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基督教會史》一書的作者、徐州教會尹少華牧師的新作《榮耀救贖》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為《以賽亞書》第二部分四十至六十六章主日講道文集,全書約三十萬字。
該講道文集既有對聖經章節經文字面意義的正意分解,又有對經文屬靈意義的深度挖掘;既有對基督教神學教義的系統清晰的闡釋,又有對些許神學問題獨到的個人領悟;既有對舊約選民以色列人信仰失敗原因的透視剖析,又有對當前教會信眾的信仰與生活的督責、勸勉與歸正。該書深得各地教會信徒的喜愛,自出版發行以來,短短的一個多月就已售出數千冊。
近日,福音時報採訪了尹少華牧師,就《榮耀救贖》一書的成書過程、特色,書的內容給今天教會信徒帶來的幫助與造就,以及尹牧師個人對於文字侍奉和基督徒讀書等問題暢談了個人的看法。
福音時報:尹牧師,您好,看到了您剛出的新書,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成書的過程以及這本書的主旨?
尹少華牧師:好的,感謝主的恩典!大約十年前,藉著主日聚會,我開始在我所牧養的徐州南關教會講「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這樣一個很大的主題,這是一個系列講道,我把這一主題分為四個部分,舊約和新約各佔兩個部分,舊約部分是從律法和先知的信息中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新約部分則是從主耶穌的教訓和使徒的教導中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
關於律法,主要從律法的由來、神賜律法的目的、律法的功用、律法與稱義、律法的實質(精神)等幾個方面,內容不是很長,但也用了大約四、五個主日的時間;講先知部分的時候,講到了第一位擔任先知職分、同時又是祭司、士師的撒母耳,從他身上學習明白神的旨意;然後又講了在以色列或舊約歷史中,很有影響的一位先知,就是以利亞,從他的侍奉經歷中學習明白神的旨意。我選講的第三位先知就是在舊約中領受啟示最多、寫下最長書卷的先知以賽亞。在講以賽亞先知的時候,我是從第六章開始講起,這裡是講到以賽亞被蒙召和見異象。
在這個過程中,每次講完道,都會有信徒來跟我要講章,認為講道內容對他們很有造就,但是我講道的時候語速較快,而且很少講重複的東西。有許多信徒在聽道的同時,做筆記,跟不上我講的(因為講的時候語速快)就遺漏了不少信息,他們就想拿講章去複印。不過,那個時候我的講章都是手寫,也不是把要講的內容都寫下來的,只是詳細的提綱,手寫的字跡很潦草,內容也有修改,還要一些只有我明白的一些標記、符號之類。信徒拿去之後,他們也看不懂。當信徒經常這樣向我索要講章時,我就開始有這樣一個想法,以後再準備講章時,就完整地寫出來。
所以,這就是你看到的,為什麼先出版的是以賽亞書後半部分「榮耀救贖」的內容,因為前半部分沒有詳細的講章,再講後半部分的時候我就有了完整的講道內容,以後經過校對,段落上的調整,就可以出書了。前半部分1-39章 「權能審判」的內容需要重新寫,重新整理,只能後出書了。
至於本書的特色,它是一個《以賽亞書》的系列講道,每一段或每一節經文都有完整的解釋和信息的表達,但又不是純粹的解經書或查經,這個內容是我在講道時的亮光和看見,並結合了教會信徒靈命和信仰生活的需要。對於一些經文,書上、網上資料都沒有解釋的,為了得到亮光,就需要到神那裡禱告。儘管教會裡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去處理,但還要專心預備講章,尋求聖靈的光照與引導,想偷懶也不能偷懶,需要到神面前禱告。這講道的內容是在神面前的領受,不同於一般的查經那般枯燥,它既有經文的解釋,也有針對信徒的需要,按時分糧。
福音時報:您希望通過這本書給今天的教會和信徒帶來怎樣的思考和造就?
