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弓是用什麼做的?專家揭秘:性能堪比高科技複合材料!

2020-12-06 天下老照片

弓箭是古代為數不多的遠程攻擊武器之一。箭術高手可以在百步開外精確殺傷敵人,歷史就有很多箭術高手,如飛衛、養由基、李廣等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箭術高手自然需要一把良弓。那麼,古代的弓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呢?

制弓材料因地制宜,《考工記·弓人》記載,制弓需要「六材」,即「幹、角、筋、膠、絲、漆」。「幹」以柘木為上,檍木、柞樹次之,竹為下。南方只有竹子,從這一點看,南方弓次於北方弓。「角」即獸角,水牛角為上,北方沒有水牛,以羊角代替,北方弓劣於南方弓。「筋」指動物肌腱,「膠」指魚鰾膠,「絲」指筋絲,使弓更牢固,「漆」用於防潮防腐。

傳統角筋複合弓取材講究,工序同樣繁雜,大致分為修弓胎、貼牛角、粘望把、鋪筋、拉弦、上漆六道工序。弓胎要選上好木材,長短厚度要均勻,然後用熬製好的魚鰾膠將角片粘在弓壁內側,保證厚度均勻,粘合嚴絲合縫,其次將牛背筋或牛蹄筋劈絲,用「走繩」纏在弓壁上,最後拉弦上漆。工序繁雜,每一道都馬虎不得,否則製成的弓會翻弓,所謂「翻弓打死牛」。

一張良弓對制弓的時間也同樣講究。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粘合諸材,冬天定弓體,次年春天再裝弦。剛製成的弓尚不嚴實,不能立即使用,還需要藏置一年,才能受力均勻,張弛有力。古時候的工匠需要在四季準備各種材料,製成一張好弓長則三年,短則一年,一年平均才能做三五張弓。

