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文多圖少.PCM與DSD究竟是什麼?

2021-02-24 小凡集團

    PCM(Pulse-Code Modulation,脈衝編碼調製)是現在最為常見的一種音頻編碼格式,什麼wav,ape,flac,mp3等等幾乎所有常見音頻都是pcm編碼格式。
    其原理簡單來說,我們先準備好一組規定電平值(對於電平這個概念,可以簡單地等同理解為電壓),比如-3,-2,-1,0,1,2,3等等,每個值給一個編號,就像ABCD這樣,不過我們現在給這些電平值使用二進位的編號(就是000 001 010 等等)。
    好了,開始轉換過程,從麥克風過來了一段模擬信號,我們每隔一小段時間,對這個信號採一次樣,得到其採樣電平,然後從先前的那組規定電平內,找出最接近採樣電平的值,嗯..採用四捨五入的辦法....然後記錄下來這個最接近值的編號。
    然後進行下一次採樣..如此反覆,就能用一組二進位編號(也就是數位訊號)把麥克風過來的原始模擬信號給記錄下來了,記錄下來的數位訊號就是PCM了。
    上面的整個過程就是常說的ADC編碼過程。用畫圖來表示的話,圖中的紅線表示一個信號(隨手畫的,實際的信號更複雜就是了)

縱坐標表示電平值,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在圖中每一條橫向黑線代表度量用的規定電平值,橫向從左往右每走一格取一次樣,得到圖中藍色的點,每個點都對應一個縱坐標,也就是取樣點的電平。
    然後,我們就要用這組規定電平值來度量和記錄取樣電平了,但是取樣電平肯定不會都剛好等於規定電平的,於是這時候我們就要找相近的電平值來大概地表示這個取樣了,用四捨五入的辦法來記錄接近的電平值,於是,圖中紫色的點表示最終記錄的值。綠線表示記錄的值還原後的信號曲線,可以看出和原信號相比有明顯失真。