尹少華牧師:一開始,我按照主題「學習明白神的旨意」來分享,目的是為了讓聽的人遵行神的旨意和真理。主耶穌當年說的很清楚,只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遵行上帝的旨意首先要明白上帝的旨意,這是最基本的,然後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以賽亞書》的內容包含審判和救贖,通過宣告審判的信息,讓我們認識神的公義,人是有罪的,如果不遵行神的話語,會受到審判;後半部分講到救贖,人是有罪的,但是神為我們預備了救恩,通過神的救贖給我們盼望,人可以不用滅亡。透過以賽亞書,以舊約選民以色列人為例子,他們沒有遵行神的旨意,受到神的審判與管教,結果是很悲慘的,這給今天的人很多警醒。
通過神的救贖,我們可以得到神在舊約時代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最後榮耀的盼望,包括永恆天國的應許,都是在耶穌基督裡得到的,在舊約裡也可以看到福音,看到神的公義和聖潔,要我們遠離罪惡,不要像以色列人一樣,在悖逆中亡國被擄,只有順服遵行神的旨意才能蒙福,悖逆只能帶來審判管教。
福音時報:關於神的國度,您在書中多次提及,它對於今天的教會和信徒來說有怎樣的意義?
尹少華牧師:講道的內容有很多,可以根據教會的需要來按時分糧,但不能忽略,在神的旨意和計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神的國度,包括起初的創造在內,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他的國度。啟示錄中我們看到的就是神的國度的實現,基督作王。從創造開始,上帝就是要建立他的國度,主禱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神的國度,一切都是圍繞著神的國度來展開的,國度是為了他的榮耀。
起初,上帝創造天使,在上帝的國度裡,有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對上帝權柄的絕對順服。上帝的國度的建立,需要看在裡面的被造物是否願意降服在上帝的權柄下面。但因著天使的背叛,就是撒旦的出現,神的國度沒有建立起來,這並不是說神的國度無法建立,不是的!神的旨意是要成就的。神後來造人,就是要在人身上建立他的國度,再後來,人也墮落了,上帝又揀選亞伯拉罕及以色列,以色列人也沒有順服,神的國度依然無法建立,所以在整個舊約時代,上帝的國都沒有得到建立。神就差遣耶穌基督來到地上,他在苦難中學了順從,基督遵行上帝的旨意,對上帝的權柄完全順服了,這樣,上帝就在耶穌基督身上得到了他的國度,基督給我們做了榜樣,他就把這個國度帶到教會。耶穌給我們做了順服神的權柄的榜樣,我們都是神的僕人,教會應當效法基督,神的國度在教會建立了,之後要建立在全地,最後,神的國度就在全地上建立了。有一天,地上的萬國都將成為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了。一切不順服的人要被滅亡。神的國度先從主耶穌一個人身上建立起來,地上的國能不能成為我主和主基督的國,關鍵要讓神的國度在教會中建立起來,教會承擔著極其偉大而又艱巨的神聖使命,正如當初以色列人所承擔的使命一樣。
如果今天的教會不能完成神給的這一使命,就會延遲神的國度的成就,今天的教會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是巨大的,要讓信徒看清我們承擔的這一使命和責任,耶穌基督也教導我們禱告,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是基督徒在地上努力的目標,就是建立神的國度。今天許多的信徒沒有使命感,缺乏責任感,缺少從神而來的異象,牧者、傳道人需要藉著講道喚醒他們的意識,讓信徒們認識到不是自己吃飽就可以了,不是每個禮拜天來作一次禮拜就可以了,不是把應納的十分之一投進奉獻箱就可以了,而是有責任和使命,每個神揀選的人都是寶貴的,都是活石,為要建造靈宮,教會中的每一位信徒都不是閒站的,不是旁觀者,每個信徒都是參與者,建造者,每個人都應效法基督,與神同行,在建造和拓展神的國度上盡上自己的本分,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每一個信徒身上。
福音時報:國內傳道人一般很忙,能夠在文字上侍奉的牧者少之又少,您對於文字事工有怎樣的看法?
尹少華牧師:在基層教會,事務多,專職人員較少,很多事情都要牧師和傳道人親力親為,承擔教會和社會上的諸多事情。平時,教會的義工和平信徒很少參與這些事情,年輕人要上班,專職人員多的好一點,事務多,沒有時間坐下來,靜下心寫點東西,基層教會有很多事情,不像在神學院裡,老師們資料多,也有充裕的時間思考,可以寫些東西。基層教牧要寫書是很難的,我寫的第一本書《基督教會史》,其初稿是我當年在江蘇省聖經專科學校(今江蘇神學院)教基督教會史這門課時寫就的,以後回到徐州教會侍奉,稍作修改就出版了。我寫這本《榮耀救贖》是因為要講道,長期積累才成書的,很不容易。主要是沒有時間,安靜不了,有的牧師沒有負責堂點,在各級兩會裡也不擔任主要職務,相對來說時間是有,有時間了就可以嘗試寫作,當然這也需要恩賜。有條件的,有寫作恩賜的,還是應當多寫點東西。
福音時報:關於鼓勵基督徒多讀書方面,您有怎樣的勸勉?
