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鄰居?科學家稱離我們第二近的行星很可能氣候宜居 距離僅11光年

2020-12-06 前瞻網

地球鄰居?科學家稱離我們第二近的行星很可能氣候宜居 距離僅11光年

 Winnie Lee • 2018-07-11 17:04:46 來源:前瞻網 E1815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源:ScienceDaily)

去年秋天,人們發現了一顆名為Ross 128b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只有11光年。

巴西天文臺的Diogo Souto和Carnegie的Johanna Teske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確定了這顆行星的主恆星Ross 128的詳細化學豐度。

了解恆星中存在哪些元素的豐度有助於研究人員估計圍繞它們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組成,從而有助於預測行星與地球的相似性。

「直到最近,還很難獲得這種恆星的詳細化學豐度。」主要作者Souto說。

就像系外行星的主恆星Ross 128一樣,銀河系中大約70%的恆星是紅矮星,它們比太陽要冷得多,也比太陽小得多。

根據大型行星搜索調查的結果,天文學家估計,這些紅矮星中有許多至少有一顆系外行星。

近年來,圍繞紅矮星的幾個行星系統成為了新聞頭條,包括比鄰星b (Proxima b),這顆行星繞著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運行。

還包括比鄰星半人馬座星(Proxima Centauri)和特拉皮斯-1 (TRAPPIST-1)的七顆行星(其本身的大小並不比太陽系的木星大多少)。

該團隊使用斯隆數字巡天計劃的APOGEE光譜儀器測量了恆星的近紅外光,從而獲得了碳、氧、鎂、鋁、鉀、鈣、鈦和鐵元素的豐度。

「遠地點測量近紅外光的能力,Ross 128是最亮的,是這項研究的關鍵,」Teske說,「這讓我們能夠回答一些關於Ross 128 b的『類地性』的基本問題。」

當恆星年輕時,它們被旋轉的氣體和塵埃環繞,巖石行星從這些氣體和塵埃中聚集。

恆星的化學成分可以影響行星環的內容,以及由此產生的行星的礦物學和內部結構。

例如,行星上的鎂、鐵和矽的數量將控制其內部核和地幔層的質量比。

研究小組發現,Ross 128的鐵含量與我們的太陽相當。

儘管他們無法測量它豐富的矽元素,但這顆恆星中鐵元素與鎂元素的比例表明,它的行星Ross 128b的核心應該比地球的大。

因為他們知道Ross 128b的最小質量和恆星的豐度,這個團隊還能夠估計出行星半徑的範圍,這是不可能直接測量的,因為行星的軌道是圍繞恆星的。

知道一顆行星的質量和半徑對於了解它是由什麼組成很重要,因為這兩個測量數據可以用來計算它的體積密度。

更重要的是,當以這種方式量化行星時,天文學家們已經意識到半徑超過地球1.7倍的行星很可能被一個氣體包圍,比如海王星,而半徑較小的行星則可能更有巖石性,就像我們自己的行星一樣。

Ross 128b的估計半徑表明它應該是巖石。

最後,通過測量Ross 128的溫度和估算行星的半徑,研究小組能夠確定主恆星的光在Ross 128b的表面反射了多少,這表明離我們第二近的這顆巖石鄰居可能有溫帶氣候。

