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養殖水色的藻類構成?你都知道嗎?

2020-12-05 騰訊網

1、茶色―-茶褐色水

(1)藻相:以硅藻為主,單細胞的綠藻為輔,屬於水產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是養殖的優良水色之一。

(2)評價:茶色時,各項指標正常,透明度35~40釐米,幾天後將變成茶裼色,透明度達到15~30釐米,此時水質仍屬正常,更有利於肥水魚,但不太適合養蝦及其它特種品種。

2、淡綠色水

(1)藻相:以單細胞綠藻為主。

(2)評價:各項指標正常。水質嫩爽,透明度40~50釐米。適合蝦蟹類及其它忌肥水品種的養殖。

3、翠綠色水

(1)藻相:由硅藻和綠藻組成,單細胞綠藻佔優勢。

(2)評價:透明度20~30釐米,肥度適中,各項指標正常。綠藻能大量吸收氮肥減少氮的含量。較為常見的良好水質,養殖南美白對蝦及羅氏沼蝦時,此水色表示為過肥,易發病。

4、黃綠色水

(1)藻相:由硅藻和綠藻組成。

(2)評價:透明度在35-40釐米,各項指標正常,肥度適合於各類水產品的養殖,一般無水質因素疾病。

5、濃綠色水

(1)藻相:綠藻已經過度繁殖,仍以單細胞綠藻為主,硅藻類較少。

(2)評價:透明度低於20釐米。如果水質清爽,無懸浮顆粒,表層無異物,水質指標基本正常,但午後pH值偏高。如果水中帶有一定的濁度,那麼氨氮、亞硝鹽及pH值都將很高,此時水產養殖動物很快發生疾病,最常見的是傳統「三病」。陰雨天氣易缺氧,夏季高溫天氣,暴雨過後易泛塘。

6、藍綠色、老綠水

(1)藻相:藍藻類及綠藻類或裸藻類等。

(2)評價:藍綠藻類大量繁殖,使水透明度低於15釐米。水色濃濁。在池塘的下風處,水錶層有少量綠色漂浮的藻類。此類水色不穩定,藻類易死亡,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藻類死亡後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層黑色或灰色浮膜。此為魚蝦發病水質。

7、暗綠色水(灰綠、灰藍)

(1)藻相:綠藻類、死亡藻類和有機質。

(2)評價:少數藻類繁殖過度,造成藻相失衡,藻類漂浮水面死亡呈浮油膜狀物,氨氮較高。增氧機激起的水花泡沫多。養殖動物多已發病。

8、醬油水與黑褐色水

(1)藻相:裸藻類、隱藻類為主。

(2)評價:高溫期間形成,透明度低,一般為10~20釐米。整個水體的上下層有機質過多,底質惡化,易發生劇烈變化。主要原因是投餌量大,菌相失衡。養殖動物已發生多種疾病。

9、黃色水

(1)藻相:以甲藻、金藻等鞭毛藻類為主,藻類密度不高。

(2)評價:此種水質多發生於早春、晚秋水溫較低季節。pH值不高,水體溶解氧較低,魚蝦投食量低,浮遊動物數量相對較多,魚常有寄生蟲病發生。

10、白濁水

(1)藻相:僅有少量的較大的綠藻群體如盤星藻、空球藻、實球藻等。

(2)評價: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遊動物繁殖過剩,藻類被浮遊動物吃後造成水體缺氧,浮遊動物過度活動引起纖毛蟲、輪蟲等浮遊生物。此種水極易染病,存活力下降,不適合養殖。主要含有輪蟲、橈足類等浮遊動物及有機碎屑和粘土微粒、魚極易發病,存活率也低。