尹少華牧師:對於讀書,這是個挑戰,因為很多信徒來自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壓力,能坐下來安靜地去讀書很難做到,精力不夠,當然也有社會的影響,很多人沒法安靜下來讀書。但是對於信徒,每天讀《聖經》是最基本的。牧師傳道人在教會裡講道,會講讀經的重要性,聖經是信仰的根本,信徒需要用神的話裝備自己,擁有分辨異端邪說的能力。可是,能堅持每天讀經的信徒,恐怕在年輕信徒中不會很多。要麼沒興致,拿起聖經就發困,也可能是讀了不懂,讀不下去,就不讀了。不是有人說麼,許多信徒讀經,舊約出不了埃及,新約到不了羅馬。這就需要教會來幫助。拿我們徐州南關教會來說,為了激發信徒讀聖經,我們有很多嘗試,比如在主日崇拜講道前有啟應經文,我們以前每次崇拜都是選詩篇中的一些內容,後來我們選取詩歌智慧書、整卷新約來讀,每次讀舊約聖經一章,新約聖經一章,新約聖經已經讀過幾遍了。還有就是舉辦讀經班,一個人在家裡讀不下去,沒興致了,到教會來,大家一起讀聖經。還有鼓勵年輕信徒手抄聖經、背誦聖經等。
對於其他屬靈書籍,每個人有他的愛好,有的喜歡讀靈修書籍的,有的喜歡讀教會歷史,有人喜歡讀解經書,有人喜愛讀講道集,有人喜愛讀個人傳記等等,根據個人愛好閱讀就行,有閱讀的習慣就好,很多人就沒有。在許多國家當中,最喜歡閱讀的是以色列人,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量是很低的,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閱讀可能是許多人不讀書的最主要原因,或許很多人不讀書是沒有讀書的習慣,讀書習慣需要培養,需要想辦法來鼓勵信徒多讀書。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希望教會能有圖書室(小型圖書館),提供一個公共環境,可以有數千冊書放在裡面,供信徒閱讀,以讓他們慢慢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在線購買《榮耀救贖》
日前,《基督教會史》一書的作者、徐州教會尹少華牧師的新作《榮耀救贖》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為《以賽亞書》第二部分四十至六十六章主日講道文集,全書約三十萬字。
該講道文集既有對聖經章節經文字面意義的正意分解,又有對經文屬靈意義的深度挖掘;既有對基督教神學教義的系統清晰的闡釋,又有對些許神學問題獨到的個人領悟;既有對舊約選民以色列人信仰失敗原因的透視剖析,又有對當前教會信眾的信仰與生活的督責、勸勉與歸正。該書深得各地教會信徒的喜愛,自出版發行以來,短短的一個多月就已售出數千冊。
近日,福音時報採訪了尹少華牧師,就《榮耀救贖》一書的成書過程、特色,書的內容給今天教會信徒帶來的幫助與造就,以及尹牧師個人對於文字侍奉和基督徒讀書等問題暢談了個人的看法。
福音時報:尹牧師,您好,看到了您剛出的新書,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成書的過程以及這本書的主旨?
