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在菲律賓拍攝到罕見深海章魚

2021-01-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北京女孩王天虹在菲律賓阿尼洛拍攝到一條七腕章魚幼體,引起業界關注。

七腕章魚學名異夫蛸,是船蛸總科同時也是八腕目裡最大的成員。七腕章魚與其他章魚一樣,也擁有八條腕,但雄章魚的交接腕是在右眼下捲起的,而且有厚厚的凝膠狀組織,仿佛只有七條腕一樣。七腕章魚是目前已知最巨大的章魚,最大可長到四米。

新銳水下攝影師王天虹自2015年起,一直專注水下拍攝,獲獎無數。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創造了獨具風格的水下攝影作品,特別是在微距攝影中,開創了新的情感表達形式。不僅僅是水下生物的形態記錄,更用心描繪微距生物的靈魂與他們的故事。

這隻七腕章魚拍攝於3月9日晚,由於在菲律賓阿尼洛目前的水溫仍然較冷,所以七腕章魚幼體會遊向淺海尋找它們的食物。王天虹發現它的時候,它剛好它在專注的吃著食物,飯後它還展開所有腕足舞動身體。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發現它時,王天虹以為就是普通的大個船蛸,但潛導特別激動的在水下向她比劃表達——他從來沒見過這個生物,第一次看到!王天虹近距離觀察,發現外面那層薄膜一直變色,然後遊速緩慢。回到陸地上檢查照片的時候才發現,這隻八腕章魚身體外殘留的水母觸鬚。

王天虹在水下拍攝深海章魚。王天虹供圖

七腕章魚通常生活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深海,僅有的活體記錄也只有兩、三次,並且都是科研型深海拍攝。著名日本水生物研究專家Ryo Minemizu稱,這應該是全世界首次拍攝到七腕幼體,人類對深海食物鏈知之甚少,這次拍攝也記錄了章魚正在進食水母的畫面,也證明了水母是深海食物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該物種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章魚之一,在水下能捕捉到它的影像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相關焦點

