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2021-01-07 科學網

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17:08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Gesine Saher、Klaus-Armin Nav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2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上。

據研究人員,多發性硬化症(MS)中發炎、脫髓鞘的病變修復需要通過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來清除富含膽固醇的髓鞘碎片,並需要從促炎性病變環境轉變為消炎性病變環境。隨後,少突膠質細胞增加膽固醇水平,這是合成新髓磷脂膜的先決條件。

研究人員假設病變消退受髓磷脂和少突膠質固醇合成的膽固醇命運調節。通過整合基因表達譜、遺傳學和全面的表型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矛盾的是,髓磷脂吞噬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中的固醇合成決定了急性脫髓鞘病變的修復。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不是產生膽固醇,而是合成了脫氫膽固醇(直接膽固醇前體)。脫氫膽固醇激活肝臟X受體(LXR)信號來解決炎症,為少突膠質細胞的分化創造了寬鬆的環境。

此外,LXR靶基因產物促進了脂質和膽固醇從載脂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的流出,從而支持少突膠質細胞的髓鞘再形成。因此,固醇合成的藥理刺激促進了脫髓鞘病變的修復,這提示了MS中髓鞘修復的新療法。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croglia facilitate repair of demyelinated lesions via post-squalene sterol synthesis

Author: Stefan A. Berghoff, Lena Spieth, Ting Sun, Leon Hosang, Lennart Schlaphoff, Constanze Depp, Tim Dking, Jan Winchenbach, Jonathan Neuber, David Ewers, Patricia Scholz, Franziska van der Meer, Ludovico Cantuti-Castelvetri, Andrew O. Sasmita, Martin Meschkat, Torben Ruhwedel, Wiebke Mbius, Roman Sankowski, Marco Prinz, Inge Huitinga, Michael W. Sereda, Francesca Odoardi, Till Ischebeck, Mikael Simons, Christine Stadelmann-Nessler, Julia M. Edgar, Klaus-Armin Nave, Gesine Saher

Issue&Volume: 2020-12-21

Abstract: The repair of inflamed, demyelinated lesions as in multiple sclerosis (MS) necessitates the clearance of cholesterol-rich myelin debris by microglia/macrophages and the switch from a pro-inflammatory to an anti-inflammatory lesion environment. Subsequently, oligodendrocytes increase cholesterol levels as a prerequisite for synthesizing new myelin membranes. We hypothesized that lesion resolution is regulated by the fate of cholesterol from damaged myelin and oligodendroglial sterol synthesis. By integrating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genetics and comprehensive phenotyping, we found that, paradoxically, sterol synthesis in myelin-phagocytosing microglia/macrophages determines the repair of acutely demyelinated lesions. Rather than producing cholesterol, microglia/macrophages synthesized desmosterol, the immediate cholesterol precursor. Desmosterol activated liver X receptor (LXR) signaling to resolve inflammation, creating a permissive environment for oligodendrocyte differentiation. Moreover, LXR target gene products facilitated the efflux of lipid and cholesterol from lipid-laden microglia/macrophages to support remyelination by oligodendrocytes. Consequently, pharmacological stimulation of sterol synthesis boosted the repair of demyelinated lesions, suggesting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myelin repair in MS. Efficient repair of demyelinated CNS lesions involves the resolu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induction of remyelination. Berghoff et al. show that sterol synthesis in microglia is key to both processes, which can be supported by squalene therapy.

DOI: 10.1038/s41593-020-00757-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0757-6

