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學習通過少突膠質細胞促進髓鞘再生

2020-12-05 科學網

運動學習通過少突膠質細胞促進髓鞘再生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12:33:05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Ethan G. Hughes及其研究小組發現,運動學習通過新生的和存活的少突膠質細胞促進髓鞘再生。2020年5月18日,《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學習前肢伸展任務會瞬時抑制少突膠質生成,但隨後會增加少突膠質前體細胞的分化、少突膠質細胞的生成以及前肢運動皮層中髓鞘的重塑。脫髓鞘後,神經元立即表現出過度興奮性,學習受到損害,並且行為幹預對髓鞘再生沒有益處。但是,部分髓鞘再生可恢復神經元和行為功能,從而可以通過學習來增強少突膠質生成、裸露的軸突的髓鞘再生成以及倖存的少突膠質細胞產生新髓鞘的能力。

雖然在以前是有爭議的,研究人員表明成熟的少突膠質細胞不僅可以生成髓鞘,而且在脫髓鞘後還可以增加髓鞘的保護,從而為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總之,這些發現表明,精確定時的運動學習可通過增強新生的以及存活的少突膠質細胞的髓鞘再生來改善脫髓鞘損傷的恢復。

據悉,神經疾病中少突膠質細胞的喪失使軸突容易受到損害和變性,而活動依賴性的髓鞘形成可能是一種改善損傷後髓鞘形成的內在機制。

附:英文原文

Title: Motor learning promotes remyelination via new and surviving oligodendrocytes

Author: Clara M. Bacmeister, Helena J. Barr, Crystal R. McClain, Michael A. Thornton, Dailey Nettles, Cristin G. Welle, Ethan G. Hughes

Issue&Volume: 2020-05-18

Abstract: Oligodendrocyte loss in neurological disease leaves axons vulnerable to damage and degeneration, and activity-dependent myelination may represent an endogenous mechanism to improve remyelination following injury. Here we report that, while learning a forelimb reach task transiently suppresses oligodendrogenesis, it subsequently increases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 differentiation, oligodendrocyte generation and myelin sheath remodeling in the forelimb motor cortex. Immediately following demyelination, neurons exhibit hyperexcitability, learning is impaired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vides no benefit to remyelination. However, partial remyelination restores neuron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 allowing learning to enhance oligodendrogenesis, remyelination of denuded axons and the ability of surviving oligodendrocytes to generate new myelin sheaths. Previously considered controversial, we show that sheath generation by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is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increases myelin pattern preservation following demyelination, thus presenting a new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Together,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recisely timed motor learning improves recovery from demyelinating injury via enhanced remyelination from new and surviving oligodendrocytes.

DOI: 10.1038/s41593-020-0637-3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637-3

