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穩:紮根西部的航天人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蘭州七月二十七日電題:邱家穩:紮根西部的航天人

                  中新社記者殷春永

  每次中國發射衛星,世人矚目,那其中也一定有邱家穩的一份期待和祝願。記者日前與這位中國航天系統跨世紀學術帶頭人談及了他紮根西部的航天情。

  邱家穩的學生時代非常喜好觀看體育比賽,但往往由於國際通信衛星轉播時間問題而發生突然中斷。「如果祖國航天事業發展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好奇心的驅使,邱家穩於此時開始了追尋他航天事業夢想的徵程。

  一九八三年,邱家穩在蘭州大學畢業後,開始攻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五一0所研究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讓他相繼順利地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如今,邱家穩已成為五一0所所長、研究員,也是博士生導師,他所帶的研究生已達十人。

  五一0所是中國最西端的一個航天研究所,當地屬欠發達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經濟落後。「遠遠不及南方城市,甚至是我的家鄉。」祖籍河南的邱家穩紮根西部已走過了二十五年,無怨無悔。

  「航天事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和綜合國力。」邱家穩表示,「對知識分子而言,個人的發展往往處於次要地位,更多的則是國家的發展。」他樂稱,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磨練人。

  邱家穩穿著普通,待人和氣,性格內向,但卻有一股永不服輸的「犟脾氣」。他已經擁有多項國家、省、部級榮譽稱號,並在真空技術和空間應用薄膜的研究領域裡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眼下,他正領導著幾百名從事航天技術的科研人員,為國家空間技術的發展默默奉獻著。

  據悉,截至目前,在中國發射的五十多顆衛星和飛船型號上,都有五一0所研製的產品。

  談起出差海外後的感受,這位航天人語氣激昂:通過前後對比,這些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了,中國經濟發展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的腰板硬了!面對海外和內地經濟發達地區豐厚待遇與條件的多次「誘惑」,事業心、責任心將邱家穩留了下來。