古時沒有流水線作業的概念,全程手工,效率低下,工序繁雜,真正的好弓聊聊無幾。一張質量上好的良弓可以使用很長時間,父死子接,代代相傳。隨著火器的普及,弓箭的作用越來越小,清末以後便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弩比弓強力得多,那為什麼古代打仗還有那麼多人愛用弓?
    編者按:弓和弩是古代冷兵器戰場上最常見的兩種遠程投射武器,在大多數時候,弓弩往往並稱。同時,也一直有人很好奇,為什麼古代軍隊還要同時裝備兩種武器呢?不是說弩比弓先進嗎?為什麼沒有取代弓?(《舊唐書·志·第二十一》 )「寨中發萬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馬死傷塞路」(《資治通鑑》)▲李陵軍漠北之戰因為卡住弩弦不必費力拉持,弩的拉力可以做的很大,甚至大到遠遠超過弓的地步。最常見的弩一般用手臂就能拉開,威力與弓相當,區別就是弓上下豎立,而弩則是左右橫放,並且多了弩機和望山,即所謂臂張弩。
  • 用一顆做麵包的心來做複合材料
    然後並不是不可能,因為納米複合材料是可以用做麵包方式合成的,用吃貨方式打開複合材料的大門不再是幻想。因此科學家們在努力尋找將這些納米材料運用到複合材料中的方法。最大的障礙是怎樣把這些材料嵌入另外一種材料構成的規則點陣中。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有很強的抱團傾向,因此在團塊形成前要將其與液體樹脂充分攪拌。MIT科學家們希望找到一種方法合成大量的片層,並且堆疊有序,無需對每層進行堆疊。
  • 複合材料的基本性能
    【學員問題】複合材料的基本性能?  【解答】複合材料中以纖維增強材料應用最廣、用量最大。其特點是比重小、比強度和比模量大。例如碳纖維與環氧樹脂複合的材料,其比強度和比模量均比鋼和鋁合金大數倍,還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減摩耐磨、自潤滑、耐熱、耐疲勞、耐蠕變、消聲、電絕緣等性能。
  • 小白礁發現清朝古船,專家為發掘文物,還使用最新的高科技
    浙江省寧波市附近海域,考古隊曾經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在對古沉船進行發掘之時,考古專家們動用了三種「秘密武器」,不僅發掘出了眾多有價值的文物,而且還出現了古代名家的作品。考古專家動用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麼?又會發現哪些國寶級文物?
  • 這座弓魚國陵墓中,出土一件鳥形「怪」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
    這件鳥形酒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您想要知道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接著,在進一步的發掘中,考古專家們又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青銅禮器,車馬器,以及陶器玉器等等。根據專家的推斷,墓主人叫弓魚伯,是西周時期弓魚國的國君,所以才能有這樣高規格的墓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在清理墓葬坑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三足鳥」青銅器。
  • 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資料庫參考文獻列表
    [5]   王寶瑞.M40J高模量碳纖維的性能測試[J]. 期刊論文, 2014,50(7):495-498.[6]   孫超明,張翠妙,談娟娟,et al. 國產RTM用碳纖維及環氧樹脂基本性能研究[J].玻璃鋼/複合材料,2013(Z3):000099-71.
  • 弓的種類
    所以大家儘量不要沉迷,還是早早的回歸現實弓的世界吧!一:從結構上來看,弓分為兩種:直拉弓和反曲弓。直拉弓弓臂末端是向射手方向彎曲的弓叫做直拉弓。如圖:在長弓中最出名的當屬「英國長弓」,詳情可以查閱下英國長弓以少勝多的註明案例:「阿金庫特戰役」[1]。反曲弓上弦後弓弦與其弓臂有所接觸的弓叫做反曲弓。如圖:
  • 【西部地理】鎮原東漢銅弩機 中國古代遠程「大殺器」揭秘
    原標題:鎮原東漢銅弩機 中國古代遠程「大殺器」揭秘  1 它布滿一種凌厲的殺氣  在鎮原縣博物館,有一件北宋時期的瓷製蒺藜火器,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的「手榴彈」,對研究火藥的運用和鎮原古塞邊防提供了實物見證,去年12月記者曾做過相關報導,時隔一年,我們再去見識另外一件大殺器——東漢時期的「南陽宛造四石弩」。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11月7日下午,由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辦,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在長沙舉行,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討行業最新動態,把握行業未來發展。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聚合物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導熱領域展現巨大的應用前景,聚合物材料絕緣性好,且易於成型加工,但聚合物材料最大的缺點是導熱性能差,聚合物本身是熱的不良導體[1]。因此為滿足微電子、電機電器、航空航天、軍事裝備等諸多製造業及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需求,製備具有優良綜合性能的高導熱聚合物絕緣材料成為研究的熱點。
  • 古代長槍槍桿是什麼材料做的?看完真漲知識了,這才符合實際情況
    大家都知道,槍在中國的古代是非常常用的兵器,適合於騎兵馬上作戰,也是和步兵作戰,長槍招式較為靈活,讓習武之人都比較鍾愛,從古至今,戰場上最為常見的兵器就是長槍,歷史上很多的武將都因為使用長槍而被天下人所熟知,比如趙雲和嶽飛。
  • 飛機為什麼要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近年來,大家對碳纖維複合材料一定耳熟能詳。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身影充斥在各個科幻、賽車電影當中。在現實生活中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體育用品等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有很強的力學性能,它的比強度、比模量,比其它與之功能類似的航空航天合金高很多倍。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抗拉強度和拉伸模量下,當產品滿足性能要求,碳纖維製品的重量要遠遠低於合金製品。
  • 西夏有種能射三百步的神臂弓,因為一種動物滅絕,這種弓就失傳了
    下邊小編就給您從頭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張弓就是西夏神臂弓。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西夏神臂弓其實是一把"偏架弩",由弩身,弩機和踏蹬三部分組成。從簡單的說起,踏蹬,就是放在地上,用腳踏住,然後雙手拉弓上弦。
  • 碳纖維對聚苯硫醚(PPS)複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其在力學強度、熱穩定性、耐腐蝕性、耐老化性和阻燃性等多方面都表現出良好的性能優勢,但是,純的PPS樹脂也具有脆性大、韌性不夠等性能缺陷,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通過複合材料改性的方式來實現最佳的應用效果。其中,碳纖維增強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碳纖維提升PPS複合材料的性能應該根據PPS複合材料的實際應用需求來決定,同時也要兼顧製造成本。
  • 德裡鐵柱「千年不鏽」專家經過用高科技儀器研究,終於找到了理由
    當專家用高科技儀器檢驗後,才找出真實的理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很多人對印度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它是一個自帶「神秘」氣息的國家,趁著假期很多國內遊客會去當地旅遊。
  • 那些令現代人汗顏的古代高科技,難道人類真的遇到過地外文明
    我們普遍的認識認為,古代的科技水平是落後的,人類文明的進程也是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迭代而推進的,但是如果你看了下面這些古代的高科技,也許你會改變此前的想法,驚呼原來古代有這麼多現代化的高科技。有人可能會問,希臘火是個什麼鬼?難道是希臘人生火的技術?當然不是啦,希臘火實則是一種7世紀的武器。這個玩意兒是藉助一個類似噴火器的東西噴射出火焰,一般用於海上作戰,通過希臘火就可以把遠距離的敵人和物體點燃燒毀,殺傷力還是很強的。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火不是怕水嗎?海上用這玩意兒,會不會失靈啊?
  • 碳纖維複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應用意義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具有輕質、高強度等特點的新一代結構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工業軌道交通等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但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中最常見的環氧樹脂具有耐高溫性差、點火點低等最大缺點,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受到限制,使得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而且還可以拓寬碳纖維在未來的應用局限。
  • 玻璃鋼複合材料的熱性能
    這些複合材料部件的熱性能大部分由聚合物基體,樹脂基體類型和部件固化工藝所決定。間苯二甲酸樹脂和大多數乙烯基酯樹脂具有良好的熱性能。鄰苯二甲酸樹脂通常具有較差的熱性能。在不同溫度下固化的相同聚合物樹脂基體具有不同的熱性能,在較低溫度下固化的材料具有較低的熱性能。隨著固化溫度的增加,聚合物熱性能增加到最大值。但如果加熱超過最佳溫度,固化聚合物熱性能不再有任何提高。
  • 解讀被捆綁炒作的「高科技」 專家:別搭理偽科技
    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詳細解讀幾個經常被捆綁炒作的高科技,讓你在購物的時候擦亮眼睛,不要再上當受騙,為這些偽科技買單。一件產品量子不量子,看什麼?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院士給出了說法:「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上,它就不是量子的。」專家指出,量子技術暫時還沒有與日用品扯上關係,目前所謂「量子+生活」的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東西。
  • 分會場丨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
    該分會場主題為「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貫穿於複合材料的研發、應用、結構設計和服役等過程,該分會場所涉及的試驗和檢測技術是複合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多年來一直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踴躍交流學習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