尹少華牧師:好的,感謝主的恩典!大約十年前,藉著主日聚會,我開始在我所牧養的徐州南關教會講「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這樣一個很大的主題,這是一個系列講道,我把這一主題分為四個部分,舊約和新約各佔兩個部分,舊約部分是從律法和先知的信息中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新約部分則是從主耶穌的教訓和使徒的教導中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
關於律法,主要從律法的由來、神賜律法的目的、律法的功用、律法與稱義、律法的實質(精神)等幾個方面,內容不是很長,但也用了大約四、五個主日的時間;講先知部分的時候,講到了第一位擔任先知職分、同時又是祭司、士師的撒母耳,從他身上學習明白神的旨意;然後又講了在以色列或舊約歷史中,很有影響的一位先知,就是以利亞,從他的侍奉經歷中學習明白神的旨意。我選講的第三位先知就是在舊約中領受啟示最多、寫下最長書卷的先知以賽亞。在講以賽亞先知的時候,我是從第六章開始講起,這裡是講到以賽亞被蒙召和見異象。
在這個過程中,每次講完道,都會有信徒來跟我要講章,認為講道內容對他們很有造就,但是我講道的時候語速較快,而且很少講重複的東西。有許多信徒在聽道的同時,做筆記,跟不上我講的(因為講的時候語速快)就遺漏了不少信息,他們就想拿講章去複印。不過,那個時候我的講章都是手寫,也不是把要講的內容都寫下來的,只是詳細的提綱,手寫的字跡很潦草,內容也有修改,還要一些只有我明白的一些標記、符號之類。信徒拿去之後,他們也看不懂。當信徒經常這樣向我索要講章時,我就開始有這樣一個想法,以後再準備講章時,就完整地寫出來。
所以,這就是你看到的,為什麼先出版的是以賽亞書後半部分「榮耀救贖」的內容,因為前半部分沒有詳細的講章,再講後半部分的時候我就有了完整的講道內容,以後經過校對,段落上的調整,就可以出書了。前半部分1-39章 「權能審判」的內容需要重新寫,重新整理,只能後出書了。
至於本書的特色,它是一個《以賽亞書》的系列講道,每一段或每一節經文都有完整的解釋和信息的表達,但又不是純粹的解經書或查經,這個內容是我在講道時的亮光和看見,並結合了教會信徒靈命和信仰生活的需要。對於一些經文,書上、網上資料都沒有解釋的,為了得到亮光,就需要到神那裡禱告。儘管教會裡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去處理,但還要專心預備講章,尋求聖靈的光照與引導,想偷懶也不能偷懶,需要到神面前禱告。這講道的內容是在神面前的領受,不同於一般的查經那般枯燥,它既有經文的解釋,也有針對信徒的需要,按時分糧。
福音時報:您希望通過這本書給今天的教會和信徒帶來怎樣的思考和造就?
尹少華牧師:一開始,我按照主題「學習明白神的旨意」來分享,目的是為了讓聽的人遵行神的旨意和真理。主耶穌當年說的很清楚,只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遵行上帝的旨意首先要明白上帝的旨意,這是最基本的,然後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以賽亞書》的內容包含審判和救贖,通過宣告審判的信息,讓我們認識神的公義,人是有罪的,如果不遵行神的話語,會受到審判;後半部分講到救贖,人是有罪的,但是神為我們預備了救恩,通過神的救贖給我們盼望,人可以不用滅亡。透過以賽亞書,以舊約選民以色列人為例子,他們沒有遵行神的旨意,受到神的審判與管教,結果是很悲慘的,這給今天的人很多警醒。
通過神的救贖,我們可以得到神在舊約時代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最後榮耀的盼望,包括永恆天國的應許,都是在耶穌基督裡得到的,在舊約裡也可以看到福音,看到神的公義和聖潔,要我們遠離罪惡,不要像以色列人一樣,在悖逆中亡國被擄,只有順服遵行神的旨意才能蒙福,悖逆只能帶來審判管教。
福音時報:關於神的國度,您在書中多次提及,它對於今天的教會和信徒來說有怎樣的意義?
尹少華牧師:講道的內容有很多,可以根據教會的需要來按時分糧,但不能忽略,在神的旨意和計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神的國度,包括起初的創造在內,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他的國度。啟示錄中我們看到的就是神的國度的實現,基督作王。從創造開始,上帝就是要建立他的國度,主禱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神的國度,一切都是圍繞著神的國度來展開的,國度是為了他的榮耀。
起初,上帝創造天使,在上帝的國度裡,有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對上帝權柄的絕對順服。上帝的國度的建立,需要看在裡面的被造物是否願意降服在上帝的權柄下面。但因著天使的背叛,就是撒旦的出現,神的國度沒有建立起來,這並不是說神的國度無法建立,不是的!神的旨意是要成就的。神後來造人,就是要在人身上建立他的國度,再後來,人也墮落了,上帝又揀選亞伯拉罕及以色列,以色列人也沒有順服,神的國度依然無法建立,所以在整個舊約時代,上帝的國都沒有得到建立。神就差遣耶穌基督來到地上,他在苦難中學了順從,基督遵行上帝的旨意,對上帝的權柄完全順服了,這樣,上帝就在耶穌基督身上得到了他的國度,基督給我們做了榜樣,他就把這個國度帶到教會。耶穌給我們做了順服神的權柄的榜樣,我們都是神的僕人,教會應當效法基督,神的國度在教會建立了,之後要建立在全地,最後,神的國度就在全地上建立了。有一天,地上的萬國都將成為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了。一切不順服的人要被滅亡。神的國度先從主耶穌一個人身上建立起來,地上的國能不能成為我主和主基督的國,關鍵要讓神的國度在教會中建立起來,教會承擔著極其偉大而又艱巨的神聖使命,正如當初以色列人所承擔的使命一樣。
如果今天的教會不能完成神給的這一使命,就會延遲神的國度的成就,今天的教會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是巨大的,要讓信徒看清我們承擔的這一使命和責任,耶穌基督也教導我們禱告,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是基督徒在地上努力的目標,就是建立神的國度。今天許多的信徒沒有使命感,缺乏責任感,缺少從神而來的異象,牧者、傳道人需要藉著講道喚醒他們的意識,讓信徒們認識到不是自己吃飽就可以了,不是每個禮拜天來作一次禮拜就可以了,不是把應納的十分之一投進奉獻箱就可以了,而是有責任和使命,每個神揀選的人都是寶貴的,都是活石,為要建造靈宮,教會中的每一位信徒都不是閒站的,不是旁觀者,每個信徒都是參與者,建造者,每個人都應效法基督,與神同行,在建造和拓展神的國度上盡上自己的本分,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每一個信徒身上。
福音時報:國內傳道人一般很忙,能夠在文字上侍奉的牧者少之又少,您對於文字事工有怎樣的看法?