相關焦點

  • 用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所以文章第一屏,就要給足刺激讓讀者有動力閱讀全文。首屏開頭200多字和文章配圖就要能立馬抓住用戶,傳統文章寫作結構鳳頭、豬肚、豹尾仍舊適用。文章不宜冗長,醫療健康科普類文章600~800字為宜,太短講不清楚問題,過長則讀者不耐煩讀完。文採問題。
  • 朋友圈部分保健科普文章大起底
    「去年《大腦皮層》的一篇文章顯示辟穀有利於健康。」……如今,這些所謂的科普類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但有些文章實際是某種保健品的廣告,點擊有些文章文末的「閱讀原文」甚至能夠直接跳到產品的購買連結。這類「科普文」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中高年級閱讀科普類文章,畫思維導圖去理解,情況有點不一樣
    說起閱讀,最怕的是科普類,殊不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要有一定數量的科普作品」。可見,科普類文章的閱讀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科普類文章主要是介紹某種事物,形象地說明它的形態、特徵、性質、意義、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有比較難以理解的科學知識,包括一些「科技術語」。對於知識面狹窄,見識少的小學生來說,閱讀上就存在點問題了。
  • 音頻技術解析:純理論對比PCM和DSD
    44.1kHz/16bit、96kHz/24bit、192kHz/24bit這種PCM波形規格到底意味著什麼、DSD這種全新的規格音質有何優勢?今天筆者就以純理論的角度為大家對比一波WAV和DSD兩種文件,歡迎大家進行參考。考慮到不少入門的燒友基礎較弱,筆者在第一章先科普一些基礎知識,大佬可自行跳過。
  • 技能技巧 | 成就大醫生,用產品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所以文章第一屏,就要給足刺激讓讀者有動力閱讀全文。首屏開頭200多字和文章配圖就要能立馬抓住用戶,傳統文章寫作結構鳳頭、豬肚、豹尾仍舊適用。文章不宜冗長,醫療健康科普類文章600~800字為宜,太短講不清楚問題,過長則讀者不耐煩讀完。文採問題。
  • 朋友圈部分保健科普文章大起底:東拼西湊為賣保健品
    「去年《大腦皮層》的一篇文章顯示辟穀有利於健康。」  ……  如今,這些所謂的科普類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但有些文章實際是某種保健品的廣告,點擊有些文章文末的「閱讀原文」甚至能夠直接跳到產品的購買連結。  這類「科普文」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是否真的有科學性?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一文看懂網民對科普文章的偏好,今日頭條科普大數據
    「2017 年網民最愛看的科普文章類型是健康與醫療,飆升最快的關鍵詞是人工智慧。」  3 月 29 日,今日頭條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發布的《2017 網民科普閱讀大數據》報告為我們揭露了科普文章傳播的規律。
  • 科普文章「高貴妃就這麼走了」網上熱傳,作者是上海一家醫院
    文末那一句「高貴妃若是送到瑞金醫院搶救一下,《延禧攻略》可能還會再多30集吧」更成為網友槽點之一。這篇文章出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公眾號。8月10日,瑞金醫院宣傳科團隊負責人朱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熱播劇必看」是他們每個宣傳工作人員的規定動作。
  • 天天科普 | 被熱議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量子」一詞頻繁出現經常聽說量子科技又有新的進展然而很多人不免發出疑問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老師在2020年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中提到: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就像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基礎科普篇 | 跳線盤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後方連接可以是普通的XLR或者裸線焊接點的TRS插孔,以及多通道D-sub連接器。而前方的連接插孔通常為1/4英寸的TRS或者是Tiny Telephone,不過也有其他的類型。甚至還有一類數字的跳線盤,由軟體控制內部的所有連接。
  • 氣溫預報圖「火」了 這篇科普推文能不能火就看你們了。
    氣溫預報圖「火」了 這篇科普推文能不能火就看你們了。①未來幾天升溫來勢洶洶,北方不少地方氣溫將陸續刷新今年來新高,河南、山東多地甚至出現35℃高溫天,夏天的暖熱撲面而來,感受下氣溫預報圖的「火熱」。②南方大部雨水停歇,但云南一帶雨水仍頻繁「打卡」。昨天的日暈科普意外收穫不少小夥伴誇獎,在收割讚美之餘,天星兒又策劃了一期科普又去騷擾了我們的氣象分析師。
  • 科普文章要有科學性
    科普文章是用於宣傳科學技術知識的,在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質方面起重要作用。這類文章必須要把科學性、知識性和通俗性、趣味性很好地結合起來。科普文章如果錯誤地宣傳科技知識,甚至宣揚假科學、偽科學,則失去其存在價值,甚至造成負面影響。
  • 香港中文大學姜裡文團隊因數據造假被撤稿
    該文於2019年6月7日撤回,主要是該文章多次一圖多用。第一作者Leung King Pong承認,他對這些數據相關的不當行為負全部責任。撤稿聲明  作者正在撤回上述文章,因為第一作者承認他操縱文章中的部分數據,具體如下:(1)在圖4A,4D和補充圖5中,所有紅色通道圖像都是從綠色通道圖像中複製出來的,並且在Photoshop中使用橡皮擦工具對紅色通道圖像進行了進一步的處理;(2)在圖
  • 網絡流行語科普:列文虎克什麼梗 列文虎克女孩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列文虎克什麼梗 列文虎克女孩什麼意思?時間:2019-08-03 13:2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列文虎克什麼梗 列文虎克女孩什麼意思? 列文虎克什麼梗 刷列文虎克梗的意思其實就是說細枝末節的東西都被發現了,怕不是用顯微鏡觀察的。
  • 調研國內科普圖書市場「五多五少」癥結在哪裡?
    調研國內科普圖書市場「五多五少」癥結在哪裡?  記事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  3月4日 星期一 多雲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聚焦文化建設,助推文化強國」是我的情懷與使命。所以,去年兩會期間,我提交的三份建議中,兩份事關文化。
  • 深海1萬米究竟有多恐怖?科學家:去那的人比登月還少
    文/行走天涯深海1萬米究竟有多恐怖?科學家:去那的人比登月還少眾所周知,世界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而留給人類居住的面積,其實是非常少的,但是依舊給人類展現了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世界,不過如果從地球的俯瞰圖來看地面的話,就會發現人類相比較海洋有多麼的渺小了,而且因為人類無法像魚兒一樣自由地在海洋中遨遊,這是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對於海洋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
  • 【科普】一文讀懂MPPT究竟何方神聖
    MPPT究竟何方神聖?「磚家」這樣說到:MPPT英文全稱為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即最大功率點跟蹤,是指對因光伏方陣表面溫度變化和太陽輻照度變化而產生的輸出電壓與電流的變化進行跟蹤控制,使陣列一直保持在最大輸出工作狀態,以獲得最大功率輸出的自動調整行為。
  • 【保護】什麼是死區保護?
    公司堅持「集團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企業戰略,深耕電力能源;為客戶提供全程的用電諮詢,可研、報裝、方案、設計、審圖、設備、施工、驗收、發電、智能運維,試驗、儲能、光伏、售電、EPC等綜合能源管理為一體的服務商, 是電力服務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           公司官網:www.dsdjt.com.cn
  • 今年高考時間推遲,分享一下高考科普類的文章應該怎麼書寫
    如果寫科普類的文章,我們首先一定要認識到什麼是科普類文章,其次應該如何正確的選題以及如何有效地避免一些重複性的問題;(1)、什麼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融於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精神,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使之為讀者所能理解的文章.科普文章往往有著宏觀敘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