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羊效應:在小組生活日常中,幾個好人莫名其妙地欺負他人,排斥另一個好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集體意識將取代個人意識。每個人的行為往往都是集體行為。許多屠夫甚至不知道什麼原因開始排斥「黑羊」。最後,為了使自己感到心裡上的自我安慰,他們開始不由自主的為「黑羊」,貼上 「標籤」表明你的起點是正確的。這裡有三種人,過程中壓榨好人的人——屠夫,被欺負的好人——黑羊,旁邊看熱鬧的好人——白羊,這一整體的過程仿佛和屠夫宰羊一樣。被屠殺的是黑羊。儘管白羊擔心自己的處境,不過他仍然處於觀望狀態。
事實上,大部分的單位都具有「黑羊效應」的現象,許多人經常有這種感覺。 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孤立一樣。同事們幾個在一起交談,而我走過去的時候大家都消失了。每個人都這麼奇怪地看著我。一兩次會讓人覺得自己太敏感了,但是太多次會使人感到害怕。這就是群體效應的力量。成為黑羊的人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為何受傷別擠兌的總是我?然而這群同事也很茫然。為什麼我要把他排除在外?具體啥原因不記得了,總之這裡面一定是他的錯!旁邊看熱鬧的白羊也不知道原因,不過他們可以看到屠夫在欺黑羊,逐漸地,最初的隱藏隔離變成了公眾排斥,直到這個被排擠的人受到傷害或者是等到下一個受擠兌的同事出現為止。
黑羊效應其實總的來說和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大部分人僅僅因為別人做某事而做某些事情,而其他人由於自己的某些特點而被視為傷害的目標。更可悲的是,那些以為自己無關是非的旁觀者,其實他們已經攪入局中!
我以前在一個部門工作過,這裡曾經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並且非常嚴重。
記得那時候,該部門有一位特別資深的前輩。部門負責人空缺後,每個人都認為前輩將是這個崗位的繼任者。因為總體來看,工作經歷和工作能力都在那裡。不過領導者大概是基於自身的考慮,最終是一個不那麼經驗豐富工作時間沒有那麼長的男孩被提拔為主管。
從那時起,前輩和其他同事每天都在議論新主管的不好的事跡。也就是缺乏能力而被領導責罵之類的事情。當時,公司正處於擴張期,部門一直在增加員工。每次員工進來時,這位前輩都會用一個知己的姐姐的形象來抹殺上司的形象。
另外,新任主管的工作要求相對嚴格,經常要求他的屬下同事在某些細節變動上來回修改,再加上聽一些關於主管的負面評論,導致新員工迅速牴觸反感這位主管,工作非常困難,不願意主動做事。經常產生排斥的心理,他們於是從心底看不起主管,並且自己在工作中犯了一個錯誤,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將所有職責私下轉移給了主管。
後來,結局是試用期尚未通過,因為他對工作不認真不積極主動的因素,新同事被解僱了。之後我了解到,該員工四處尋找很多工作,卻發現我們的工作崗位和環境確實不錯,無論是薪水還是福利待遇,都可以遠超其他公司。不過,由於先入為主的想法,對主管的消極情緒以及沒能好好工作,最終失去了這份相對不錯的工作。
總的來說,在工作場所中,我們不應該隨便到處聽別人的八卦和公司的謠言。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否則我們將被別人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