Souto說:「通過來自它的寄主恆星的光,我們能知道其系統的化學性質,我們可以了解到另一顆行星的一些情況,這很令人興奮。」

「儘管Ross 128b並不是地球的孿生兄弟,我們對它潛在的地質活動仍有很多不了解,但我們能夠更強化這樣一種觀點,即它是一個溫帶星球,它的表面可能有液態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在這裡孕育而出,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小的紅矮星運行,系統內已發現的三顆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TOI700b,地球大小,可能是巖石行星的TOI700c,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在這裡孕育而出,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小的紅矮星運行,系統內已發現的三顆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TOI700b,地球大小,可能是巖石行星的TOI700c,約地球大小的26倍,或為氣體行星,最外層的TOI700d
  • 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星球「格利澤581g」離地球僅有20光年!
    這次和大家聊的是一顆離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581g。格利澤581g是圍繞在格利澤581恆星身邊運轉的一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0光年。2007年歐洲的天文學家在天文臺發現了這顆行星,它的大小合適,而且很有可能擁有液態水。
  • 12光年外發現兩顆宜居行星,科學家:外星人可能已經發現地球
    目前,大多數宜居行星都距離地球100光年以外,比如去年十月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就曾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中詳細介紹了24顆這樣的超宜居行星。    而在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地方其實也有著一些宜居行星,比如蒂加登星恆星系中的兩顆行星。
  • 科學家終於找到「第二地球」,和地球十分相似,距離也很近!
    如果人類對地球環境再不加以重視的話,那麼終有一天地球環境將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一邊治理環境,一邊科學家也在積極地尋找太空中的「第二地球」,為未來宜居太空做好充足的準備。不過經過科學家的不懈探索,終於發現了「第二地球」,據了解這個「第二地球」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的,這個「第二地球」就是克卜勒-1649c,它的環境與地球是非常相似的,而且它也處於宜居帶中,溫度與地球也極為相似,因此科學家認為這顆星球很有可能有液態水。
  • 一光年能有多遠?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
    科學家們將目光盯在了系外類地行星(超級地球)上面了,假如我我們找到一顆能夠讓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我們或許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否則,茫茫太空,我們真的不知該何去何從。科學家最先將目光盯準了克卜勒452b,經過詳細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顆與地球極其相似的行星,甚至被稱為「地球的表哥」。這位表哥大概比地球大上10歲,是一位年長的老者,科學家們對它寄予厚望。但是這顆被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最終卻被無奈地放棄了。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
  • 剛剛NASA發現首顆地球大小宜居行星 離地球「僅」100光年
    昨天NASA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找到了首個可能適合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TOI 700 d。據介紹,TOI 700 d是一顆據我們「僅」100光年的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這個距離可以說相當近。該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而且根據它離恆星的距離推斷,它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不過在其他方面,這顆行星和地球有很大不同。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地球!據我們僅14光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第二個地球」,以期未來毀滅性災難發生時可以移居新家園。日前,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新的備選項——一顆距離地球僅14光年的潛在宜居行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沃爾夫1061c」,它的質量是地球的4.2倍,處於一顆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的宜居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外潛在宜居行星。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這是第一次把所有的零散信息放在一起,為銀河系中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數量提供可靠的測量。」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開始尋找地外宜居星球,宇宙中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不計其數的恆星,許多恆星都有行星圍繞著其旋轉,要怎麼才找到宜居星球?首先,行星要處於我們所說的宜居帶內,行星與恆星的距離要合適,地球就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它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剛好能夠保存液態水存在的環境,環境要和地球相似,上面能夠住人,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來尋找宜居星球。
  • NASA宣布又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300光年!
    隨著人類觀察宇宙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在理論上大多數恆星系都存在一個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如果科學家在這些恆星的宜居範圍尋找行星,不僅能夠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甚至還能發現地外生命,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顆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只是大多數都在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 在附近恆星的宜居帶上發現了地球大小的行星
    簡介:本文簡單地介紹了TOI-700恆星及其3顆行星的概況,並解釋了液態水對宜居與否的重要性。科學家通過建立模型來推測此恆星可能存在的氣候。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這個新行星離地球相對較近,通過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或地面大型望遠鏡或將觀測到它的大氣層。
  • NASA再次發現宜居星球,我們離登上第二個地球還有多遠?
    為什麼要找尋宜居星球?地球是人類最適合居住的星球,沒有這一,這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隨著地球環境變壞,以及地球上資源被耗盡,人類最終可能離開這顆可愛的藍色星球。他們在和我們,他們的先祖們爭論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落下風。到時候,能源被它們掌控,人類成為粘板上的魚肉。能源被這些機器提前耗盡也未可知。為什麼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隨著天文技術的發展,人類擁有了更強的對宇宙的探索能力。但是,為什麼每次發現的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這有點讓人難辨真假,無所適從。
  • 盤點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星球!看看你想去哪個?
    2017年11月,歐洲科學家利用南方天文臺上的行星「捕手」設備,發現了一顆新系外行星羅斯128b,其距離地球僅11光年,溫度介於零下60攝氏度到20攝氏度之間。它雖然公轉軌道比地球繞太陽的軌道近得多,但受到的輻射僅為地球的1.38倍,這使它成為可能發現地外生命的「種子選手」。
  • 天文學家發現疑似「下一個地球」 距離地球11光年
    「比鄰星b」是已知離地球最近的宜居系外行星,但天文學家近日發現,距離地球11光年的一顆名為「羅斯128b」的行星正在逐步移近,預計7.9萬年後將取而代之。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研究團隊在紅矮星「羅斯128」附近發現了距離地球第二近的宜居行星「羅斯128b」。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表面溫度可能也與地球接近。
  • 新「鄰居」超級地球被確認存在 距離22光年大小比地球大3倍
    2015年3月8日,深圳特區報訊據英國媒體3月6日報導,「格利澤581d」行星大小約為地球的3倍,是人類在太陽系之外發現的第一個位於宜居帶中的行星,被稱為「超級地球」。它距離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鄰居」。有趣的是,學者過去曾一度認為它根本不存在。
  • 24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人類生存,僅距離100光年
    自從地球上有生命誕生後,人類就一直在不斷改造地球,對地球上的資源向來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自詡,最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曾預言: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地球滅亡是我們人類遲早要面對的事情。所以能夠早日找到地球以外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迫在眉睫,因此科學家們也一直探索尋找其他宜居星球。
  • 距離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系統中,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嗎?
    非洲多貢人還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那就是它們來源於天狼星中的一個行星上,這無疑增加了天狼星的神秘色彩。那麼,天狼星這個恆星系統中到底有沒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呢?宜居行星的基本條件隨著100多年來天文觀測和深空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對於太陽系內包括地外星系的探索領域也逐漸拓寬,很多距離地球較近的其它恆星系統逐漸映入了人們的眼帘,比如距離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距離地球4.3光年的半人馬座南門二a星、距離地球6光年的巴納德星、距離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等等,由於距離較近,科學家們應用天文望遠鏡比較容易能夠觀測到這些恆星系統中的天體基本運行情況
  • 科學家宣布:離地球第二近恆星系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很多人都知道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是半人馬座三合星,4.2光年,但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系是哪個好吧,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昨天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讓我們知道了,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系是6光年處的巴納德星,因為它擁有一顆超級地球行星,最近的研究發現,行星上有可能演化出外星生命。 巴納德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為太陽的0.144倍,由於亮度太低,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它,目前正在以大約140公裡/秒的速度向我們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