11、渾濁水、黃泥水

(1)藻相:藻類種類多,如硅藻、黃絲藻、盤星藻、綠球藻等。

(2)評價:有機懸浮顆粒多,看起來混濁。常因發病用藥後所成,養魚池寄生蟲發生季節常有此種水質產生。這種水色一般不缺氧。

12、澄清水

(1)藻相:缺乏藻類。

(2)評價:池水清至底,透明度很大,最常見的是因青苔大量發生而使水澄清。

(文章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

相關焦點

  •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出處:網絡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22 11:33:00 水色是水體的顏色,不同水體,所含溶解色素、腐殖質、懸浮微粒、透明度、氮磷鉀含量及有效輻射吸收作用等不同,形成適合不同藻類群體生存和繁衍的生態環境,在太陽下就呈現不同的水色。
  •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此外所有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對水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如溫度、光照、pH、鹽度、水體底質和溶解氧等&nbsp。以下介紹幾種典型水色及其優勢藻類:(1)水體淡綠色或清澈見底,透明度在50&nbspcm以上,清澈見底,水中浮遊生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少,有時出現使魚類難以消化的藻類,俗稱「瘦水」;這樣的水體適合觀賞、娛樂和作為飲用水水源,但不適宜養殖生產,養殖上一般增加施肥投餌來改善其水質。
  • 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
    通常波長較長的紅、橙、黃光在幾米深處就很容易被水體吸收掉;波長較短的綠、藍光等能透入水體深處,這些光被水體的懸浮物質漫反射回到人眼中,構成肉眼可見的水色。此外所有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對水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如溫度、光照、pH、鹽度、水體底質和溶解氧等 J。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nbsp1.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 養殖的那些事兒之藻類和水色
    水色是指水體的顏色,水色是水體藻類群落的種類、大小、適應性分布的重要表現,是水質好壞的直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中,藻相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水體營養狀況與藻類與水色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不同水色下的藻類群落結構不同;而水體營養狀況不同藻類的優勢種群也不同,呈現的水色也不同。
  • 池塘水色很好,可偏偏不見藻類是怎麼回事呢?
    通常波長較長的紅、橙、黃光在幾米深處就很容易被水體吸收掉;波長較短的綠、藍光等能透入水體深處,這些光被水體的懸浮物質漫反射回到人眼中,構成肉眼可見的水色。此外所有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對水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如溫度、光照、pH、鹽度、水體底質和溶解氧等 J。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一、藍藻的習性: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
  • 水產養殖中藻類的定向培養方法
    ----培養有益藻類(小球藻、小環藻等); 有益藻類水體---定向有益培養; 有害藻類水體---預防、控制轉化培養有益藻; 各種不同藻類---轉化綠藻或硅藻為主的藻類。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作用,你都知道嗎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作用,你都知道嗎出處:成都海大 作者:王安平 水產養殖網 2015-04-28 23:20:002、藻類過度繁殖,造成水體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導致藻類提前進入衰老期(水面出現綠色的氣泡狀物質)3、藻類過多,水體夜間溶氧無法滿足其進行有效的有氧呼吸,導致藻類提前進入衰老期,導致水面出現大量的老化藻類。
  • 池塘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
    「養殖水體水質調控技術」是句容市2009年度漁業科技入戶工程主推技術之一,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水產技術指導員,下面就養殖水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水色及處理方法做一個簡單介紹。
  • 池塘常見不良水色及調節
    不管養殖何種水產動物,都需要良好的水質條件,因為水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養殖對象能否健康生長甚至養殖成敗,因此明辨優劣水色,對水質的管理、維護和調理在養殖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
  • 淡水魚養殖,養殖的優勢,你都知道了嗎
    凡是在水生經濟動物生長、繁殖、索餌、越冬及洄遊的水域,都是為增養殖水域。按照生產習慣,一般把增養殖水域劃分為海洋、淡水及鹹淡水,或天然、人工及半人工等水域類型。增養殖水域環境是指水生經濟動物生存所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它是各種經濟水生動物產卵繁殖、生長育成、越冬、洄遊所需的諸環境條件的統稱,它由相互聯繫的非生物性環境(包括水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氣象、底質、徑流等)和生物性環境(包括藻類、浮遊植物、餌料生物、底棲生物等)所組成。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中華民族是最有智慧的,老祖宗在水產養殖方面早給我們留下了八字真經: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其中,水排在第一位。那些年,老一輩漁農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看」水「判」水質,「審」水「量」投料。看水就是看水體顏色和透明度,審水就是肉眼觀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看水色判斷水的好壞肥瘦,憑水體的浮遊動植物含量設定餌料的投餵數量。
  • 八種常見水產養殖水質!速來辨別你的池塘!
    對水產養殖者來說,池塘的水色是他們天天面對的,但如何根據池塘的水色和狀態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對於養殖者非常重要,也是進一步採取措施的關鍵。池塘的水色各種情況,有各種性狀和各種顏色,如何判斷根據什麼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是肯定的。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一、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1.茶褐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隱藻為主,各種生物的組成比較平衡,而且生長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餌料的質量與數量都好,另一方面,由於溶氧高,生物的代謝廢物少。2.黃綠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第二種理想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為主,綠藻次之。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其中有的是有益藻類,則有的是有害藻。有益藻-看水色、看透明度、看藻的活性,分為綠藻(小球藻、柵列藻等)硅藻(小環藻、舟形藻等)、矽綠藻等。
  • 土塘養殖怎樣看水色,你會嗎(續)!
    之前說了兩種水色,今天繼續說其他的水色。1)青色水:這種水色一般是由於投餌量過大,殘餌大量積聚,腐敗變質造成的。處理方法:換水之後改底,在使用微生物製劑分解殘餌,此外青色水常常伴隨藍藻大量繁殖,可用0.2~0.3mg/L的硫酸銅殺死部分藻類,視情況而定,能不殺儘量不殺。2)醬油色水:有機物過多底質汙染導致。處理方法:換水後施用沸石粉進行吸附改底,之後使用微生物製劑,再肥水。
  • 水產養殖,就是養水,水質調理不好,所有努力都是白費!
    目前,很多養殖戶都追求高密度養殖,池塘水質因投餌過多、施入的肥料得不到有效轉化、水產養殖動物的代謝產物過量積累以及自然因素如天氣、水溫等原因常引起各種不良水質的出現。3.醬油水、黑褐色水【起因】大多數發生在養殖後期,飼料投餵後,大量殘餌、糞 便、有機質不斷在水體中積累,營養鹽不均衡,導致鞭毛藻類、裸藻、褐藻等大量繁殖,出現水質和底質嚴重老化。水色呈現醬油色或黑褐色,此類水質水中溶氧偏低,魚蝦容易浮頭和泛塘。
  • 科學藻類養殖,讓你想不到的用途
    一、種類及分布徐藻類和有五千多種,分布非常廣泛,海水、淡水及陸地上都有,其中有90%為談水產,海產的種類豹佔10%。藻類自細胞分化的情況來分,有單和胞、形狀多樣,有的種類有鞭毛,能遊動;有的種類無鞭毛,營漂浮或固著生活。一般都有細胞壁的構造、和胞壁分內外兩層,丙層纖雌質,外層由果膠質粗成,細胞核單一或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