相關焦點

  • 膠質細胞衍生的轉化生長因子β1是促進髓鞘再生的潛在靶標
    小膠質細胞對多發性硬化症進展的作用已被廣泛研究。活化的小膠質細胞通過分泌促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自由基和穀氨酸促進疾病病理。處於巨噬細胞1階段的小膠質細胞會損害髓鞘修復。另一方面,M2巨噬細胞的活性通過激活素A介導的信號傳導誘導少突膠質前體細胞分化為少突膠質細胞,從而促進髓鞘再生。因此,M1期將促進炎症過程,損害髓鞘再生,而M2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將通過誘導少突膠質前體細胞成熟等途徑允許並促進髓鞘修復。來自智利自治大學的Fernando C.
  • 運動學習通過少突膠質細胞促進髓鞘再生
    運動學習通過少突膠質細胞促進髓鞘再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12:33:05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Ethan G.
  • 運動學習可通過促進少突膠質細胞再生或存活促進神經再髓鞘化
    此外,神經元活動可以調節朗飛氏結間長度和髓鞘厚度,這意味著成熟少突膠質細胞可以通過神經活動依賴的方式調節髓鞘形成過程。因此,在脫髓鞘損傷後,機體可能存在內源性機制,通過新生和倖存的少突膠質細胞調節髓鞘的修復。在人類和齧齒動物中,運動學習可通過誘導成熟中樞神經系統中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OPCs)的增殖和分化(類似於脫髓鞘損傷時的OPC反應)改變白質結構。
  •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8 8:59:45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ruce Appel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以少突膠質細胞為基礎的體外系統用於髓鞘再生藥物的研發
    脫髓鞘是多因素事件,主要發生在髓鞘形成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及其前體(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例如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中,但也涉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病理損傷和疾病,例如新生兒腦病,腦和脊髓損傷在許多情況下,髓磷脂修復會自發發生,從而帶來解剖和功能恢復。但是,許多病理機制可能會干擾妊娠後期和產後時期發生的發育性髓鞘形成,以及成年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發生的髓磷脂替代/修復(再髓鞘化),並可能導致髓鞘化/髓鞘衰竭失敗。
  • 什麼是神經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2.修復和再生作用膠質細胞終身保持細胞分裂的能力,當神經元尤其是腦和脊髓神經元發生病變、損傷、衰老而死亡時,神經膠質細胞通過增生繁殖,填補神經元死亡的空間位置,起到修復和再生作用。神經膠質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作用表現為:小膠質細胞可轉變為巨噬細胞參與對損傷組織碎片的清除;膠質細胞特別是星形膠質細胞可通過增生來填補缺損,從而起修復和再生作用。但增生過強時則有可能成為引發腦瘤的病因。外周神經元軸突的再生也是沿施旺氏細胞延伸的。
  • 心理所等通過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評估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臨床較常見的類型是一種病因不明的T細胞主導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
  • 髓鞘「救星」!腰果殼中的一種化合物,居然可以修復受損的神經
    (myelin)的修復。脫髓鞘疾病——包括潛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代謝原因相關的疾病等也容易因此在人體內「泛濫成災」。在最新研究中,腰果酸(又稱阿卡納酸,anacardic acid)成為了拯救髓磷脂和髓鞘的「救星」。腰果的外殼由兩層堅殼組成,中間包含有強烈的腐蝕性物質,這種物質就是腰果酸。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髓鞘損壞或脫失,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一組疾病,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是典型的疾病模型。1.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相關性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使信號通道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導受阻,臨床表現多樣性,肢體無力是首發症狀,可發生神經系統運動障礙,可影響生活自理能力。2.視神經脊髓炎:一種主要累及脊髓和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程較多發性硬化進展更快,致殘率更高,好發於青年女性。
  • 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創傷後的雙重作用及調控機制
    小膠質細胞通過吞噬作用清除細胞碎片,並釋放神經生長及抗炎因子而減輕神經損傷,促進組織修復。然而很明顯,小膠質細胞高度活化狀態可釋放高水平的促炎因子及細胞毒性物質,從而造成神經元失能及細胞死亡。神經系統損傷後,活化的小膠質細胞及浸潤的巨噬細胞具有異質性。
  • 石藥集團丁苯酞(NBP)抑制血管性痴呆後炎症和促進髓鞘再生的新靶點!
    結果證明:石藥集團NBP處理可改善慢性腦低灌注大鼠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促進髓磷脂完整和少突膠質細胞再生,並減少星形膠質細胞的增殖和炎症發生。此外,NBP誘導AMPK/SIRT1信號的激活,同時抑制STAT3/NF-κB等炎症因子表達。
  • PNAS:果皮中的天然小分子可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髓鞘損傷
    人類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多灶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理特徵為中樞神經系統炎性浸潤、局部脫髓鞘和軸突破壞。目前MS臨床標準治療可在早期降低炎性反應以延緩疾病的進展,但對已經損傷的髓鞘尚無針對性治療措施。因此,研發兼具免疫調節和神經保護作用的多效藥物,是提高MS等炎性脫髓鞘疾病治療效果的有效策略。
  • 研究揭示小膠質細胞和巨噬細胞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的機制
    研究揭示小膠質細胞和巨噬細胞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3 16:54:41 近日,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Hongyan Zou、Roland H.
  •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5:18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Jonas Frisé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理解星形膠質細胞的鈣信號:從獲取到詮釋|腦科學頂刊導讀64期
    頂刊導讀目錄 1,神經表觀基因組的在體基因座特異性編輯2,衛星神經膠質細胞—在認識神經系統正常功能和功能障礙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3,皮層內和離皮投射的GABA能神經元的多樣性和功能4,星形膠質細胞在髓鞘再生中的作用5,理解星形膠質細胞的鈣信號:從獲取到詮釋1,神經表觀基因組的在體基因座特異性編輯
  • 一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研究工具,為探索小膠質細胞開闢新途徑
    為了建立一種新的小膠質細胞基因靶向模型,作者首先應用大規模平行單細胞分析比較了小膠質細胞和CAM在穩態和疾病過程中的特徵,並發現己糖胺半乳糖苷酶亞基β(Hexb)可作為穩定表達的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而其他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水平在病理過程中則表現出顯著下調。
  • 陳根:小膠質細胞與老年痴呆,治療之路在何方?
    小膠質細胞在對抗阿爾茨海默症中顯得尤為重要,這或將給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轉機。但無論是第一種特徵還是第二種特徵,小膠質細胞都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小膠質細胞由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演化而來,是中樞神經系統內特殊的免疫細胞,也是神經炎症的主要調節因素之一,在生理學上對宿主防禦和組織修復至關重要。
  • Neuron重磅長綜述:星形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症中扮演的角色
    LacCer的合成受到b-1,4-半乳糖基轉移酶6(B4GALT6)的催化,而該酶的表達又受NF-kB的控制(圖1)。活化星形膠質細胞產生的LacCer促進幹擾素調節因子1(IRF-1)和NF-kB募集到Ccl2、Csf2和Nos2的啟動子區域,進而誘導細胞因子的生成、小膠質細胞活化和促炎性單核細胞募集。
  • 最新中樞神經系統瘤樣脫髓鞘病變診療指南發布!_中樞神經系統瘤樣...
    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免疫學組、中國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學分會、全軍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神經免疫學組專家及部分影像學、病理學專家共同討論並經多次修訂,在查閱國內外大量相關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中樞神經系統瘤樣脫髓鞘病變診療指南
  • 最新綜述:小膠質細胞如何影響Tau病理?
    最近的研究已證明tau蛋白具有prion樣特徵,並且小膠質細胞變化與tau病理有關。儘管尚不清楚當中的先後次序,但tau本身的種子擴散特性小膠質細胞對tau傳播的促進作用很可能共同起作用,並且對退行性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至關重要。據現有證據,靶向tau種子並控制複雜炎症過程中的某些信號傳導途徑可能作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新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