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的傳說,可以說是我熱愛旅行的源頭。
很早之前聽說探險家彭加木的故事,對他的勇敢感到至高的尊崇,又對他離奇的失蹤感到匪夷所思。
為什麼出動了直升機、警犬和那麼大人力物力大範圍集中式的搜尋,仍然會是一個下落不明的結果?
後來,當我看到羅布泊的照片,我想我大概懂了。
羅布泊,是一個人為的沙漠。
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早期時有水澤,看它的地名「泊」字帶著三點水就知道了。中國人對漢字是很講究的,地名尤甚。
60年代因塔裡木河下遊中斷,羅布泊乾涸得很迅速,到70年代時,羅布泊僅剩了450平方公裡。
自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環境發生巨變,胡楊林成片倒戈慘死,寸草不生,荒瘠悽楚。很快,羅布泊就與塔克拉瑪幹沙漠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羅布泊也被人稱為「死亡之海」。
體型巨大的越野車行在羅布泊沙漠中,就好像小孩的玩具。
自然的壯闊,讓人沉思。
羅布泊有著各種各樣神秘的傳說。
但是曾經去過羅布泊的驢友帶回最真實的反饋:
一隻四腳蛇,幾隻蒼蠅,而已。
變成荒漠的羅布泊無比荒涼,已經成為了無人區。
唯有生存力強大的野駱駝還偶然從那沙漠中經過,卻也在伺機尋找著水源。
不知為何,看到這個,總是會眼裡溼潤。 在所謂的世界幾大未解之謎背後,人心是如此純粹。 那些噱頭惹人向
那些消失在羅布泊的勇士們。
彭加木消失後,探險家餘純順也消失了。
你看那蒼涼的墓碑之上,有後人千裡迢迢送了水來。一瓶一瓶,一桶一桶。
我記得很久之前不知是在哪一本書上看到過,有一個探險家在羅布泊紮營,夜晚聽見有人跟他說話,起身出帳時卻發現四下無人。後來又一次睡過去,他再一次醒來,帳篷外面還是杳無人跡。
那話裡是說,不要怕,我跟你在一起。
誰知道這是文學的虛構還是事實的傳唱,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探險家餘純順倒下的地方,離他放置水和食物的地點,才不到2公裡。
西域36國之一,曾創造出輝煌無比的歷史,引文人墨客稱頌感懷的樓蘭古城,也在羅布泊內,一夜之間,離奇的消失。
蒙古語裡的羅布泊,是「多水匯入之地」的意思。
古今有異,沙漠變水泉,大海變荒漠。滄海能桑田。
世界的一切,都是在進行中的,也是在變化中持之以恆。
荒涼麼?
沒有人,沒有生命,當然荒涼。
有人從太空圖上看到,俯視視角下的羅布泊,像一隻大耳朵。羅布泊也被人稱為「地球之耳」。
不知是否有人在聆聽這世界的節奏,還是在傾聽凡人的探尋一聲一聲。
像曾經旅行到此地的驢友對羅布泊的感嘆。
真實世界裡的羅布泊,沒有雙魚玉佩,沒有外星人基地,沒有各種誇大其詞的神秘傳言。
有的,只是一位位勇士雖敗猶榮的豐碑。
那是人類挑戰自然,人類試圖解密自然走過的一段又一段歷程。
那是你我的驕傲。
渺小而偉大。
這是羅布族,羅布泊人的房子。
「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
他們一輩子吃魚,沒有過多物質的追求,單一的生活卻讓大部分羅布泊人得以長壽。
有趣的是,羅布泊人連陪嫁,有時候都是一片小海子(小海子即指小湖泊的意思)。
夕陽西下,是否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感嘆?
新疆,多麼遙遠,多麼美好。
國土廣袤,無處不是美景,處處讓人感到自豪!
新疆、西藏有許多的無人區。
有些不僅是無人,還無任何的生命。
就好像到了另一處空間,這裡唯一的存在,就是無。
鹽湖。
這像大海一樣的湖泊。鹽湖的色彩讓人感受到純淨。
地貌。
車轍。
雁過留痕,人過留名。
這沙漠之中的風,卻輕而易舉把一切深刻遮藏。
幸好英雄的名字,我們都記得。
流沙。
堡壘一般的堅挺。時間亙古的濃情。
羅布泊的此時此刻,荒涼也美。
荒漠裡,野駱駝仍然在頑強地抵抗著自然的艱苦。
這就是生命吧。
三毛說,「我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於是便有了撒哈拉」。
只有你深入其境去到沙漠,才會明白沙漠不是浪漫。
三毛對生活的樂觀,對愛情的重視,讓她看到了荒涼以外的意義。
羅布泊寸寸黃土之外,你又能看到什麼呢?
是匪夷所思的各色穿越傳說,是讓人激動的奇聞異事,還是偉大探險家們探下的先鋒姿態?
說起羅布泊,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是沙漠?是野駱駝?或是那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