相關焦點

  • 運動學習可通過促進少突膠質細胞再生或存活促進神經再髓鞘化
    此外,神經元活動可以調節朗飛氏結間長度和髓鞘厚度,這意味著成熟少突膠質細胞可以通過神經活動依賴的方式調節髓鞘形成過程。因此,在脫髓鞘損傷後,機體可能存在內源性機制,通過新生和倖存的少突膠質細胞調節髓鞘的修復。在人類和齧齒動物中,運動學習可通過誘導成熟中樞神經系統中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OPCs)的增殖和分化(類似於脫髓鞘損傷時的OPC反應)改變白質結構。
  • 膠質細胞衍生的轉化生長因子β1是促進髓鞘再生的潛在靶標
    小膠質細胞對多發性硬化症進展的作用已被廣泛研究。活化的小膠質細胞通過分泌促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自由基和穀氨酸促進疾病病理。處於巨噬細胞1階段的小膠質細胞會損害髓鞘修復。另一方面,M2巨噬細胞的活性通過激活素A介導的信號傳導誘導少突膠質前體細胞分化為少突膠質細胞,從而促進髓鞘再生。因此,M1期將促進炎症過程,損害髓鞘再生,而M2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將通過誘導少突膠質前體細胞成熟等途徑允許並促進髓鞘修復。來自智利自治大學的Fernando C.
  • 以少突膠質細胞為基礎的體外系統用於髓鞘再生藥物的研發
    脫髓鞘是多因素事件,主要發生在髓鞘形成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及其前體(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例如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中,但也涉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病理損傷和疾病,例如新生兒腦病,腦和脊髓損傷但是,許多病理機制可能會干擾妊娠後期和產後時期發生的發育性髓鞘形成,以及成年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發生的髓磷脂替代/修復(再髓鞘化),並可能導致髓鞘化/髓鞘衰竭失敗。
  • 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17:08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Gesine Saher、Klaus-Armin Nav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小膠質細胞通過固醇合成促進脫髓鞘病變修復
  • Sox9促進星形膠質細胞或少突膠質細胞生成
    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從共同的祖細胞中產生,主要發生在胚胎和出生後早期。在關閉神經管後,神經上皮祖細胞建立了心室區。通過不對稱細胞分裂,神經上皮祖細胞首先產生神經元前體細胞,然後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神經元。神經上皮祖細胞主要產生膠質前體細胞,後者變成星形膠質細胞或少突膠質細胞。
  • 石藥集團丁苯酞(NBP)抑制血管性痴呆後炎症和促進髓鞘再生的新靶點!
    結果證明:石藥集團NBP處理可改善慢性腦低灌注大鼠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促進髓磷脂完整和少突膠質細胞再生,並減少星形膠質細胞的增殖和炎症發生。此外,NBP誘導AMPK/SIRT1信號的激活,同時抑制STAT3/NF-κB等炎症因子表達。
  •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8 8:59:45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ruce Appel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少突膠質細胞在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發病中不可忽視的作用
    ,由此可見少突膠質細胞在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的發病過程中亦發揮了重要作用。結果顯示,Nogo-A在被H2O2損傷的少突膠質細胞中表達水平明顯升高;Nogo-A可通過增加細胞內活性氧加重H2O2誘導的少突膠質細胞氧化損傷,而降低Nogo-A的水平可減輕細胞的氧化損傷;Nogo-66-NgR/LINGO-1和RhoA-ROCK通路可能不參與Nogo-A介導的少突膠質細胞氧化損傷;而磷酸化ERK和Bcl-2可能參與了該過程。
  • 人少突膠質前體細胞傳代過程中形態學的變化
    :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除了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以外的第4種膠質細胞類型,形態呈典型雙極突起,特異性表達PDGFRα和NG2,廣泛分布於白質和灰質中,佔總細胞數的5%-8%。少突膠質前體細胞可分化為成熟的少突膠質細胞,是髓鞘再生的重要祖細胞庫。晚期少突膠質前體細胞:也叫前-少突膠質細胞,是少突膠質前體細胞向成熟少突膠質細胞分化的中間階段,細胞突起數量增多,大於兩極且無分叉,特異性表達NG2、PDGFRα、O4等。
  • 【學術前沿】黃薇等揭示人類胚胎少突膠質細胞發育與大腦皮層白質...
