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養殖先養水。怎樣養好水?調水專家告訴你!史上最全的調水方案,各種獨特的調水妙招。每天以視頻的形式更真實的呈現出詳細的養殖案例分析!更多驚喜,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視頻號「調水專家」吧!
偷死和中毒是養殖過程中最令人頭疼和害怕的。造成偷死和中毒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個因素大家如果忽略了,可能就會導致對蝦偷死和中毒!這個因素就是池塘的水體分層現象。在養殖的高溫季節,較高的氣溫氣溫給水產養殖水體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養殖池塘中出現了一年中最嚴重的水體分層現象。很多養殖朋友都會忽略水體分層現象,其實水體分層現象會影響養殖的很多問題,比如池塘底部缺氧、氨氮硫化氫升高引起毒蝦中毒、有害菌尤其是弧菌的爆發引起的空腸空胃、偷死,甚至是池塘用藥的效果都會受到水體分層的影響。水體分層主要分為溶氧分層和溫度分層,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池塘溫度分層的原因及其危害。
↓↓↓
一、池塘出現溫度分層的危害
通常來說池塘水溫分成以後會形成三層水體,分別是表層的溫變層,下層的滯溫層,以及中間的溫躍層。水體分層以後對養殖水體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
①造成池塘底部缺氧
池塘藻類一般聚集在水體上層,產生的氧氣較多,下層水體無法接受光照產生氧氣較少,水溫分層導致池水上下層難以形成對流,上層富氧水不能通過垂直對流傳到底層,造成池底缺氧,並且隨著水溫進一步上升,池底有機物大量腐爛分解,進一步加大池塘底部的耗氧氣,使池塘底部形成氧債,引起底部缺氧。同時下層有機質的不完全發酵以及厭氧的環境也給弧菌的繁殖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引起弧菌爆發性繁殖,進而引起空腸空胃、偷死等等。
②造成養殖對蝦中毒
池塘底部多是池塘的聚毒層,池塘底質中的沉積有機物在厭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不徹底,產生了甲烷、硫化氫、 氨氮、亞硝酸和小分子有機酸等有毒有害物質,長期分層的水體造成池塘底部這些有毒物質在塘底局部濃度過大無法擴撒到池塘中被處於池塘表層的藻類或者有益菌利用,造成養殖對的對蝦中毒。
③間接造成用藥危害
水體分層以後,使用的藥物不能均勻的擴散的池塘之中,尤其是以消毒藥品為重,平時使用的可以達到消毒效果的藥品在分層以後效果變差或者藥品相對集中於池塘的局部區域,本來是正常劑量變相造成用藥量加大,使對蝦發生用藥中毒的現象。
二、池塘出現溫度分層的原因
當夏季來臨時,因光照輻射、表面熱空氣加溫等因素,靠近氣-液交界面的池塘上層水體的水溫會快速增高,導致此部分水的密度下降。因此池塘上層是熱而輕的水體;反之,下層水體因無法接受光照及熱空氣的加溫,相對溫度較低,密度比上層水高,成為相對涼和重的水體。故養殖池塘水體出現了上下分層,上層水體為溫度容易變化的溫變層,下層水體為溫度難以交換的滯溫層,中間存在一個躍溫層,也叫做斜溫層,這便是高溫季節出現水體分層的的原因。
三、池塘出現溫度分層的預防
幫邦魔盒六代溶氧檢測儀可以檢測池塘表層、底層溫度、溶氧、pH值,如浙江的李老闆使用幫邦魔盒就有效的避免了池塘水體分層的現象。8月8號這天李老闆通過幫邦六代魔盒溫度變化曲線發現其池塘的表層水溫最高32°,下層水溫最高27°,上層水比下層水溫高了近5°,池塘水體形成了溫度分層,而且由於水體分層對蝦已經有了輕微的浮頭缺氧現象,在幫邦魔盒推薦的指導方式下果斷採取措施,挽救了一塘蝦。
(幫邦魔盒檢測從池塘表層水溫)
(幫邦魔盒檢測池塘底層水溫)
②加大日換水量,池塘水位不要太深
逐漸加大換水量,日換水增加10%~15%,換水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降低池塘表層水體溫度,是上下層水體的溫差不易過大,同時水位不易過深,一般以1.2-1.5米為宜,最高不超過2米,這樣可以使整個池塘的水溫儘可能保持一致,避免池塘水溫的分層。
③開啟增氧機,人工增加池塘水體對流
在夏季高溫正午開增氧機的作用並不是為了增氧,正午時表層水體上升較快,此時開啟增氧機是使到水體上下對流,讓上下層水溶解氧溫度分布均勻,同時水體的流動是為了營造類似天然水體的環境,有利於蝦的生長。
(來源:幫邦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