  • 「蛟龍號」首次拍到大量深海奇異生物-蛟龍,首次,拍攝,深海,奇異...
    當地時間8月9日7時(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1時),「蛟龍」號在我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開展了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應用下潛。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隨「蛟龍」號下潛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龍」號下潛的科學家。
  • 深海科學家用令人著迷的視頻拍攝迷人的章魚
    一個看似飄渺的章魚是一個新的視頻中的明星,顯示了這個生物優雅地漂浮在海底。這個視頻是由研究船的科學家們在本周發布的,它展示了一隻被稱為「小飛象」的章魚,隨著它那八隻紫色的手臂在水中騰空並在水中蕩漾,它緩慢地滑行著。人們可以聽到研究人員的聲音,他們熱情地喊道:「啊,小飛象!」
  • 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
    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鯨魚是生活在海洋裡體型非常龐大的哺乳類動物,鯨魚死後的屍體會慢慢地沉入海底,並且滋潤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因為體型太過於龐大,所以又有「一鯨落而萬物生」的說法,不過由於鯨魚的壽命很長再加上生活在深水區,所以一般情況下很少拍攝到鯨落的場景,不過美國有一海洋研究團隊在加州海岸幸運的遇見了駭人又罕見的鯨落現場。
  • 酷似小精靈的深海章魚面臨滅絕:罪魁禍首竟是手機
    金屬結核的開採可能會對深海章魚的生活史帶來威脅。奧坦?珀澤將這些深海錳結核比喻為牡蠣體內的珍珠,但其形成卻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種子」——可能是貝殼碎片或鯊魚牙齒——開始,礦物質和金屬不斷累積,形成許多包裹「種子」的巖石層。
  • 全球首次拍到的小可愛,被發現時還在悠閒吃水母
    振奮人心之處在於,七胳膊章魚通常生活在深海,此前活體目擊記錄只有兩三次,這次中國攝影師不僅是世界首次拍攝到幼體,更是見到了它進食的場景。圖片:王天虹Tiggy 為了吃,才現身 異夫蛸非常罕見,通常生活在3000米左右的深海中,很難出現在人類涉及的深度範圍。此前的活體記錄只有兩三次,並且都是科研型深海拍攝。
  • 女孩上傳生吃章魚視頻 動物學家: 它們很痛
    最近在YouTube上出現了一段視頻,視頻裡一個女孩在韓國餐廳裡從碗裡抓起了一隻正在水裡蠕動的章魚。她將整個章魚放到嘴裡,章魚的觸角拼命揮舞並抓到她的臉上。而女孩將章魚整個塞到嘴裡並咀嚼吞下只用了不到一分鐘。
  • 6.6級地震後菲律賓漁民在海面上撈到罕見深海巨魚,有人恐為噩兆
    英國《鏡報》8月26日報導,在一場裡氏6.6級地震發生過後,一群菲律賓漁民們在海面上發現一條65千克(130斤)的罕見深海巨魚,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但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是壞事即將來臨的噩兆。
  • 巨型章魚吞食水母后還留下了水母的「武器」!
    巨型深海章魚吞食水母后留下了觸鬚活的七腕章魚非常罕見,對於研究者而言,它們的生活狀況還是個謎。
  • 英女孩菲律賓海域拍到朋友被鯨鯊輕咬瘋狂大笑場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5日報導,近日,一個英國女孩在菲律賓海域潛水時,拍攝到她的朋友在水中遇到一條濾食性動物鯨鯊的畫面。畫面中,她的朋友被鯨鯊輕咬,難忍其癢,不禁瘋狂大笑。該女孩拍攝到這一場景時,驚喜地發現鯨鯊不吃人,她和朋友並沒有受到傷害,反而是她的朋友被鯨鯊輕咬,被癢的瘋狂大笑。
  • 深海章魚是「水母癮君子」—新聞—科學網
    章魚也愛吃水母。圖片來源:蒙特利灣海洋館 水母對海灘上的遊客和漁業而言可能是一種威脅,但在一些深海生物眼中,它們是「美味」。可以說,水母是這些深海觸手動物喜愛的點心。 現在,科學家又將一種巨型深海章魚——七胳膊章魚列入了水母食客的名單中。但由於對深海食物網所知甚少,因此,研究人員使用遙控潛水器進行探索,他們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離岸海域有3種七胳膊章魚以水母為食。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水母的臂膀和生殖器消失不見,而這些部位包含了水母的大部分養分。他們表示,這意味著這些水母已經被吃掉了。
  • 攝影師深海拍攝罕見紫色水母(組圖)
    潛水員潛水時,拍攝到了隱藏在這片海域海底罕見的紫色水母。(網站截圖)中國網3月31日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潛水員Matt Doggett和Richard Shucksmith在Orkney Islands潛水時,拍攝到了隱藏在這片海域海底的令人驚嘆水母圖像以及罕見的水母品種,包括紫色水母、月亮水母、遠洋水母neoturris pileata和獅鬃水母等。(小夢)潛水員潛水時,拍攝到了隱藏在這片海域海底罕見的紫色水母。
  • 和恐龍同時代的幽靈蛸,為避蛇頸龍躲到深海,是烏賊和章魚的祖先
    在海洋生物中,烏賊和章魚的外形長的差不多,會讓很多人分不清,甚至認為它們是同一科動物,實際上它們已不是同一科目的動物,章魚是八腕目,而烏賊是烏賊目,但在8000萬年前,烏賊和章魚未分化之前是有共同的祖先,其中現在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深海中幽靈蛸
  • 如果章魚適應了深海壓力,再到淺海會不會變大成海怪
    目前,用儀器記錄到陽光穿透海水的最大深度是1000米,跨海大橋,海底隧道也只能在適宜的淺海區修建。德蒙福特提出的第一種章魚:克拉肯章魚(kraken octopus),已經被挪威水手和美國捕鯨船員,還有古代作家比如老普林尼描述過。第二種章魚:巨型章魚(colossal octopus)的身軀(上圖顯示)則大得多。聽聞曾經在安哥拉近海襲擊從聖馬洛來的的航船。德蒙福特後來提出更為敏感性的觀點:他說10艘英國戰艦在1782年的一個晚上神秘地消失了,因此肯定是遭到大章魚的襲擊而沉沒。
  • 1000米深海,章魚足球大小的眼睛有什麼作用?
    章魚在很多的歷史描述裡是大海怪的原型。那麼為什麼我們很少見到大章魚呢?人們發現比較巨大的章魚它們生活在深海1000米的深處。章魚的大腦並不像人類一樣是在一個集中的位置,它們的大腦分散在身體的各個地方,或許也是它們能夠如此自如揮動自己8條到12條觸手原因。
  • 古怪而奇妙的圖片:深海章魚可愛外形似小黃鴨 (1/16)
    古怪而奇妙的圖片:深海章魚可愛外形似小黃鴨    (1/16)
  • 攝影師拍攝到海底珍稀生物高清照片(全文)
    為拍攝此片,水下攝影師攜帶重達近4噸的專用裝備,下潛到南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印度洋海域,歷時110天,潛水350小時,首次成功採用IMAX 3D 攝影機在水下進行冒險拍攝,拍攝到海洋中形形色色的珍奇生物和前所未見的海洋生物生存方式,其中很多鏡頭還是第一次被人類拍到。此外,這部紀錄片還認真地探索了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影響。以下是水下攝影師拍攝的一些水下珍奇生物和拍攝場景。
  • 科學家在深海收集到3百多種新生物,魚會走路章魚長耳朵
    據英國《衛報》6月17日報導,在今年5月到6月,科學家們沿著澳大利亞海岸線向珊瑚海行進,他們從4000米深的海底收集到1000多種海洋生物,其中300多種是新物種。這是一種甲殼食肉動物,在深海中它是「拾荒者」,任何能提供營養的東西它們都能吃,包括腐爛的鯨魚屍體。
  • 南極深海發現奇異生物
    南極銀魚生活在零下2攝氏度至零上4攝氏度的水域 生活在南極海洋深處的章魚這組照片是在南極洲以西的別林斯高晉海拍攝的,包括銀魚、海豬、甲殼類動物。另外,科學家還捕捉到了巨型海蜘蛛、罕見的鰩魚和筐蛇尾(一種似海星的棘皮動物)等南極海洋生物的照片。英國南極勘測隊巡航勘測負責人戴維-巴恩斯(David Barnes)博士說:「很少有人知道南極海洋生物多樣化竟然如此豐富——一拖網下去就能打撈出與在珊瑚礁周圍看到的同樣奇特而罕見的海洋生物。
  • 深海裡的可愛生物:大耳朵長鼻子的小飛象章魚
    大家和章魚接觸最多的時候就是吃章魚燒,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章魚家族的成員,不僅不醜,還很可愛。小飛象章魚屬於一種小型章魚,成年後的體長也就20釐米左右,它們和其他章魚品種一樣,喜歡呆在海底,一般4000米左右的深海是小飛象章魚最喜歡的聚集區。
  • 3353米深海拍到罕見鮟鱇魚:迄今只發現7條(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們日前在美國加州海岸外的深海中拍攝到一種罕見的鮟鱇魚品種,這一種類極其罕見,迄今只觀察到7條個體,因此科學家們仍然對其知之甚少。 罕見的鮟鱇魚這是一條在2010年,由一臺遙控運行的深潛器在美國加州中部外海的深海巖礁上抓拍到的鮟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