接種後產生的免疫保護 「脫靶」。 減毒活疫苗接種為模擬人類的輕微自然感染,接種過疫苗的群體雖然能產生抗體,但有極少數個體因為產生的抗體水平不高,仍會被二次自然感染,但感染時發生的症狀往往會較輕,同時會迅速產生高水平的抗體 。
  • 西方國家搞「群體免疫」,快玩不下去了?
    本文編審:王新凱,排版:範遙,原文標題:《西方國家的「群體免疫」到底還需要多少人感染才能實現?》,頭圖來自:視覺中國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 9000 萬例,死亡病例超 190 萬例。僅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已經超過 2200 萬例,約佔全球確診病例的 1/4,死亡病例超過 37 萬例,佔全球死亡人數的 1/5。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是不是證明「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
    首相詹森4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英國第三次實施全境封鎖措施到至少2月中旬。除採購生活必需品或照顧老幼外,任何人不得外出,所有學校也必須關閉至2月。 英國首相宣布封鎖 眾所周知,歐洲很多國家在此次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採取了「佛系」的抗疫策略—群體免疫,這類佛系「放手」防疫政策出現了例如沒有正式封城,沒有強制戴口罩,學校、酒吧
  • 最新研究,美國至少已有4700萬人已感染新冠,但距群體免疫仍很遠
    到2020年11月15日,已有4700萬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進入冬季以來,新冠病毒大流行在全球的蔓延更為猖獗。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止2021年1月5日,全球記錄到的感染人數達到86545316例;美國佔其中的接近四分之一,記錄的感染人數達到了21052689例。
  • 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論文上線,袁國勇:二次感染可能被低估
    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被證實後,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當地時間8月25日,國際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刊發相關論文,披露了更多細節。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於8月24日披露,香港一名33歲男子二度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首次被證實二度感染的COVID-19確診病例。
  • 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牛津大學研究:英國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根據《金融時報》,牛津大學一項新冠肺炎模型研究分析,英國半數人口或已感染新冠病毒。若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意味著兩個多月來,新冠肺炎在英國的傳播已經使該國獲得了顯著的群體免疫力,這項研究很快將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
  • 美國確認首例二次感染新冠病例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0月14日電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英國雜誌《柳葉刀》12日發表的文章指出,科學家確認了美國一名25歲的內華達州男子二次感染新冠肺炎,此次感染比首次感染的症狀更為嚴重。
  • 群體免疫與SARS-Cov-2的意義
    天花的消滅,成人及兒童常規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後疾病的持續減少, 都是疫苗誘導的群體免疫成功的例子。群體免疫閾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群體免疫閾值定義為已獲得免疫力而不再參與傳播鏈的人口比例。
  • 柳葉刀:美25歲男子新冠二次感染症狀加重,感染不必然免疫
    柳葉刀:美25歲男子新冠二次感染症狀加重,感染不必然免疫 澎湃新聞記者 李季 2020-10-14 12:41 來源:
  • 英國欲用「群體免疫」法應對新冠?專家:現實版《人類清除計劃》
    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時說英國要靠「群體免疫」來對付新冠肺炎,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當一個群體中有足夠多的人感染了某種疾病的時候,由於大家大都產生了針對導致這種疾病的病毒的抗體,所以這種病毒就無法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了,因此就會漸漸趨向於消失。
  • 英國確認病毒變異的壞消息,國內那些鼓吹群體免疫的人去哪了
    據環球時報報導,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確認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其東南地區的病例數激增就和此有關。據悉,英國至少60個地方政府確認了這種變異,總報告病例數超1000例,英國的科學家正對此展開研究,並已報告給世衛組織(WHO)。事實證明,英國當初鼓吹的群體免疫徹底失敗。
  •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鍾南山最新研判!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以及再感染問題,鍾南山說,無症狀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非常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
  • 【網絡謠言粉碎機】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鍾南山說,目前他收集到公開發表的再感染案例有5例,其中有1例在中國香港。為什麼會出現再感染?鍾南山認為有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是首次感染後產生的抗體迅速下降;第二是首次感染時沒有或僅產生極弱的抗體應答,均無法抵抗第二次感染。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現年69歲。今年2月,他在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 概念陷阱:病死率、R0和群體免疫
    COVID-19全球大流行,各種流行病學概念名詞頻頻出現在各種新聞報導中,如何理解這些概念,如何利用這些概念來支持或反駁相關的防疫政策? 本文就來談談,科學家們估算病死率(也稱致死率)、R0和群體免疫這三個測量值的難度和誤差。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陳根:群體免疫的入門和入土,《柳葉刀》研究再證明
    目前已確認因該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54萬人。然而目前仍有許多地方的死亡人數仍在快速增長。由於巴西的死亡人數快速增長,使得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死亡人數已佔全球新增新死亡人數的五成。而疫情剛開始席捲全球時,爭議最大的「群體免疫」政策在如今看來,似乎已經落沒。
  • 【網絡闢謠】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鍾南山最新研判!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鍾南山說,目前他收集到公開發表的再感染案例有5例,其中有1例在中國香港。為什麼會出現再感染?
  • 【謠言粉碎機】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鍾南山最新研判!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鍾南山說,目前他收集到公開發表的再感染案例有5例,其中有1例在中國香港。為什麼會出現再感染?
  •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海洋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12日刊發有關美國首例確認「二次感染」新冠病例的研究報告,顯示新冠患者康復後仍有可能再次受感染且症狀有可能更嚴重。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科學界對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狀況仍有不少未知,建議民眾繼續重視防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依靠消極抗疫以實現「群體免疫」的策略行不通。【全球發現5例】報告研究的病例是一名25歲的美國男性患者,來自內華達州沃肖縣,48天內感染兩種不同新冠病毒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