尹少華牧師:在基層教會,事務多,專職人員較少,很多事情都要牧師和傳道人親力親為,承擔教會和社會上的諸多事情。平時,教會的義工和平信徒很少參與這些事情,年輕人要上班,專職人員多的好一點,事務多,沒有時間坐下來,靜下心寫點東西,基層教會有很多事情,不像在神學院裡,老師們資料多,也有充裕的時間思考,可以寫些東西。基層教牧要寫書是很難的,我寫的第一本書《基督教會史》,其初稿是我當年在江蘇省聖經專科學校(今江蘇神學院)教基督教會史這門課時寫就的,以後回到徐州教會侍奉,稍作修改就出版了。我寫這本《榮耀救贖》是因為要講道,長期積累才成書的,很不容易。主要是沒有時間,安靜不了,有的牧師沒有負責堂點,在各級兩會裡也不擔任主要職務,相對來說時間是有,有時間了就可以嘗試寫作,當然這也需要恩賜。有條件的,有寫作恩賜的,還是應當多寫點東西。
福音時報:關於鼓勵基督徒多讀書方面,您有怎樣的勸勉?
尹少華牧師:對於讀書,這是個挑戰,因為很多信徒來自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壓力,能坐下來安靜地去讀書很難做到,精力不夠,當然也有社會的影響,很多人沒法安靜下來讀書。但是對於信徒,每天讀《聖經》是最基本的。牧師傳道人在教會裡講道,會講讀經的重要性,聖經是信仰的根本,信徒需要用神的話裝備自己,擁有分辨異端邪說的能力。可是,能堅持每天讀經的信徒,恐怕在年輕信徒中不會很多。要麼沒興致,拿起聖經就發困,也可能是讀了不懂,讀不下去,就不讀了。不是有人說麼,許多信徒讀經,舊約出不了埃及,新約到不了羅馬。這就需要教會來幫助。拿我們徐州南關教會來說,為了激發信徒讀聖經,我們有很多嘗試,比如在主日崇拜講道前有啟應經文,我們以前每次崇拜都是選詩篇中的一些內容,後來我們選取詩歌智慧書、整卷新約來讀,每次讀舊約聖經一章,新約聖經一章,新約聖經已經讀過幾遍了。還有就是舉辦讀經班,一個人在家裡讀不下去,沒興致了,到教會來,大家一起讀聖經。還有鼓勵年輕信徒手抄聖經、背誦聖經等。
對於其他屬靈書籍,每個人有他的愛好,有的喜歡讀靈修書籍的,有的喜歡讀教會歷史,有人喜歡讀解經書,有人喜愛讀講道集,有人喜愛讀個人傳記等等,根據個人愛好閱讀就行,有閱讀的習慣就好,很多人就沒有。在許多國家當中,最喜歡閱讀的是以色列人,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量是很低的,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閱讀可能是許多人不讀書的最主要原因,或許很多人不讀書是沒有讀書的習慣,讀書習慣需要培養,需要想辦法來鼓勵信徒多讀書。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希望教會能有圖書室(小型圖書館),提供一個公共環境,可以有數千冊書放在裡面,供信徒閱讀,以讓他們慢慢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在線購買《榮耀救贖》