  「隨著祖國的建設發展,甘肅亦是越變越美了。」邱家穩說,「這裡已匯集了多家全國獨一無二的科研機構,為地方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他也表示,「我們更在乎地方政府能夠提供寬鬆的政策環境,能使中國的航天事業得到更快速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工作經歷邱家穩曾擔任蘭州物理研究所(即航天510所)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部總工程師、實踐十號衛星總指揮等職,現擔任某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總指揮。長期從事空間技術研究。
  • 紅城驕子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曾獲總裝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榮譽獎章、航天工業總公司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青年科技獎、甘肅「五四」獎章獲得者。
  • 圖文: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演繹航天育種神話
    「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感受到了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  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天水市合作建立的專業從事航天育種的基地,是「兩院」與地方合作正式命名掛牌的我國西部唯一一家航天育種基地,位於甘肅省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該基地通過長期參與我國返回式衛星、神舟飛船搭載農作物育種領域研究,在太空誘變、分子生物學航天育種、制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組圖]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讓記者大開眼界
    浙江在線天水6月22日訊 (記者 朱小燕) 今天下午,參加首屆全國網絡媒體隴上行的記者們來到甘肅天水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這裡建有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
  • 走進西部航天育種基地
    (作者:孫宏金)  甘肅省天水市有一個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神舟飛船搭載的種子在這裡結出了累累果實。  在紅綠相間的辣椒地裡,一個一個數著擠在一起長達30公分左右的辣椒,每株下邊都有100多個,最多的一株結了130多個。  在豇豆架前,綠油油的葉片下,密密麻麻小拇指粗、1米長的豇豆展現在人們面前。
  • 滿懷熱情紮根航天事業,埋頭苦幹鑽研衛星技術——浙江大學 孫書劍—
    而在孫書劍的眼中,除了這些,他還能看到人類航天60年以來五千餘個人造太空飛行器一刻不停地高速划過天際。在這些遨遊於天際的太空飛行器中,孫書劍付諸心血參與研製的衛星有近十顆,他用真才實幹為祖國航天科技作出貢獻。孫書劍自幼就幻想在宇宙中遨遊,一直對航空航天事業保持高度的熱情。進入浙大,他開始真正接近航天、參與航天、並立志投身於航天事業。
  • 7地301對航天人舉行集體婚禮
    2020-10-02 22:22:19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讓祖國見證幸福:7地301對航天人舉行集體婚禮 中新網北京10月1日電 (郭超凱 高陽)10月1日,中國航天迎來甜蜜時刻:北京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 甘肅"西部航天育種基地" 選育成功18個蔬菜新品種
    隆冬時節,在甘肅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內,天水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中心主任包文生,向記者如數家珍地介紹在這裡選育成功的「航天南瓜」、「航天番茄」等18個蔬菜新品種。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天水市農業局、天水綠鵬科技公司合作,在園區建成了「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
  • 雲狐手機亮相中國西部航天裝備展 引聚會場視點
    中國西部航天航空暨國防軍工裝備展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2017年3月16—19日,第二十三屆中國西部航天航空暨國防軍工裝備展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旨在努力推動我國航空航天裝備、新材料、新產品和最新成果與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自主創新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佔有率。  在國家一帶一路和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本屆展會以「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共促國防軍隊現代化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上千家相關企業參展。
  • 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吸引人才、項目落戶
    這裡就是西部(重慶)科學城。  站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起點上,作為科學城建設載體的重慶高新區,一年來,高標準建設科學城,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地,科學城建設正如火如荼。  20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引鳳來巢」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倫敦大學……一年來,不少中外名校青年才俊選擇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紮根。
  • 【西昌航天50周年人物誌】劉超:紮根深山腹地十餘載 託舉國之重器雙手間
    2001年,18歲的劉超懷揣著對火箭升空的向往來到了大涼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開始追逐他航天夢想的新徵程。劉超冷靜果斷的應急處置獲得了上級領導是肯定,這次險情也更讓劉超明白了航天無小事,任何崗位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啃的就是硬骨頭,練的就是真本事!2003年,劉超主動申請,調入要求最嚴的行吊操作崗位。新挑戰來了!面對密密麻麻的技術指標和複雜的電路圖紙,他頭都大了。
  • 【紮根理論】孫曉娥: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因而,本文試圖在國內首次將紮根理論和深度訪談研究結合起來,通過對紮根理論關鍵環節的概要論述及其在深度訪談研究中具體運用的實例分析,探討如何應用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建構理論,從而填補了國內紮根理論運用研究的空白,推動紮根理論和深度訪談研究在國內的進一步發展。
  • 胡文瑞:一位老院士的西部情懷—新聞—科學網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應用系統)主要完成人之一,他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與「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稱號。 68歲那年,胡文瑞來到西北甘肅,成為蘭州理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的共享院士,在這片遍布紅柳的熱土上,開始了他的西北情緣。
  • 烏蘭圖雅演唱《讓祖國見證幸福》中國航天人大型集體婚禮主題曲
    近日,由著名蒙古族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演唱、武曉瑞作詞、劉介華作曲,為中國航天人大型集體婚禮創作的主題曲 紮根戈壁矢志航天,安居樂業愛在東風。多年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放棄大城市的繁華生活,背起行囊、遠離家鄉,來到大漠戈壁,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 德國西部迎降雪天氣 森林積雪變童話世界
    德國西部迎降雪天氣 森林積雪變童話世界 (2/3) 當地時間1月7日,
  •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大揭秘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已經建設3年多了——2016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施方案;2017年4月24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這也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規劃面積68.8平方公裡,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 讓祖國見證幸福——航天人大型集體婚禮·東風航天城專場見聞
    ,參加「讓祖國見證幸福——航天人大型集體婚禮·東風航天城專場」的71對新人高聲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暨中秋節這個無比喜慶的日子裡,東風航天城71對新人和北京、太原、西昌等地航天人同步舉行「讓祖國見證幸福」大型集體婚禮。緣定今生,他們從大漠戈壁出發,奔向幸福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