    少突膠質細胞作為白質中豐度最高的細胞,形成包裹神經元軸突的髓鞘,促進神經信號的跳躍式傳導。對於少突膠質細胞發育機制的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人類大腦皮層發育,也為白質損傷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研究和治療方法探索提供依據。然而由於人腦組織樣本的難得和操作手段的有限,目前對於少突膠質細胞發育機制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嚙齒類動物為模型。
  • 雲端論腦預告 | 人類少突膠質細胞發育與大腦皮層白質進化
    少突膠質細胞作為白質中豐度最高的細胞,形成包裹神經元軸突的髓鞘,促進神經信號的跳躍式傳導。對於人類少突膠質細胞發育機制的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人類大腦皮層發育,也為尋找白質損傷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 NG2膠質細胞可生成少突膠質細胞,但不生成神經元
    在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除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外,NG2膠質細胞也被認為是第四種神經膠質細胞。研究人員已使用Cre/loxP策略在幾種轉基因小鼠模型中仔細研究了NG2膠質體內的命運。現已有明確的共識,即NG2膠質細胞主要充當腹側前腦少突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亞群的祖細胞,而NG2膠質細胞的神經源性潛力仍受到質疑。
  • 少突膠質細胞多樣性遠超想像
    2016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一種在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腦細胞---要比之前所認為的更加多樣化。這一發現將有助我們理解這些細胞受到影響的疾病,並且可能為未來的治療策略提供線索。
  • 三、神經膠質細胞
    (3)少突膠質細胞(4)小膠質細胞   (一)中樞神經系統的膠質細胞   1.星形膠質細胞 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與少突膠質細胞合稱為大膠質細胞(macroglia)。
  • 文獻精讀 | mTOR信號通路:體育鍛鍊改善運動學習能力的「核心機制」
    綜上,作者認為長期鍛鍊激活了腦中mTOR信號通路,促進了突觸形成小鼠大腦中運動皮質第五層錐體神經元(L5PRN)通過對側或皮層下投射向運動系統進行興奮性輸出,並且在運動學習後其樹突棘具有較高的可塑性髓鞘是由少突膠質細胞(OLs)構成的,而OLs是通過少突膠質祖細胞(OPCs)分化產生。作者在小鼠21天鍛鍊時間段的最後5天連續注射BrdU以標記新生的細胞,實驗結果顯示Runner小鼠的胼胝體區域出現了更多的BrdU陽性細胞,免疫螢光染色確認了這些細胞身份為Oligo2+少突膠質細胞。
  • mTOR信號通路:體育鍛鍊改善運動學習能力的「核心機制」
    作者首先檢測了大腦內側胼胝體中(L5PRN通過胼胝體發出投射纖維)髓磷脂鹼性蛋白的密度,發現Runner小鼠腦中該部位密度有顯著的增加,且在電鏡下可見髓鞘增厚。經過計算神經元軸突周長與髓鞘周長的比值,提示Runner小鼠腦中髓鞘形成增強。以上髓鞘形成相關變化均能被抑制劑雷帕黴素消除。髓鞘是由少突膠質細胞(OLs)構成的,而OLs是通過少突膠質祖細胞(OPCs)分化產生。
  • 華人科學家發現,膠質細胞可以調節大腦血管再生
    在人體大腦發育過程中,血管再生伴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一旦大腦血管再生受到幹擾,會產生一系列疾病例如中風,失明,癌症等。在時間發育上,大腦的血管系統的成熟過程伴隨著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分化成熟過程,提示膠質細胞中存在某種調節血管系統的機制。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授予了研究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induce factor, HIF)的科學家。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什麼是神經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神經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也具有細胞突起,但其胞質突起不分樹突和軸突。它與神經元不同,可終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神經膠質細胞,一般可分為三類,即星狀、少突和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遠遠超過神經元。
  • PNAS:果皮中的天然小分子可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髓鞘損傷
    該研究發現,在蘋果、李子等水果果皮和許多中草藥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天然三萜類化合物——熊果酸 (Ursolic acid, UA),具有促進CNS髓鞘損傷修復的作用。 他們利用多發性硬化症經典動物模型EAE,模擬了人類疾病中促炎細胞浸潤、髓鞘脫失和進行性癱瘓等臨床病症。在造模後第60天(疾病晚期)開始治療,此時大腦和脊髓已經形成了不可自發恢復的髓鞘損傷,需要對其進行髓鞘再生和神經修復。令人鼓舞的是,熊果酸治療後第20天患病小鼠的臨床症狀開始緩解,癱瘓的小鼠逐漸恢復了基本行動能力,儘管有些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